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综合测试 第一~二单元.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182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综合测试 第一~二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综合测试 第一~二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综合测试 第一~二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综合测试 第一~二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综合测试 第一~二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综合测试 第一~二单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综合测试 第一~二单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综合测试 第一~二单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综合测试 第一~二单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综合测试 第一~二单元.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综合测试 第一~二单元.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答案】B【解析】A、C、D各项只反映了材料的一个方面,只有B项能综合反映材料的全部内容。2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

2、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漕渠D白渠【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蜀守冰”“成都”等可知。3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这反映了当时()A齐国首先发生税制改革B井田制得到加强C商鞅变法依军功行田宅D土地私有合法化【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鲁国的“初税亩”,排除A、C两项;“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都按田亩的实有数目缴纳赋税,这在实际上承认了土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这瓦解了井田制,故排除B项选D项。4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

3、形象地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答案】A【解析】图片体现了耕作和纺织的情形,因而反映了自然经济的特征。5“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该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知道,元代妇女自田中采摘棉花织成布,给孩子做成各式衣服。这体现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特点是自给自足,故选C项。6清前期诗人吴梅村在望江南中赞道:“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翠妆花云锦烂,冰

4、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这首词反映了江南地区()A官营纺织业技术精湛B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民营纺织业超过官营D纺织业出现先进的生产工具【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了江南云锦的高超技艺,这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情况,A项正确;B、D两项中的“出现”、C项中的“超过”材料中没有体现。7“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它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杭州城()A商代B汉代C隋代D宋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材料明显体现了对城市的时空限制已经放松,这最有可能出现在题中的北宋时期。8(2014山东)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

5、、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从所给材料看,A项的说法显然错误,注意题干时间是唐宋时期,而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近代;在唐宋时期,传统农业仍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故B项的说法错误;从所给材料看,出现了专门的种植一种作物的农户,也就是实际上强调了当时农业发展商品化的程度提高,C项正确;D项内容材料中没有涉及。9“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

6、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徽商的谦虚含蓄精神B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D徽商的虚伪【答案】B【解析】明末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10据记载,明朝“山西大同一带虽然寒冷,但陆驮水航之物,藏山隐海之珍,靡不辐辏而至者,而转贩之力也。”这段材料突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明朝山西成为全国经济中心B明朝山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C明朝长途区域性贸易发展迅速D明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政策【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明朝时期商业发展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转贩之力”和所学史实,由于晋商的努力,各地商品汇

7、集山西,反映的是长途贩运弥补了区域经济的缺陷。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11“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日本学者加藤繁的这段话里省略的两字最有可能是()A西汉B唐朝C北宋D清代【答案】C【解析】从材料我们可以得出这个朝代已经完全打破了唐朝时市坊必须分开的规定,这只可能是唐朝后的朝代,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出宋朝时已经打破了市坊界限。1219世纪中期,福州一带很难买到马铃薯,35年后,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并销往香港、新加坡及地。材料反映了()A马铃薯栽培技术日益提高B西方饮食习惯对中国影响加深C清政

8、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答案】D【解析】材料中越来越多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究其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的商品化。B项材料未体现,C项不符合史实,所以选D项。13哥伦布在西航的过程中,不断用基督教精神砥砺自己和船员。刚一到达美洲,他即自称是上帝的使者,给处在黑暗之中和死亡笼罩下的人们带来救世主的消息。这表明哥伦布的远洋航行()A带有较强的宗教热情B体现了顽强的意志品质C怀着强烈的寻金欲望D展现了博大的救人情怀 【答案】A【解析】材料中哥伦布用基督教精神来激励自己和船员,说明其远航带有较强的宗教热情,故A项正确。14沃勒斯坦尔指出:“热那亚从13世纪开始就有夺取印度贸易的欲望,最终,热那亚

9、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打破了威尼斯人的垄断”可见作者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A西欧内部竞争的结果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结果C世界市场形成的结果D急需传播基督文明的结果【答案】A【解析】热那亚和威尼斯都属于意大利,据材料信息“热那亚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打破了威尼斯人的垄断”分析作者的观点是西欧内部的竞争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A项正确。15(2014宝鸡)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下图是新航路开辟过程的一条航路的示意图,对这一航路表述正确的()A该航路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B葡萄牙殖民活动据点延伸至非洲C英国凭借此航路成为日不落帝国D哥伦布首开此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路

10、线的准确认识,题干图片中的航线是从欧洲到达美洲,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到达美洲,开辟了前往美洲的新航路,据此分析可知D项正确。16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A殖民扩张的残暴B种植场主的虚伪C英荷之间的矛盾D垄断组织的扩张【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分析可知A项最符合题意。17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鼓

11、励了人类的创新。这里的“它”是指()A飞梭B万能蒸汽机C火车机车D汽轮【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动力”“不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可知,“它”是指万能蒸汽机。18“几乎完全没有通风设备。因此,在工厂里经常闻到许多人身上发出的汗臭味机油、棉尘及夜晚蜡烛等发出的恶浊气味曼彻斯特近郊的传染病,对许多人而言,是致命的疾病从哪里得来的寒热病?回答都是:棉织工厂的工人。”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应该发生在()A新航路开辟后B资产阶级革命时期C工业革命后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注意关键词“棉织工厂”,以此判断应是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另一关键词“蜡烛”,说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灯发明和使

12、用之前,故正确答案是C项。19某中学将举行“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专题报告会,主持人小云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资料。以下最有参考价值的是()A论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B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商品倾销C论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的起步D浅论中国沿海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答案】B【解析】“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主要含义是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掠夺地和商品倾销地。20“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终于无奈地低下自己骄傲了200多年的头,于是洋务运动就这样开始了,开始大力兴办工业。”洋务派兴办的最大的军用企业是()A开平煤矿B上海发昌机器厂C江南制造总局D安庆内军械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

13、国的工业,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军事企业是李鸿章于1865年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21(2014吉林实验中学)下图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下列解读正确的是()列强开始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民族企业发展迅速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片反映的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由于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这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再加上辛亥革命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以及群众性爱国运动的发展,使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表中的数据说明了这一点。列强开始转为

14、以资本输出为主及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都是在19世纪末出现的,不合题意。故应选B项。22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ABCD【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上海出现洋楼、洋轿、洋灯、洋锅,说明正确;“莫不以洋为尚”说明正确。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近代社会生活虽然受到西方影响,但仍保留传统东西,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体现的是土洋并存,故不正确。23“甲午挫后,时务报

15、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此述可见,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创办于民族危机严重之时因其通俗性受到民众欢迎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ABCD【答案】B【解析】中“国人办报的先例”、中“通俗性”并未在材料中体现,所以排除。由材料“甲午挫后”“如饮狂泉”可知、正确,所以选B项。24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C民族工业发展

16、彻底解放了妇女D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四寸斗高跟”“三寸金莲”“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可以看出既受西方影响,也有中国旧的陋习。从人群的分布看也是各个阶层都有,所以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的多元化特征。从材料看中国的传统陋习并未被完全改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933年,与新文化运动关系不大,排除B项。民族工业的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也是不符合史实的,排除C项。25“中国自仿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臣工且笔秃唇焦而言其不便。今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此段材料不能说明()A轮船与铁路开始出现

17、时许多中国人不能接受B洋务运动遇到极大的阻力C轮船与铁路的优越性逐渐改变了国人的态度D近代机器工业不适合中国国情【答案】D【解析】“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体现了A、B两项;“今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体现了C项,否定了近代机器工业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说法,故选D项。第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13分,27题12分,28题11分,29题14分,共50分)26(13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电影天仙配歌词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

18、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一种基本生产方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4分)(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1分)依据

19、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2分)(3)材料三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2分)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2分)(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答案】(1)生产方式:小农经济。(1分)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分)(2)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1分)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如答“敬业、进取”“守信、讲义”等或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同样正确)(2分)(3)关系: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2分)影响:强化了自然经

20、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2分)(4)正确处理好农、工、商业的关系,重视商业的作用;要遵循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得满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代世界的南北分化、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

21、化之路。材料二1897年,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即位60周年发表专号,对60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六百年。”材料三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的标

22、志性历史事件。并指出是谁首先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路?(2分)(2)材料二中“在这60年间”,人类社会先后进入了什么时代?(2分)(3)结合材料一、二、三,说明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和条件有哪些。(4分)(4)材料一中“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的观点,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1分)探险家:哥伦布。(1分)(2)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分)(3)方式条件:殖民侵略的扩大;通讯手段的进步;交通工具的进步;资本的扩张;世界性贸易的发展。(4分,答到4点即可)(4)可以有以下两种答案:同意。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23、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不同意。世界市场的形成加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分化;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说明同意或不同意1分,阐明理由3分)28(11分)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联系紧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1)材料表明,松太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据材料指出变化产生的原因。此变化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

24、兴起有何内在联系?(4分)材料二1866年方举瓒创办发昌机器厂。三年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在19世纪70年代,这个工厂发展很快,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不过直到此时,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商企业造。90年代,发昌机器厂终于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2)据材料指出发昌机器厂与外商企业的关系。(3分)材料三(3)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逐渐从无到有,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由薄弱到增强,顽强成长。上图是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其中标有“振兴国货”“挽回利权”和“还我河山”的字样,指出如此设计的

25、历史原因。它体现出民族火柴业顽强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什么?(4分)【答案】(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外国商品的冲击。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4分)(2)受外商企业诱导产生;依赖外商企业的先进技术;受外商企业排挤。(3分)(3)中国受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4分)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交因狐裘而订,不问出身。旧友以鹑结(指破烂的旧衣服)而疏,视同陌路。遂令舆台隶卒辉煌而上友,官绅寒士贫儒褴褛而自惭形秽。摘自申报:1873年4月7日申江陋习材料二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

26、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摘自申报:1892年1月18日中国宜造洋货议材料三风俗之靡不自今日始矣,服色之奢亦不自今日始矣。溯当立约互市之初,滨海大埠,富商巨贾与西商懋迁有无,动致奇赢。财力既裕,遂于起居服食诸事斗异矜奇,视黄金如粪土,见者以为观美,群起效之。近今风俗之侈靡日甚一日,较之三十年前已有霄壤之别。摘自申报:1894年3月16日论服色宜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材料一中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社会出现了怎样的社会风气。(4分)(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社会风气变化的影响。(4分)【答案】(1)变化:从重视社会身份、出身门弟,(2分)到以衣冠取人、看重钱财。(2分)(2)原因:通商口岸开辟;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2分)(3)风气:尊卑失序;不念故旧;以钱衡人;崇洋;奢侈。(4分,答到4点即可)(4)评价:有利于冲击旧的社会风气;导致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生。(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