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宁市2014年高三生物复习:2-1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204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14年高三生物复习:2-1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4年高三生物复习:2-1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4年高三生物复习:2-1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4年高三生物复习:2-1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4年高三生物复习:2-1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4年高三生物复习:2-1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下列能用拉马克进化学说解释的是()A同一物种的成员在许多特性上存在差异B长颈、长腿者比短颈、短腿者有较佳的生存机会C鹿和狼相互选择,发展了各自的特征D种内的变异是由环境的作用引起的考查拉马克学说的内容及对变异的看法。拉马克学说认为变异是由环境的改变引起的,是定向的。A、B体现不定向变异,C涉及选择,A、B、C都不是拉马克的观点。答案:D2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发现抗菌素的效果越来越差。从拉马克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A抗菌素使病原菌发生了基因突变B抗菌素对病原菌逐代选择的结果C病原菌由于接触抗菌素产生了抗药性D由于病原菌尽力避开药物影响的结果抗菌素属于环境因素。拉马克学说认为变异是由环境的改变

2、引起的,但应是定向变异,A不正确。拉马克学说无“选择”之说法,B不正确。选项D涉及生物逃离环境,不正确。答案:C3关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解释,错误的是()A过度繁殖削弱了生存斗争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C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D自然选择决定着进化的方向由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知,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生物的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所以说,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B、C、D项都是正确的。过度繁殖不是削弱而是加剧了生存斗争,因此,A项不正确。答案:A4自然选择是指()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

3、环境的承受力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D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而那些具有有害变异的个体容易死亡。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A、B项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而不是自然选择理论的核心要点。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有利变异的积累是通过生存斗争、优胜劣汰实现的,D项描述的是如何形成新物种。答案:C5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一个害虫种群在先后施用两种杀虫剂后,其种群密度的变化状况,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图示表明,害虫已经具有很强的抗药性。抗药性变异来自于基因突变,你认为针对杀虫剂甲的基因突变发生于施用该

4、农药之前还是施用该农药之后?_。请依据图示提供的信息,简要说明答案的理由:_。(2)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通过_与_的生存斗争实现的。(3)实践表明,从BC,DE所经历的时间都不长,这是因为_(1)害虫的抗药性基因突变发生于施用杀虫剂甲之前因为在施用该杀虫剂时,害虫并未全部被消灭,说明在此之前种群内已存在抗药个体(2)害虫杀虫剂(3)生物具有过度繁殖能力6根据拉马克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短舌啄木鸟啄食不到树洞中的昆虫,因此现在看到的多是长舌啄木鸟B长着漂亮长尾的雄孔雀能得到配偶,因此雄孔雀的尾一代比一代长了C狼善跑是因为狼想捕到鹿,鹿善跑是因为鹿想求生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

5、,这是环境选择的结果C认为变异是由意愿决定的,是拉马克学说的观点。A、B、D都是达尔文的观点。7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在长期有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8当“601”药问世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渐低,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病毒

6、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病毒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C9用水蚤进行水温变化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25条件下,多数水蚤都能正常生活,说明_。(2)当第一次改变实验温度时,在20和28条件下, 有水蚤能够生活,说明_。(3)当第二次改变实验温度时,在20和28条件下,水蚤个体全部死亡,说明_。(4)如果第二次改变实验温度,还有少部分水蚤个体生存下来,再重复几次同样的实验过程,将会筛选出的水蚤个体是_。(1)25是水蚤生活的适宜温度条件(2)水蚤对温度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适应是相对的(4)对20、25、28均能适应的水蚤

7、个体10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叶以前,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请分析回答:(1)从遗传的角度分析: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_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_。S基因频率增高的遗传基础是_。(2)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19世纪,桦尺蠖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_。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_。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经过长期的_,其中不

8、利变异不断_;有利的变异则逐渐_,从而使种群的_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的进化是由_决定的。(1)基因突变原材料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浅色(ss)桦尺蠖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天敌所食浅色个体易被天敌所食,黑色个体由于具有了保护色而容易生存可遗传自然选择被淘汰积累基因频率自然选择11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为工业区。表中列出的是该地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蛾的百分比。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森林时期建成工业区后50年灰尺蛾黑尺蛾灰尺蛾黑尺蛾90%1%1%99%A.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为黑尺蛾B灰尺蛾远离,黑尺蛾迁入C自然选择作用D定向变异作用

9、在森林时期,灰尺蛾由于体色与环境一致不易被天敌发现而得到了保护,黑尺蛾易被捕食;建成工业区后,情况恰好相反。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变化的环境选择的结果。答案:C1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阻止了基因间的交流B对所有的生物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考查对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的理解,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无明显的因果关系。有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地理隔离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但是有时候没有地理隔离,也能产生新物种,如植物中多倍体的形成。答案:B

10、13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条件下的地雀物种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答案:B新物种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14下列关于生物共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的进化速度是相同的B所有新物种的诞生是同时的C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

11、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所有生物的进化都是同步进行的生物的进化是在漫长年代中逐步进行的,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过程,不可能是同步进行的。所谓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的生物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答案:C1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的内容()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B自然选择是生物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有关理论结合起来本题旨在考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

12、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发挥作用的机理等问题,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则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答案:B16下图是某一条大河两岸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河东,下为河西,甲、乙、丙、丁为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据图回答:(1)由甲物种进化为乙、丙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条件是_和_。(2)河东的乙物种迂回河西后,不与丙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内部条件是_不同,外部条件是存在_。(3)假如迂回河西的乙物种进化为丁物种。你判断丁物种是否是不同于乙物种的新品种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1)自然选择地理隔离(2)种群的基因频率(或种群的基因库)生殖隔离(3)依据: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方法: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