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939KB ,
资源ID:501942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0194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第2单元 课题3 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第2单元 课题3 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题3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中央官制:出现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2门阀政治的形成(1)原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2)特点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3)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

2、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官。3九品中正制(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农业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2手工业(1)冶金业: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2)制瓷业: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3商业总体上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以后,北方有所恢复,南方相

3、对活跃。4江南经济的开发(1)原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2)表现: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两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3)影响: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说明政治稳定是社会

4、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摧毁经济发展的成果。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和科技文化1魏晋思想的觉醒(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佛教、道教相继兴盛并迅速传播,儒学因此受到冲击。(2)玄学兴起。道家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和名家逻辑,以“清谈”为主要讨论问题方式。2科技: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3书法(1)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2)魏晋时期: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4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代表人物是顾恺之,绘画理念是“

5、以形写神”。文字不等同于书法汉字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故其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而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形式。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的融合(1)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2)佛教在中国盛行,并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3)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魏晋玄学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宣

6、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魏晋时期儒学危机出现的原因东汉末年至两晋,儒学信仰日渐失效,据汉书载:“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同时,五经博士解释经文,谶纬附会,各家弟子只能严守家法。而且,身处乱世,人的生命有如草芥,所谓“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随着东汉王朝的分崩离析,一些儒者开始逾越儒家礼度和经学家法,杂采老、庄之说,魏晋玄学兴起。其仍奉孔子为圣人,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并开始为儒学体系探求本体论基础,即“名教出于自然”。经过玄学挣扎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洗

7、礼,国人在两晋时期突然拥有了少见的思辨能力和兴趣,这为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对话奠定了基础。胡绍军魏晋玄学研究三十年命题思考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侵蚀了儒学信仰的政治、物质基础。佛道思想对知识阶层和普通民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由此来理解认识儒学出现危机的原因。探究1魏晋时期的思想文化史料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依据史料并结合史实说明“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注意时间限制“魏晋”

8、,限定范围“思想”“书法”“绘画”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提示思想:道教、佛教盛行;书法:王羲之的行书;绘画: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佛教的传入对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影响(1)佛教的传入及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儒家思想。自魏晋以来,儒学不断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的精华,有了新的发展。(2)佛教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等方面也有重大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画也十分流行,我国著名的石窟和佛像也大都集中于此时开凿。探究2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史料曹丕即位后,对选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为此后南北各朝所沿用。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尚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选出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9、但在世家大族势力的影响下,形势很快就发生了变化。豪门贵族担任中正官,评定人物、选官用人只重门第,不重人才到了晋朝,终于形成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最终成为门阀士族垄断选举的工具。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根据史料,归纳九品中正制存在的弊端。史料中的两个省略号把史料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从曹魏到南北朝都实行“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第二个层次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尚能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但在世家大族影响下,很快就发生了变化,第三个层次九品中正制最终成为门阀士族垄断选举的工具。提示依据门第高低选官,不能选拔真正的人才;世家大族把持选官权,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成为士族垄

10、断政治的工具。九品中正制品评的主要内容(1)家世:指祖父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以唯物史观看待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人口状况示意图阅读图示,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提示】趋势:总人口整体不断增加,区域人口呈现“南增北减”(黄河流域大幅减少,长江流域大幅增加,最终超过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有所增加)。原因:经济发展(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等);经济重心南

11、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3)统治者的政策:南方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重视发展经济。(4)江南经济发展: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5)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挖掘历史题源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练点1:东汉末年,曹操大力发展屯田(2020全国卷)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

12、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尝试解答_D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因而“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这有利于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的解决,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D项符合题意。练点2:中国古代史书修撰的发展变化(2017全国卷)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尝试解答_C从魏晋之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

13、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练点3:三体石经残片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2016全国卷)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尝试解答_B题干中的时间是曹魏时期,内容是三体石经,它由先秦古文、小篆、隶书三体书写。三体皆工整精能,丝丝入扣,书法清新挺秀,成为习作者之范本,于此亦可见汉字书法嬗递演变的痕迹,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秦始皇时统一了文字,故排除;小篆流行于秦朝,隶书流行于汉朝,故排除C项;商朝时,汉字已

14、形成完整的体系,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题号命题特点练点1转换思维题干材料反映曹操大力发展屯田这一史实,转换思维要求分析判断曹操数年屯田的客观作用练点2彰显素养坚持用唯物史观作指导,辩证看待历史现象,古代史书的修撰体现了政治性练点3设计巧妙题干点明了三种字体,却仅叙述了先秦古文、小篆两种,另一种则隐去。是什么字体,需要在图片中获取信息,找到了这个字体,也就找到了答案考向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1(2020南昌模拟)汉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曹魏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种变化()A加强了中央权力 B保障了公

15、平公正C迎合了豪强地主 D催生了门阀士族A材料“汉朝时期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曹魏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说明中央对选官的控制加强,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曹魏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门第,不能体现公平,排除B项;材料“中央委任中正官”说明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迎合豪强,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察举制催生了门阀士族,而不是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2(2020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辽史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辽本炎帝之后。”这些记述体现出()A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B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C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D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C材料

16、中北魏及辽的史书中都强调其祖先与汉族是一样的,都是炎黄子孙,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C项正确;材料强调意识的认同而不是政治上的统一,排除A项;宗法观念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不同民族间并没有这层关系,况且北魏和辽这样写史本意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防止汉民族的反抗起义,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考向2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2020密云模拟)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A南方赋轻役少,社会相对安定B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D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发

17、展C根据材料“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北方人口南迁并且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开发加速,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南方农业发展,并没有体现赋役和社会状况,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南方农业的发展,并不是商业和城市经济,排除B项;租佃关系指的是农民租种地主部分或全部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而材料并未体现相关信息,排除D项。4(2020成都模拟)西晋和东晋政权面临着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这表明当

18、时()A庶族掌控铸币实权 B民间力量制约皇权C商品经济仍具活力 D抑商观念上下背离C货币是商业构成的要素之一,西晋和东晋时期,“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表明民间货币流通通畅且需求量很大,这是商品经济仍然具有充足活力的具体表现,故选C项;魏晋南北朝时士族把持政权,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士族把持政权制约皇权,排除B项;材料未见“抑商观念”,排除D项。考向3魏晋南北朝时期丰富多彩的文化5(2020蚌埠质检)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

19、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A根据材料“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可知汉字“塔”应运而生以及中国式佛塔的出现是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内涵的结果,故选A项;此时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佛教并未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佛塔,并非墓葬形制,排除C项;中国的佛塔和汉字“塔”的出现,是佛教传入对建筑及文化的影响,与“民众的生活”无关,排除D项。6(2020保定模拟)“魏晋风度

20、”“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是魏晋时期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起清谈之风,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却表现为形骸放浪、不拘小节。他们的这种行为()A主要目的是宣扬道教的核心理念B饱含对动荡社会的不满与抗争C源于统治者宽松的国家治理政策D表达了庶族阶层的政治诉求B由材料“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却表现为形骸放浪、不拘小节”可知生活在魏晋动乱年代的文人名士,具有率直、洒脱的行为风格,这饱含着对动荡社会的不满与抗争,故选B项;魏晋时期的文人名士这种行为与宣扬道教核心理念无关,排除A项;“统治者宽松的国家治理”表述不符合魏晋时期社会史实,排除C项;“魏晋风度”“竹林七贤”代表的是知识分子群体而非庶族阶层,排除D项。- 1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