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3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181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3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3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3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3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3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3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3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三)宋明理学(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海南新高考模拟)唐高祖下诏“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令老先、次孔、末后释。”此召旨在()A文化建构B厚古薄今C崇内抑外 D政教合一A题干信息表明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目的是建构思想文化,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厚古薄今、崇内抑外、政教合一,排除B、C、D三项。2(2020惠州高三调研)宋代一些史家批评传统的重事轻义的史学风气,倡导作史“但欲通知古今之变,又以观其所处义理之得失耳。”这种观点()A受到理学发展的影响B有利于确立儒学正统地位C.开启通史编撰的潮

2、流D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思想A由材料“又以观其所处义理之得失耳”可知,该观点受到理学发展的影响,故选A项;儒学正统地位在汉朝已经确立,排除B项;“开启通史编撰潮流”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宋代一些史家重义理的特点,但并没有体现其轻利的特点,排除D项。3战国时期荀子吸收法家学说,倡导“礼法并用”。汉代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学说,提出新儒学。宋代儒学大家糅合佛、道思想,创立理学。据此可知,儒学在古代中国经久不衰的原因是()A国家统一的良好局面B小农经济的长期主导C封建帝王的大力推崇 D儒学自身的趋时更新D由题干信息可知,儒学会吸收当时的先进思想,将其整合到思想体系中促进自身进步,

3、故选D项;题干信息无法体现与国家统一的关系,排除A项;题干信息没有涉及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帝王的贡献,只有儒学大师的作为,排除C项。4北宋大儒程颐、程颢兄弟喜欢半日读经半日静坐,与佛门坐禅静虑相似。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都受了佛教禅宗的启发,理学家近乎白话文的语录颇有禅宗风格。这说明()A宋代理学家排斥佛教 B儒学受到了佛学影响 C儒学与佛学合二为一 D佛学已成为思想主流B由材料二程如佛门般“坐禅静虑”,心学受禅宗的启发和理学家语录中的禅宗风格等信息可知,儒学发展中受到了佛学的影响,故选B项;材料中理学言行中的佛教痕迹说明其吸收而不是排斥佛教,排除A项;材料分析

4、的是儒学受到佛教影响,但两者还是各自独立,并不是融合为一,排除C项;西汉汉武帝以后,儒学一直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排除D项。5据宋史向敏中传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初大臣薛居正子薛惟吉之嫠妇(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争相求娶,最终张齐贤如愿以偿,后来双方因此事闹得不可开交。这表明宋代()A妇女不受儒家伦理观念束缚B理学对士大夫群体影响小C士大夫婚姻观念日趋世俗化D士大夫阶层流动日益封闭C寡妇柴氏因“将携资再嫁”而受到“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争相求娶”,说明士大夫的婚姻越来越现实、功利,这是世俗化的表现,故选C项;儒家思想在宋朝仍然占重要地位,妇女仍旧受伦理观念束缚,排除A项;理

5、学在宋初还没有形成,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6朱熹曾说:“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这表明朱熹的思想()A具有唯物主义色彩 B实现了儒学的思辨化C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 D包含一定的科学因素D材料中朱熹认为格物就是要用“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即观察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客观存在的东西找出理论规律,这一思路符合近代实验科学的要求,证明朱熹思想包含了一定的科学因素,故选D项;朱熹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排除A项;朱

6、熹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但是材料并未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排除B项;经世致用思想强调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朱熹的格物思想并未体现对国事的关注,排除C项。7(2020青岛模拟)程颐、程颢认为“理”是先于气(物质)而存在的,“理”不仅是自然界的,也是社会的最高原则,“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都是“理”的体现,一切伦理道德都是“理”,每一事物都产生于“理”。由此可见,“理”的学说的本质是()A探究宇宙万物内在规律 B防止佛道对儒学的渗透C为维护皇权和礼教服务 D竭力倡导唯心主义哲学C从材料信息看,程颐、程颢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也是社会的最高原则”,说明“理”的学说的本质是为维护皇权和礼教服

7、务,故选C项;探究宇宙万物内在规律,侧重于自然界的“理”,不能反映其本质,排除A项;理学吸纳了佛道学说,排除B项;提倡唯心主义哲学不是理学的本质所在,排除D项。8(2020济宁质检)宋人的宫廷画作折槛图描绘了西汉成帝时,一名臣子因纠举宰相触怒皇帝,成帝下令将他处死,这名臣子紧抓住殿槛不放,以至槛折,后来在大臣的力保下,这名臣子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成帝下令将殿槛保持原状,籍以表彰忠臣。宋人作此画意在彰显()A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B皇帝与士大夫的共生关系C士大夫振衰起弊的政治抱负D宋代统治者对文臣的重视A画中臣子不顾个人生死安危执意纠举宰相,作者在此提倡的是文人应有以天下为公的胸怀,彰显以天下

8、为己任的精神,故选A项;画作意在表达文人以死力谏的精神,而非君臣的共生关系和士大夫的政治抱负,排除B、C两项; D项虽符合史实,但仅据材料无法推知画作中的臣子是文臣还是武将,排除。9(2020深圳模拟)陆九渊、王阳明相信人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则的根源。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据此可知,陆王“心学”()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B材料“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彰显人的自我意识,B项符合题意;心学仍然属于儒学范畴,A项排除;C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心学维护的

9、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项排除。10他提出“心中本有之理是宇宙根本法则在人身上的体现,所以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故而主张“收拾精神,自做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缺?”材料中的“他”()A.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B是理学的集大成者C被视为心学的开创者 D特别强调知行合一C材料中的思想家提出“收拾精神,自做主宰”,寻求“心中本有之理”,符合陆九渊“发明本心”,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的主张,被视为心学的开创者,故选C项;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排除A项;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排除B项;王阳明特别强调知行合一,排除D项。11(2020长沙模拟)宋代“事亲孝,为兄友,

10、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A根据材料“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可知,这是理学在民间传播的一种反映,故A项正确;政府控制地方权力,家族的族规家训只是起辅助作用,排除B项;新兴市民阶层崛起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排除C项;家族的族规家训、家祠族谱

11、只是宗法制度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不等于宗法制度的重建,排除D项。12(2020大同一模)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理”即是“天理”,强调了它的道德性质,其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天理”;同时,他又反对思想僵化,大力提倡“致良知”。后来有些思想家对此做了改造,强调人的理性作用和独立思考。这说明()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其观点与程朱理学有本质上的不同C这种观点包含了强调人的个体意识的因素D理学解决了儒学衰微的问题C根据“强调人的理性作用和独立思考”可知,王守仁的这种观点包含强调人的个体意识的因素,具有进步作用,故C项正确;王守仁的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故A项错误;王守仁的心学与程朱理学都认为理是

12、世界的本源,只是认识理的途径不同,故B项错误;D项夸大了理学的作用,排除。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是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一个根本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第12条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第86条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第128条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材料二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

13、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王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订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彼以其奢,我以吾俭”分析即可

14、。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家庭成员的道德素养、家族的凝聚力方面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息讼罢争”“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针对民众过恶兴其善念”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该乡约体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主张。答案(1)要求:孝义传家;清廉立身;节俭生活。影响:弘扬传统美德,家庭成员道德和举止规范;和谐家族关系,家族凝聚力增强。(2)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思想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以下是清朝时期某地刘氏族规的节选:一、敦孝悌:孝悌为人之本,人唯孝悌为先。

15、孝在养其身而顺其心,悌在不藏怒而不宿怨四、严家教:子弟一言一行俱要端庄。妇女声音不闻于外,性情正而品节明。五、笃宗族:族中我果有余,多方设法,分润族人,将见祖宗,默佑其衷七、务本业:读书明理,自是有用,农工商贾亦自成一家。人必有业,务业须正十、重名节:族中如有贞女节妇,孝父母、立节操,请旨旌奖,以培风化。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12分)解析材料中的家训体现出儒学对家庭教育的深刻影响,其家训既有提高个人修养和自我约束、增强责任意识、维护社会稳定等积极方面,又有压制人性和自然欲求、重男轻女等消极观念。作答过程中,

16、需结合材料中的主张逐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对待传统文化应当去粗取精、批判地继承。答案示例:观点:族规中渗透的理学是清朝的封建统治思想,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评论:族规中“孝悌为人之本”、表彰“贞女节妇”等内容,体现了理学所强调的“三纲五常”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规范,便于封建统治;理学注重人的责任意识,强调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族规要求“人必有业,务业须正”体现了理学注重品德,强调自我调节,这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族规中“分润族人”“子弟一言一行俱要端庄”等内容体现理学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但是族规中渗透的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对族规应采取批判继承、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