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19KB ,
资源ID:500914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0091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3 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3 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单元综合测评(三)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从大量记载中可以看到,唐朝皇帝和中央对各地各部门的各项行政过程、行政结果实施追踪式的连续控制。许多在汉朝无须也不可能由皇帝过问的事情,现在都要奏报呈送,经过三省和政事堂的审理,取得皇帝的旨意之后,再以诏令的方式下达指令。这反映出唐朝()A行政制度的日益完备 B皇权与相权矛盾缓和C皇权不受制度的限制 D专制集权体制的强化D根据材料“汉朝无须也不可能由皇帝过问的事情取得皇帝的旨意之后,再以诏令的方式下达指令”

2、可知,唐朝许多事件需由皇帝决策,这反映出专制皇权的加强,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皇帝和中央对各地各部门的控制加强,无法体现行政制度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交集或冲突,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得知皇权是否受制度限制,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体系之下,门下省可以对皇帝的诏令进行封驳,即皇权并非完全不受限制,排除C项。2(2020德阳模拟)公元729年,群臣上表请求每年以唐玄宗的诞辰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建议“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这些建议很快得到玄宗的肯定答复。唐代千秋节的设置()A由基层政治力量推动 B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C展示出国家繁荣景象 D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B根

3、据材料“以唐玄宗的诞辰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建议很快得到玄宗的肯定答复”可知,唐代千秋节的设立和皇帝诞辰有关,而它的确立得到皇帝的认可,说明专制皇权影响节日的设立,故选B项;根据材料“群臣上表请求”可知,“群臣”非基层政治力量,排除A项;“以唐玄宗的诞辰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与国家繁荣景象无关,排除C项;“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主要涉及的是统治者,民众的生活水平不可能提高,排除D项。3(2020内江模拟)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在全国十五道置采访使,以“六条”监察非法行为,剑南节度使王昱以剑南道采访使身份巡边姚州,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采访使制度()A埋下

4、了藩镇割据隐患 B增强了地方行政权力C注重维护君主的权威 D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D根据材料“剑南节度使王昱以剑南道采访使身份巡边姚州,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可知,这一时期的采访使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故选D项。4(2020漳州模拟)唐朝前期,科举考试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 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B根据材料“唐朝前期,科举考试科目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

5、则以政事科为主”可知,唐中后期科举科目更加关注时事,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家政治形势对科举考试的影响,故选B项;唐朝并未形成经世致用思潮,排除A项;“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反映的是科举制选拔对象的变化,而非考试内容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科举考试科目内容的变化,与“考试程序的改革”无关,排除D项。5(2020宜昌模拟)欧阳修认为,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但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反映了()A赋税征收更公平合理 B赋税制度因时因势调整C土地兼并已不受限制 D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B材料中欧阳修论述

6、的是开元以后因形势变化,租庸调法无法继续实行转而实行了两税法,这说明赋税制度因时因势调整,故选B项;材料并未将两种赋税法进行对比,无法看出哪一种更公平合理,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态度和措施,无法说明土地兼并不受限制,排除C项;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是“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带来的结果,但材料论述的是其原因,D项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信息,排除。6唐都长安的东、西两市一共占有四坊之地,全城有百余坊;唐朝货币是钱绢兼行。这反映了唐朝()A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水平B长安是当时商业最繁华的城市C长安布局市坊分明的特点D最主要流通的货币是开元通宝A材料体现的是唐朝东西市场的占地面积以及货币类

7、型等与商品经济和货币交换相关的信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朝商品经济和货币交换的发展水平,故选A项;仅凭长安的市场的占地面积和使用的货币,没有其他商业城市的对比,无法看出长安是当时商业最繁华的城市,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长安中市场的占地面积,但没有体现出市场与居民住宅的坊之间的严格界限,故体现不出坊市分明的特点,排除C项;由材料“唐朝货币是钱绢兼行”可知,当时货币既可是钱又可是实物,但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是以金属货币为主还是以实物货币为主,排除D项。7宋代宅制规定,“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六品以上宅舍许做乌头门,凡庶民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

8、已”。由此可见,宋代宅制的规定重在()A使建筑物在整体上条理井然B维护宋代社会的等级秩序C加强官府对民众的严格控制D规划坊、市空间格局位置B根据材料“六品以上宅舍许做乌头门,凡庶民家,不得而已”可知,宋代宅制对于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规定,这体现了对宋代社会等级秩序的维护,故选B项;宋代宅舍因主人身份的不同而呈现参差不齐的特点,并不能使建筑物在整体上条理井然,排除A项;宅舍按照等级进行规划建设,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官府对民众的控制,但“严格”一词无从体现,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市的规划,且宋代坊、市的空间格局界限已被打破,排除D项。8北宋时期,京东郓州士子,即以谤议官政而闻名全国:“郓俗,士子喜聚肆

9、以谤官政。”更有狂狷之士,敢于冒犯宰相。据此可知,北宋时期()A普通民众参政意识较强 B君主专制遭到削弱C重文传统影响政治氛围 D宰相权威有所下降C根据郓州士子“以谤议官政而闻名全国”等信息并结合北宋时期重文轻武的政策可知,文人士子对政治的影响较大,形成了文人议论朝政的政治氛围,故选C项。9(2020亳州模拟)武则天在位期间创立殿试,使得“恩归有司”变为“恩由主上”,使贡举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宋朝的新及第举人不再向宰相、知贡举官谢恩,而是向皇帝谢恩,称作“朝谢”。这一变化反映了()A皇帝非常喜欢当主考官 B宋代比唐代君主更开放C君主意欲亲自选拔人才 D君主专制集权得到加强D及第举人由主考官谢恩

10、到向皇帝谢恩,避免了士人结为朋党,有利于皇帝亲掌取士大权,强化君主专制,故选D项;皇帝让及第举人向自己谢恩的目的在于强化君主专制,并非热衷于当主考官,排除A项;宋代及第举人向皇帝朝谢并不代表宋代君主较前代更开放,排除B项;C项反映的是表象,而非材料背后的实质,排除。10(2020宁波模拟)有著作描述:“由御街南往,过州桥,两边多饮食店东去东角楼,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门面广阔,每一交易动即千万;东区,有瓦子;东十字大街为鬼市子,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对这一记载解读正确的是()A由“鬼市子”可推测出是唐朝B由“瓦子”可推测出是元朝C由“御街”可知都市商业繁荣D“草市

11、”交易已经通宵达旦C根据题干可知御街有饮食店、金银彩帛交易场所、有瓦子、夜市等,这说明都市商业繁荣,故选C项;夜市在唐朝晚期才出现,唐朝之后的朝代也有夜市,排除A项;瓦子在宋代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夜市的地点是东十字大街,不是草市地点,排除D项。11北宋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植的共同推动下,书院得以蔚然肇兴。据此可知,宋代()A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B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C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D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A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植的共同推动下,北宋书院得以快速发展,服务于朝廷选拔人才的

12、需要,故选A项;书院发展得益于“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植”,而非理学,排除B项;“完整体系”说法错误,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12朱子语类卷十三中记录朱熹与弟子讲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这表明朱熹主张()A存天理灭人欲B人们的基本需求是天理C服从三纲五常D通过格物致知探求真理B根据材料“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可知,朱熹认为人的基本的需求是天理,而人的过分要求则是人欲,体现了朱熹对于天理和

13、人欲的认识,故选B项;材料体现出朱熹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是天理,而过分的要求则是人欲,并未体现朱熹要求压制人们的欲求,排除A项;三纲五常是儒学对于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以及为人处世的行为规则,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格物致知是指通过研究世间万物探求天理,材料中只体现了朱熹对于天理和人欲的认识,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

14、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摘编自中华印刷通史材料二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曾深刻指出:“雕版印刷之术之勃兴,尤于文化有大关系。故自唐室中晚以降,为吾国中世纪变化最大之时期。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张舜徽曾分析道:“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

15、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然其影响后世,有利有弊。由于得书甚便,学者多置之不观,苏东坡为李氏山房藏书记,即尝慨乎言之。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摘编自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1)根据材料一,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9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进步的认识。(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分别从推动、需求、条件具备等方面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第(3)问,认识主要阐述科技的两面性以及正确对待科技的态度。答案(1)宗教文化发

16、展的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需要;图书复本需求量增加的促进;旧的手抄图书复制技术的落后;纸、墨等物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2)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模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对知识的记诵能力。(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进步既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能给人类自身带来消极影响;只有正确地对待科技应用,才能趋利避害。(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汉字发展及传播简表(部分)时期发展和传播概况秦汉秦朝统一以小篆为标准字体。西汉进一步规范文字,世界最古老的字书之一说文解字问世。书中,“草部”“禾部”“米部”“土部”“田

17、部”等字占有很大比重。岭南百越、南诏等已使用汉字,汉字成为朝鲜半岛的官方文字,并开始传入日本、越南魏晋南北朝纸张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促使篆隶草行楷各书体发展完备,北魏曾颁布一千余字作为标准字形。南北朝后期,南北书风交流融合,都向现行楷体靠近唐宋唐代科考设明书科,“楷法道美”成为铨选官员的四大要求之一,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形成了作为印刷体并沿用至今的宋体字。西夏、契丹、女真等民族仿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日本也以汉字为基础创造出假名文字摘编自陆锡兴汉字传播史等根据材料信息,任从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2分)解析根据材料

18、“秦朝统一以小篆为标准字体。西汉进一步规范文字,世界最古老的字书之一说文解字问世”“北魏曾颁布一千余字作为标准字形”“唐代科考设明书科,楷法道美成为铨选官员的四大要求之一”等信息可知材料论题为汉字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围绕着所选观点从相关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分析汉字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关系,最后对所论证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综合或升华。秦朝统一以小篆为标准字体。西汉进一步规范文字,世界最古老的字书之一说文解字问世。战国时,各国文字不同,形体纷繁。秦统一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通用文字,到汉代继续在全国推行并规范文字的统一使用。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认同和法令的推行,巩固了国家的

19、统一。唐宋时期,各少数民族仿汉字创制自己的文字,学习中原文化,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也推动了各民族的认同与融合。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汉字的发展与传播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示例:论题:汉字与统一多民族国家。阐述:战国时,各国文字不同,形体纷繁。秦统一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通用文字,到汉代继续在全国推行并规范文字的统一使用。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认同和法令的推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唐宋时期,各少数民族仿汉字创制自己的文字,学习中原文化,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也推动了各民族的认同与融合。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汉字的发展与传播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