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2月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
2、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
3、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
4、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
5、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材料二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
6、十分流行。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这两种幸福观自古以来就存在,它们虽然在人性中有其根源,但受到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激发,从过去的羞羞答答走向了今天的大胆直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人们行为的普遍动机。所有社会资源本身都是利益,而且可以作为带来更大利益的资本。于是,在不少人那里,占有资源便不再是作为幸福的必要条件,而成为人生的目标,成为自我实现的
7、标志。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后果是消费主义盛行。市场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给人们欲望的满足提供了目不暇接、花样翻新的产品和服务。在这种消费主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很容易以为欲望得到越多满足、得到越高层次的满足就越幸福。于是,物质享受幸福观便流行起来。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身
8、,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之上的自我实现需要。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否则就会发生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懑,得到满足又会感到无聊,于是又会追求更多、更强烈的欲
9、望的满足,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心灵不能承受欲望之重。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幸福呢?或者说,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节选自江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2017年1月23日光明日报材料三 最近相继召开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纷纷透出“幸福”信号,构建幸福城市、提高国民幸福指数被各地列为主要奋斗目标。它意味着不少地方正从见物不见人的
10、GDP崇拜,逐步向见物更见人的“以人为本”转变。对于提升公众幸福感,如果政府和公众对幸福的理解有差异甚至有天壤之别,会不会出现政府所致力于提升的幸福,不过是强加于公众但实质上公众并不能感受到的“幸福”呢?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其实没那么难。评判幸福固然很难,但评判不幸福却很容易。比如说,机会不公平就是一种不幸福,不能给人以稳定预期人就会有不幸福感,等等。我们不敢肯定什么是幸福,但我们肯定有能力消除这些不幸福因素。当越来越多的导致不幸福的因素被消灭,幸福感必然会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幸福感的评判权要掌握在公众手中。虽然有评判权的公众不一定能说清楚什么是幸福,但如果公众手中的权利无法约束政府的权力,
11、那公众一定不幸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内容,而精神层面的快乐则是必须的,是更应该看重的内容。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提出的观点说明个人的发展终究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C.物质享受幸福观把物质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错误地以为获得物质享受越多就越幸福,但其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D.作者认为,幸福不是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一个人如果达到这一状态,就是幸福的。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幸福的看法有
12、不少相似之处,但谈论的角度不完全相同。B.孟子主张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在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有重要意义。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人把占有更多资源当作人生目标与自我实现的标志。D.要想真正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就必须把幸福感的提升纳入政府的施政目标,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比。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政府积极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就会幸福。B.让个体通过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生活快乐,就是幸福。C.孩子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将来有一个好工资,家庭就会幸福。D.大幅度提高国民的工资待遇,国民就会幸
13、福。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答: 5.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幸福”的看法。(6分)答: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最后的耕耘 曹春雷 宝山走进院里时,老奎正蹲在堂屋门前的石阶上,稀里呼噜喝面条,花白的胡子一翘一翘的。 “爹,那事您考虑得咋样了?”宝山站在柿子树下,远远地问。 “啥事?”老奎没抬头,鼓囊着嘴,专注于他的面条。 “就是那块地的事啊。别人家都签了,就剩您没签。” “别人家签了我也不签。我就剩这块地了,以后我上哪儿种地去?”老奎抬起头,停下忙碌的嘴,气气地抛出这么一句话。 “爹,您干嘛非要种地呢?
14、 您看,现在咱们村发展得多好,引来好几个厂子,村里的男人妇女都进厂上班,一个月能拿不少钱。这些厂一年也给村里不少钱。村里有钱了,啥事都好办。”老奎将饭碗放在身旁的石阶上,抹了把嘴。儿子说的没错,如今村里人出了家门就能上班。就连他,也在一家厂子里看大门,工资不算低。村里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150元钱。宝山干村主任这几年,村子确实发展得挺不错。 “爹啊,这次引 来的是草帽厂,不污染,别的村子都抢这个项目,因为老板是我同学的同学,我抢来了。建成后,效益肯定不错,咱村的人都能跟着沾光。” 看到老奎不言语,宝山又说:“我是村主任,咱村就您不支持工作。您说,下一届村主任选举,您还打算继续让我干不
15、?”老奎还是不言语,掏出烟来,点上。吐出的烟圈,袅袅升起来。屋檐下的一只麻雀扑棱一下,穿越其中一个烟圈,飞出了院子。 宝山站在那里,看着一个个烟圈在空中扩散。 一支烟抽完,老奎闷闷地说:“我签。” 宝山顿时喜眉笑眼起来。走近老奎,从怀里掏出软包烟,抽出一颗,给老奎。老奎不接,站起来,到牛栏前,看牛。牛卧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反刍。老奎对牛说:“老黑啊,好好吃,过了晌午,咱去西洼犁地。”老黑没搭腔。背后的宝山却说话了“爹啊,您刚才都说答应签了,咋这会儿又说去犁地呢?”老奎扭过头来,梗着脖子:“我晚上签,没签之前,地还是我的。我愿咋样就咋样。”宝山知道爹的脾气,不敢再说,转过身,溜溜地出了院门。老奎进
16、了牛栏,蹲下来,抚摸牛。牛毛不光滑,肋骨鲜明地凸着。老奎说:“老了,老黑啊,你和我一样老了。”停顿了一会儿,老奎又说:“老黑啊,可我心里觉着没老,你觉着呢?”老黑扭过头来,看他。从老黑的眼里,老奎看到了自已皱纹纵横的脸。相对无言。很长时间后,老奎拍拍老黑的背,说:“这事咱就这么定了啊,下午去犁地。”说完后,站起来,去库房,拾掇盖满了灰尘的犁具。老黑是村里最后一头牛了。好几年前,就是最后一头牛了。现在,他要带着这最后一头牛,披挂上阵。吃过饭后,老奎用推车推着犁具,牵着老黑,一前一后出了院门。老黑很久没出院门了,走得慢慢吞吞。一路上,很多人都和老奎打招呼,说:“您这是咋啦?都啥年代了,还牵着牛去犁
17、地?再说,那地不是都租出去了么?”老奎却只是笑笑,并不答话。终于到了地边。老奎放下车,将犁具卸下来,放开老黑,让它自己找青草去。这时的太阳,已挪到西边去,将老奎和老黑的影子拉得很长。一袋烟后,终于要下地了。老黑套上了犁具,老奎扶着。”驾!”老奎喊了。老黑缓缓地迈开步子。两趟过后,老奎拄着犁具,喘粗气。老黑也张大了嘴,喘粗气。老奎说:“老伙计啊,再坚持一会儿。你知道吗,犁完这块地,咱俩就正式从田里退休了。”老黑轻轻地甩了甩尾巴,算是回应。西边的太阳越来越矮,脸越乘越红,像是缀上了个秤砣,斜斜地缓慢地往下坠。老奎的脸,和夕阳的脸差不多红。汗流浃背。他喘粗气的声音,和牛喘粗气的声音,重叠在一起,越来
18、越沉重,像两个老旧的风箱。偌大的田野,一个人,一头牛,都披了夕阳的红。只剩下最后一趟了。老奎两腿打战。老牛也是,有些站不稳了。老奎喊:“加把劲,老黑,最后一趟了。”终于到头了。老奎斜依着望,摇晃了几下才站稳。老牛四条腿在打颤。老奎喊:“老黑” 老黑回过头来。老奎看见,老黑的眼角慢慢凝聚了一滴泪。这滴泪缓缓落下去,砸疼了大地。 (选自短篇小说,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项是(3分)A.儿子宝山从不同角度苦苦劝说父亲,最后老奎极不情愿地答应签字,这表明老奎内心有一种强烈的保护耕地和环境的意识。B.儿子对犁地表示奇怪,老奎梗着脖子驳斥,其他人表示奇怪,老奎则笑而不答,运用
19、映衬的表现手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C.文中写人和牛喘粗气的声音“重叠在-起,越来越沉重,像两个老旧的风箱”,兼用比拟和比喻,凸显了人和牛的疲惫衰老。D.小说中主人公老奎老了、牛老了以及夕阳西下的画面共同写出了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变化,间接反映了农村人逐渐脱离农业生产的现状。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口语化是本文语言的显著特点,如“哧溜哧溜地吃着面条”“鼓囊着嘴”我愿咋样就咋样”等,表现了一个纯朴耿直的农民形象。B.“看着一个个烟圈在空中扩散”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表现了老奎内心的悠然自得以及宝山内心的紧张,也为下文老奎爽快地答应签字做了铺垫。C.“西边
20、的太阳越来越矮,脸也越来越红,像是挂上个秤砣,斜斜地,慢慢地往下坠”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沉重的氛围。D.小说结尾部分叙述老奎驾牛犁地时,穿插了多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沉重、悲凉的氛围,有力烘托了老人和老牛的形象。8.老牛“老黑”的形象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作具体分析。(4分)答: 9.在小说主人公老奎身上,作者寄予了怎样的情感态度?(6分)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王洽,字和仲,临邑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一方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
21、郎中天启初,诸贤汇进,洽有力焉。迁太常少卿。三年冬,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洽本赵南星所引,及魏忠贤逐南星,洽乞罢,不许。五年四月,御史李应公希忠贤指劾洽,遂夺职闲住。崇祯元年,召拜工部右侍郎,摄部事。兵部尚书王在晋罢,帝召见群臣,奇洽状貌,即擢任之。上疏陈军政十事,帝并褒纳。寻上言:“祖宗养兵百万,不费朝廷一钱;屯田是也。总督张佳允、巡抚张国彦行之蓟镇,为豪右所阻。遗天施地生之利,而日讲生财之术,为养军资,不大失策乎!乞敕诸道监司,遵先朝七分防操、三分屯垦之制,实心力行,庶国计有裨。”帝称善,即命行之。尝奏汰年深武弁无荐者四十八人,以边才举监司杨嗣昌、梁廷栋,后皆大用。二年十月,大清兵由大安口
22、入,都城戒严。洽急征四方兵入卫,督师袁崇焕、巡抚解经传、总兵官祖大寿等先后至,不能拒,大清兵遂深入。帝忧甚,十一月召对廷臣。侍郎周延儒言:“本兵备御疏忽,调度乖张。”检讨项煜继之,且日:“世宗斩一丁汝夔,将士震悚,强敌宵遁。”帝颔之,遂下洽狱。明年四月,洽竟瘐死。寻论罪,复坐大辟。洽清修伉直,雅负时望,而应变非所长。骤逢大故,以时艰见绌。遵化陷,再日始得报,帝怒其侦探不明,又以廷臣玩祗,拟用重典,故于洽不少贷。厥后都城复三被兵,枢臣咸获免,人多为洽惜之。 (节选自明史王洽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
23、神/明其廉能为一方最/擢更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B.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一方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C.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一方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D.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一方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常,秦时又称为奉常;古代多为九卿之一,主要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B.摄,代理、兼职,一般指低级官员代行较高职权,也用
24、于长官兼理部属职责。C.豪右,文中指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朝以右为上,所以称豪右。D.敕,原专指皇帝自上而下的命令诏书,后也指官长告诫僚属或子孙的训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王洽宦海沉浮,身不由己。在魏忠贤斥逐赵南星时,他主动请求辞去官职,却没有得到批准,但最终还是被魏忠贤的党羽弹劾,因此免官。B.王洽勇于进言,多获认可。他向朝廷呈奏的十条军政建议都得到采纳,他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的屯田建议也得到了皇上认可并被立即推行。C.王洽选贤荐能,慧眼识才。天启初年,许多贤才在他的举荐之下才得以进用;任职兵部时,他所举荐的杨嗣昌、梁廷栋,后来都获得重用。
25、D.王洽受到诬陷,含冤而死。清兵进逼北京城,他并无失职之处,却遭到周延儒和项煜的诬告,最终被判处大辟之罪,人们后来都很同情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遵先朝七分防操、三分屯垦之制,实心力行,庶国计有裨。 (2)洽清修伉直,雅负时望.而应变非所长。骤逢大故,以时艰见绌。 14.王洽操行高洁美好,为人刚直,为什么会被下狱?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
26、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注解】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隐士。松风;古琴曲,即风入松曲。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一、二句中“暮”“归”两字,表明天色已晚,诗人踏上归途。三四句是说,诗人回顾来路看到山林苍茫,一片青翠之景。B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中,“荆扉”指简易的柴门。这两句运用了白描手法,显示出诗人与主人之间诚挚的友谊。C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中,诗人选取了“绿竹”“幽径”“青萝”的意象,“入”和“拂”两字赋景物以人的情态。D 这首诗写的是探访友人的所见所感及琐事人情,读来自然亲切,晓畅清新,也表现出诗人惯有的朗俊豪爽的风格。16 从全诗来看,
27、令诗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_,_”。(2)归去来兮辞中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表达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3)春江花月夜中“_,_”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之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散文写作中的乡愁,不仅是农耕文化的挽歌,更应该是城镇化新生活的序曲。不应该是过去时, ,有闪回,是原生态
28、,是写实,非虚构,也有梦想。城镇化中的乡愁概念是情感( ),同时也是物质文明的( )。留住乡愁,保存乡村文化记忆,使之融入城市多元化的文脉,才可能有诗意的栖居。 乡愁,是散文的精神土壤。从古到今,个人的生存方式虽有不同,却都离不开与( )的关联,散文是个人的,_ ,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平衡,这是中国散文传统的审美特征。一部现当代散文史,是时代精神原乡的缩影,是以真切的生命体验书写的。回到生活本身,才有立足大地的散文生活,这也正是生活艺术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归属 趋向 现世 本质B.归依 趋向 现时 本源C.归依 取向 现世 本质D.归属 取向
29、 现时 本源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表达乡愁的散文写作,不是农耕文化的挽歌,而是城镇化新生活的序曲”。与原文中句子相比,哪一个表达更好,为什么? (4分)答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1.下面是某位家长写给老师的一份答谢词,其中有多处不合语体要,请找出四处并作修改。(4分) 多年来承蒙您的雅教,令嫒今年能考取大学,我们倍感开心。您教给她的方法非常有效,她的朋友们也纷纷效尤,您送的书我们都一直都惠存着。您的帮助我们绝不会忘记的,他日有事我们也一定会鼎力相助。近日听说您已忝列名师榜,恭喜您.答: 2
30、2下面是央视记者就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马云进行的专访,请概括出他关于进博会的三个观点,每点不超过15字。(5分)在马云看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是因为中国加入WTO之后,大批外国先进制造业进入,冲击了国内一些粗制滥造的产业。同时我国很多企业的学习能力非常强,看到好的企业以后,知道了差距。此次进口博览会,对国内的制造业也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鞭策。马云表示,中国的消费根本还没有开始被挖掘,远远不能匹配我们国家应该有的能力。中国的内需潜力之大,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进博会独具慧眼,由此会实现共赢。谈到“开放”,马云认为,开放不是逼迫别人开放,更不是别人逼迫我们开放,而是自己真正从心里认同,我们需要
31、向世界学习,需要跟世界接轨,这样的中国会赢得更多的尊重。而国际进口博览会有助于中国赢得尊重。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您。 一歌词国旗国旗真美丽材料二:五星红旗,是一种力量,守护着祖国的壮美山河;它是一种情怀,激励着奋斗的中华儿女;它早已带入我们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命的色彩;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也见证祖国一次又一次的腾飞。 2019央视开学第一课材料三:西藏自治区102岁老人次仁曲珍阿妈深怀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天天在自己的家园升国旗,坚持近半个世纪;守护开山岛的王继才夫妇为
32、国守岛永不言弃,用青春守护一面五星红旗,坚持升旗32年;新疆道德模范、“升旗手”哈力克依明27年用旧80面国旗,只为让五星红旗飘扬在村子上空。 新闻网请阅读以上材料,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所给身份完成写作。2019年9月1日,收看完主题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的央视开学第一课,请你以一名高中生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上分享自己的感受。2019年10月1日,学校将要举行升旗仪式,请你以一名护旗手的身份写一篇主题为“以五星红旗之名,燃中华儿女之情”的“国旗下讲话”演讲稿。201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周年,请你以“大陆中学生明华”的身份,给澳门某中学的念念同学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和感受
33、。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历城一中高三语文阶段性检测答案1.D A项,“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内容”错,材料一原文是“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B项,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无中生有。材料一原文说的是: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C项,“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理解有误,原文并没有比较。2.D 材料三说“评判幸福固然很难”,因此说“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比”并不现实
34、。3.B A.C、D三项谈的都是对资源的占有,不是真正的幸福。4. (1)采用引证法。本文谈的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文中引用了先秦诸子(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和大学礼记中的很多名言警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既增添文章的文化色彩,也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2)论述层次清楚。文章设置了三个小分论点:“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层层深入,论述很有条理。(每点2分)5.示例:(1)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2)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3)
35、敢于担当,奉献社会;(4)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5)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生活充满乐趣;(6)享受到社会公平、自由;(7)手中的权利能够约束政府的权力;等等。 (每点1分,答出六点即可)6. A 本题A项“有一种强烈的保护耕地和环境的意识”,分析牵强,拔高人物,不合文意。故答案为A。7. B“老奎内心的悠然自得”错误,他的内心是纠结的,矛盾的,“也为下文老奎爽快地答应签字做了铺垫”错误。8. 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牛和土地都是农耕生活方式的象征,老牛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衬托了主人公老奎,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老人和老牛都有着勤劳、缓慢、衰老等特点,两者互相映衬;深化
36、了小说的内涵,含蓄地揭示着小说的主旨。对老牛的刻画,特别是最后老牛流泪的形象,对小说主旨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从“老黑”的身上也含蓄地表现出主人公老奎的情感,牛犹如此,人何以堪。9. 作者对于老奎所代表的那一代老农的勤劳执着、对于土地的热爱和眷恋,是肯定和赞扬的;对于因为失去热爱的土地,老奎他们所遭受的精神失落和打击,是理解和同情的;作者认为在向城市化、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农耕文明走向衰落是无可挽回的趋势,应以包容心态,冷静对待。10. C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本句“洽”为人名,“东光”“任丘“长垣”为地名,“稽勋主事”为官职名称;“服阕解释为“服丧期满,应该
37、独立成句,排除A.B;“吏民望之若神明”这句话的意思是“官吏百姓把他看作神明”。这里的“神明”是名词,不可拆开,排除D。故选C.11.D 本题考查了 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本题D项,“敕,原专指皇帝自上而下的命令诏书,后也指官长告诫僚属或子孙的训令”表述错误,根据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敕,指皇帝、帝王自上命下之词,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题中缺少限定性的时间条件“南北朝以后”12.D 本题考 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D项,“并无失职之处.诬告”错误。由“洽急征四方兵.大清兵遂深入”可知王洽确有失职之处;且周延儒说的是王洽调度上的不足,
38、项煜说的是他认可的退敌之术,二人并无诬告之意。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防操:防御操练。实心:尽心,全心。庶:希望。国计:国家经济。裨:好处,益处。(2)清修伉直:品行高洁,为人刚正。雅:平素,平时。骤。突然。以:因为。见:通“现”。绌:不足。答案:(1)让他们遵守先朝军队七分用来防御操练、三分用来开垦屯田的制度,尽心尽力地施行,希望对国家经济有所裨益。(2)王洽品行高洁,为人刚正,当时很有声望,但是应对事变并不是他的长处。突然遭遇重大变故,因为时局艰难而显现出不足。14.在应对敌情时,指挥不力,报告不及时;也是为了杀一儆百,整肃军纪。(3 分)参考译
39、文王洽,字和仲,是临邑人。万历三十二年考中进士.先后任东光、任丘知县。服丧期满,补任长垣知县。王洽的仪容外表高大雄壮,端正地坐在厅堂上,官吏百姓看他好像看神明一样。他的廉洁才干在那一带是最突出的。提升为吏部稽勋主事,先后担任考功文选郎中。天启初年,各位贤才得以集聚进用,王洽是有功劳的。升任太常少卿。天启三年冬天,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视安抚浙江。王洽原本是赵南星推荐做官的,等到魏忠贤驱逐赵南星时,王洽请求罢免自已,未得准许。天启五年四月,御史李应公迎合魏忠贤的意思弹劾王洽,于是王洽被削去官职赋闲在家。崇祯元年朝廷召见并授予(王洽)工部右侍郎一职,代理本部事务。兵部尚书王在晋被罢官,皇帝召见群臣,
40、认为王洽容貌奇伟,当即提拔他为兵部尚书。王洽上书陈述有关军政的十件事,皇帝都.赞扬并采纳。不久向皇上进言:“祖宗养兵百万,不耗费朝廷的一文钱,是屯田的缘故。总督张佳允、巡抚张国彦在蓟镇推行屯田政策,被豪门大族阻挠。抛弃上天赐予大地滋生的利益,却每日讲述生财的方法,来用作供养军队的资金,这不是大大的失策吗!请求皇帝下令给各道监察官员,让他们遵守先朝军队七分用来防御操练、三分用来屯田开垦的制度,真心实意尽力施行,希望对国家经济有帮助。”皇帝称赞叫好,立即命令施行。曾经上奏淘汰年事已高且无人推荐的武士四十八人,以具有边防军事才能为由举荐监察官员杨嗣昌、梁廷栋,他们后来都受到重用。崇祯二年十月,大清军
41、队从大安口进入,京城戒备森严。王洽急忙征召四方军队入京城护卫。督师袁崇焕、巡抚解经传、总兵官祖大寿等先后到达,但不能与之抗衡,大清军队于是深入内地。皇帝十分担忧,十一月召见问询朝廷大臣。侍郎周延儒说:“兵部尚书准备防御有疏漏之处,调度不合理。”检讨项煜接着弹劾他,并且说:“世宗斩杀一个丁汝夔,将士们震惊害怕,强大的敌人连夜逃跑。”皇帝点头称是,于是把王洽投入监狱。第二年四月,王洽竟然死在狱中。不久定罪,还是被判死罪。王洽操行高洁美好,为人刚直,在当时非常有声望,但是应对突发事件并不是他所擅长的。突然遭遇重大变故,因为时局艰难而显出不足。遵化陷落,第二天才得到报告。皇帝因他侦察探求情况不清楚而大
42、怒,又因为朝廷大臣玩忽职守,正打算用严厉的刑法惩治,因此对王洽一点也不宽恕。此后京城多次遭受战祸,宰辅重臣都得以免罪,世人多为王洽感到惋惜。15C(“入”和“拂”两字赋景物以人的情态错)L6诗人白天游山,山中有茂盛的清苍、翠绿之色,山中美景令人神怡;日暮投宿,朋友家的恬静环境令人称羡,幽深的小径两旁,绿竹浓密;主客畅饮,与朋友欢欣畅谈,饮酒高歌,忘掉世俗机心的欢快令人沉醉。评分标准:共3点,每点2分。17.16.(6分)(1)其志洁,故其称物芳(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18. 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归属:属于;划定从属
43、关系。归依:投靠,依附。根据语境“城镇化中的乡愁概念是情感( )” .可知第一处修饰语是情感,突出的是情感的依附性。应该选择“归依”。第二处.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趋势。取向:选取的方向;趋向。根据前文“同时也是物质文明的( )”,可知第二处是写“城镇化中的乡愁概念”与“物质文明”的关系,应该选择“取向”。第三处,现世:今生,这一辈子;出丑,丢脸。现时:时间词,现在;当前。根据语境“乡愁,是散文的精神土壤。从古到今,个人的生存方式虽有不同,却都离不开与( )的关联”,可知该句是强调“个人的生存方式”与“今生今世”的关联。因此,第三空应该选择“现世”。第四处,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
44、本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本源:事物产生的根源。根据语境“回到生活本身,才有立足大地的散文生活,这也正是生活艺术的( )”,可知这一句强调的是“回到生活本身,才有立足大地的散文生活”正是生活艺术的根本属性。因此,第四空应该选择“本质”。故选C.19.本题考查表达准确的能力。原文中的句子更好。修改后的句子表达不准确:一是语意不明,“表达乡愁的散文写作”应该改成“散文写作中的乡愁”,这样才能与后面的“挽歌”“序曲”照应;二是“不是.而.”是并列关系,这里前后是递进关系,应该改为“不仅是.更应该.”.原文句子语意贯通,表达准确。(4分)20.而应是现在时和将来时 同时也是社会的(每点2分)21.(
45、1)令嫒-小女;(2)效尤-学习;(3)惠存-保存;(4)鼎力相助-尽绵薄之力;(5)忝列-荣登。22. 进博会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进博会与内需潜力巨大的中国共赢进博会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23.【审题提示】本题属于多材料多元化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考查考生对时代热点的理解以及文化领悟与传承能力。材料由三部分构成:引题部分给出三段材料小时候国旗国旗真美丽的儿歌传唱、2019央视开学第一课对“五星红旗”的内涵阐释、各新闻媒体对贫困地区升旗模范的事实报道,三则材料紧扣“国旗”展开,散而不乱;任务部分给出明确任务,要求考生从三个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所给身份完成写作;要求部分给出常规要求,新增两项指令:“切合
46、身份,贴合背景”。虽然高仿真2019年全国卷,但任务群数量有所减少,身份限制性有所加强,实用文体写作继续跟进。中华民族的“国旗情结”由来已久,2019年9月1日,央视“开学第一课”,更是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通过讲述为了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而不懈奋斗的动人故事,再度激起观众的澎湃爱国情怀,让人们认识到五星红旗不可撼动的地位。本题以儿歌导入、节目点睛和新闻剪辑为引导语,引发考生感悟思考,继而以任务驱动点燃考生的爱国情结与国旗意识,激发考生完成情景写作与交际应用写作的双重任务。考生可以从“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词切入,通过升旗故事的展开叙述、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和与澳门同学跨时空的对话,展
47、现青年学子怎样面对国旗、个人怎样与国旗建立关联、国旗怎样引领我们成长和国旗怎样见证祖国富强等一系列问题的独到见解,让五星红旗与每个人的生命相勾连,让爱国情怀得到升华和传承。【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五星红旗迎风飘,男儿爱国壮志豪(发言稿)2.以红旗之名,扬爱国之情(发言稿)3.思宜爱国,行亦爱国(演讲稿)4.五星闪耀,红旗燃情(演讲稿)5.莲上红旗心,吾汝同胞情给念念的一封信6.我们都是护旗手给念念同学的一封信7.爱五星红旗,铸华夏丹心在国旗下的演讲偏题立意:1.以青春之我,扬国家之威。(以谈论青春奋斗为主,偏离“国旗”这一核心话题)2.传承文化,为国效力。(重心偏离,以“传承文化”为主题)3
48、.让澳门告慰历史。(落脚点放在澳门身上,立意局限于对澳门历史的回忆,写作重心偏移)4.澳门之美,美在优雅。(没有把澳门与大陆关联起来,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弄反了)【范文展示一】思宜爱国,行亦爱国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作为一名护旗手在国旗下讲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思宜爱国,行亦爱国”。思宜爱国,是培建爱国之心的奠基石。爱国情应根植于内心。爱国,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对自己国家的永恒不变的精神信仰。鲁迅先生有言:国家乃是民族根本。国家对于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爱国也是我们应当终身恪守的准则。培建爱国之心首先应该在思想上建立起深固的爱国根植。歌德曾说:一个人对国家有崇高的敬畏,爱国之情才可体现
49、。当我们站在五星红旗之下,当存敬畏之心,当庄严宣誓守卫国旗。爱国,于我们中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思宜爱国,行亦爱国,爱国还应体现于行动之上。昔有曹植挥洒的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今有102岁老人次仁曲珍阿妈深怀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坚持半个世纪在家中升国旗;昔有辛弃疾面临国难而无以酬志时“醉里挑灯看剑”,今有王继才夫妇为国守岛,守护国旗试问:若他们不具根植于内心深沉的爱国情怀,何来感人肺腑的爱国之心?同样,每周一次和重大节日的升旗仪式不也是为了培养我们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吗?行亦爱国,是根植爱国之情的离合器。“人之行,当宜爱国。”周易二千五百年的教诲仍在耳边回荡,爱国之行,实宜珍视
50、。当然,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我们并不需要将爱国之行理解为大行为、大作为,需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倘若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体现自己的爱国之心,那么,一个民族的共同行动亦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正如我们现在,在升旗仪式结束之后是我们自己践行爱国精神的关键时机,怀揣一颗敬畏之心仰望五星红旗,平日之中努力学习,争取长大之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爱国的实践见诸日常小事,做好即是爱国。仅有言思,不落实于行动,到头来只是纸上谈兵;而仅有行动,没有言思,行动就会缺乏方向的引领,到头还是一场空。因此知行合一是培养爱国情怀的不二法门。让我们以五星红旗之名,燃中华儿女之情,思宜爱国,行亦爱国,如此,爱国之心方可
51、培建,爱国之情方可永植!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点评本文观点鲜明,立意精准独到。标题采用八字对称句式,立意不同凡响。开头情景切入,身份代入感极强。主体部分采用二分并列式结构,眉目清晰,比喻精当:“思宜爱国,是培建爱国之心的奠基石”“行亦爱国,是根植爱国之情的离合器”。最后合二为一“知行合一是培养爱国情怀的不二法门”,使文章的主体结构实现了总分总与层进式的完美组合。最妙的是文章的结尾:“思宜爱国,行亦爱国,如此,爱国之心方可培建,爱国之情方可永植”两个对句简洁有力,收束全文,可谓妙语点睛,照亮全文。【范文展示二】莲上红旗心,吾当同胞情给念念的一封信亲爱的念念:你好!今天是澳门回归20周年纪念日,
52、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这里给你写信,转瞬之间,澳门已经回归祖国二十年了!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我的窗前,我兴奋地起身,跑上阳台。在我家的对面有一所的希望小学,那里正升起一面鲜红的国旗,于是我忽然想到你,想到可爱的澳门。你还记得吗?我几年前曾去过澳门,我为那些干净的街道和欢笑的人群所倾倒,每一个我遇见的澳门人都告诉我,一国两制真好,回归祖国真好!今天在那片阳光普照、插满国旗与区旗的土地上,我想你们的笑容一定会更加的灿烂,因为今天,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年了!我知道澳门这么多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当葡萄牙国旗被取下,五星红旗插上澳门各处时,这变化已抵挡不住了。每一个中国人,在见到那鲜红的旗帜时,心中总
53、会溢出一股激动,总会弥漫一种真情,想要把脚下的这片土地建设得更好,我想,你也一样。莲花在澳门盛放,五星红旗在澳门飘扬,你曾经同我说过杜岚老奶奶的故事,你说她升起了澳门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你十分敬佩她。在今天,我想告诉你,在我们大陆,更有许多这样的人,西藏的次仁曲珍阿妈每日在家升国旗,坚持了半个世纪;王继才夫妇坚守开山岛,每日升国旗,32年如一日;哈力克依明27年用旧80面国旗,只为让国旗每日飘扬这些人都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代表,都是我们五四青年学习的榜样!念念,听说你即将高考,与我一样,我希望你能来祖国大陆上大学,同我一道,我们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我们是同胞,是兄弟姐妹,我相信我们间的情谊是血浓于水
54、的!在今年开学日,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听了很多有关五星红旗的故事,若你来了,我便一一讲给你听,其中有两个澳门的小学生,他们给新时代领路人写了信,新时代领路人的回信让我深受感动,也再次让我感受到了澳门人民对祖国的一份热爱与一片赤忱。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一首歌:“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希望你捧着莲花来,缀以红旗心,在盛开之际,我们同看祖国大好山河。祝前程似锦,回归纪念日快乐! 你的大陆朋友:明华2019年12月20日 点评本文巧用双关,将澳门莲花旗与祖国五星红旗并置拟题,色彩鲜明,情感真挚。文章从澳门回归二十周年纪念日说起,将澳门的盛世回归与自己的两地见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简洁的故事叙述与新闻推介,形成历史的纵深感,准确地诠释了文章的主题:澳门与大陆手足相连,澳门学子与大陆同学互通有无,同胞之情与国旗情怀断难割舍。无论是精细化的希望小学升旗仪式的插入,还是跨时空的两地人物联动,都体现了考生运思的匠心与扎实的文学功底。文章开头情景导入,贴合背景;结尾诗韵点题,切合身份,完美地实现了材料大满贯。全文如汩汩泉水,滤过心田,留下深情,简洁隽永而又芳香四溢,给读者以怦然心动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