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区域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一、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1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1)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2)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2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3区域差异分析比较(1)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2)区域经济分析(3)区域发展阶段评价4探究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思维活动1在分析某个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一般从哪两个方面入手?答案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
2、境,分析某个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往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土地及矿产资源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2)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区域的人口(素质、数量)、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状况等因素的有利及不利影响。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1资料搜集的方法(1)直接搜集法: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2)间接搜集法: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质、书籍等搜集资料。2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1)定性的方法:指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2)定量
3、的方法:指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3)综合的方法: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思维活动2区域差异分析的三种方法是独立的、互不联系的吗?答案不是。三种方法不可截然分开。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定性的方法侧重于定性说明,定量的方法侧重于量化分析,综合的方法侧重于综合分析,而综合的方法中也会用到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三种方法研究的思路、手段和程序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具体差异分析中,应根据课题的性质及研究目的,确定采用哪一种研究方法。三、活动案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差异1收集资料:收集上游贵州省、中游湖北省、下游上海市区域发展的有关资料和数据。
4、2整理分析:根据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图表等直观形式对这三个省市区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思维活动3如果你是一名水利工程师,要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应对哪些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答案(1)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和该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侵蚀等生态环境。(3)国防安全等方面。探究点一分析区域差异的步骤和主要方法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学校附近的乡村进行社会调查,收集到以下资料:“房屋多由红砖砌成,坐向多朝向东南方;村民为增加经济收入,在同一块耕地上种植甘蔗、番薯等农作物,但每年农作物
5、的产量不稳定。”(1)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家乡在哪里?(2)影响该地区房屋坐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该地区每年农作物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该地理兴趣小组收集资料和探究该区域环境特征的方法分别是什么?答案(1)珠江三角洲。(2)采光。(3)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台风灾害多。(4)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反思归纳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收集资料是分析区域差异的基础。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针对目的,有重点地收集。收集的资料必须能反映区域的区位特点、环境特点、资源特点、社会经济特点、人地关系特点等。收集资料的方法有两种(见下表):方法具体做法直接收集法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
6、资料间接收集法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收集有关统计数据、文字材料等2.在对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以及对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时,要注意分析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同时归纳出不同区域的共同性。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主要有:方法含义说明举例定性的方法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该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概况和基本特点等描述区域的位置、范围、形状,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特点等定量的方法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该方法的实质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对地理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明确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彼此之间的相
7、互关系对区域内气温、降水量和河流的流量等进行定量分析,了解河流流量与气温、降水量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河流流量的变化情况综合的方法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该方法能够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河流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从综合效益、对环境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3.分析区域差异的目的是对区域发展进行评价,并制订区域发展的规划,以进一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探究点二以长江流域为例分析区域差异探究活动阅读教材P24图141“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在长江流域的位置”,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收集资料,并根据教材P25活动1表中的有关数据(2001年),完成下表
8、中的内容。区域要素贵州湖北上海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状况人均GDP(元)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根据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图表等直观形式对这三个省市区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绘制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三省市GDP总量柱状图。绘制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三省市产业结构饼状图。(3)通过分析和比较,你认为这三个省市分别处在什么发展阶段?贵州省湖北省上海省资源优势主要问题区域发展阶段答案(1)如下表所示:区域要素贵州湖北上海区位条件长江上游,云贵高原东部,内陆腹地,交通不便长江中游,水陆交通便利长江入海口,大陆沿海的中间位置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状况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水能、煤炭、磷、铝土等资
9、源丰富地处江汉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能、铁矿、铜矿等资源丰富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长江航运和海运便利人均GDP(元)2 855.87 803.037 393.0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15.9321.42 068.8(2)绘制三省市的GDP总量柱状图绘制三省市的产业结构饼状图(3)通过分析和比较,这三个省市分别所处发展阶段如下表所示:贵州省湖北省上海省资源优势水能资源丰富,煤炭、铝土、磷等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铁、铜等矿产资源丰富,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产量大水资源丰富,周围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达,粮食、桑蚕等农产品产量大主要问题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低,城市化水平低,人
10、均收入低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二产业比重高,城市化水平较低,人均收入较低矿产、能源等资源缺乏区域发展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名师点拨区域差异的分析思路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对点训练一分析区域差异的步骤和主要方法一中学生利用暑假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对此作了如下一段文字描述:房屋多由晒干的泥块构成,多呈坐北朝南形式。农民为减少荒歉的危机,在耕地上栽种众多的作物。作物以冬小麦
11、最多,其他还有谷子、甘薯、棉花、芝麻、花生、大豆等。据此回答12题。1该学生收集资料和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分别是()A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B间接收集法、定量的方法C直接收集法、综合的方法D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2该文描述的是哪一个平原的人文景观()A松辽平原 B黄淮海平原C河套平原 D江汉平原答案1.A2.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学生对家乡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地理事象进行了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应为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根据种植的农作物可推知描述的农村景观应在华北平原,该地区冬季多吹偏北风,房子呈坐北朝南形式是为了采光、背风;华北平原位于温带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很大,农业生产不稳定。对点
12、训练二分析区域差异读下面两幅图,完成34题。3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灌溉水源是影响两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两地皆全年少雨A BC D4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正确叙述为()甲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小米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乙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出现乙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A B C D答案3.A4.B解析本题组通过区域比较的方法考查两区域的部分特征。甲图为新疆的坎儿井景观,乙图为黄土高原的窑洞景观。两区域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多为粉砂性土壤。黄土高原不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谷子,窑洞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黄土垂
13、直节理发育。综合提升5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三个地带的GDP、人口和人均GDP比重(2004年)。地带GDP(%)人口比重(%)人均GDP(元)东部60.44218 216中部26.4359 480西部13.2237 219材料二三个地带GDP所占比重的变化(%)。年份东部中部西部198052.331.216.5198552.931.116.0199053.829.816.4199558.327.614.1200058.827.413.8比重增减6.53.82.7(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为_。(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的差异,这种差
14、异表现为_。(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G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_(大、小)一些。材料二中说明我国各地带GDP所占比重只有_在逐年增加,而_和_则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_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答案(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2)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3)小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解析我国最显著的地带性经济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方面。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速度代表了发展潜力,落后地区只要有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容易缩小的。单纯用各地带的GDP来比较经济发展水平
15、,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用GDP与人均GDP来比较更符合实际。综合表中指标及其数据不难发现,我国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均GDP及GDP的差异上,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则通过三个地带GDP所占比重的变化来反映。 基础过关读“我国长江沿岸部分城市分布图”,回答13题。1为对贵州、湖北、上海进行区域差异分析,在收集资料时应()以实地考察和调查为主以查阅资料为主重点收集自然环境指标重点收集社会经济指标和自然环境指标A B C D2三地的资料收集完成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时,可采用的方法有()定性法定量法综合法A B C D3三地的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
16、区域经济分析区域发展阶段评价A B C D答案1.D2.D3.D解析第1题,对贵州、湖北、上海的有关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相关资料的收集应以查阅资料为主,同时既需要自然环境方面的资料,也需要社会经济方面的。第2题,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可采用定性法、定量法以及综合法。第3题,均属于区域差异分析比较的内容。下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读图完成45题。4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减缓城市涝灾缓解城市缺水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A BC D5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A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下
17、渗B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径流C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蒸发D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蒸腾答案4.A5.A解析左图表示城市居民利用阳台等收集雨水。右图是一个雨水的渗透设施,其作用是增加雨水向地下的渗透。读下图,回答68题。6两图所示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A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冲积平原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C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D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7有关两区域的人文特征,正确的为()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C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D区域城市群目前发展迅速8图为图所在省区工业总产值分布图,结合图分析图中形成工业总产值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
18、因是()A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B西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C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D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答案6.B7.C8.A解析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断为德国,为湖南省。第6题,区域北部平原为冰川侵蚀所致,该区域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区域地势西部和南部高,北部低,该区域煤炭资源缺乏。两区域降水丰富,河网稠密,水源充足。第7题,区域(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城市化水平已很高,城市群发展速度较慢;区域(湖南)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为重要的粮棉产区,其南部电子工业不发达。第8题,工业
19、总产值与地形、交通、人口素质密切相关,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湖南东部以平原为主。9下图是“长江流域局部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和铁路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所表示的城市中,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名称是_,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名称自西向东依次是_、_。(2)c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该城市有利于商品流通的交通条件具体表现为:_;_;_。(3)从下列四个方面,简述图中108E以西地区的发展适宜采取的重大举措。资源:_;农业:_;基础设施:_;生态环境:_。答案(1)南京攀枝花重庆(2)长江干流与汉江交汇处,水运便利京广铁路纵贯南北公路和航空运输发达(3)加快发展能
20、源、原材料加工工业等建设商品粮基地,发展林业等加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天然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解析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和河流的干支流形状等信息可看出,a为攀枝花,b为重庆,c为武汉,d为南京。南京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武汉位于中部经济地带,攀枝花和重庆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第(2)题,武汉处于我国中部,位于东西和南北的交通要道,应从河流、铁路、公路、航空等方面分析其交通条件。第(3)题,图中108E以西属于我国西部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该区国土整治应从资源开发、农林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分析。能力提升图a是“我国某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图b是“该省某地区甲
21、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11下图中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A B C D答案10.C11.A解析第10题,该区降水较少,虽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热量较充足,但农业需要灌溉水源。第11题,点对应的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比重分别约为65%、5%、30%,基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应适当减小种植业比重,增加畜牧业比重。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
22、1213题。12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13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答案12.D13.D解析第12题,从水资源总量就可以推断出,甲代表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比北方大,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乙代表北方地区,人口总数比南方少,
23、主要原因是南方经济发达;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耕地比重大。第13题,甲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煤炭、油气资源比南方丰富;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需要从北方运输大量煤炭;南水北调是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14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板块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约占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材料二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图。(1)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港口众多,两幅图标有数码的城市中,为东北
24、石油和华北煤炭重要输出港的是_;为东北地区重要综合性内外贸易口岸的是_;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的是_。(2)试比较“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在资源、运输、技术、协作、劳动力等工业布局条件(区位条件)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完成下列表格:比较方面“长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相同点运输技术协作劳动力不同点矿产资源运输(3)与“长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不利条件是_。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工程是_。(4)“长三角”地区能源需求量大,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5)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目前两地联系的交通线有哪些?答案(1)(2)如下表所示:
25、比较方面“长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相同点运输有大型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条件优越技术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协作大型企业密集,门类多,协作条件好劳动力人口密集,科技力量强,劳动力数量充足、素质高不同点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缺乏,需从外区域调入有丰富的煤、石油等能源资源和铁等矿产资源,资源条件好运输有长江“黄金水道”,内河运输条件好河流水量较少,有结冰期,内河运输条件较差(3)水资源缺乏南水北调工程(4)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能耗少的工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秦山核电站等。(5)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北方沿海航线、上海至北京、天津的航空线等。解析第(1)题,考查秦皇岛、大连、上海等的主要职能特点,属基础知识考查。第(2)题,比较两地在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异同,解答时注意组织答案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第(3)题,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实施的调水工程为南水北调工程。第(4)题,可从能源调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寻找其他能源方面回答。第(5)题,识记两地间主要的铁路、公路、沿海航线、航空线即可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