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限时集训(十九)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无锡调研)有学者认为:公元前7世纪,密集型方阵在古希腊出现,方阵由富裕平民构成,每一个士兵无论其身份和地位如何,在方阵中都是无区分的、具有同等价值的平等人,是随时可以互换与替补的个体。这段材料说明方阵的出现()A有利于古希腊征服欧亚 B有利于民主观念的产生C有利于维护贵族的特权 D有利于维持中央集权制B“有利于民主观念的产生”与材料“在方阵中都是无区分的、具有同等价值的平等人”相符,故选B项;“有利于古希腊征服欧亚”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C、D
2、两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2下面是公元前7世纪末至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社会关系简图。据此分析,雅典社会发展公元前7世纪末前6世纪初()A需要解决财产与权利关系B应重点关注外国人与奴隶权益C必须消除贵族与平民界限D应进一步细化社会阶层的划分A由材料可知当时雅典社会中,平民上层有财产却无权利,下层平民因为财产问题有可能沦为奴隶,因此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财产与权利,故选A项;外国人在雅典不具有公民权利,排除B项;“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社会阶层的划分是由其经济水平决定的,材料强调的是雅典应采取缓和社会矛盾的举措,而非对社会阶层的划分,排除D项。3梵蒂冈所藏的希腊语1 144号抄本中提到,“陶片
3、放逐法”由最初的议事会进行投票改为由人民直接投票,流放的基准票数也由最初的200票变成6 000票。这反映出陶片放逐法()A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B保证全体人民直接参政C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D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C材料中“陶片放逐法”的调整反映了其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故选C项;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排除A项;雅典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并非“全体人民”,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4梭伦将以往单纯按照农业收入划分等级的办法扩大为公民的一切收入均可折算成农业收入以评定公民等级。克利斯提尼将原来被选者大多为氏族贵族首领的公民直接选举,改为根据人口数量按比例先行用
4、抽签方式选出一定的候选人,而后再从中选出9名执政官。上述措施()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B有利于更多公民参与管理城邦政治C确保了公民大会的公正决策D旨在防止守旧贵族破坏民主政治B梭伦划分等级的办法使更多的工商业奴隶主也可以参与民主,克利斯提尼进一步排除了氏族贵族对民主政治的影响,由此可知,梭伦和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措施都有利于更多公民参与管理城邦政治,故选B项;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是梭伦改革,不符合克利斯提尼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的财产等级制并不能保证公民大会公正决策,这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排除C项;上述措施目的是让更多的公民参政以维护雅典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5
5、公元前4世纪,法律和法令都是雅典法律体系的重要部分,陪审员必须宣誓根据法律和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判决案件。如果有人提起违法法令的诉讼,公民大会的法令就会受到陪审法庭的审查。这说明雅典当时()A最高权力机关出现变迁 B民主制度达到极盛C权力制衡体制开始发端 D司法独立法律至上D根据材料“陪审员必须宣誓根据法律和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判决案件”“如果有人提起违法法令的诉讼,公民大会的法令就会受到陪审法庭的审查”可知,陪审员必须对法律负责,公民大会无法通过一些违法法令,不能干预陪审法庭的审查工作,这说明当时雅典法律至上、司法独立,故选D项。6考古学家发现,古希腊的早期建筑多为城
6、堡与宫殿;后随着城邦兴起,市政广场、露天剧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逐渐增多。这一变化反映了古希腊()A重视建筑的实用性 B民主政治高度成熟C公民意识不断增强 D城市经济日趋繁荣C根据材料“古希腊的早期建筑多为城堡与宫殿;后随着城邦兴起,市政广场、露天剧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逐渐增多”可知,当时这些公共空间的增加,可以促进公民之间的平等,这些公共空间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增强了城邦公民认同感,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故选C项;公共建筑和城堡与宫殿都具有实用性,并非变化的本质,排除A项;雅典的民主政治高度成熟,并非“古希腊”,排除B项;这些公共空间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与“城市经济”无关,排除D项
7、。7古罗马法不允许父辈与子辈相互提起控诉或作证:对未事先获得许可而向法院告其父亲或保护人的人,大法官可依其职权对他提起刑事诉讼。这表明罗马法()A注重司法公正 B强调尊卑等级C重视血缘亲情 D重视传统习俗C根据材料“古罗马法不允许父辈与子辈相互提起控诉或作证:对未事先获得许可而向法院告其父亲或保护人的人,大法官可依其职权对他提起刑事诉讼”可知,古罗马法禁止父子之间相互控诉,说明其重视血缘亲情,故选C项。8(2020泉州质检)罗马共和国初期,习惯法仍为罗马法的主要渊源,贵族得以任意解释法律,贵族僧侣的司法专横引起平民的极大不满。公元前462年,平民保民官提议编纂成文法典,之后便诞生了十二铜表法。
8、材料反映了()A平民可以解释法律条文 B司法审判实现公平正义C贵族的权力受到限制 D公民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材料中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使得贵族的权力受到限制,故选C项;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9(2020新乡一模)共和国早期,罗马虽然推翻了王政统治,但罗马贵族依然保留了专制的权力,只是这种专制由个人变成了集体,对法律的垄断就是贵族专权的一种表现。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意义在于()A实现了罗马公民内部的平等B汇编了以往的罗马习惯法C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D推动了罗马共和制的发展D根据材料可知,共和国早期罗马仍存在专制色彩,在此情形下,十二铜表法的颁布,限制了贵
9、族专权,从而推动了罗马共和制的发展,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颁布后贵族依然享有一定的特权,并未真正实现罗马公民内部的平等,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的意义而非内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而非罗马法形式上的意义,排除C项。10(2020运城调研)早期罗马法虽然保持了血缘家族和传统的家庭习惯,但从不支持家族团体主义,而是以个人行为为中心,其发展趋向是“家庭依附的逐步消灭以及代之而起的个人义务的增长,个人不断地代替了家族,成为民事法律所考虑的单位”。这反映出罗马法()A主张人人平等与自由 B忽视家族家庭的权利C重视保障个人的权利 D具有浓厚的民主色彩C材料
10、“从不支持家族团体主义,而是以个人行为为中心”说明其对个人权利的保障,故选C项;材料“家庭依附的逐步消灭以及代之而起的个人义务的增长,个人不断地代替了家族,成为民事法律所考虑的单位”体现了对个人权利的强调,但没有从政治地位的平等性来说明,事实上政治上也不平等,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11意大利学者彼得罗彭梵德在他的罗马法教科书中指出:“罗马人在自己的公民同这些外国人的关系中,并不像现代国际法诉讼中那样根据情况适用自己的法律,而是适用这些共同的规范。”这说明罗马法()A具有超越民族性的特征B弱化了对本国公民的保护C缺乏现代国际法的原则D形成完备的诉讼法体系A根据
11、材料可知,罗马法在处理本国公民与外国人的关系时,并不局限于本国法律,而是兼顾双方,说明其具有超越民族性的特征,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在处理本国公民与外国人的关系时,注重客观公正,并没有因此弱化对本国公民的保护,排除B项;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那些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的法律原则,据此可知,罗马法符合现代国际法的原则,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罗马法中的一项诉讼原则,并不能反映其已形成完备的诉讼法体系,排除D项。12(2020龙岩质检)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掷物品而致人伤害的情况。为此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
12、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A推动了罗马的城市建设 B混淆了法律责任C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 D体现了公平原则D材料中罗马法规定致人伤害的情况“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即向实施伤害的一方索赔,体现出法律的公平原则,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这一规定对罗马城市建设的影响,排除A项;这一规定明确了法律责任,即实施伤害的一方要承担法律责任,排除B项;材料要求实施伤害的一方赔偿,考虑到实际情况,并非形式主义的做法,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
13、、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商君书赏刑材料二唐律疏议提出以“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为指导思想,而罗马日耳曼法系下的法学总论把基督教中衡平的理念引入法定权利和义务。法学总论中存在着大量的强行性规范,其规定只是单纯地否定或强行要求某一行为,很少阐述若违反该法律应负的法律责任,而唐律疏议在相应规则后都附有不同程度的处罚性规则。法学总论对物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它将物权分为所有权、地役权、用益权、使用权等,并对每一项物权进行了以篇为
14、框架的阐述,而唐律疏议缺乏“所有权”这一重要概念,在债的制度上,唐律则体现出朴素、简洁的特点,其广度仅涉及契约、侵损等领域。摘编自陆涵缘浅析法学总论与唐律疏议的差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的立法理念,并简析其价值。(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律疏议与法学总论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1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壹刑者,刑无等级”可得出除君主外人人平等;根据材料一“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可得出赏罚分明;根据材料一“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可得出严刑峻法。第二小问,在当时有利于秦的统一
15、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后世依法治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2)问第一小问,可以从指导思想、法律责任、物权法的角度阐述。根据材料二“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把基督教中衡平的理念引入法定权利和义务”可得出唐律疏议注重儒法结合,法学总论注重法律与宗教结合;根据材料二“法学总论只是单纯地否定或强行要求某一行为,很少阐述若违反该法律应负的法律责任”“唐律疏议在相应规则后都附有不同程度的处罚性规则”可得出唐律疏议既强调法律规定又强调法律责任,法学总论只强调法律规定;根据材料二“法学总论对物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它将物权分为所有权、地役权、用益权、使用权等,并对每一项物权进行了以篇为框架的阐
16、述”“唐律则体现出朴素、简洁的特点”可得出唐律疏议侧重公法,物权法简洁;而法学总论更侧重私法,物权法发达。第二小问,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回答。答案(1)理念:君主专制下的平等观、赏罚分明(功善不抵过)、严刑峻法。价值:对当时,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的统一;对后世,为当今依法治国提供了借鉴。(2)不同:唐律疏议注重法律与儒学结合;法学总论注重法律与宗教结合。唐律疏议既强调法律规定又强调法律责任;而法学总论只强调法律规定。唐律疏议侧重公法,物权法简洁;而法学总论更侧重私法,物权法发达。原因:思想:唐律疏议受儒家思想影响(以礼入法);法学总论受自然法思想和基督教影响。经济:中国是自
17、然经济为主;罗马商品经济发达。政治:中国是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罗马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14(2020保定调研)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伟大的古老文明更是相亲的。2 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就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
18、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摘编自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结合中外古代史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关于中外文明的观点。(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解析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而且是在相互交融(影响)中不断发展。可以从文明的种类,如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农业文明、东西方文明对比分析,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和影响,中国的四大发明影响世界,印度佛教文明影响中国。答案示例:观点: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而且是在相互交融(影响)中不断发展。分析:世界各国由于受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多样的)文明成果,如东方的古代中华文明,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文明等;各文明中心在吸取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中国古代儒家吸收佛教教义等从而使儒学得到发展。各国文明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周边区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显示了较强的制度和文化优越性。如中华文明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形成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希腊文明对地中海地区特别是罗马文明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繁荣发展的各国早期文明,已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象征。因此,应该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努力发掘本国古代文明的智慧,为本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