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年高一历史练习2: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863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一历史练习2: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高一历史练习2: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高一历史练习2: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高一历史练习2: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高一历史练习2: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2年高一历史练习2: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2年高一历史练习2: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 据史料记载,上海青帮著名人物杜月笙发迹后请杨度为自己修家谱,最终杨度为杜月笙选择了杜甫为其先祖。这一记载体现出家谱()A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B具有传承先辈精神和鼓励后人的目的C是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重要资料D深受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解析:杜月笙发迹后,请杨度为他修家谱,说明其深受尊宗敬祖的古代宗法制观念的影响,D正确;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A、B、C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排除。答案:D2 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

2、,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解析:材料“有人”认为刘邦不能向其父行旧礼的根据是刘邦是君主,可见,君主的威严是第一位的,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主专制。答案:B3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解析:根据所学,材料中“隋唐政治制度”指在中央实行的三省六部制。A项中“独立施政”和

3、B项中“地方分权”都不符合三省六部制说法,D项“皇权顶峰”是指清雍正帝时期军机处的设置。答案:C4 汉武帝在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下了一道严令郡国必须举人的诏书:“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C征辟制 D科举制解析:材料中的“不举孝”“不察廉”等信息反映出当时实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答案:B5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

4、避。”上述材料说明 ()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解析:首先根据题干材料内容明确“御史”、“丞相史”、“左右丞”、“制纠弹之官”等皆为监察官,从其在不同时期的职责或规定证明了监察制度的不断完善,故D项正确。A项中的“弹劾”、B项中的“素质”都不能体现材料的主题;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D6 右图是歙县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许国八角牌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牌坊雕刻精美,气势雄伟,可谓古牌坊中的瑰宝B该牌坊的建立,有光宗耀祖之意C许国以大学士兼任丞相,故有能力建此牌坊D

5、牌坊上“先学后臣”,用意在于鼓励家乡人读书解析:明太祖时期,已经废除了丞相制度。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故许国不可能担任丞相职务。答案:C7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特色是秉持儒家道德价值观的文官系统。它是唯一能够与今天的现代政治接轨的。不能接轨的是传统的君主制度,不合理处是任命来自上面,不由人民决定。该观点有褒有贬,贬的主要是针对()A宗法制 B科举制C郡县制 D皇帝制解析: 从材料“不能接轨的是传统的君主制度,不合理处是任命来自上面,不由人民决定”可以判断。传统的君主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其核心是皇帝制度,大小官吏由皇帝任免,君主具有独断性和专断性。答案:D8 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

6、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科目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采用排除法。由进士科考核经贴、写作、时务策等内容看出在数量和难度上要大于明经科,说法错误,选择A项。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明经与进士两科,正确;从考试内容看,两科都考察儒家经典,正确;“三试”考察时务策,体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

7、能力,正确,故选A项。答案:A9 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御史府内阁军机处 B中朝内阁 军机处C中朝中书门下军机处 D尚书台都察院内阁解析: “中朝”出现于汉武帝时期,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参与决策,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则形成了“外朝”,被拒于政治决策之外,相权削弱,君权加强;“内阁”正式设立于明成祖时,后来权势和地位逐步提高,权压众臣,六部百司实际上被架空,皇权进一步加强;“军机

8、处”由亲臣重臣组成,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故B项符合要求。答案:B10 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可能是哪个时期的制度()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该时期无丞相,故可判断定为明朝。答案:D11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A宋朝实行重

9、文轻武的政策 B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D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解析:皇族担任政府官吏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后直接为官;没有科举成绩的也可以通过“恩荫”直接当朝为官,“考取功名”不是“恩萌”的条件,D项说法错误。答案:D12 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是()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A BC D解析: “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大意是“做皇帝要以自己亲历亲为地治理天下

10、,而不是仅仅被天下人所奉养”,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说法较片面。答案:B二、非选择题1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皇朝被推翻时才告终。它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一个秩序井然的有效的官僚机构、军用驰道网和北方的长城;所有这些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材料二秦始皇一举废除了分封制度,不过,继秦而起的汉皇帝更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

11、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秦始皇建立的帝国结构又渐渐恢复,只是没有原先的恐惧和压迫。因之,汉帝国繁荣了四个世纪,约相当于罗马帝国的统治时间。材料三宋以后的元朝(12791368年)是独特的,因为它是蒙古人而非中国人的皇朝。那以前,游牧民也时常入侵中国,但只能偶尔控制个别地区。而那时,一支蛮人的入侵队伍却首次成功地征服、统治了整个中国。实际上,这些蒙古人当时已侵占了欧亚大部分地区,那时的中国仅是一个东起太平洋、西至黑海的庞大帝国的一部分。但是,这些蒙古统治者,人数上较之他们千百万的中国臣民,少得可怜,而且,得不到中国贵族和农民的拥护。他们以征服者的身份进行统治,对中国的制度或者中国人的生活

12、方式几乎没作什么让步。他们起用外国人参与行政管理,推崇趋于衰退的佛教而不提倡儒家学说,并普遍地剥削国民。因此,当他们的军事力量衰落时,其政权也就为起来造反的农民和心怀不满的士大夫所消灭。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帝国结构”的主要表现。促使这种“帝国结构”结束的因素有哪些?(2)据材料二,汉朝在初期是如何管理地方的?产生了怎样的后果?最终是采取什么措施“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的?(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元朝是在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首次成功地征服、统治了整个中国”的?材料中作者认为元朝“庞大帝国”被消灭的原因有哪些?(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

13、古代地方制度演变的趋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1)问,前一问由材料一中的“它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一个秩序井然的有效的官僚机构”及所学知识说明;后一问实际上是要回答辛亥革命的原因与条件。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联系到汉朝初期推行的郡国并行制,由此回答产生的后果与解决措施。第(3)问,前一问回答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后一问对材料三进行概括提炼即可。第(4)问,要从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角度进行阐述。 答案: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君主专制的强化、外国的侵略、社会矛盾激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

14、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2)推行郡国并行制;出现了王国问题或地方割据;颁行“推恩令”。(3)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直接管辖山东、山西和河北部分地区,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原因:蒙古统治者人数少,得不到中原人的支持;强制中原人改变生活方式;思想上没有提倡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阶级矛盾尖锐) (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14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统治者继往开来,精心制定的监察制度,在不同时期曾经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仔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

15、时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秦创建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地方设立十三部刺史,监察地方长吏。魏晋南北朝,中央御史台直接受命于皇帝,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隋设御史台、司隶台、谒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元朝,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还制定了一整套监察法规。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

16、按察司。清朝,地方监察沿用明制。材料二 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材料三凡有官守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元史凡御史犯罪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明史职官志“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有骄肆慢上、贪酷不法、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倘知情蒙弊,以误国论。”大清会典事例(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2)材料二中,宋代对担任监察官员的资格有何要求?(不得照抄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月课”、“辱台

17、钱”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明清时期在吏治方面的特点。(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影响。(5)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今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何启示?解析:第(1)问属于材料主旨归纳题,监察制度是加强皇权的措施之一,所以在归纳时要注意联系古代皇权日益加强这一整体发展的趋势去把握材料。结合材料一,从“春秋战国时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到“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可得出监察制度“日益加强”和“体系日益完善”两大趋势,由“直接听命于皇帝”“直属皇帝”等信息可得出监察官员“由中央任免”。第(2)问要注意“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

18、次”“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等关键信息,在归纳材料意思时注意灵活变通,不能照抄原文。第(3)问,归纳材料主旨要注意“勿问汉人回回”“凡御史犯罪罪加三等”“许都察院直言无隐”等信息,注意要点和语言规范。第(4)问要把监察制度置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来认识,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皇权;二是存在滥用职权的隐患,以及权力过于分散。第(5)问注意紧扣主题监察百官,从有利于整顿吏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这一角度展开阐述。答案:(1)主要特点:监察制度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而发展、完善。监察组织严密、独立,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形成系统。监察官员由中央任免、受中央监察机构直接统领,有相对的独立性。(2)要求: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或从政经验)。不良后果:往往会导致御史滥用职权。(3)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重奖重罚;对玩忽职守、违法犯罪的监察官员从严惩处。(4)重要影响: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加强了君主专制;监察官员惩治贪官污吏,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会导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等。(或监管制度严密,但以专制皇权为依托的古代监察制度无法克服其弊端等酌情给分)(5)启示: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反腐倡廉;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回答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