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115KB ,
资源ID:501791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0179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答在其它位置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 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自明嘉靖以后,迎神赛会之风日趋兴盛,到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一些以丝绸为主的市镇,祭祀蚕花娘娘;一些镇、村祭祀“刘皇”(刘猛将),因为他能驱蝗虫,保丰收;还有一些崇奉能治病、出行保平安的神。民间崇拜的功利化倾向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自

2、然灾害影响了价值取向C.市民生活习俗发生重大变化D.自然经济下的理想与诉求2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农民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由此可知,均田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A.出现大量无主荒地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政府控制部分土地D.当时人口大量减少3一位观众,身穿暖和的棉布衣服,手中拿着粉彩蝴蝶鼻烟壶,吃着鲜嫩的熟玉米,津津有味地欣赏戏曲窦娥冤。请推断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4宋朝法律有明文规定,严禁屠宰耕牛。北宋初年宋刑统规定,“诸故杀官私牛

3、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者徒一年”。到了南宋刑罚更重,“诸故杀官私牛,徒三年”。上述法律规定本质反映出宋朝A.官方严厉强化法律意识B.农用动力未有实质变化C.屠宰耕牛现象蔚然成风D.农耕经济显现解体迹象5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C.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D.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6明末诗人周灿咏盛泽

4、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注:盛泽,镇名)下列对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江浙地区蚕丝业兴盛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发达浙江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A.B.C.D.7下列所体现的思想不同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政策的是( )A.“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 B.“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81580 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

5、工场再赚它一把。”材料主要反映了()A.荷兰发达的航运业B.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C.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D.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9“它是 18 世纪盈利最多的商业活动之一。其经济代价在于,从欧洲进口的廉价工业制成品破坏了当地的原始产业,令无数家庭沦为赤贫。它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人口荒芜的情况”上述评价主要是针对()A.世界市场的扩大对欧洲的影响B.殖民掠夺对印第安人的影响C.殖民扩张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D.奴隶贸易对非洲的影响1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 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

6、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的开展C.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D.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11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也是近代史上率先崛起的国家之一。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 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12世界近代史:“18

7、70 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该描述可理解为( )A.形成了资本主义工厂制B.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C.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D.引发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13鸦片战争前,中国粮食产量中商品粮比重在 10%以下;鸦片战争后,这一比重上升至 17%。材料直接反映了()A.外资入侵破坏民族工业B.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14苏南地区久有蚕桑生产的历史,然而在清中叶之前养蚕户不过“十之一二”,“自同治初,人多植桑养蚕,

8、辄获奇羡,其风始盛”。1878 年苏锡常镇的生丝总量为 355335 斤(合 177.6675 吨),洋行四处派人收购,遂致“家家载桑,户户养蚕”,民间流行“养好花蚕发洋财”之说。根据材料近代苏南地区的养蚕业( )A.近代逐渐发展衰败B.是民族资本主义的重要组成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属15“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论者在此强调的是 ( )A. 西方的富强主要在于发展工业B.发展工业是富民强国御侮之道C.工商业

9、并举才是国家强大之计D.中国的唯一选择就是发展工业161937 年 2 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制订五年建设计划,强调要立即举办钢铁、机器、电力、电料、制酸、制碱、炼油、酒精等重工业和化学工业。这一举措的实施( ) A.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为中国抗战提供了物质保证 D.有利于改善当时的国计民生17“一五”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原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18“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

10、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么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该放在大仁政上。”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大仁政”在“一五”计划中的具体表现是( )A.实行三大改造B.优先发展重工业C.推行计划经济D.农轻重均衡发展191962 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A.加速“左倾”错误的继续泛滥B.违背农村经济的客观实际C.部分突破人民公社体制束缚 D.配合大跃进运动的发展20“我国的经济

11、体制改革在经历了 80 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 80 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材料中“新阶段”是指(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我国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曾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B.

12、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C.扩大内需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22对于英国福利制度的奠基性文献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社会主义右派认为它“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社会主义左派则认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上述评价说明福利制度 ( )A.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B.有利于工人阶级参与政权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冲突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23列宁主张“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苏俄(联)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C.实现国家工业化D.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24“无论在任何时候,在

13、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是最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 )A.列宁时代实行固定粮食税制 B.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C.邓小平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斯大林时代建立集体农庄25怎样做大国指出:“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导致现代金融市场中心第三次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4、C.“新经济”出现,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D.“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3 小题,共 50 分)26、(16分)阅读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分)材料二 明代中叶,城镇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不仅出现了大量以商品集散或转口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商业性城镇,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以手工业为专业特色的市镇,江西景德镇以陶瓷业著称,广东佛山镇以铁器制造业闻名。商人及商业是城

15、市生活最为活跃的部分。商人以乡缘为联接纽带,形成商帮,从事全国性的商业活动。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代中叶城市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材料三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3)材料三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2分)这一思想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4分)27(17分)近代以来的企业家们在中国企业史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3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先后主持颁布了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公司注册规则

16、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他提出:“为今之计,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金融基础,又立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厉行银行条例,保持民业银行、钱庄、票号之信用;改定币制。增加通货。” 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倍感人才的匮乏,发出“临事需人而悔储才之迟”的感叹,所以他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强之教育也”。雷巧玲、任培秦、韦林珍著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材料二 (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

17、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材料三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认为:“如果你想做企业家,想把企业做大,那就该去解决社会问题。”“事实上我觉得每一次的成功,都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中国经济的发展”。阿里巴巴的发展吻合了新商业文明的特征 2010年3月,淘宝网对外宣布,向全球开放淘宝数据,让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与之共享其海量原始数据。习美、李绍钻编著马云教你创业赚大钱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有关经济方

18、面的主张。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5分)(2)据材料二指出永利铔厂的历史贡献。结合所学分析该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6分)(3)据材料三,概括“新商业文明”的特征。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国内经济因素。(6分)28(17 分)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科学合理的宏观管理和战略规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联工业化道路是用忽视农业、压缩工业的办法,片面发展重工业。这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和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刘靖北关于苏联败亡的思考(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工业化的特点。这留给后人什么教训?(6 分)材料二 19461992 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 10 个计

19、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 外国经济史(2)戴高乐总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材料二能否体现这一观点,试依据材料加以分析说明。(5 分)材料三 2013 年 9 月 7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据新华社(3)欧洲经济圈和亚太经济圈有哪些区域性经济合作组

20、织?(列举 2 个)请你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合理化建议。(需言之成理,两点即可)(6 分) 高二历史检测题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经济下的民间崇拜思想。根据材料中明嘉靖以来,迎神赛会主要是为了粮食及其他作物丰收,出行平安等小农意识的主张体现的是自然经济下农民的诉求,故D项正确,故选D。【备注】无2.C【解析】本题考查北魏至唐朝时期的均田制。材料中北魏至隋唐实行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的均田制,部分土地在农民死后须还给官府;到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政府已无田可授,均田制破产;可见均田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政府控制部分土地,故选C。无主荒地的出现、人口大量的减少均仅适用于北魏及隋唐

21、等朝代初期的战乱时期,北魏至隋唐统一和稳定后此情况消失,故A、D错误;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对均田制起到破坏的作用,故B错误。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本题在作答时注意材料中所述四种物品的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棉花种植和纺织在宋代时推广到广东和福建等地,明朝时推广到全国许多地区,棉衣成为主要的衣料;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出现,雍正年间技术成熟;玉米原产美洲,明代时传入中国;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作品。上述四种物品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出现在时间最晚的清朝,故答案选D选项。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经济状况。宋朝法律严禁屠宰耕牛,体现了耕牛在国家生活中的

22、重要地位。这与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有很大关系。北宋历代这一法律规定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农用动力未有实质变化。故本题选B。5.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根据材料“谷食不足,唯蚕桑是务”“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种茶”等分析可知,主要是经济作物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活动,农民并没有放弃农业,只是由种植粮食为主转而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为主,一些地区的农户选择农业经济方向,其生产行为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比较四个选项,C项符合题意。6.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吴越丝织业发达,家庭手工业兴盛,可以判断出说法正确,两项内容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项。

23、7.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A、B、C三项内容都是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而D项则认为以工商为末是错误的,明显与传统经济政策不同,它是黄宗羲的观点,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故答案为D项。8.B【解析】本题考查开辟新航路。材料没有涉及荷兰航运业的发展情况,故A项排除。由材料“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可知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贸易规模扩大、利润丰厚,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580年”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商业革命,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价格革命,故C

24、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故D项排除。9.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拓展的相关内容。从材料 “18世纪”、“欧洲进口的廉价工业品”、“人口荒芜”等信息可知评价的是黑奴贸易对非洲的影响。A、B、C三项不符材料信息,故选D项。10.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从题中“18世纪末叶”、“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等信息可分析出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的需求,因此选择B项;A、D在时间上不符,排除之;C项不合题意。11.D【解析】本题考查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辟了新航路,A项错

25、误。通过航海条例英国加强了海外贸易,虽然扩大了海外市场,但它主要是排挤了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和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是在18世纪,C项也不符合题意。题干关键词之一是“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这一历史转变是指英国社会制度的转变,英国最先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后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这才有了傲视全球的基础,D项符合题意。12.C【解析】本题考查了垄断组织的出现。资本主义工厂制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期间,故排除A;由“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可知并没有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所以B不符合题意

26、;题干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不是根本变革,故排除D;由“1870年以后”“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开始出现,故选C。13.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故A项排除。材料中“中国粮食产量中商品粮比重在鸦片战争后,这一比重上升至17%”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这与题目要求“直接反映”不相符,故B项排除。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故C项排除。材料中中国粮食产量中商品粮比重上升,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故D项正确。14.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27、的变动。材料反映了尽管苏南地区久有蚕桑生产的历史,但其较快发展的时期是从同治初年开始,到1878年苏锡常镇生丝产量巨大,且洋行到处收购,导致当地“家家栽桑,户户养蚕”和“养好花蚕发洋财”之说在民间盛行,可见近代苏南地区的养蚕业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庸,故选D。A与材料信息相反,故排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私人投资的近代工业,采用机器生产的形式,资本主义萌芽以雇佣与被雇佣为基本特征且产生于明朝中后期,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C错误。来源:学科网15.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

28、等有效信息可知,论者强调的是发展工业,目的是富民强国。故A、D表述太片面,C中商业在材料中并未提及。16.C【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1937年2月”可知,五年建设计划制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举措的实施为中国抗战提供了物质保证。A、B两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均排除;C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来源:学科网17.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调整了原来的工业布局,建立了一批新型工业基地,如沈阳、

29、长春等地,这一时期工业成就显著,原有老工业地区的工业增长落后于新建工业地区的工业增长,也低于全国工业增长的平均水平,因此C项说法正确。“一五”计划的实施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A项说法错误,B、D两项说法材料无法直接体现,也与题文无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备注】无来源:学科网ZXXK18.B【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提及“大仁政”指长远利益,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长远利益在重工业建设上,B项符合题意。A项与“一五计划”无关,排除。C项在1978年后逐步取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0、,排除。“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D项与“一五计划”的史实不符,排除。来源:Z|xx|k.Com19.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材料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这是对绝对平均主义的纠正,故A项错误。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这符合当时农村的实际,故B项错误。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农民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这是对人民公社体制的突破,故C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开展于1958年,故D项错误。2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选D项

31、。21.C【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说法适合于罗斯福新政,可以排除。放弃市场机制对于两者都不符合,B项说法错误。两者的做法都属于拉动内需,刺激生产和消费,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适合于后者,可以排除。2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材料“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可得出福利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冲突 ,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实质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所以A、B、D三项说法错误,故排除。23.D【解析】材料信息是要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新经济政策规定,对一些国家暂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以政府租让的方式让外

32、国资本家经营,即利用资产阶级的技术、资金发展经济,以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故答案为D。2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过早地结束新经济政策,与当时苏联的落后的农业生产力不适应,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发展困难,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25.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材料中金融市场中心的“第三次转移”是指从“英国金融”到“美国金融”。A、B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新经济”的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在此之前美国已成为世界金融中

33、心,C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D项正确。26、 (16分)(1)生产方式: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或个体农耕也可得分。如果只写男耕女织不得分。1分)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2点3分)(2)表现:商业城镇空前繁荣(或城市的商业活动活跃);具有专业特色的市镇兴起;商帮出现(3点6分)(3)关系: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2分)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2点4分

34、)27、(17分)来源:学&科&网(1)主张:经济立法;完善国家的金融体制;通过教育培养经济人才;兴办实业(经营国民计生)。(4分) 特征: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或出现短暂春天。(1分)(2)贡献: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促进了城市化;为国家保存了技术人员。(4分) 条件:国民政府鼓励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2分)(3)特征:网络经济或知识经济;开放透明、分享。(2分)。 因素: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加入世贸组织;信息化。(任答2点给4分)28、(17分)(1)特点:忽视农业、压缩工业的办法;片面发展重工业。(2分)教训: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适时调整经济管理体制。(4分)(2) 判断:能反映。(1分)依据:政府计划具有指导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保障企业的发展,这就弥补了资本主义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的缺陷。(2分)同时,企业对自身活动具有决策权,这就保持了资本主义市场的自主性、灵活性的优点。(2分)(3)组织: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2分)建议:加强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加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消除贸易壁垒;尊重彼此间的差异;践行合作共赢理念;构筑交通运输网络,提供交流方便(4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者亦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