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1.29MB ,
资源ID:498152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9815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2 第8单元 第25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2 第8单元 第25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25讲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及“文化大革命”后国民经济的停滞,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会议确立了指导思想。2召开:1978年12月,北京。3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4.意义(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党和国家

2、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2)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3)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转变。,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1)主要内容经营方式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管理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购销体制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为农产品自由买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2)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经济大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城市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1)中国国情导致改革

3、后实行的仍是小农经济,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仍十分落后,不利于机械化大生产,不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要实现农民富裕的目标还有很大难度。(2)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还很低,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跟不上工业化发展的要求。(3)土地所有权不清晰。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开展: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2)内容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

4、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过程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3)建设成就 经济增长:年均9%的增长速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人民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邓小平

5、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据此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提示:在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障。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过程(1)创办经济特区设立:我国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作为经济特区。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意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6、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4)开发和开放浦东: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浦东新区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5)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2特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

7、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三步走”发展战略(1)制定:中共十三大(1987年)。(2)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内容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中国经济的转型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什么是体制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发展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厉以宁

8、国家命运: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思维激活“双重转型”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维度给我们提供了观察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同视角。2新时期的对外开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的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它涵盖了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等。多年来我国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不断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对外贸易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范海龙开放通商与对外开放的比较思维激活对外开放对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生产、推

9、进经济体制改革起了重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究1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史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史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

10、,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宁可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史(1)史料一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根本区别在于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2)史料二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新阶段改革的主要使命是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1)史料一论述了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实践探索。根据史料一,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前后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史料二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特点。根据史料二,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

11、的特点。提示(1)问题: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区别: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前者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后者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2)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者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3)允许旧体制外出现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探究2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

12、史料一1980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摘编自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史料二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摘编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1)史料一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渐进性特征。(2)史料二反映了新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加,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1)依据史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2)分析史料二所示中国新

13、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提示(1)从沿海到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具体形式及发展阶段(1)开放原因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加快我国的发展。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14、,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2)具体形式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3)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以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第二阶段: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今,这个阶段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经济体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下是一组关于新中国历史变迁的漫画。结合所学知

15、识,对以上图片进行比对,选择两张或两张以上图片,提取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依据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解析材料中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消费状况。图一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历长期战争后经济残破,人民生活水平低,“没有钱无法买东西”。图二说明20世纪60年代中国由于轻工业、农业发展不足,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粮食、轻工业产品缺乏,因而实行“票证经济”,人们购物必须要有相应的票,因而“光有钱买不了东西”。图三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动乱,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物资匮乏,因而出现无货,买不着商品的局面。图四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后

16、经济有所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传统消费观的影响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不敢大量消费,有钱后多进行储蓄。图五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社会物资、商品种类不断增多,人们在消费时面临多种选择,因而出现“握着钱不知买啥东西”的情况。图六反映出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购物可以不用现金,多种电子支付方式的兴起,使人们“不拿钱也能买东西”。从材料中任选两张或两张以上图片,提取一个角度,如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科技发展影响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等等;进而结合史实进行阐述即可。答案示例:论题:改革开放前后新中国经济体制

17、的变化。阐述:图二、图五经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得以确立,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国家通过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资供应的问题,于是出现了图二中“光有钱买不了东西”的场景。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发展,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五花八门的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市场的商品琳琅满目,消费者的选择性多了,但却更加无法选择了,于是出现了图五中“握着钱不知买啥东西”的情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整个

18、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日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考法示例】运用生活情境,隐性考查经济体制改革(2020全国卷31)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B政企职责不分弊

19、端得到解决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知情境:本题运用1983年8个年轻人承包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的生活情境,深化认知经济体制改革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明立意:以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经营方式的变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抓关键:“1983年”“经济责任制”“承包经营”是解答本题的主要路径。理思路:解答本题时可以这样去思考:1983年,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了几年,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马上开始,它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题干中的制药厂实行经济责任制,说明是企业自己负责,这肯定就是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安徽省委、省政府后来实行小

20、型国营企业的承包经营也是如此。到这里答案(D项)就非常明确了。【真题体验】1新时期对外开放(2020全国卷31)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A增强国营企业活力B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B根据材料“1978年底”“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讨论日本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为了借鉴他国经验,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故B项正确。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020全国卷31)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

21、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A材料反映的是1983年企业(百货商场)与人民政府签订承包合同,该合同的规定一改过去的分配制度,鼓励企业创收,因而激起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热情,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故A项正确;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排除B项;C、D两项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均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排除。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2019全国卷31)197919

22、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 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A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还林还牧,举办社队企业,这使得农村比较单一的农耕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A项正确;社队企业属于集体企业,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开始实施和推广,C项“完善了”的说法错误,故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错误。4改革开放

23、后的乡镇企业发展(2018全国卷31)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A材料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商、饮、服务业等行业,而农业领域的数量反而降低,这说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转移,故A项正确;城乡一体化在20世纪80年代并未实现,且现在仍在建设当中,排

24、除B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初步确立的,故C项错误;题干只是呈现了1982年到1988年我国工业领域中乡镇企业的数量变化,无法体现工业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5经济体制改革(2017全国卷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C本题的关键信息:一是时间“1990年”,二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

25、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这份报告通过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主张摆脱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6经济特区的设立(2016海南单科25)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安徽开始的,与“广东和福建两省”不符,故A项错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

26、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确定以广东和福建两省为基础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故B项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与“1979年”不符,故C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与“1979年”不符,故D项错误。1(2020德州模拟)“最初,我们的许多干部都想不通。我们为什么要放弃集体生产共同富裕的原则而去走发家致富的道路?这不是我们曾经反对的资本主义道路吗?然而,群众却非常热心。”文中“干部想不通”的历史事件是()A三大改造B“大跃进”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干部想不通”的是“群众却非常热心”的历史事件,而“群众却非常热心”的事件是“放弃集

27、体生产共同富裕的原则而去走发家致富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所推广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D项;在三大改造中实行的政策是“集体化”,这与题干中“放弃集体生产”不一致,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大跃进”,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走的是共同富裕道路,这与题干中“放弃集体生产共同富裕的原则”不一致,排除C项。2(2020福州模拟)1979年,新华社报道了山东临清赵汝兰一家植棉纯收入10 239元的新闻,被多家媒体转载。第二年又报道了兰州雁滩公社李德样从生产队分到一万元,被社员们称为“万元户”的通讯。“万元户”一词由此开始流行。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模式

28、初步形成B农村改革由东向西推进C社会价值观念逐渐转变D人民公社体制焕发生机C新华社对两个万元户事迹的报道使得“万元户”一词开始流行,这反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故选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A项;新华社报道的顺序是先山东临清,后甘肃兰州,但这并不等同于农村改革是由东向西推进的,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民公社体制,排除D项。3(2020许昌一模)同1978年相比,1982年我国的工农业产值增长32.6%,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已较为明显,而且,失调的经济比例也有所调整,国民经济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29、()A国家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B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逐步展开C全面平反冤假错案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根据材料“同1978年相比,1982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已较为明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显著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推动了生产力进步,故选B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国家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排除A项;“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属于政治改革,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于1992年之后,排除D项。4(2020丹东模拟)“星期日工程师”是指周一到周六为国营企业工作,周日或节假日为民营、乡镇企业提供无偿或有偿技术服务的国企技术人员。20世纪80年

30、代初,“星期日工程师”开始在中国大量出现。这反映了当时()A“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成效B企业发展需要政府扶持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D由材料“为民营、乡镇企业提供无偿或有偿技术服务的国企技术人员”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需要技术服务的大量“民营、乡镇企业”,即非公有制经济,故选D项;中国于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排除A项;“星期日工程师”是在休息时间为民营、乡镇企业提供服务的个人行为而非政府行为,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在于国有企业,目标是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综合服务能力,与材料中所提及的民营、乡镇企业无关,排除C项。5(2020攀枝花一

31、模)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粮票和油票。到1993年底,全国95%以上的市县停止粮票的流通,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粮票到1993年才停止流通说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渐进前行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粮票的停用说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渐进前行,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展开,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加深,而非强调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

32、可知,1993年粮票停止运行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已逐步确立,排除D项。6(2020玉林摸底)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并创造了脍炙人口的“深圳速度”。“深圳速度”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B港深两地联系的密切C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A1980年中国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深圳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材料中“深圳速度”的出现就主要得益于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故选A项;材料并未提及港深两地的联系,且这也并非“深圳速度”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只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并未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排除C项;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只是“深圳速度”出现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