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三小说类文本阅读必备知识建构热点提分1分析情节作用题(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小步舞法莫泊桑大灾大难不会让我悲伤。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我就跟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
2、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它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打开顶针般大的小门。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只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长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带微笑。他手里总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有
3、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地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我想和他谈一谈。于是有一天,在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他也鞠了个躬:“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已经成了朋友,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在国王路易十五时代,他曾是歌剧院的舞蹈教师。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就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的一件礼物。一跟他说起舞蹈,他就絮叨个没完没了。有一天,他很知心地
4、跟我说:“先生,我妻子叫拉卡斯特利。如果您乐意,我可以介绍您认识她,不过她要到下午才上这儿来。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只是我上午就来,因为我起得早。”我一吃完午饭就立刻回到公园。不一会儿,我就远远望见我的朋友,彬彬有礼地让一位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妇人挽着胳膊。她就是拉卡斯特利,曾经深受那整个风流时代宠爱的伟大舞蹈家。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阳透过树叶在我们身上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请您给
5、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吗?”我对老舞蹈师说。他意外得打了个哆嗦。“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王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有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儿也没听懂。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老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坏了。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他们突然停了下来
6、,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三天以后,我动身去外省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已被铲平。没有了心爱的过去时代的花园,没有了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他们怎样了呢?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张英伦译,有删改)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 思考角度内容分析情节方面从文章看,故事主要发生在卢森堡公园苗圃,这样故事的情节就比较集中。再者,根据前文的叙述,“我”不太喜欢喧闹,所以才会到这个地方,体现了故事的合理性。读者方面最后一段提到苗圃被铲平,但是
7、没有交代老舞蹈师的结局,容易让读者产生想象,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参考答案: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1小说情节作用题的思考角度结构呼应标题,设置悬念,照应文段,埋下伏笔,为后文情节作铺垫,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人物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揭示人物心理。环境交代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情感表达了对某人、某事、某物的赞美、批判或者怀念。主题点明主题、深化和升华主题。读
8、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增强文章的真实性、戏剧性或者神秘性等。手法运用对比、现实和历史交织、象征等手法,写内容。2小说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回家过年东方晓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田野一片银白。她伫立在村口,睁大双眼向远方瞭望。北风像无数只利爪,无情地撕扯着她的衣服。鹅毛般大小的雪片,一个劲儿地往她的脖子里钻。她紧了紧棉衣外边黛青色的围腰,又围了围那条深蓝色的头巾,继续瞭望。她在等待当兵的儿子回来。进腊月时,儿子就来信说打算回家过年,可究竟哪天回他却说不准。今天是三十,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她相信儿子今天一定能回来。她已经成了雪人,但她并不愿拍去身上的积雪
9、。身为农民,她懂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可这会儿她又担心雪下得太大,会阻断道路。心里默默念道:儿子你在哪儿呀?是在部队,还是在路上?这天气你还能回来吗?老天爷啊,给我儿子留下回家的路吧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她就开始等啊,盼啊,盼着儿子早点回来。年根里事情多,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备年货,她的老伴儿有病,她家自然比别人家忙。可即便这样,她还是每天都到村口瞭望一会儿,一天不落。但直到现在,还是没看到儿子的身影。昨夜又下起了大雪。她知道,儿子今天要是再回不来,可能就不会回来了。是阻在了路上,还是部队突然有了任务?先前,儿子写信告诉过她,军令如山,一旦有命令,任何个人的事情都必须放下。但她依然满怀希望,在她
10、看来,这么太平的世道怎么会有什么重大事情呢?肯定是被阻在了路上,这该死的大雪!今天吃过早饭,她把大年夜要吃的肉炖上,又吩咐女儿剁饺子馅儿,然后就冒着大雪到村口去瞭望。雪不停地下,风使劲地吼。她的脚早已冻得麻木,不停地跺地驱寒。跺着跺着,脚下成了一对儿冰砣窝子,但她决不挪开地方,她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等到儿子回来。“娘,回家吃饭吧!”她以为是儿子在唤她。回头一看,却是女儿。她才意识到已过了中午。吃过午饭,她又来到村口。洁白的雪路上,又留下她一串深深的脚印。而那脚印很快就像先前的脚印一样,被大雪盖得无影无踪了。来到村口,搜寻到自己踏过的雪窝子。雪窝子已被大雪盖住,但还是留下了浅浅的痕迹。她依然站在那对
11、雪窝子上,生怕不能连续似的。她坚信站在老地方等,肯定能等到儿子。两个小时过去了,她什么也没等到。又过了两个小时,她仍然什么也没等到!天渐渐黑下来,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灯笼,鞭炮声也在四面八方响起。她才失望地对来唤她回家吃饭的女儿喃喃地说,你哥今年可能回不来了。晚上,她还不死心。老伴儿和孩子们都睡了,她还坐在炕沿上,等着儿子回家。直到凌晨,鞭炮声再次响起。她才自言自语地说:“看来真的回不来了!”然而大年初一的清晨,一家人正要开始吃饺子,一封信送到她的手里。是儿子写来的!爹,娘:儿不孝,让你们失望了。儿原本要回家过年,但临行前突然接到命令,我们驻地附近发生特大雪灾,积雪超过30厘米,灾区牧民生活发生严
12、重困难。上级命令我们马上赶往灾区救灾。时间紧急,不能多写,请爹娘安心过年,不要牵挂我。儿拜上1988年1月5日随信寄上我新近照的照片,就先让它陪爹娘过年吧。她拿起照片认真端详:穿着厚厚棉军装的儿子戴着像雷锋那样的帽子,双手端着枪笔直地站着,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脚下是厚厚的积雪,身后是碧蓝的天空和皑皑的雪山。眼泪一下子就溢满她的眼眶她把儿子的照片装进相框,端正地放在桌子的一边,又在照片后面放上凳子,然后含泪笑着说:“儿啊,过年了,吃饺子吧!”1开头写大年三十母亲在大雪中等当兵的儿子回家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答: 答案在结构上: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作铺垫。在人
13、物塑造上: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深情,侧面表现了军人在家中是一个好儿子。在主题表达上:通过母亲在风雪中的焦灼与失望,表现出军人付出的巨大牺牲,赞美了军人的无私奉献。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作答时先概括情节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内容、人物塑造、主旨、读者等角度分析其作用。开头主要写母亲在风雪中等待,从结构上看,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作铺垫;从人物塑造上看,母亲不顾严寒在风雪中等待儿子,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深情,也从侧面塑造了军人的形象;从主题表达上看,母亲在风雪中等待儿子回来,但是儿子因为任务在身却不能回家过年,从而表现军人付出的巨大牺牲,赞美军人的无私奉献。2判断题(1)母亲埋怨大雪的情
14、节,与懂得“瑞雪兆丰年”道理的农民身份相矛盾,可见母亲是一个很自私的人。()(2)小说设置在大雪的环境中,母亲等儿子回家过年这一情景,既能表现母亲等儿子回家的执着,也能让雪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答案(1)(2)解析“母亲是一个很自私的人”错误,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热点提分2分析形象作用题(2016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玻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
15、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
16、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你那酒店怎么啦?”“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这”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
17、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这就好。”我说。“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他们到处找你哩。”“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他们贴了布告”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我嘿嘿笑起来。“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赔我?”“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
18、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大伯,你听我说”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答应。”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
19、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有删改)“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 思考角度内容分析表达效果“我”是第一人称,说明这件事我亲自参与过,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情节发展“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所以“我”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衬托我建议王有福向酒店索赔,王有福却主动向酒店赔钱,通过这种对比,王有福的形象更加鲜明。参
20、考答案: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一)人物作用题从三个方面来思考1从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来看,即对其他形象塑造的作用:对比、衬托,突出人物形象特点。2从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来看,即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3从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来看,即对文章主题表现的作用:揭示、突出主题。(二)常见人物形象及其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年货李代金这天是除夕,可是这里的边防哨所却没有过年的气氛。外面下着大雪,周围一片白茫茫,哨所在
21、雪地里,显得孤零零的。哨所里有个新兵,叫张新明,刚到哨所不久,还不太习惯,每次他执勤都发呆,看上去特别想家。下午又轮到张新明执勤了,班长却让人替了他。张新明心想,班长真好,除夕让他休息,可班长却对他说:“张新明,今天我派你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你敢去吗?”张新明琢磨着会是什么特殊任务,班长见他不说话,便说:“怎么?不敢单独执行任务?”张新明连忙把胸一挺,大声说:“敢!班长,是什么任务?”班长笑了笑,说道:“在离哨所十几里远的地方,有一户人家。上级给了我们一点年货,我要你把年货给他们送去!”送年货?那又不难。张新明说道:“班长,我保证完成任务!”“好!”班长把一个包裹交给张新明,“年货都包在里面了
22、,路上小心点!”张新明接过包裹,往背上一背,踏进了风雪里。雪花纷纷扬扬,一层又一层地压向大地,张新明背着年货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张新明想打开包裹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可他又不敢。雪地难走,张新明一不留神重重地摔了一跤。他担心包裹里的东西摔坏,就赶紧打开包裹查看,一看却愣了,包裹里装的不是什么年货,而是一双旧军靴!张新明感到被戏弄了,背起包就往回走。没走几步,他又停下了,想着若是回去,班长肯定不会给他好脸色看,不如装做什么都不知道,把旧军靴给那户人家送去,让人家找班长算账去!这么一想,张新明转身继续前进。雪越下越大,到处白茫茫一片,张新明迷路了,绕了许多弯路,赶到那户人家的时候,天都快黑
23、了。他敲响那户人家的门,男主人开了门,热情地把他拉进了屋,让他换下被雪水打湿的外套、鞋子和袜子,放到炉边烘着,再把他带到饭桌边坐下。桌子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酒菜,男主人说:“走了那么远的路,你肯定饿坏了,先吃饭!”女主人赶紧给他倒了碗酒。张新明确实饿了,他冲夫妇俩笑笑,也不客气,就拿起了筷子。吃完饭,张新明就要回哨所了,男主人说怕他再迷路,坚持要送他回去。张新明起先不肯,后来想想,有男主人送他回哨所也好,这样可以证明他确实完成了任务。万一班长批评他在男主人家吃了饭、喝了酒,男主人也好为他说句话。女主人拿来已烘干的袜子和外套,让张新明穿上,只是鞋子还湿得厉害,伸手往里一摸,冰冰凉凉的。张新明只得
24、硬着头皮把脚往里伸,男主人却递来一双旧军靴,说道:“穿这双回去吧,湿鞋子给你装包里吧。”张新明支支吾吾地回道:“这、这是哨所让、让我给你们送、送的年货”哪有年货送旧靴子的,张新明说得自己都心虚,男主人却爽朗地笑道:“穿上吧,鞋子穿舒服了,好赶路。”回到哨所,班长笑着拍去了张新明身上的雪花,然后冲男主人敬礼,嘴里喊着:“老班长!”张新明愣住了,眼前的男主人居然是老班长!他心里可不痛快了:“班长,您怎么能让我把双旧靴子当年货,往老班长家送呢?”老班长一听,“哈哈”大笑,班长也笑了:“这可都是老班长的意思呢!”原来老班长在职的时候,发现新兵们到部队的第一个除夕总是特别不习惯,特别想家。老班长夫妻俩无
25、儿无女无牵挂,于是退伍后,就索性把家搬到了离哨所十几里远的地方。每年除夕的时候,夫妻俩就张罗出一顿年夜饭,好让新兵来家里过除夕。老班长知道,明着让新兵来他家吃年夜饭,新兵肯定不好意思,于是就交代班长,在除夕这天,专门派新兵给他家“送年货”。刚开始几次,班长总是往包里塞些小米、腌肉等普通年货,以表哨所战士对老班长的慰问。可老班长发现后,每次都把东西又送了回来。他说哨所物资紧张,都得给战士们留着,他绝不能收。他还发现,每次新兵冒雪来送年货时,鞋子、袜子都会湿透,于是他干脆给现任班长下了“命令”:年货包里不用放别的,就放一双合新兵脚码的旧靴子,可以让他们回去的时候穿着,暖和些!(选自2017年中国小
26、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有删改)1请概括分析老班长的性格特征。答: 答案关爱体贴战士。他退伍后把家搬到离哨所十几里远的地方,每年除夕都让新兵借“送年货”来家里吃年夜饭。无私大方。班长送小米、腌肉等普通年货,他都把东西送回给战士们用。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他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答题模式是性格(形象特点)结合作品内容的分析。如此题,从老班长让新兵来家里吃年夜饭可看出其关爱体贴战士;从他拒绝哨所送的小米、腌肉等年货可看出其无私大方。2(原创)请简要分析小说塑造张新明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答: 答案(对
27、情节)张新明的语言、行为、心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对人物)衬托班长、老班长关爱战士、心细周到的优秀品质。(对主题)赞美了部队中官兵互相关爱的和谐美好。解析本题考查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作答时要先分析这一形象的特点,然后再从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主题的表现等角度考虑其作用。小说刻画了一个在除夕时特别想家的新兵张新明的形象,班长为了缓解新兵的思家之情,以送年货的名义派他到老班长家吃年夜饭,感受家的温馨。刻画这一形象从侧面衬托班长、老班长形象,凸显了小说中的班长、老班长具有关爱战士的品质,体现了部队的温馨和谐这一主题。热点提分3赏析手法技巧题(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理水
28、(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
29、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
30、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这很好。”禹说着,
31、向他弯一弯腰。“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
32、悄的愤激着。“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禹一声也不响。“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禹一声也不响。“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
33、人罢”“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有删改)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34、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答: 思考角度内容分析外貌描写“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这属于形象描写,写出禹及其下属实干家的形象。动作、语言描写“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他举手向两旁一指”属于语言、动作描写,展现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的形象。对比(反衬)从“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看出,用其他官员反衬凸显禹及其下属“中国的脊梁”的形象。参考答案: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
35、实干家形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的形象。1做到“两个结合”解答艺术技巧题时,一要做到和小说的主题、情节、形象、环境相结合;二要做到和语言相结合。2按照“三个步骤”三个步骤是:确定技巧具体阐释阐述好处。即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作用)。3从“四个角度”切入四个角度是: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安排、语言技巧。对于艺术技巧类题目,一般先从语言技巧中的修辞手法切入,特别是如果题干这样提问时: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某句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然后考虑表现手法和表
36、达方式。“结构安排”和“语言技巧”一般会在题干要求中有所提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请说普通话尚春江老同志,请你说普通话。山水老汉从儿子居住的小区出来溜达了一会儿,就记不住回家的路了。去问交警,儿子的家在哪?路咋走?可是,他费了老鼻子劲说出来的话,人家一句也没听懂。交警说,老同志,请你说普通话。可他哪里会说普通话啊。他又去问路边下棋的几个老头,几个老头听了他说的话,一个劲地摇头,说,听不懂,请你说普通话。可是,他真的不会说普通话。前天,儿子把他从老家里接过来。一来让他享受一下城里的生活,二来他老了,就他一人在家,儿子不放心。三番几次去接,他都不应。这不,儿子费了好些口舌才把他接到市里。然而
37、,山水老汉在儿子鸽笼般的楼房里待不住,只在屋里呆上一天就觉得闷得慌,浑身没劲,烦躁。第二天一大早,儿子说,在屋里待久了,出去走走,散散心。说完,儿子就去上班了。儿子原先在这个城市打工,后来出息了,现在当了经理,忙得脚不着地,连陪他说话的工夫都没有。儿媳妇倒是下班就回家,但她是温州人,说话叽里呱啦的,他一句也听不懂。儿媳妇就给他说普通话。可是,他听得懂她说的话,她却听不懂他说的话。走走就走走。山水下了楼,出了小区的门,到街上逛。逛着逛着,在大街上七拐八抹的,一会儿就迷了路。按说,他当过兵,出过远门,说啥也不会迷路。可是,现在的城市,街道好像都差不多:都是高高的楼房,都是宽宽的街道,到处车挨车人挤
38、人。一会儿,车开得呼呼的,好像赛跑;一会儿,都停在那里等红灯,好一阵子不动步。山水悠悠逛逛,像到集上赶集,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哪像在家里,哪里有棵草,哪里有道坎,他心里一清二楚,闭着眼也能摸回家。迷了路?问啊。鼻子下边有张嘴,山水就去问路。可是,他讲的是家乡掉了渣的土话,人家一句也听不懂。这时他才明白,村中那些打工的年轻人为啥都讲普通话了。那时,他还跟人家讲,当初自己因为说普通话,害得被退了亲,被退了伍,现在还是光棍一条。可现在,人家硬要自己说普通话,自己却把普通话忘得一干二净。问了半天,他也没问出回小区的路。没办法,他就给儿子打电话。儿子开车很快找了来,把他送回家。坐在沙发上,山水说,不在这住
39、了。在这里,人家讲的是本地话,他听不懂;他讲的是家乡话,人家也听不懂。在这里,说话都是普通话,他不会。儿子想说,大,你不会学吗?小时候,人家都说你会普通话。但是,儿子没有问。他知道,那是他大心上的一道伤疤。那年,他大当兵回家探亲。老队长榔头看到一个人,穿着一身绿军装,背着一个绿挎包,站在山水家门口东张西望,知道是山水回来探亲了。就问,是山水啊?啥时候坐车回来的?哎呀呀,你是榔头叔叔吗?我是昨晚上回来的。叔叔,你知道我妈妈在哪里吗?山水说着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还向生产队长榔头敬了个礼。啥?你是“坐碗上”回来的?不是坐车啊?你妈妈是谁?是你娘?那我去叫你娘去。你娘在红芋地里出红芋呢。切!榔头队长
40、听着山水说的普通话,嘴都撇到裤腰上了。一会儿,山水娘回来了。他娘干活时,脸上受了点伤,涂着红药水,横一道竖一道的。娘望着穿绿军装的山水,高兴得眼泪都出来了。要知道,那时候当兵,是很光荣的。有人找不到媳妇,只要军装一上身,说媒的立马就踢破门槛。娘说,山水,啥时候回来的?山水望着脸上横一道竖一道的娘说,你是谁呀?娘说,傻孩子,我是娘啊,你连娘都不认识了?山水紧紧握住了娘的手说,哎呀呀,你看看,你看看,我以为是隔壁的大娘呢,原来是我的妈妈哟。此后,有人说山水是“一年亲,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小资产阶级思想典型,上报到了部队。本来,山水已被部队当作入党提干的对象,此时泡了汤,提前退了伍。山水的未婚
41、妻也退了婚。他娘提着礼到处找媒人说媒,但人家一听说是他,扭头就走。从此,山水就成了寡汉。如果不是捡了一个他做儿子,把他抚养成人,现在可能仍是孤家寡人。一连几天,儿子看他大山水整天躲在屋里,呆呆地,不言不语,像丢了魂。就说,大,是不是住不惯啊,那咱就回老家。啥?回家?那中啊!山水的眼中一下子闪出了亮光。在家里,他就不用说普通话了。种地,种菜,和一般大小的老年人拉拉呱,喂喂猪,养养鸡,遛遛狗,多好!1小说中写山水年轻时因说普通话而被退婚退伍的情节,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答: 答案运用了插叙手法。作用:插入的情节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山水这一形象也更为丰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2、,正因为这个情节,才有了儿子支持他回老家的做法;反映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表达方式和作品中的某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该情节位于文章中间,去掉它也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故是插叙。对文章情节作用的分析,可以从内容、人物塑造、结构、主旨和表达效果等角度来分析。内容上,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人物塑造上,丰富了山水这一人物的形象;情节上,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儿子就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才支持他回老家的;主旨上,反映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深化了小说的主旨。2(原创)本文刻画山水这一人物形象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答: 答案语言描写,通过山水现在说家乡掉了渣的土话和当
43、兵时说普通话的对比,刻画山水这一位能接受新事物,但没有坚定的立场,并逐渐被社会同化的农民形象;动作描写,写山水逛街迷路,表现他对城市生活的极不适应;心理描写,写山水在楼房里“觉得闷得慌,浑身没劲,烦躁”,写出他在城里的孤独感;侧面描写,榔头队长等人对年青的说普通话的山水的打击,城市人对年老的不说普通话的山水的费解,都从侧面丰富了山水这一形象。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描写手法的能力。具体要求分析在刻画山水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人物描写方法有: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方法,及正面、侧面描写方法。答题时,从文中找出描写山水的段落,从以上角度具体分析山水这一丰富的人物形象即可。关键能力突破快准把握人物
44、(或事物)形象小说中所描绘的主要形象(含人物、事物)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承担着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对其分析着重从描写手法入手;次要人物(或事物形象),承担着衬托主要人物等作用。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或事物)、塑造典型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主题。小说中的形象与情节、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需要关注其中的人物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物的身份、人物的对话等;情节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节密不可分。当命题重点放在“形象”上时,环境与情节是除描写之外分析人物形象的一种依据。反之,当“环境”“情节”作为命题点时,其对人物
45、形象的塑造作用是首先要考虑的。主题是依赖形象的塑造体现出来的,利用对形象的分析就能够很好地揭示主题;表现手法的使用是为更好地表现形象、突出小说主题服务的。可以这样说,“形象”就像一把金钥匙,攥住它,就能够很方便地一一打开其他考查点的“大门”。如何快速准确把握人物(或事物)形象呢?快速准确把握人物(或事物)形象需要从五个角度来分析:要抓住形象描绘的特点分析;要从人物(或事物)所处的环境来分析;要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分析;要紧扣人物(或事物)自身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分析;要紧扣作者和作品中人物(或事物)的分析评价分析。(2016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玻璃贾平凹文本见“热点提
46、分2举个例子”。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分析答题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从形象描绘的特点分析文中能表明人物身份的是“老头” “得贵”的父亲,其生活经历交代了家中有病人,这些虽然看不出人物性格特点,但却是其性格特点形成的内在原因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考虑小说对该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以及其他叙述性语言运用的比较多,这也正展现了王有福的性格特点。如见了晚辈,也要鞠躬的动作,语言的谦和。可见其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从情节方面考虑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的情节,可以看出人物胆小怕事,甚至有点狡黠的性格;“我”告知酒店赔偿,王有福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
47、,不愿借机发财的情节,可以看出人物有点固执,但本性善良的性格从环境方面考虑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只是给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看不出人物性格特点;暗示社会环境的段落: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这是交代人物怀疑酒店诚意的原因,本文的这两方面的环境描写都可以不考虑从人物关系、作者议论(评价)、其他人物的评价等方面考虑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通过文中的“我”才得以展现的,可找出与“我”的交往来判断人物性格,没有其他人物的评价可以不考虑,但可以通过“我”与“王有福”的对比来分析其性格答案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弯腰鞠躬,说话谦和。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
48、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有点固执,但不失善良本性: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综合提能快训一、(2019郑州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高速公路上的森林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
49、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衫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
50、,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说到做到,他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他们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弟弟们则
51、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廓中露头的月亮:“真美”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因为是夹板,柴火烧得很快。“森林里!”小孩说。“什么森林?”“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既然这么简单,而且也的确不错。要新的柴火,还是学小孩的方法比较好。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说,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那个晚上,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
52、警察阿斯托弗便骑车去巡查。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大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他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刹住车:“喂!你在上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牌,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站住!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只脚长满了鸡眼。“哦,对不起。”阿斯托弗说完后就一溜烟跑掉了。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
53、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马可瓦多一家人在寒冷中呼出的气息像各种云雾,既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也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反映沉重的生活,是“
54、含泪的笑”。B小孩们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并看到树枝的形状像牙膏、脸、乳酪等,遍布的树叶是字母,表明孩子们极富想象力和他们的天真可爱。C“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这幅滑稽的画面既有对马可瓦多的同情,也有对他自私行为的讽刺。D“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这两处描写,表现了马可瓦多躲过警察巡查后轻松喜悦的心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B项,“表明孩子们极富想象力和他们的天真可爱”不当,这些事物并非出自想象而是实际的形状,它们实际是林立的广告牌。C项,“也有对他自私行为的讽刺”不当,
55、作品对马可瓦多是同情的态度,此处没有讽刺。D项,“表现了轻松喜悦的心情”不当,“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表现的是马可瓦多躲过警察巡查后的“庆幸”心情。2小说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 答案开头的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严寒,为马可瓦多一家设置了极度窘迫的生存环境。开头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为下文马可瓦多和小米开尔兄弟出门找柴取暖的情节做了铺垫。结尾通过描写环境的安静和寒冷,衬托了马可瓦多内心的孤独和凄凉。首尾都描写了环境的寒冷,突出了以马可瓦多为代表的底层人窘迫的社会处境,表达了对他们艰辛生活和不幸命运的同情。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分析环境描写的
56、作用,可从内容、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方面考虑。从内容上看,开头“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写出天气的严寒,为马可瓦多一家设置了极度窘迫的生存环境;从结构上看,“寒冷”为下文马可瓦多和小米开尔兄弟出门找柴取暖的情节做了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从人物形象看,结尾“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描写环境的安静和寒冷,衬托了马可瓦多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从文章主题来看,首尾都描写了环境的寒冷,首尾照应,突出了以马可瓦多为代表的底层人窘迫的社会处境,表明了对他们艰辛生活和不幸命运的同情的主旨。3有人说,这篇小说在荒诞中藏着真实。请从“荒诞”和“真实”两个角度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
57、 答案荒诞:情节荒诞。如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作森林,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带有明显的荒诞性。笔法荒诞。小说情节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变形。如现实生活中,城市里不可能没有树木,上学的小孩也不可能没有见过树木,而作品却把小米开尔写成连树和广告牌都分不清,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夸张变形的荒诞笔法。真实:塑造的人物真实。马可瓦多和家人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底层人物的代表,真实可信。情节设计符合逻辑,具有艺术真实性。如介绍小米开尔“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使后面“他把广告牌当成树林”的情节显得合理可信;叙述阿斯托弗的近视以及
58、他不戴眼镜的原因,为下文“阿斯托弗没看见蜷缩着的马可瓦多”这一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情况)真实。底层百姓在极度严寒和窘迫中,往衣服里塞报纸御寒、砍柴取暖,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作答时,要先提出“荒诞”和“真实”的表现,然后列举文中的具体例子分析即可,如情节荒诞,接着列举文中的具体内容,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作森林,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其他同理,合理组织答案即可。二、(2019江西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考试)阅读下面的
59、文字,完成46题。私塾先生唐凤雄先前,桑槐坪唐氏祠堂里有一私塾。私塾先生为村里一老学究,长须飘飘,一步三摇,才学渊博。祠堂高大深邃,每日里书声琅琅,给田园平添几分雅趣。老学究年逾六旬,面容慈祥,执一铁尺教鞭,“四书五经”堆砌台前,自有几分威仪。而学生中桀骜不驯者有之,顽钝不化者有之,学究大伤脑筋,每言“人之初,性本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一脸惋叹状。冷不丁,恍见私塾门口有人驻足,搁书去看,空无一人。天井中几条小鱼儿于清澈见底的浅水里钻来钻去。老学究便踱回去,继续授课,未几,又有了那种感觉,复去察看,直到祠外,见空旷田园有一牧童在牧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老学究动了愁思,叹息
60、着入祠。一日,天色阴晦。有人咣当一声将门撞开,身未见声先至:“夫子,土匪来了,土匪来了!”急呼阵阵。老学究定睛一看,竟是那未及弱冠的牧童。老学究慌了,倒是牧童不怕:“莫慌莫慌,土匪还在河对面哩,我再去缠一缠”一溜烟就跑出祠堂。土匪拥进桑槐坪,村人早就躲进山里了。土匪洗劫村子,没见值钱东西,骂骂咧咧,走了。一日,私塾放学后,老学究一个人踱着步走出祠堂,见不远处草坡上那牧童咬着草根心不在焉地牧牛,他径直走上前去:“娃,你随我来,给你一样东西。”老学究柔声说。牧童忐忑地随老学究进了祠堂。老学究掩上门,掏出书。“孺子可教也。往后,你就不用偷偷摸摸听课了。”“先生!”牧童跪下了。牧童唐力做了老学究的关门
61、弟子。一晃几年过去,学童又换了一轮,老学究须发皆白,一堆雪似的在祠堂蠕动。在族人会上,他道出告老的念头,族人请问谁可接任,老学究手指一旁肃立的唐力:“他可担当矣。”众人讶然。一试之下,果然不负众望。唐力做梦也不曾想到,年纪轻轻就做了私塾先生,自感责任重大,不敢误人子弟,授业之余,勤学苦练。置身清风涤荡一净的祠堂,思及牧牛求学经历,恍然若梦。就在这一年,年轻的私塾先生又遭遇了咄咄怪事。秋凉一日,唐力正教习三字经这篇启蒙圣文,耳闻祠外沓沓之声,不经意地透过木窗朝外一觑,顿时大惊失色:一队扛枪的队伍正沿着石板路朝这边来了。少顷,他冷静下来,他想自己可以从后门逃走,可这些十岁以下的学童怎么办?乱糟糟一
62、跑,还不叫乱枪打死?想到此,他极力压抑声音,对学童们说:“现在土匪来了,你们听先生的话,不要交头接耳,只管看书,不许走动。”学童们一听土匪来了,吓得呜呜直哭,但见唐力镇静,也陆续安静下来。几个扛枪的已进了祠堂。唐力迎上去,见他们东张西望,就索性说:“长官行行好吧,这里只有学生,没值钱东西。”“嗬,还是个私塾嘛。”扛枪的就想往里走。唐力瞪圆眼睛,大步上前拦阻:“贼有贼路,匪有匪道,你们不能欺负孩子!”正在此时,祠外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吵什么!”落音处,又一伙扛枪的拥着一个挎驳壳枪的头领模样的大汉进来了。唐力心一横,想先求求情,万一不行就豁出命去,他于是请求头领手下留情,那头领不待他说完,笑了:
63、“先生你误会了,我们是工农红军。”“你们就是红军?”唐力听说过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事,暗暗松了一口气。“我们想借贵地开个会,行吗?”“行的,当然行的。”唐力喜出望外。这队红军对地方果无骚扰,就在祠里开会休息。大约开了半天会,就生火做饭。那红军长官好歹要唐力和他们吃一顿饭,说:“你是先生,知书达理,我张猛子是粗人,就是吃了不识字的亏呀。”这话唐力很受用。临走时,红军走下祠堂台阶,又踅回来,重重地说:“我张猛子看你是个好先生,以后有机会,我张猛子保你上省城,做个官怎样?当然喽,我张猛子这条命那时还在才行哇”说完,他大笑远去。目送远去的红军队伍,唐力疑是梦幻,泪湿长衫。十数年后,县里转来省城信函
64、,正是那张猛子,邀唐力去省城发展。其时桑槐坪也是沧海桑田,祠堂里的私塾已被政府兴办的公立小学取代,唐力便是小学唯一的教师。唐力拿着张猛子的信很是为难:去吧,当时公立小学师资奇缺,他实在不忍心弃下那些学生不管;不去吧,不但拂了张猛子的美意,而且也错失了良机。后来唐力依旧着那件长衫,在祠堂里进出,把那些前尘旧事的惆怅,付于抑扬顿挫的吟诵之中了。(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标题“私塾先生”一语双关,既指先前的老学究,又指后来的唐力。两人虽然时代不同,年龄迥异,但都不失为合格的“先生”。B老学究收唐力做了关门弟子,是为了报答唐力的救命之恩:土匪到来前,唐
65、力不但跑到祠堂给他报信,而后还“再去缠一缠”土匪,给老学究争取时间躲避。C虽然小说对张猛子着墨不多,但是透过他的言行,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威严直爽、爱护百姓、尊重人才、重诺守信的红军指挥官形象。D“目送远去的红军队伍,唐力疑是梦幻,泪湿长衫”明写唐力,暗写红军,借写唐力的心理和神情,衬托出红军是真正的人民军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内容、鉴赏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B项,“是为了报答唐力的救命之恩”说法片面,主要是因为唐力好学,经常偷偷摸摸地听课。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老学究动了愁思,叹息着入祠”可知,此时老学究就已有意收他为徒。5小说中的唐力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聪明
66、好学,机智勇敢。放牛之余偷听上课,最终学有所成;土匪来了,给老学究报信后,自己“再去缠一缠”土匪,给老学究争取时间躲避。责任心强,勇于担当。做了私塾先生自感责任重大,勤学苦练;自己豁出命去也要保护学生。忠于职守,甘于平淡。不忍心弃下学生不管,谢绝张猛子去省城发展的邀请。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可以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如从唐力在放牛之余偷听老学究讲课,可以看出他聪明好学;从土匪来了他向老学究报信并“再去缠一缠”土匪,可以看出他机智勇敢。从唐力做了私塾先生后,“授业之余,勤学苦练”,费尽心力保护学生,可以看出他责任心强,勇于担当。从唐力谢绝张
67、猛子去省城发展的邀请,留在祠堂教书,可以看出他忠于职守,甘于平淡。6小说中两次写到“土匪”来到桑槐坪,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第一次是真土匪,洗劫了村子,骂骂咧咧;第二次是被误认为“土匪”的工农红军,秋毫无犯、待人礼貌。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令读者印象深刻。突出了红军纪律严明、爱护百姓的光辉形象,也从侧面展现了唐力的形象。两次事件相互照应,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深化了小说主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分析两次“土匪”来到桑槐坪的情形以及这样写的作用。文中第一次是真土匪来洗劫村子,没见值钱的东西,骂骂咧咧走了;第二次是被误认为“土匪”的工农红军,他们对地方毫无骚扰,且
68、待人礼貌。通过鲜明的对比,既突出了红军纪律严明、爱护百姓的光辉形象,也从侧面展现了唐力的形象。而两次写到“土匪”来到桑槐坪,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深化了小说主题。对以上内容进行整理即可。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一声吼张爱国1943年冬天的雪,真是太大了。我奶奶的四个孩子,最大的我大伯十一岁,最小的我父亲刚满月,都断炊两天了。天黑时分,奶奶和四个孩子静静地躺在床上,对蹲在门口的我爷爷说:“他爹,再想不到办法,我娘几个熬不过明天了。”我爷爷很木讷,半锅烟工夫才“哦”一声,又半锅烟站起来,说:“我,想办法。”我奶奶问他想什么办法,他却不见了。除了偷,我爷爷还能想什么办法呢?黑天白雪,风大天冷
69、,我爷爷迈开两条大长腿,十里的路,半个钟头就到了。透过院门,我爷爷看到,常家灯火通明,常爷端坐厅堂正中的太师椅上,家人依次而坐,下人们一旁站立,一个个神色凝重,偌大的院子里只有风声呼呼。我爷爷上身只穿一件破棉袄,赶路时出了一身汗,现在很冷,只得悄悄走开,钻进村头的一个草堆洞里等。我爷爷在草堆洞里睡了一觉后再来时,常家的灯火熄了。我爷爷凭着风雪声的掩护翻进院子,又凭着曾经替东家给常家送过一次粮的印象,很快就摸进了粮仓,又摸到一个褡裢,装上米,再用绳子绑到腰身上。从粮仓出来,我爷爷傻了:进来时他是就着院墙外的一棵树才爬上近丈高的墙头的,可院子里没有树,上不了墙。摸索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西厢房的一扇窗
70、子靠近院墙,可以就着窗子上墙。我爷爷提提裤脚,就要往窗台上跨房里的灯突然亮了。我爷爷急忙往下一蹲,缩到窗脚下,双手紧捂口鼻。屋里并没有动静。我爷爷悄悄地将身子往后仰了仰,看见雪白的窗纸上映着一个女人的影像,一动不动,似乎只是静静地坐在窗前。好一会儿,屋里的女人还是毫无动静。我爷爷轻轻向后捱了几步,隔着窗纸,他依稀认出女人是常家少奶奶。常家少奶奶我爷爷见过,人长得好,心肠也好,那次送粮时她亲自给我爷爷他们几个做苦力的端茶拿点心。我爷爷不知道常家少奶奶深更半夜独坐窗前干什么,又探头看,发现她的脸上还挂着泪水。这么好的日子哭什么?我爷爷想起先前在院门外看到的情景,莫非常家也遇到了难事?常家能有什么难
71、事?冷,饿,腿脚麻木,我爷爷坐到窗脚下,决定等腿不麻了,就翻出去。我爷爷太辛苦了,一坐下就睡着了。“咚!”声响通过墙壁传进我爷爷耳里,很响。我爷爷猛然醒来,院子里除了风雪声什么都没有。我爷爷豁出去了,站起来,一脚踏上窗台,另只脚往院墙上一撑,双手往墙头一扒,身子就跃上了墙头。“啪!”我爷爷跳下了墙,但不是院外,而是院内他刚才跃起的同时仿佛看到屋内房梁上挂着一个人,是常家少奶奶。常家少奶奶在上吊,刚才的声响是她踢倒的凳子发出的。“救人啊!”我爷爷的一声吼,常家院子顿时醒了。与此同时,我爷爷踢开窗子,窜进房,抱住常家少奶奶。“少奶奶,少奶奶”常家的下人们哭叫着。“彩云,你怎么这么傻!”常爷捣着拐杖
72、惊慌失措地走来,看到儿媳妇没大碍,就坐到椅子上,“彩云啊,继业是死是活,还不知道,你再有个三长两短”“爹,继业说了,今天午时带部队回家休整。午时不回,就说明他殉国了。爹,现在什么时候了?继业回不来了,继业和鬼子拼死了。”常家少奶奶扑进一位满脸泪水的老女人怀里,“奶妈,我要随继业去,你们不该救我”“对啊,刚才谁吼的救人?”常爷站起来。“是他。”管家指着愣在一旁的我爷爷。“你是谁?你是怎么”常爷突然愣住他看到我爷爷肩上背着常家的褡裢和米。“我我”我爷爷猛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浑身颤抖。“我明白了明白了。”常爷丢下拐杖,双手抓着我爷爷的手,“你别怕别怕。”“我不怕坐牢,常爷,救救我一家老小。”我爷爷噗
73、通跪下,“常爷,我是贼,你报官吧。”“你的一声吼,救了我常家啊。”常爷也噗通跪下,“你是我常家的恩人”就在常爷准备让人挑着粮食送我爷爷回家的时候,他唯一的儿子常继业带着一队人马回来了他们在路上遭遇了小股日军,加之风雪大,耽误了时间。常继业听了事情的原委,当即和我爷爷结拜为兄弟。(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第2期)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关于大雪和“我爷爷”一家境况等背景的描写,迅速将读者拉进情境中,让人唏嘘。B常家灯火通明,人们端坐、神色凝重等描写,暗示有重大事情发生,对此“我爷爷”并不知情。C“我爷爷”本性善良,所以他看到常家少奶奶上吊时马上想到
74、用救人来救赎自己做“贼”的行为。D常继业和“我爷爷”结拜为兄弟,这是传统小说常见的大团圆结局,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C项,“所以他看到常家少奶奶上吊时马上想到用救人来救赎自己做贼的行为”表述错误,根据原文“我爷爷跳下了墙,但不是院外,而是院内他刚才跃起的同时仿佛看到屋内房梁上挂着一个人,是常家少奶奶救人啊!我爷爷的一声吼,常家院子顿时醒了,与此同时,我爷爷踢开窗子,窜进房,抱住常家少奶奶”,从这些动作和语言来看,爷爷救人是下意识的反应,体现了他本性善良,“我我我爷爷猛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浑身颤抖”,通过对爷爷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反映出他当
75、时的心理,救人是爷爷本能的反应,他当时都忘记了自己是个“贼”,所以并不是“想到用救人来救赎自己做贼的行为”。8小说以“一声吼”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以“一声吼”为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一声吼”是小说主要人物“我爷爷”发出的,以“一声吼”为题能凸显爷爷的品质特点。“一声吼”串起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将两家人的命运联在一起,使故事更加跌宕起伏。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此题可从艺术手法、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来考虑。从艺术手法看,本文以“一声吼”为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人物形象看,这一声吼是爷爷发出的,“救人啊!我爷爷的一声吼,常家院子顿时醒了,与此同时,我爷爷
76、踢开窗子,窜进房,抱住常家少奶奶”,由此可知,“一声吼”表现了爷爷善良的本性,以一声吼为题能凸显爷爷的品质特点。从情节来看,原文“救人啊!我爷爷的一声吼,常家院子顿时醒了”“对啊,刚才谁吼的救人?常爷站起来”“你的一声吼,救了我常家啊。常爷也噗通跪下,你是我常家的恩人”以及文章的结尾“常继业听了事情的原委,当即和我爷爷结拜为兄弟”,根据这些信息提示,“一声吼”串起并推动文章的主要情节的发展,使文章内容紧凑,更加跌宕起伏。9简要赏析小说的叙事艺术。答: 答案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旁观者的身份娓娓道来,自由表现人物和事件。小说按照时间顺序来叙事,事件不断向前发展,人物形象逐渐鲜明。人物心理活动和
77、语言描写推动小说情节发展,自然真实,形象生动。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本文的主人公是“我爷爷”,叙述人称是第三人称,运用第三人称,描写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展示人物心理。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从原文“1943年冬天的雪,真是太大了”“黑天白雪,风大天冷,我爷爷迈开两条大长腿,十里的路,半个钟头就到了”“常家灯火通明”“我爷爷在草堆洞里睡了一觉后再来时,常家的灯火熄了”等内容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不断向前发展,人物形象逐渐鲜明。本文主要运用了动作和语言描写,如,面对“都断炊两天”的情景,爷爷说“我,想办法”,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去常家偷粮,救下常家少奶奶。原文“救人啊!我爷爷的一声吼,常家院子顿时醒了。与此同时,我爷爷踢开窗子,窜进房,抱住常家少奶奶”,这些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我我我爷爷猛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浑身颤抖”反映了爷爷的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所以本文的人物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推动小说情节发展,自然真实,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