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1.11MB ,
资源ID:499204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9920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

1、考查内容卷别选篇出处人物品质体裁题型与分值涉及考点2019全国卷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才能非凡、热心政事史传4题(3个选择题9分,1个翻译10分),共19分1.文言断句2文化常识3分析概括4文言翻译2019全国卷史记商君列传旁征博引、强国之谋、厉行法治2019全国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怜恤士卒、廉洁公平、屡建奇功2018全国卷晋书鲁芝传清忠履正、审时度势、洁身自好2018全国卷后汉书王涣传才干显名、扫除积弊、办案严谨2018全国卷宋史范纯礼传敢于抗言、重在惩戒、去苛从宽2017全国卷宋书谢弘微传廉明正直、为人审慎2017全国卷后汉书赵憙传耿直磊落、忠于职守2017全国卷宋史许将传秉持公正、善于理政、熟悉

2、兵务最新考向2019年全国三套卷的人物传记均选自二十四史中的史记,史记的地位、重要程度自不必多言。其中所选人物均为正面形象,阅读字数一般在600字左右;人物传记的传主多为改革家、廉吏、义士、忠臣、良将,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才能超群,热心政事,或廉洁奉公,执法如山,或屡建奇功,体恤士卒等;选择题分别为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概括分析原文内容,第4题文言翻译题仍然侧重考查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近三年(20172019)全国卷所选文言体裁、考查知识点及试题题型基本稳定,但备考2021年高考也不应忽视山水游记、书序、论说等杂言类文言文,这些体裁已在20182019年各地高考卷中普遍出现。阅读素养

3、1.文言知识文言文阅读主要涉及的知识有: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复习备考的知识积累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就一般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而言,文言实词最为重要。因为文言实词的积累是读懂文言文的前提;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则大多是读懂文言文的结果。2文体知识记叙类一般包括史传文、文人笔记等,以记人叙事为主。所选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更有普通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贩夫走卒等。多表现人物“忠、孝、仁、义、礼、智、信、勇”的品格或才能等。虽然以叙事为主,但也含有一定的议论、抒情。其文体特征:文本多呈现“纺锤形”(头尾细、中间粗)结构。开头部分很

4、简短,主要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中间主体部分,往往夹叙夹议,一方面叙述人物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另一方面对人物功绩、性格、人品等方面进行评价;结尾部分常交代人物或事件的结局或作者的短评。说理性散文,是一种借人、事、物来表达观点、态度的文本,如过秦论。另外还有一些以实用文体的形式出现,如“疏”“书”“序”等。3文化知识文言文中记载了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等具体的文化内容。这是显见的文化,同时所传达的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情意和思想,即所言志、所载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也是阅读和理解的主要方面。如文本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古人的情怀。三步阅读法

5、,轻松读懂文言文一、初读,整体感知,以“文”会意1看内容是什么文言文的阅读,整体感知是非常重要的。整体感知包括: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写了什么人、哪些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品质,对所传之人的概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看题注有什么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尾注、出处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感知,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及尾注,看这些为整体把握内容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如通过题注了解人物生活的时代信息,便于在特定的时代里把握传主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特定的时代坐标所包含的信息量极大。之所以这样读,在于文言文本身是“文”。从高考试题

6、来看,无论实词、虚词都强调根据语境答题,更不用说信息的筛选和文意的分析概括了。二、再读,圈点勾画,以“词”疏意为了读懂文言文,我们可以采取圈画关键词的方法。那么,圈画什么?怎么圈画?一是画人。传记文的写作对象是人,知人,就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主要人物是谁,这个人物有哪些性格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因此第一步先圈画出人物的姓名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二是画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此第二步是画

7、出涉及事件。三是明理。所谓明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了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是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明理”。故第三步是画出“理”语。三、三读,借助题目,以“题”解疑文言文阅读的概括分析题,一般是选择题,往往是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虽然其中有一个错误项在里面,但我们可以姑且把它当作正确项去看,借助选择题选项,疏通初读、再读中的疑难问题,从而读懂文言文。 整体阅读初读,整体感知(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8、再读,圈点勾画1.传主是谁?答:_提示:商鞅。2什么时期的人?答:_提示:春秋时期,由“魏惠王”“秦孝公”可知。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将表时间的词用“”画出来。答:_1.除传主之外,文章还写了哪些人物?用“”画出来。答:_提示:公叔座,魏惠王,秦孝公,景监,太子,公子虔,公孙贾。2商鞅铁面无私、不徇私情,体现在哪里?用“”画出来。答:_提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3文章主要记叙了人物的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并用“。”画出来。答:_续表初读,整体感知(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再读,圈点勾画提示:时间顺序(鞅少好

9、刑名之学/会座病/公叔既死/孝公既用卫鞅/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于是太子犯法/行之十年/居五年/卫鞅既破魏还)。4商鞅是怎样说服孝公实施变法的?答:_提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提示:做本题可参见“初读”时标出来的时间词,加以整理。(1)公孙鞅年轻时喜欢刑名之学,侍奉魏国相国公叔座。(2)公叔座死后,公孙鞅向西进入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秦孝公,打动国君。(3)孝公用卫鞅后,卫鞅说服孝公变法。(4)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太子触犯了新法,依法处罚了他的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被处以墨刑。(5)新法实行十年,家家富裕,人人

10、饱暖,乡村城镇安定繁荣。(6)过了五年,秦国富裕、强大,孝公派卫鞅带领军队攻打魏国,大败魏国,魏国被迫迁都。(7)卫鞅打败魏国军队回来后,秦孝公把於、商等十五邑封给他,封号是商君。4商鞅变法取得了哪些成效?用“”画出来。答:_提示: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三读,借助题目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辅助理解人物第二件事)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

11、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辅助理解人物第三件事)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辅助理解人物第四、五件事)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辅助理解人物第六件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表述错误,由原文“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可知

12、,并不是任何人犯法都能施加刑罚,太子违法,以处罚他的老师来代替。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年虽少”与“有奇才”是公叔

13、座推荐商鞅的话,“有”的宾语是“奇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愿王举国而听之”语意完整,不能断开,排除D项;“王即不听用鞅”为假设分句,语意相对完整,“用鞅必杀之”不合逻辑,故“听用”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B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

14、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项,错在“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由“不循古而王”可推知,“汤武”皆为古之圣君,此处的“武”指的应是周武王。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5分)译文:_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5分)译文:_答案(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本题涉及词类活用、状语后置、一词多义等文言知识点。关键词句:(1)苟,如果。“强”和“利”为形

15、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强盛”“使获利”。法,名词活用为动词,效法。循,遵守。(2)“行于民”是状语后置句式,即“于民行”。期年,满一年。第一个“之”,到。言,诉说。文言知识积累(1)鞅少好刑名之学_(2)会座病_(3)王即不听用鞅_(4)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_(5)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_(6)将法太子_(7)秦民大说_答案(1)喜欢(2)正赶上(3)如果(4)通过(5)动词,效法(6)依法惩罚(7)通“悦”,高兴参考译文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喜欢刑名之学,侍奉魏国相国公叔座。公叔座了解他的才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正赶上公

16、叔座病了,魏惠王亲自去探病。公叔座说:“公孙鞅年纪虽轻,但有特殊的才能,希望大王能把国家大事全交给他。大王若不能听从我的建议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公叔座死后,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在国中寻求有才能的人,想要重建秦穆公时代的霸业,向东收复被占领的土地,公孙鞅于是向西进入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秦孝公。秦孝公和他谈话,谈了几天仍不知厌倦。景监说:“您用什么打动了我们国君?我们国君非常高兴。”公孙鞅说:“我用富国强兵的方法劝说他,他非常喜欢这些方法。”孝公用卫鞅后,卫鞅想要变法,(秦孝公)担心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办事犹豫不决就没有效果。圣

17、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孝公说:“好。”(卫鞅说:)“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止一种,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就不必一味效仿古法。所以商汤、周武王没有沿袭旧的法度却统一了天下,夏桀、商纣没有更改旧的礼制却亡国了。反对旧的法度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也)不值得称赞。”孝公说:“好。”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下达了变法的命令。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正在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行不通,是由于上面的人先触犯法令。”将依法惩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就处罚了他的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被处以墨刑。第二天,秦

18、人都遵守新法了。新法实行十年,秦人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捡了他人遗失的东西占为己有,山林里也没有盗贼,家家富裕,人人饱暖。百姓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私下斗殴,乡村城镇都安定繁荣。于是任命卫鞅为大良造。过了五年,秦国富裕、强大。孝公派卫鞅带领军队攻打魏国。卫鞅埋伏武士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势攻打他的军队,将魏国军队彻底打败后回到秦国。魏惠王的军队多次被齐国、秦国打败,国内空虚,势力一天天衰弱,恐慌起来,于是派遣使者割让河西土地献给秦国,以求得和解。而魏国撤离安邑,迁都大梁。魏惠王说:“我后悔没有采纳公叔座的意见啊。”卫鞅打败魏国军队回来后,秦孝公把於、商等十五邑封给他,封号是商君。_ 整体阅读初读

19、,整体感知(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再读,圈点勾画1.传主是谁?答:_提示:鲁芝。2什么时期的人?答:_提示:晋代,选自晋书。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将表时间的词用“”画出来。答:_提示:时间顺序(年十七/真薨,宣帝代焉/曹爽辅政/武帝践阼/芝以年及悬车/泰始九年)。4曹爽辅佐政事时,鲁芝提出什么样的建议?答:_提示:挟制天子,保有许昌,征调兵马。1.除传主之外,文章还写了哪些人物?用“”画出来。答:_提示:郭淮、曹真、曹爽、宣帝、诸葛诞、魏帝、武帝、羊祜。2鲁芝为官清廉表现在哪里?用“”画出来。答:_提示:向来不置办田宅;告老退职。3文章主要记叙了人物的哪些事情?请

20、简要概括,并用“。”画出来。答:_提示:做本题可参见“初读”时标出来的时间词,加以整理。(1)年十七,移居雍州,潜心学习典籍。初入仕,屡得升迁。(2)真薨,宣帝代焉。担任骠骑军事,改任天水太守。鲁芝全心镇守护卫天水郡,恢复了城市旧貌。(3)曹爽辅政。鲁芝多次提出忠言良谋,曹爽均不能采纳。(4)武帝践阼。鲁芝改任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多次上书告老还乡。(5)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武帝不允。羊祜欲让位于芝。(6)泰始九年。鲁芝去世,皇帝表达哀思,进行褒奖。4鲁芝有什么品格?用“”画出来。答:_提示:屡有谠言嘉谋、清忠履正、洁身寡欲、和而不同、以礼终始,等等。续表三读,借助题目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

21、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辅助理解人物的第一件事)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辅助理解人物的第二件事)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辅助理解人物的第三件事)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

22、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辅助理解人物的第四、第五件事)答案B解析“蜀地饱受侵扰”错,原文是“郡邻于蜀,数被侵掠”,被侵扰的是天水郡,而不是蜀地。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

23、/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答案C解析统观四个选项,“芝坐爽下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即“鲁芝因曹爽被捕下狱”,不能断为“芝坐爽/下狱”,故排除A、D两项;由“宣帝嘉之”这一结果可以推断“口不讼直志不苟免”是描绘鲁芝的,“口不讼直”与“志不苟免”句式一致,应在“直”后断开,排除B项。选C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

24、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答案C解析C项,“践阼”指即位、登基,并没有“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的意思。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5分)译文:_(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5分)译文:_答案(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2)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解析(1)“以”,介词,凭借;“文武”指代的是“文武官兵”;“以为”,作为;“先驱”,古今异义词,这里是“先锋”的意

25、思。每点1分,句意1分。(2)“以”,因为;“履正”,行为端正;“素”,一向;“作屋”,建造房舍。语意要完整通顺。每点1分,句意1分。文言知识积累(1)乃引芝参骠骑军事_(2)芝率余众犯门斩关_(3)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_(4)芝坐爽下狱_(5)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_(6)芝以年及悬车_(7)其为人所重如是_答案(1)动词,推举(2)动词,进攻(3)通“仗”,凭借(4)动词,因获罪(5)副词,一向(6)名词,借指七十岁(7)介词,被参考译文鲁芝字世英,是扶风郿郡(今陕西眉县)人。世代有名望德行,是西州的豪族。父亲被郭氾迫害,鲁芝在襁褓中就开始逃难,十七岁时,才移居到雍州,潜心学习典籍。被郡

26、守推荐为上计吏,州府征用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担任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推举他为孝廉,授官为郎中。后来又授官骑都尉、参军事、代理安南太守,升官为尚书郎。曹真到关西督察,又让鲁芝参与大司马府的军机大事。曹真死后,宣帝替代了曹真,于是让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后改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国相邻,屡次遭蜀军入侵抢掠,人口削减,寇盗到处都是,鲁芝全心镇守护卫,重新建造了城镇街市,几年之间全部恢复了旧貌。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各族百姓都敬慕鲁芝的德行,老幼百姓都到皇宫上书,请求鲁芝留下。魏明帝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曹爽辅佐朝政时,延请他担任司马。鲁芝多次提出忠言良谋,曹爽都不能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诛伐曹爽时,鲁芝

27、率领其余众人过关斩将,骑马快速奔赴曹爽面前,劝告曹爽说:“您处在伊尹周公那样的位置上,一旦因获罪被罢免,即使想要(牵着黄犬)清净度日,又怎么能够办得到!如果能够挟制天子保住许昌,依仗天子的威势来号令天下的兵马,谁敢不听从您呢!舍弃这个决策而束手待毙,那不就是想去刑场,难道不令人痛惜吗!”曹爽懦弱糊涂不能采纳鲁芝的计谋,最终遭到杀害。鲁芝因曹爽获罪被捕下狱,判处死罪,但他不争辩是非曲直,没有求赦免的想法。宣帝赞许鲁芝的品行,赦免而不杀他。不久起用他担任并州刺史。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诸葛诞被铲平,鲁芝升任大尚书,掌管刑狱审理。武帝即位后,鲁芝改任为镇东将军,

28、进爵为侯。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鲁芝因年龄已到七十岁,上书告老退位,上奏表章十余次(没有被准许),又被征为光禄大夫,赐以特殊的地位,配给吏卒,门前像官府一样设置木栅栏。羊祜担任车骑将军,竟(请求)把官位让给鲁芝,说:“光禄大夫鲁芝品行高洁,毫无贪欲,为人谦和而不苟同,任职到头发花白,始终恪守礼制,未曾被任选为这一官职,我在官位上(却)超越鲁芝,怎么能满足天下人的愿望呢!”皇上没有听取。鲁芝被当时的人们敬重到这种地步。泰始九年去世,时年八十四岁。皇帝为他的死而痛哭哀悼,谥号“贞”,赐给一百亩的坟地。_ 整体阅读初读,整体感知(2017全国卷)阅读下

29、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再读,圈点勾画1.传主是谁?答:_提示:许将。2什么时期的人?答:_提示:北宋神宗、哲宗时。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用“”画出文章中的相关时间。答:_提示:时间顺序。文中表时间的词有:明年、上元、绍圣初、政和初。4许将有什么品格?答:_提示:秉持公正、诛奸锄恶。1.除传主外,文章还写了哪些人?用“”画出来。答:_提示:神宗、北境居人、萧禧、郓州父老、郓州士子、枢臣、章惇、蔡卞、哲宗。2许将是在什么情况下出使代州的?用“”画出来。答:_提示: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3许将为什么释放为盗者?用“”画出来。答:_提示: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30、4文章主要记叙了人物的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并用“。”画出来。答:_提示:入职;出使;释盗;宽松理政,应对谤言;上疏言治军事;反对挖坟墓。续表三读,借助题目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辅助理解人物的第二件事)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辅助理解人物的第四件事)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

31、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辅助理解人物的第五件事)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辅助理解人物的第六件事)答案A解析“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与原文不符,原文只说“禧惭不能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

32、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答案D解析先明确句意与选拔人才有关,然后用排除法来判断。“初”,时间词,其后断开,排除B、C两项;“选者”与首句“选人调拟”呼应,指被选拔的人,因为吏“为奸”,所以被选拔的人“不得诉”,故应在“选者”之前断开,排除A项,选D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B

33、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答案C解析“近侍”不一定有很高的职位,并且对皇帝的影响也不一定大。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5分)译文:_(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5分)译文:_答案(1)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2)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

34、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解析(1)“申饬”译为“指示”;“何以为”为固定句式,译为“要做什么呢”;“使”是动词,译为“派使者”;“对”,回答。大意1分。(2)“同肆”是两个词,分别译为“一同”“大肆”;“罗织”译为“虚构罪名,进行诬陷”;“奏发”是两个词,译为“奏请开挖”。大意1分。文言知识积累(1)辟公舍以待来诉者(2)岁聘之使不敢行_(3)不有以折之_(4)吾且往大国分画矣_(5)三圄皆空_(6)其俗自息_(7)发人之墓_答案(1)动词,开放(2)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3)动词,反驳(4)动词,划分(5)名词,监狱(6)动词,停止(7)动词,挖掘参考译文许将字冲元

35、,是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名。宋神宗召许将入对,任命他为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其次是考核政绩。综合考查时没有法规,官吏得以改动文书做奸邪的事,被选调的人又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撤销南曹,开放官舍用来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被无理阻挠刁难的。契丹发兵二十万逼近代州,派遣使者索求代州的土地,每年派遣出使的使者不敢前往,就任命许将前往应对。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充任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容许不知道。万一契丹人谈到代州的事情,没有用来反驳他们的话,就会伤害国家大体。”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居民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

36、:“看看宋朝的状元。”等到(和契丹人)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接待宾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两国以和好为重,我将要到贵国去划分边界了。”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许将回来报告,神宗认为他做得很好。第二年,许将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进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把他们全部释放遣散,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才又看到监狱空了。”郓州习俗,士子喜欢聚集在讲堂中议论国家的政事,许

37、将虽然没有禁止,但他们的习俗自然而然地止息了。朝廷下诏任命许将为兵部侍郎。他上疏说:“治理军队有制度,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要让万众像一人一样。”等到对西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皇帝询问宰辅重臣,他们却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许将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墓,不是有崇高品德的人所做的事。”许将出任颍昌知府,调任大名知府。在大名六年,他多次因年老请求辞去职务,被任命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许将去世,时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