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94MB ,
资源ID:502444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0244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8 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8 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课时作业28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题。寄韩潮州愈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注:元和十四年,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在赴任途中遇侄孙韩湘,写了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隔岭篇章”即指该诗),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诗作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此诗。浪西楼:地处潮州。第一组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写诗人的心早与友人同乘兰舟,直达潮州那潮水的尽头,体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自己愿追随友人而去。B颔联直抒别后景况,友人

2、这一腔忠愤的“篇章”隔着秦岭传来,我怎能不驰书慰问?此联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C颈联“峰悬驿路残云断”,写险峰上驿路高悬被流云遮断,与韩愈“云横秦岭”“雪拥蓝关”意蕴相近,均突出了道路的险阻。D尾联宕开一笔,具体描写韩愈读到此诗时潮州那瘴气一扫而空,楼阁月明,银辉遍洒,一片澄澈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韩愈的祝福之意。解析:D项,尾联为作者想象的美好景象,借此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并非实指。2贾岛好苦吟,善推敲,其诗多有精妙之语,请赏析本诗颈联用词的精妙之处。答:“悬”“浸”二字,俯仰结合,“悬”字写出驿路像是悬挂在峰峦之上,“浸”字写出海潮浸到城根,地低潮湿,用这两字形象贴切地写出友人贬

3、官路上道路之险阻及在遭贬之地的凄苦处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沉关切之情。第二组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联,写自己的一番牵挂,已经陪同韩愈乘坐的兰舟,一直流到岭南潮水的尽头。B颔联,以“篇章”代指韩愈的左迁一诗,“华岳”即华山,在这里代指长安。C颈联,“悬”“浸”二字富于形象,写驿路蜿蜒,如同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D尾联,“一夕”即“一旦”,“瘴烟”即“瘴气”,“浪西楼”即韩愈在潮州的寓所。解析:“浸”字写出了潮州城地低潮湿的特点。4结合全诗,说说诗人主要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答: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担忧挂念韩愈的深沉的关切心情;希望洗清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的美好祝

4、愿。诗意速通:我的心与你相随共同乘上木兰舟,一直到达遥远的天南潮水的尽头。隔着五岭你的诗章传到华山西麓,出了蓝关我的书信越过泷水急流。险峰上驿路高悬被片片流云遮断,海涛汹涌浸蚀城根棵棵老树含秋。总有一天狂风将把瘴气扫除干净,到那时月色明朗开始高照浪西楼。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8题。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第一组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写红叶萧疏,长亭饯别,交代了季节、地点,描绘出一幅孤寂的秋日行旅图。B颔联大笔勾勒,雄浑苍茫。骋目远望,残云缭绕太华山,稀疏的秋雨洒落中条山

5、。C颔联以“残云”点染太华山,以“疏雨”烘托中条山,于沉静中显出飞动的意趣。D尾联在前三联充分描绘山水景物的基础上,转为描写长安的都市繁华,宛如梦境。解析:D项,尾联是通过想象抒发感情。6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答:孤寂之情。萧萧红叶、飘飘残云、淅淅秋雨使诗人顿感孤寂与凄冷。不舍之情,长亭秋晚,把酒话别,依依不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将到都城长安,却仍然梦到家乡的渔樵生活之乐,足见诗人的隐匿情怀。第二组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诗人的一丝悲凉的意绪。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

6、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C颈联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D尾联中的“帝乡”与题目中的“赴阙”照应,长安不远,诗人心中又生出别样的情愫。解析:诗中的“雨”并非“绵绵秋雨”。8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答:远近结合(由近及远)。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山的“疏雨”,随山远伸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诗意速通:深秋的晚风迎面吹来,红叶在风

7、中萧萧作响,我坐在十里长亭,举杯畅饮。不经意间,天上的残云向太华山徐徐飘去,点点疏雨随风洒落在中条山上。山势绵延千里,苍翠的树色随着关山伸向远方;滔滔黄河奔腾不息,流向遥远的大海。明天我就要抵达长安了,可我现在仍然向往渔人樵夫们的那种闲适逍遥的生活呀。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912题。谒文山祠边贡丞相英灵迥未消,绛帷灯火飒寒飙。黄冠日月胡云断,碧血山河龙驭遥。花外子规燕市月,水边精卫浙江潮。祠堂亦有西湖树,不遣南枝向北朝。注:文山:文天祥的号。黄冠:即道士之冠,指道士生活。据说元统治者曾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山不从,请求出家为道士,保全自己的名节。西湖树:西湖志记,“岳王坟上古木,枝皆南向”。第

8、一组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首联描绘红色的帷帐在寒风里飘动,旨在暗示文山当年在风雨飘摇中孤军奋战的场面。B颔联概括了文山欲“黄冠”度余生而不得后慷慨就义、终未能挽救国家败亡的事实。C诗人接连引用神话故事,意在表现文山死后英灵未消,赞扬了他志不可夺的坚强毅力。D诗歌运用浪漫手法,回顾了文山生平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精神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解析:“暗示文山当年在风雨飘摇中孤军奋战的场面”于文无据,应该是表现“丞相英灵迥未消”。10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答:“西湖树”枝皆南向,象征着岳飞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运用“西湖树”的典故,将文山与岳飞联系起来,表现其高尚节操;“不遣南枝向北朝”

9、运用拟人的手法,表明树枝也受到丞相精神的感召,不肯向北方的敌人屈服,表现了丞相精神的深远影响。第二组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绛帷”句:丞相祠内帷幔被寒风刮起,灯火飘摇,景中含情。B“碧血”句:虽然文天祥欲求道士生活而不得,但是一片丹心能让他远远地看到收复朝廷的希望。C“精卫”句:含蓄地写出了文天祥虽抗元失败却矢志不渝的品格。D全诗情感深挚,悲慨苍凉之中不失开阔与雄浑,颇具唐诗气象。解析:无法看到希望。12本诗尾联云:“祠堂亦有西湖树,不遣南枝向北朝。”文天祥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也表达了类似的情感。你认为两者的抒情方式是否相同?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答:

10、两者的抒情方式相同,都是借助某个特定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都属于间接抒情。谒文山祠尾联借“西湖树”朝南生长之景,暗示了文天祥顾念南宋朝廷、誓不降元的志向,表达了诗人对文天祥的崇敬之情。文天祥诗借“磁针石”“指南”的特性,暗示了自己心系南宋朝廷、誓不降元的志向。(如回答抒情方式不同,自圆其说亦可)诗意速通:文丞相呵,您的英名永远流芳。深红色帷帐里的灯火烛光,被寒风刮着,依旧灯火辉煌。您想要出家为道士,保全自己的名节,但是被元人否决,如日月被云层遮挡。您终于以自己的鲜血为祖国山河殉难。城外花丛,子规鸟永远悲啼心伤;燕京夜空,月儿总是暗淡无光。东海岸边,精卫鸟决心衔石要把海填满;钱塘江上,伍子胥英

11、魂永远发怒而扬波作浪。祠堂边也长着如同西湖岳庙的树木,枝叶都向南伸展不肯北朝。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6题。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王维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注:得青字:古人相约赋诗,规定一些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而赋,“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韵。天官: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将星:隋书天文志记载,天上有十二个天将军星,主兵象;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第一组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2、(B)A首联紧扣题目,“天官”“将星”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事件的缘起,“柳条青”则表明了季节特征和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B颔联描写两军对阵的场面,“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震天军声,“万里”二字极写唐军阵势浩大。C颈联揭示赵都督的内心世界,“辞凤阙”写出征,“取龙庭”写鏖战,无论是“辞凤阙”还是“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D这首诗与王维诗中常见的淡远、清新、自然的风格不同,表现了笔力雄健、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格调。解析:颔联是想象赵都督的军队在行进中的浩大气势。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对友人的惜别之情。首联以“柳”字略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表现了

13、送别的情谊。对赵都督戍边报国的赞美之情。颈联中的“忘身”“报国”及尾联的反问,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出征的赵都督甘愿驰骋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的高度赞叹。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尾联寄寓了诗人不愿做皓首穷经的书生,而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心志。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根据标题明确诗歌的题材,确定情感的方向,再根据诗中的意象、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情感。从诗歌的标题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故应考虑分别之时的不舍;从诗歌内容来看,首联是写友人启程,首句介绍赵都督动身,以天上的将星喻指赵都督的出发,第二句既交代了出征时节是柳条发青的春天,又以“柳”字暗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惜别之情,深蕴其中。

14、颈联互文见义,意思是无论是“辞凤阙”还是“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表达了对友人英雄气概的赞美与敬佩之情。尾联从反面议论,加以强调,“岂学”表示不应该学、不想学乃至决不学的意思。书生皓首穷经,不能为世所用,难免会有许多牢骚不平甚至生出弃文就武的想法。诗人也有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因此借题发挥,借对赵都督的赞扬之词言出。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分析。第二组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诗为送赵都督出征所写,颔联以想象的艺术手法从出征写起,颈联写到为求取胜利不惜牺牲,全诗格调昂扬。B颔联承接首联,描写生动,仿佛可以看到赵都督率领大军行进的情形,其中“鸣”字写出了

15、威势,“出”字点明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C尾联以“岂学”二字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有凄楚之情,是愤激之语,是写赵都督,更是写自己,表达了诗人想要改变自身现状的想法。D诗歌前两联叙事,后两联则抒情,揭示了赵都督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杀敌戍国的耿耿忠心。解析:“有凄楚之情,是愤激之语”错,“岂学”句表现了诗人希望有所作为,济世报国的思想,因而这两句诗不能作牢骚语看待,更不能解读为“凄楚之情”。16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答:尾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以议论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出征的赵都督甘愿驰骋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的高度赞美。尾联暗示诗人不为世所用的境遇,寄寓了诗人不愿意做死读书的文人,而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心志。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从结构、手法和主旨的角度作答。从手法上看,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以议论作结,加以强调,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出征的赵都督甘愿驰骋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的高度赞美;从主旨上看,暗示诗人不为世所用的境遇,寄寓诗人不愿意做死读书的文人的心志。诗意速通:天上星宿的将星动了,汉家营地上的柳条青青。万里征途刁斗声声鸣响,三军将士迅速越过井陉。辞别帝宫全忘了身家,立功报国定要夺取龙庭。哪里肯学那些书生之辈,终老窗前死啃一经。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