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5 ,大小:649KB ,
资源ID:500571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0057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9月份)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9月份)解析.doc

1、2013-2014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下列各项中,只出现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是()A用进废退B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D基因频率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基因频率的变化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

2、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用进废退是拉马克的观点,A错误;BC、生存斗争和遗传变异在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都有,BC错误;D、基因频率只出现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要知道: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来决定的;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形成生殖隔离;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应该以种群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2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使基因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

3、新的物种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所有的变异类型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4、A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C、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当种群基因库产生较大差别时,才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D、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只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故选:B点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3(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

5、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A43%B48%C52%D57%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版权所有分析:先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出原来小岛上基因型为VV和Vv果蝇的数目,再计算出入侵后基因型VV果蝇的总数,然后根据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算出亲代果蝇V的基因频率,最后根据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基因频率不变,得出F1代中V的基因频率解答:解:1、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则VV=20 00015%=3000,Vv=2000055%=11000由于从岛外入侵了

6、基因型为VV的果蝇2000只,现在VV=3000+2000=50002、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公式: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对等位基因总数100%,计算出V的基因频率=V基因总数/V和v基因总数100%=(5 0002+11 000)/(20 0002+2 0002)48% 3、根据种群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频率不变,得出F1代中V的基因频率与其亲代相同,也是约为48%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1是理解根据种群中各基因型个体数求某基因频率的方法,2是掌握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频率不变本题可以补充讲解:种群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频率也不变4 下面是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DNA分

7、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表示剪切点、切出的断面为黏性末端):限制酶1:GATC; 限制酶2:CATG; 限制酶3:GGATCC; 限制酶4:CCGCGG; 限制酶5:CCAGG请指出下列哪组表达正确()A限制酶2和4识别的序列都包含4个碱基对B限制酶3和5识别的序列都包含5个碱基对C限制酶1和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D限制酶1和2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版权所有分析:一种限制酶只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图中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可以看出,限制酶3和4识别的序列都包含6个碱基对,并且限制酶1和3剪出的粘性末

8、端均为GATC解答:解:A、限制酶4识别的序列包含6个碱基对,A错误;B、限制酶3识别的序列包含6个碱基对,B错误;C、限制酶1和3剪出的粘性末端相同,均为GATC,C正确;D、限制酶1和2剪出的黏性末端不同,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了限制酶的作用特点,考生要能够通过分析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得出相关信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 “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对这句话的判断及解释中,正确的是()A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为物种的进化奠定了基础B正确,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

9、不利,但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的绝灭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回忆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解答:解: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虽然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不利,但由于基因突变是否有利取决于环境,因此基因突变可以为自然选择提供大量材料,为自然选择奠定基础,因此“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句话是正确的故选:A点评:对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和基因突

10、变在进化中的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获取正确结论的能力6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谓定向是指()A适应特定环境B定向变异C定向生存斗争D能传种接代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

11、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BCD、变异是不定向的,但是在自然选择的存在下,大多数为不利变异会被淘汰,留下的是少数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于是进化就是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行,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概念的辨析能力要注意,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7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殖隔离的是()A玉米的花粉落在大豆柱头上不能萌发B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地理原因不能交配C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高度不育D不同种类的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交配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版权所有分析:生殖隔离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

12、可育后代的现象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地理隔离而不能交配,但是还属于同一个物种,是两个亚种,仍能进行交配产生可育后代解答:解:A、玉米与大豆为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B、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地理原因不能交配,属于地理隔离,不属于生殖隔离,B正确;C、马和驴杂交尽管能生育骡,但由于后代高度不育,故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D、不同种类的昆虫为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殖隔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 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A不遗传的变异B地理隔离C生殖隔离D多倍体形成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版权所有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13、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的不定向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的形成的标志,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解答:解:A、不遗传的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与物种形成无关,A错误;B、长期的地理隔离会引起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与物种形成有关,B正确;C、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C正确;D、多倍体的形成会出现新的物种,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 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

14、生物进化理论判断该种群在两年内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年AA(%)Aa(%)aa(%)13040302255025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进化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变化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基因频率的变化版权所有分析:分析表格: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0.5Aa基因型频率,所以第一年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第二年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故A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

15、频率的改变,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因此没有表现出生物进化,故B正确;C、该种群基因频率不变,由此可推测该种群生活环境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故C错误;D、该种群基因频率不变,由此可推测该种群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种群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及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识记能力和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和计算能力10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

16、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人体内环摬也就是细胞内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恒定不变的解答:解: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成份,属于细胞内液的成份,A错误;B、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C、HCO3、HPO42等参与维

17、持血浆PH相对稳定,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动态平衡,C正确;D、淋巴中含有淋巴细胞,故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理解11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B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中C与、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中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是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血浆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

18、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A、图中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A错误;B、神经元属于组织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所以神经细胞将神经递质直接分泌到组织液中,因此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中,B正确;C、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正确;D、蛋白质水解酶分布在消化道中,而消化道是与外界直接相同的,不属于内环境,因此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中,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体液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掌握各体液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体液的名称;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和成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2 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

19、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版权所有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是:低温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由此可见,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解答:解:A、低温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不会出现染色体组数为奇数的细胞,A错误;B、只有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会受低温影响,因此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达不到100%,B错误;C、由于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

20、致细胞不能正常分裂,所以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C正确;D、非同源染色体的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大蒜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重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解释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主要积累13 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会出现()A尿素中毒B乳酸中毒C组织水肿D二氧化碳中毒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版权所有分析:1、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21、如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钙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等/;2、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3、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解答:解:严重缺铁的病人,会由于体内铁含量减少,血红蛋白的合成量减少,导致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细胞由于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有可能导致乳酸中毒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运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14 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

22、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考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版权所有分析:花粉中含有精子,几乎不含细胞质,而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后,就不会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解答:解:A、花粉中的精子在形成过程中,丢掉了大部分的细胞质包括叶绿体,但是卵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基因组,A错误;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精子中几乎不含叶绿体基因组,即叶绿体中的目的基因不会通

23、过花粉传递给下一代,将目的基因导入花粉可防止造成环境污染,B正确;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基因可以进行交流,不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D、转植物相当于杂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理解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来源于母方,则将目的基因导入花粉,不会导致基因污染15 )以下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D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版权所有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

24、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不是由环境决定的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的、低频性、多害少利的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故突变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A正确;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正确;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C正确;D、一般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会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后代,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6 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

25、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脑的高级功能版权所有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主要负责躯体运动,还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脑干也是进行反射的低级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负责呼吸和心跳,大脑皮层是神经调节的高级中枢,低级中枢的调节受高级中枢的调控,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解答:解:A、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组织最集中的部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等,所以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故A正确;B、大脑皮层没有

26、呼吸中枢,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它们都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故B错误;C、反射是实现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故C正确;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低级中枢的调节受高级中枢的调控,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17 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则()A神经冲动在和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C受损时,刺激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版权所有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

27、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是效应器,是传出神经纤维,是神经中枢,是传入神经,是感受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解答:解:A、和是神经纤维,所以神经冲动在和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A正确;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而不是,B错误;C、受损时,刺激仍能引起产生活动,但不属于反射,因为反射是发生在完整反射弧上的活动,C错误;D、是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而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

28、高级功能在大脑,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8 如图表示神经元的轴突与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突触联系的另一种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由构成B中的物质释放到中需消耗能量并依赖的选择透过性C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D中的物质释放并使兴奋时,兴奋处的外表面为负电位考点:突触的结构;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版权所有分析: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小支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

29、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这种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图示中:表示突触小泡,表示突触前膜,表示突触间隙,表示突触后膜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膜的流动性,由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间隙填充的是组织液解答:解:A、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对应示意图中的,A正确;B、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C、突触间隙内是组织液,形成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C正确;D、兴奋产生时,细胞膜外表面的电位表现为负电位,细胞膜内为正电位,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以及静息状态和兴奋时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难度适中19

30、 若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快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细胞2,则2可能是甲状腺细胞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激素和神经递质都与受体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而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解答:解:A、据图可知,甲属于

31、体液调节,乙属于神经调节,细胞1分泌的物质随着血液循环与细胞2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在神经调节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细胞4)表面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A正确;B、细胞3到细胞4的调节过程是神经调节,细胞1到细胞2是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速度慢,B正确;C、下丘脑分泌的是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故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细胞2,则2可能是垂体细胞,C错误;D、人在寒冷环境时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在炎热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是神经调节,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

32、理解和记忆情况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20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B膜内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C膜外电流方向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相反D兴奋的传递方向是轴突另一个细胞的树突或胞体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版权所有分析:兴奋时,神经纤维膜

33、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解答:解: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其膜电位表现为膜外正电荷膜内负电荷,A正确;B、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错误;C、膜外电流方向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相反,C正确;D、兴奋在突触上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即兴奋的传递方向是轴突另一个细胞的树突或胞体,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兴奋神经纤维上传导与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

34、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1 部分神经元之间联系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甲,不能在、处测到电信号变化B刺激乙,只能在、处测到电信号变化C刺激甲,在处都不能测到电信号变化D刺激乙,在处都能测到电信号变化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版权所有分析:神经元受到刺激以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在突触上兴奋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因此刺激甲处可以向左右两侧传导,在、处能测到电信号变化,A错误;B、由于在突触上兴奋的传导只能使单向的,即在图

35、中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只能向右传导,因此刺激乙,只能在、处测到电信号变化,B正确;C、刺激甲,在处都能测到电信号变化,C错误;D、刺激乙,只能在、处测到电信号变化,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并区分兴奋在神经纤维和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的区别,难度不大22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36、导;突触的结构版权所有分析: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物质是神经递质,兴奋由突触前膜释放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神经冲动结合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解决此题解答:解: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物质是神经递质,兴奋由突触前膜释放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神经冲动给予某种药物后,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质量不变,但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可推测该药物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使神经递质不能发挥作用而A、C、D三个选项中都是作用于突触前膜,只有B选项是作用于突触后膜故选:B点评:本题考察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37、3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欲将其分别转变成基因型为:AABB;aB;AaBBC;AAaaBBBB的生物采用的技术分别是()A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B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版权所有分析: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欲将其分别转变成基因型为:AABB;aB;AaBBC;AAaaBBBB的生物采用的技术分别是:采用自交选育的方法也就是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2、常见育种方法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

38、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缍丝的形成,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和无籽西瓜

39、的培育成功都是多倍体育种取得的成就基因工程育种原理: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举例:能分泌人类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获得,抗虫棉,转基因动物等解答:解: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欲将其分别转变成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可采用自交选育的方法也就是杂交育种;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欲将其分别转变成基因型为aB的生物,可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欲将其分别转变

40、成基因型为AaBBC的生物,可采用转基因技术;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欲将其分别转变成基因型为AAaaBBBB的生物,可采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以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以及诱变育种的原理24 科学家将含人的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一抗胰蛋白质的奶这一过程没有涉及()A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B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

41、术版权所有分析:人的抗胰蛋白酶基因转移到羊的受精卵中,运用到基因工程技术,羊能分泌含抗胰蛋白酶的奶,说明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涉及到遗传信息的传递、转录和翻译而RNA的复制和逆转录是病毒生物发生解答:解:A、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抗胰蛋白酶的奶,说明目的基因已表达成功:DNAmRNA蛋白质(抗胰蛋白酶),A正确;B、人的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在羊的受精卵中,能整合到其染色体上,随着其复制而复制:DNADNA,B正确;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只能发生在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少数病毒体内,C错误;D、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的,即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D正确故选:C点

42、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考查基因工程中的基因的表达,需在理解中心法则的知识基础上加以理解考生要能够识记中心法则中的逆转录和RAN的自我复制只发生在少数病毒体内25 激素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含量升高会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寒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43、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减少,从而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多;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降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

44、,从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少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解答:解:A、血糖含量升高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故A错误;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具有负反馈调节的特点,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故B错误;C、寒冷刺激会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故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故C错误;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促进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最终由垂体后叶释放,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加,使尿

45、量减少,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以及水平衡调节26 2011年7月23日中国高铁事故中,两岁半的小女孩伊伊被埋两日后生还,被称为生命的奇迹在被救之前她体内的激素含量变化最可能是()A抗利尿激素减少B胰岛素增加C胰高血糖素增加D生长素增加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来降血糖,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来升血糖,解答:解:A、被掩埋两日,不能进食

46、和饮水,则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A错误;B、由于不能进食,血糖降低,胰岛素含量降低,B错误;C、由于不能进食,血糖降低,则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增加,C正确;D、根据题意,生长素是植物激素,对人体的生命的调节作用无影响,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7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倍体水稻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

47、变小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版权所有分析:二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其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可阻止染色体的分离,从而得到四倍体,相对于二倍体而言,四倍体的果实种子都比较大;依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其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但单倍体植株一般都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稻穗、米粒解答:解:A、二倍体水稻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正确;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适当处理,染色体加倍,可得到四倍体水稻,多倍体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B正确;C、二倍体水稻配子含1个染

48、色体组,四倍体水稻配子含2个染色体组,融合成的受精卵含3个染色体组,发育而成的个体为三倍体,C正确;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高度不育,没有米粒,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相关知识28( 在草鱼的人工育苗过程中,常给雌、雄亲鱼注射垂体研磨液,以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和排出,这一过程起生理作用的是()A胰岛素B生长激素C抗利尿激素D促性腺激素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版权所有分析:1、垂体研磨液中含有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和排出2、性激素的分级反

49、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性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性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解答:解:在草鱼的人工育苗过程中,常给雌、雄亲鱼注射垂体研磨液,以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和排出,这一过程起生理作用的是促性腺激素,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场景,考查了考生对于促性腺激素生理作用的理解和应用,意在考察考生对于各种激素生理作用的识记理解和区分,难度不大29 研究人员只以某种植物种子饲喂三只年龄、生理状态相同的同种实验鼠,

50、一个月之后,测定实验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甲状腺激素仅为对照鼠的一半,促甲状腺激素却比对照鼠多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过多能促使甲状腺增生B该植物种子中可能缺乏碘元素,影响实验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C实验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对照鼠少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版权所有分析: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减弱解答:解:A、下丘脑分泌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51、释放激素,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错误;B、该植物种子中可能缺乏碘元素,使实验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增加,C正确;C、实验鼠的促甲状腺激素却比对照鼠多说明实验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对照鼠多,C错误;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是其对垂体的抑制减弱,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活动增强,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关键是弄清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30 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

52、糖,血糖水平过低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胰岛素受体,就不能使胰岛素发挥作用,机体会表现出缺乏胰岛素的症状解答:解: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代谢过程对糖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降低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胰岛素就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使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故而使血糖水平不能降低,使血糖水平过高故选:A点评: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要将其与胰高血糖素相区别31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

53、)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相应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考点:杂交育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版权所有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

54、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和矮秆不抗锈病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用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杂交育种时因为亲本是双显性和双隐性,在子二代中重组类型占、纯合子各占,A错误;B、单倍体育种得到的都是纯合子,子一代能产生4种配子,所以后一种方法所得的相应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B错误;C、杂

55、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是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D、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点评:育种实际上是对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知识的应用,考试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单倍体育种的原理及优点32 将、两个植株杂交,得到,将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到过程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由和杂交得到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畸变C若的基因型为AaBbdd,则

56、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D由到过程可能发生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表示诱变育种,表示杂交育种,表示多倍体育种,表示单倍体育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由到过程是诱变育种,会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B、由于植株是多倍体,所以由和杂交得到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畸变,B正确;C、若的基因型为AaBbdd,说明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和一对纯合基因,因此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C正确;D、由到过程中要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能

57、发生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故选:A点评:育种实际上是对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知识的应用,考试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以及诱变育种的原理33 某科研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完全相同B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C注射用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要用生理盐水配制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干信息,“

58、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则自变量为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因变量为血糖含量影响据图分析,实验前后胰岛素量基本不变,而肾上腺素增加,说明两者是拮抗关系解答:解:A、为了排除实验中无关变量的影响,保证所选家兔的生理状况相同,故A正确;B、为了排除实验中无关变量的影响,实验前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故B正确;C、为了不影响家兔的渗透压,激素需要用生理盐水配制,故C正确;D、由实验结果可知,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两者的生理作用刚好相反,属于拮抗作用,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相关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

59、析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34 1921年,班廷将实验狗甲的胰腺摘除,不久出现糖尿病症状;将实验狗乙的胰腺导管结扎,几天后胰腺萎缩,但血糖含量正常将萎缩的胰腺提取液给甲注射,不久血糖含量下降这个实验促成了胰岛素的成功提取,而以往的科学家直接从胰腺中提取却总不成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出现糖尿病的症状说明胰腺中含有促进血糖降低的物质B实验证明胰岛素的运输不是通过胰导管到达相应的组织细胞C以往的提取实验不成功是由于胰液中含有蛋白酶分解了胰岛素D实验证明激素的调节作用比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动物激素的调节版权所有分析:1、1921年,班廷将实验狗甲的胰腺摘除

60、,不久出现糖尿病症状,出现糖尿病的原因是缺乏胰岛素;2、将实验狗乙的胰腺导管结扎,几天后胰腺萎缩,但血糖含量正常,原因是胰腺的外分泌部萎缩,但是内分泌部正常,不缺少胰岛素3、胰腺既属于外分泌腺又属于内分泌腺,其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直接研磨胰腺时,胰蛋白酶会将胰岛素分解,而不能获得胰岛素解答:解:A、甲出现糖尿病的症状说明胰腺中含有促进血糖降低的物质是胰岛素,A正确;B、实验证明胰岛素的运输不是通过胰导管到达相应的组织细胞,B正确;C、以往的提取实验不成功是由于胰液中含有蛋白酶分解了胰岛素,C

61、正确;D、实验没有证明激素的调节作用比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胰岛素提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35 如图表示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变异不定向Bab的变化是生存斗争的结果C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定向抗药性变异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种群的数量变动版权所有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种群是生物进

62、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由题可知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是选择的原始材料在开始使用该农药时,害虫通过生存斗争,具有抗药性的少部分个体存活下来,后来由于抗药性逐代积累加强,使害虫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加解答:解: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变异具有不定向,A正确;B、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使用农药后,抗药性强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而抗药性弱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B正确;C、使用农药后,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

63、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后,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农药的长期选择,使得害虫抗药性逐渐加强,C正确;D、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了各种抗药性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适应环境的变异,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6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人们也利用该原理来人为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突变”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C自然选择实现了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64、变D袁隆平培育超级杂交水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基因频率的变化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解答:解:A、“突变”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正确;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D、袁隆平培育超级杂交水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还要知道: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来决定的;生

65、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形成生殖隔离;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应该以种群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37 如图是腺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示意图,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分泌细胞分泌物靶细胞A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作为分泌细胞B若用于血糖调节,则分泌细胞可能是胰岛细胞C体液调节中分泌物的作用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D有些激素分子可以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也可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版权所有分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66、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2、分析题图:分泌细胞分泌物靶细胞这属于体液调节的范畴解答:解:A、在反射弧中做效应器的可以是分泌腺或者分泌细胞,A正确;B、若用于血糖调节,则分泌细胞可能是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者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浓度,B正确;C、体液调节中分泌物大都是激素,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

67、,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C正确;D、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意在考察考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运用的能力,难度中等38 在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过程中,不需要()A脱氧核苷酸B核糖核酸C核糖核苷酸D氨基酸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版权所有分析: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过程就是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解答:解:A、脱氧核苷酸只作为D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的原料,此过程中不发生,故A符合题意;B、在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基因转录过程

68、中,会形成mRNA和tRNA,故B不符合题意;C、核糖核苷酸是转录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故C不符合题意;D、氨基酸是翻译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9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方面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另一方面激素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部分活动的基本方式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是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的D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版权所有分析:1、

6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解答:解:A、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不能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A错误;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正确;C、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其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是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的,C正确;D、神经调节的途径是反射弧,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结构基础;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

70、查40 局部麻醉后进行手术时,患者虽然感觉不到疼痛,但却能感觉到冰冷的手术器械的存在,这说明痛觉兴奋的传导已被阻断,而温觉和触觉仍然存在以下是关于这三种感觉产生及兴奋传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感觉的感受器所能接收到的外界刺激可能不同B三种感觉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可能不同C产生三种感觉时传递三种兴奋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能与相应的神经递质进行特异性结合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版权所有分析: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的发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解答:解:A、反射的前提是具有刺激,局部麻醉后

71、,三种感觉的产生具有区别,说明三种感觉的感受器所能接收到的外界刺激可能不同,A正确;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都是以局部电流回路的形式传导的,B错误;C、神经递质具有兴奋性和抑制性递质两类,因此产生三种感觉时传递三种兴奋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C正确;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能与相应的神经递质进行特异性结合,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及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难度适中41 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是自然选择,突变、重组及迁入、迁出等C是自然选择学说D是基因、物

72、种、生态系统多样性,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版权所有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解答: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B、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自然选择,突变、重组及迁入、迁出等因此包括了自然选择,突变、重组及迁入、迁出等,B正确;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因此是自然选择学说,C正确;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因此是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

73、多样性,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现代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42 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在英美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医学界已指出抗生素的滥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罪魁祸首,超级细菌因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使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NDM1基因的产生是该细菌发生染色体

74、变异的结果B滥用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产生NDM1基因C细菌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NDM1基因频率不断增大DNDM1基因的产生标志着新的细菌(物种)已经产生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物种的概念与形成版权所有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生物进化,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当然也就不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NDM1基因的产生应该是该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A错误;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C、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有利变异将不断积累,所以细菌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NDM1基因频率不断增大,C正确;D、NDM1基因的产生标志着生物进化了,

75、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超级细菌考查了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43 假设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B1:2C2:1D3:1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版权所有分析:根据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即:(A+a)2=A2+2Aa+a2=1计算由题意可知: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AA:和Aa:;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解答:解:由于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

76、2,所以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AA:和Aa:;则A和a的基因频率为和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计算出子代AA=,Aa=2=,aa=因为aa不能存活,所以AA:Aa=:=1: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频率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4 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77、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A地区生物逐渐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的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但地理隔离不一定能形成新物种,只有生殖隔离形成后,才会形成新物种解答:解:A、在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能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但不是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A错误;B、甲、乙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故B正确;C、乙、丙是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78、,它们的基因频率无法进行比较,故C错误;D、甲、丙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有明显差异,但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并不是完全不同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结合题图,考查生物变异与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析图的能力以及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45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

79、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版权所有分析:本题是考查种群中某种基因型的基因型频率和某基因的基因频率分析题意可知,环境对种群没有选择作用,因此不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随自交次数的增加,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逐渐降低,纯合子基因型频率逐渐升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A=16%,aa=36%,Aa=116%36%=48%,由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公式可知:A的基因频率=16%+48%=40%,a的基因频率=36%+48%=60%;自由交配后后代的基因型为:AA=40%40%=16%,aa=60%60%=36%,Aa=240%60%=48%,自由交配后代的

80、基因型频率不变,基因频率也不变;若种群进行自交,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因此自交后代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16%+48%=2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36%+48%=4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48%=24%,自交后代是基因频率是:A=28%+24%=40%,a=48%+24%=60%因此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不变、不变;增大,不变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的基因频率,对于种群中自

81、交、与自由交配的后代的基因型频率进行计算,对于自交与自由交配方式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46 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任一反射都需B、C、D三种类型神经细胞参与B在细胞A处给与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应D兴奋在细胞B、C、D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版权所有分析:1、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细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可以分为树突、

82、轴突和胞体这三个区域2、神经元分类:(1)按照用途分为三种:输入神经,传出神经,和连体神经(2)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又可分:感觉神经元或称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脑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的末梢分布在皮肤和肌肉等处,接受刺激,将刺激传向中枢运动神经元或称传出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脑、脊髓和植物神经节内,它把神经冲动传给肌肉或腺体,产生效应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种神经元之间,多为多极神经元动物越进化,中间神经元越多,人神经系统中的中间神经元约占神经元总数的99%,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复杂网络 3、兴奋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

83、;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外正内负);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外负内正),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方向: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突触前膜突触后膜,轴突树突或胞体)传递信号形式: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解答:解:A、并不是所有的反射都需B、C、D三种类型神经细胞参与,例如膝跳反射的完成只需要传入和传出两个神经元即可完成,A错误;B、在细胞A处给予一个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a点时,a处的电位为负电位,b点的电位为

84、正电位,电流由b点流向a,电流计的指针偏向于右;当兴奋传递出a点时,ab两点的电位都为负电位,电流计不发生偏转;当兴奋传递到b点时,a处的电位为正电位,b点的电位为负电位,电流由a点流向b,电流计的指针偏向于左;总之,兴奋的在反射弧上传导方向是向左,电流针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正确;C、由图分析,可知皮肤细胞A为感受器,细胞E为效应器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递方向具有双向性,所以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应,C正确;D、兴奋在细胞B、C、D之间传递时,需要经过突触结构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本题结合反射弧结

85、构图,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47 如甲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甲图中,兴奋在处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兴奋在处以化学信号形式传递B在乙图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b,其膜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C如果刺激点到和d处距离相等,那么刺激后兴奋传到和传递到d的时间相同D在甲图中,给予处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分析示意图可知:是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是突触,是传入神经,是感

86、受器;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图甲中是传出神经纤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图甲中表示的是突触,此处兴奋的传递形式是化学信号,A正确;B、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的膜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图乙的b处为兴奋部位,B正确;C、如果刺激点到和d处距离相等,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而在突触处兴奋的传递形式是化学信号,

87、所以刺激后兴奋传到和传递到d的时间不相同,C错误;D、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不能倒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兴奋的传导传递特点,较为综合,难度适中48 如图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摄食后1 h内,分泌物甲增多主要是促进糖原分解为血糖B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C22.5h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

88、权所有分析:从图中分泌物甲能使血糖降低,分泌物乙能升血糖可知,甲是胰岛素,乙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物质的功能;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具有促进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的功能可见,这两者在血糖调节中是拮抗作用解答:解:A、摄食后1小时内,由于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多,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下降,A错误;B、分泌物乙是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B错误;C、22.5小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升高

89、,C正确;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的结果,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学生分析图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49 如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用1升清水或静脉注射1升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浓度的曲线图(箭头处是饮水或注射时间)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曲线a代表饮用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B3090min阶段,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曲线c代表饮用清水后的血浆浓度变化D如果曲线b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表明该盐水的浓度为0.9%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据图分析,正常人在快速饮入

90、1L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将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流量增加,随着机体的调节,两项值又会逐渐恢复,故a代表饮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c代表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当静脉输入1L NaCl溶液(生理盐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而机体的排尿量将逐渐增加,b代表静脉输入1 L NaCl溶液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d代表静脉输入1L NaCl溶液后尿流量变化解答:解:A、正常人在快速饮入1L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将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流量增加,随着机体的调节,尿量又会逐渐恢复,a代表饮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A正确;B、3090 min时段,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是减少,尿量才增加,B错误;C、正常人在快

91、速饮入1L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将降低,c代表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C正确;D、当静脉输入1 L NaCl溶液后(0.9%的生理盐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则b代表静脉输入1 L NaCl溶液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50 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浆中葡萄糖浓度过高,且血浆中胰岛素浓度也偏高某研究室以过度肥胖的老鼠为对象,研究阿司匹林对矫正肥胖老鼠生理缺陷的作用实验组肥胖老鼠服用阿司匹林3周,对照

92、组老鼠未服用阿司匹林,之后进行实验给甲组老鼠喂食葡萄糖后血浆中胰岛素浓度变化如甲图;给乙组老鼠注射胰岛素后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变化如图乙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肥胖老鼠的胰腺对葡萄糖刺激不起反应,无法制造胰岛素B服用阿司匹林后,老鼠血浆中胰岛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C肥胖老鼠对胰岛素不起反应,使胰岛素无法调节血糖浓度D服用阿司匹林使老鼠恢复对胰岛素反应,使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版权所有分析:分析图甲可知肥胖老鼠的胰岛细胞对血糖浓度变化反应不敏感,阿司匹林能否矫正胰岛细胞对血糖浓度变化反应不敏感;根据曲线图乙可知,对照组没有注射阿司匹林,因此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基本不变,而实

93、验组的葡萄糖浓度明显下降,说明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因此能够确定阿司匹林能矫正第一种原因引起的生理缺陷解答:解:A、分析:肥胖老鼠的胰腺对葡萄糖刺激反应不敏感,但是能够产生胰岛素,A错误;B、由图甲来看:服用阿司匹林后,老鼠血浆中胰岛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B正确;C、由图乙来看,注射胰岛素,肥胖老鼠对胰岛素不起反应,使胰岛素无法调节血糖浓度,C正确;D、由图乙来看,服用阿司匹林使老鼠恢复对胰岛素反应,使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以“研究阿司匹林对矫正肥胖老鼠生理缺陷的作用”为载体,考查了考生根据图示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能力,难度中等二非选择题(共30分)51 在植

94、物育种过程中,可用不同化学物质(如EMS、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新品种,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甲磺酸乙酯(EMs)能使DNA序列中Gc碱基对转换成AT碱基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1)通过EMS溶液处理获得性状变异的水稻,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基因突变(2)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基因突变频率,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有不定向性的特点用一定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植物分生组织,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 染色体数

95、目的加倍呢?请通过实验探究低温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材料器具:长出根的洋葱(2n=16)若干,小烧杯或广口瓶若干、清水、冰箱、一定浓度秋水仙素溶液(1)实验假设是: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或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2)实验设计方案:前期准备:用清水培养洋葱,待根尖长到1cm长分组处理:甲组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乙组放在4低温下、丙组放在室温下进行培养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若乙与甲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相同,与丙不同,说明低温与秋水仙

96、素作用相同,低温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若乙与丙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相同,与甲不同,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不同,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4)如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Z为实验位点,其中Z为突触间隙A代表反射弧的效应器,用适宜电流刺激图中的X、Y实验位点,均可产生缩手反应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Y点一个适宜刺激电流表指针将发生2次偏转图中所示突触的数目是2个考点:诱变育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版权所有分析:1、诱导基因突变的原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多数

97、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基因突变为生物产生进化提供原材料 2、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B为感受器,Y所在的神经为传入神经,X所在的神经为传出神经,A为效应器,C为神经中枢,Z为突触结构解答:解:、

98、(1)由于EMS处理后发生了碱基对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2)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EMS处理主要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使某一性状出现多种突变类型II、(1)虽然在教材中学习了低温与秋水仙素的作用相同,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但该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因此实验假设可以是两种,实验的结论也不是唯一的(2)甲组与乙组是实验组,相互对照,丙组是对照组,即不加秋水仙素也不放在低温下,乙组在4低温下培养,然后观察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3)实验结果的预测:乙与甲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相同,与丙不同,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的作用相同,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如果乙与丙染色体数目

99、的变化相同,与甲不同,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的作用不同(4)A代表效应器,刺激X和Y位点,可产生缩手反射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X点,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刺激Y点,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图中所示突触的数目是2个故答案为:I(1)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频率 不定向性II(1)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或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2)4低温 染色体数目(3)乙与甲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相同,与丙不同 乙与丙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相同,与甲不同(4)效应器 X、Y 2 2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

100、突变、实验设计、兴奋的传递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52 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且乙为甲状腺,A、B、C为调节物质)(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A (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在相邻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而不能反向传递的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请写出该反射弧: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

101、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立毛肌)(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甲为垂体、乙为甲状腺等腺体,A是乙分泌的相关的激素;丙分泌的激素B能使血糖浓度降低,因此丙为胰岛B细胞,激素B为胰岛素;丁分泌的激素C能使血糖浓度升高,因此丁为胰岛A细胞,激素C为胰高血糖素解答:解:(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A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在相邻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而不能反向传递的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

102、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请写出该反射弧: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立毛肌)(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故答案为:(1)A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立毛肌) (2)B 胰岛素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识记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识记人体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相关激素的生理功能,能结合图中信息判断

103、各激素的名称,再准确答题53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因高酚而抗虫的,也有低酚不抗虫的,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彩色棉作为一种具有天然颜色的特殊棉花,它不需要染色就可制成各种原色棉布,低酚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棉花品种,具有棉纤维酚含量低,对人体皮肤无负影响的优点,但低酚棉由于酚含量低,使得低酚棉的抗虫能力普遍下降现有白色低酚不抗虫棉及紫色高酚抗虫棉的两种纯合品种,欲培育出紫色低酚抗虫棉品种某育种机构设计的育种方案如图所示,请回答该方案中的相关问题:(1)从理论上讲,F2群体中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中纯种依次为9、4、4 种截止F2的这一阶段在育种工作上经常采用

104、,它依据的遗传原理是基因重组(2)要制备出所需要的转基因细胞,作为其中的受体细胞应从表现型为紫色低酚不抗虫棉的棉株上获得,而作为所用的目的基因,一般应先在细胞外形成重组DNA(或重组质粒)再导入受体细胞(3)由转基因细胞培育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过程,所采用的生物技术为植物组织培养;其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4)用此方案培育的这种品种不一定是纯合体,若要快速获得紫色低酚抗虫棉的纯合体,可通过单倍体育种,具体操作方法是:先用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成纯合体考点: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紫色低酚抗虫棉品种的培育过程

105、,即先用白色低酚不抗虫棉及紫色高酚抗虫棉的两种纯合品种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毒蛋白基因导入F2的离体细胞中;最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转基因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解答:解:(1)白色低酚不抗虫棉及紫色高酚抗虫棉的两种纯合品种杂交所得F1为双杂合子,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所得F2群体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纯合子基因型有四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2)紫色低酚不抗虫是选育的优良性状,因此要制备出所需要的转基因细胞,作为其中的受体细胞应从表现型为 紫色低酚不抗虫的棉株上获得;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之前,应先在细胞外通过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形成重组质粒

106、(3)将转基因细胞培育成紫色低酚抗虫棉,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要快速获得紫色低酚抗虫棉的纯合体,应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即先用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成纯合体故答案为:(1)9、4、4 基因重组(2)紫色低酚不抗虫棉 重组DNA(或重组质粒) (3)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全能性(4)单倍体 先用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成纯合体点评: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育种、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简单的计算;识记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的原理、过程等知识;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