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板快攻点整体突破,综合选择题要精准精准分析诊断文学类文本的选择题为必考题,设题常从多个角度入手,小说的情节、环境、语言、主题、标题、手法等都会涉及,且命题切入口小。经过一轮复习我们基本掌握了选择题设题的角度,但存在细节关注不到位,选项和文本比对不细致等问题。二轮复习时,需要关注细节,从细节入手,加强比对意识,尤其是对选项中列举内容的比对,力争此题不失分。(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
2、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什么?看
3、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
4、家说。“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
5、,倒还在其次”“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
6、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禹一声也不响。“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禹一声也不响。“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
7、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有删改) 改编判断以下对文章分析鉴赏的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1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答: 答案正确。2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
8、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答: 答案正确。3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答: 答案正确。4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答: 答案错误。“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错误,鲁迅从反顾历史和讽喻现实的目的出发,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上古时代的神话世界里插入大量的现代人事,使作品逸出了传统历史小说的范围,呈现出鲜明的怪诞性和讽刺喜剧情调。5通过大禹和大臣们的
9、对比刻画了大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和勇于改革的胆识。答: 答案正确。6这篇小说取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但是作者虚构了很多原故事中不存在的人物和情节,推陈出新。作品考查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答: 答案正确。我存在的问题: 高效突破提升1快速浏览选项,圈出关键信息解答小说选择题时,一般要优先快速浏览各个选项,圈画出有关思路、主题、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关键词。2锁定文本范围,解读相关内容选项表述的内容有的是针对一句话,有的是针对某段,也有的是针对全文。这就要用圈画的方式标出相应的句段,锁定文本中或部分或整体的范围。接着,就要准确解读这些范围中的内容。3综合比较辨析,注意选项误
10、区必须把选项的分析鉴赏与自己的解读进行综合比较加以辨析,选出表述最恰当的选项。综合比较辨析时,重在“两看”:“一看”圈出的关键词是否有文本依据,“二看”选项表述和自己的解读是否对应。筛选恰当项时,要特别注意不当项的设题误区:主旨理解不恰当处。或过于狭隘,或过于拔高。人物形象分析有误处。或贬损,或夸大,或拔高。内容理解不符合文本处。曲解文意、张冠李戴,表述不准确,原因分析牵强附会,结论想当然等。艺术手法表述不当处。或手法概括无中生有,或手法判断不够准确,或手法作用分析错误,或语言特点判断不准确等。(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小步舞法莫泊桑大灾大难不会让我悲伤。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
11、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我就跟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它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打开顶针般大的小门。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
12、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只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长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带微笑。他手里总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地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
13、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我想和他谈一谈。于是有一天,在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他也鞠了个躬:“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已经成了朋友,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在国王路易十五时代,他曾是歌剧院的舞蹈教师。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就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的一件礼物。一跟他说起舞蹈,他就絮叨个没完没了。有一天,他很知心地跟我说:“先生,我妻子叫拉卡斯特利。如果您乐意,我可以介绍您认识她,不过她要到下午才上这儿来。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
14、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只是我上午就来,因为我起得早。”我一吃完午饭就立刻回到公园。不一会儿,我就远远望见我的朋友,彬彬有礼地让一位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妇人挽着胳膊。她就是拉卡斯特利,曾经深受那整个风流时代宠爱的伟大舞蹈家。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阳透过树叶在我们身上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吗?”我对老舞蹈师说。他意外得打了个哆嗦。“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王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有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他开
15、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儿也没听懂。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老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坏了。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他们突然停了下来,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三天以后,我动身去外省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已被铲平。没有了心爱的过去
16、时代的花园,没有了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他们怎样了呢?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张英伦译,有删改)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初见老舞蹈师时见他拿着一根手杖,后来得知这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给他的一件礼物,二者不仅前后照应,也暗示着人世的沧桑。B老舞蹈师在一个早晨,“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他之所以避开别人,是因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C老舞蹈师夫妇跳完小步舞之后,“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这种失态其实是一种宣泄,说明当时他们的内心压抑痛苦。D小说注重从小事中感受大时代,虽然“我”与
17、老舞蹈师夫妇的相遇相识十分平常,但偶尔提到的“国王路易十五时代”,却使寻常故事有了历史感。1审题规范题目要求从“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角度进行分析鉴赏,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思路规范3整合答案参考答案B(2019湖北省武昌区高三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最后的电波行动开始了。我父亲原定走北路,负责掩护,由于李安本出马,结果被调至南路,随大部队行动。“要不是老李,”我父亲后来常说,“我说不定早就见马克思了。”“老李,外号飞锤,不仅收报发报样样娴熟,而且机务上也有一套。自1941年皖南事变后,和我在新四军皖中独立师第三团共事,我这一辈子啊”父亲屡次这样感叹,皆因他的一套娴熟技术皆传自李
18、安本。按计划大部队一路向南猛突,但电台始终保持静默。相反,北路小队频繁发报,他们把平时抄收的新闻稿都拿出来,反复发送。果然,敌人上当了,开始调集兵力向北围追堵截。旅长下令全速前进,争取时间。他说:“我们越快到达,北路的压力便会越早解除。”据事后得知的消息,驻青城日军指挥官藤田五郎大佐曾多次接到南路发现我军大部队的报告,但他并不相信,以为这是新四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因为日军的情报部门一直在跟踪监听,并随时向他报告,证明新四军的电台就在北路。这一错误的判断使他错失良机,打好的算盘完全落空。白露过后第七天,我军终于突破重围,来到了江边,与江北前来接应的部队胜利会师。部队到达时,已是深夜。旅长顾不上休息
19、,下令立即架设电台,与北路联系。“那是一个十分炎热的夜晚。”我父亲清楚地记得,他们来不及找地方,就在江边一个渔棚边架起了电线。旅长和参谋长都站在我父亲边上,等候消息。我父亲连续呼叫,一连半个小时都没有回音。大家浑身是汗,心都焦烂了。“他们也许在行动中,没有架设天线。”我父亲这样说,手里攥紧了老李临行前送给他的烟斗。这时渡船已经陆续到了。旅长指示我父亲继续不停地呼叫,一刻也不要停。“一有消息,马上向我报告。”吩咐完了,他便和参谋长一起到江边指挥部队渡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天渐渐亮了,东边泛起一抹淡淡的晨光。这时耳机里突然传来声音。我父亲兴奋地大叫:“来了!来了!”有人立即前去报告旅长。不一会儿,
20、旅长和参谋长都小跑着过来了。“怎么样,怎么样了?”旅长连声问道。可耳机里忽然出现了长时间的静默。我父亲一边调整波长,一边连续呼叫。“怎么回事?是他们吗?”旅长问道。我父亲说:“是的,肯定是的。”“他们情况如何?”旅长又问。我父亲摇头道:“不知怎么突然断了”“呼叫,给我呼叫!”我父亲连续不断地敲击着电键,时间漫长得令人窒息。终于,嘀嘀嗒嗒,嘀嘀嗒嗒,耳机里传来熟悉的电波声。“老李!是老李!”我父亲叫了起来。众人一片欢呼。“嘘”我父亲做了噤声的手势。大家随即安静下来。我父亲急忙开始抄报。抄一句,参谋长就迫不及待地拿过来照着密码本翻译,可一句也翻译不出来。“这不对啊。”他对我父亲说。我父亲抄完报后,
21、接过来一看,头脑顿时嗡了一下。“这是脑记密码!”“什么意思?”参谋长问。我父亲解释说,这说明他们已经销毁了密码,因为脑记密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使用。“看来他们已非常危险,否则不会销毁密码。”我父亲说。好在李安本教过他脑记密码的方法,凭着这种方法,他把电文翻译了出来。大意是,他们已身陷重围,弹尽粮绝,密码已毁,电台也即将销毁。旅长说:“告诉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回来,我们等着他们!”我父亲把电报发出后,对方一下子没了声音。按照李安本的操作惯例,他每收完电报,都要给收据。可这次却是例外。“收到没有?”旅长问。我父亲摇摇头。“呼叫,给我呼叫!”旅长大声命令,声音都有些变调了。我父亲不停地呼叫
22、,身上大汗淋漓。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收报机又有了声音。我父亲扶了一下耳机,连忙抄收,没想到抄下来的却是一组明码:再见,战友“坏了!”我父亲心里一沉,知道这是最后的告别。没容他多想,耳机里又跳出一串明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随后,耳机里的声音戛然而止。旅长接过抄报,半天没有说话。他默默地摘下帽子。我父亲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在场的人也都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我父亲将烟斗放到胸前口袋里,默默地将电报机重新背在肩上。周围是死一般的沉寂,只有江风划过长空,发出尖厉的呼啸声(摘编自人民文学,2018年第7期)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防止日军围追堵截,
23、新四军采用了调虎离山之计,将我军兵分两路进行突围,但突围计划是以牺牲北线部队为代价的。B小说中环境描写着重表现了江边的自然气候,如炎热夜晚、淡淡晨光、江风划过长空等,既渲染了气氛,又反衬了新四军奋勇抗敌、不畏艰险的精神。C小说刻画人物时,大量使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传神地塑造了旅长、李安本、父亲等鲜明的人物形象。D小说采用了顺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手法,不仅使小说情节安排张弛有度,而且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叙述时空具有纵深感,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1)审题规范题目要求从“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角度进行鉴赏,选出“正确”的“一项”。(2)寻找文本,规范比较 (3)整合答案参考答案D2小说结尾老
24、李发送两组明码“再见,战友”和“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请简要分析这两组明码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答: 答案情节内容上:“再见,战友”预告着北路军全军覆没的结局;“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是即将牺牲的革命志士对生者继续奋勇前行的激励。人物塑造上:赞颂了李安本所代表的革命志士坚毅顽强、革命信仰坚定执着的形象。主题思想上:悲壮而激越的结局表达了革命战斗之火永不熄灭的主题。表达效果上:北路“铁的新四军”的最后声音具有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分析老李发送的两组明码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情节、人物、
25、主题、表达效果等角度入手。从情节上看,“再见,战友”隐晦点出北路军全军覆没的结局,使小说情节完整;“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则是北路军对生者的激励,丰富了小说内容。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两组明码表现了以李安本为代表的新四军不畏牺牲、意志坚定的顽强斗争精神。从主题上看,两组明码表达了革命战斗之火永不熄灭的主题。从表达效果上看,北路军最后的声音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3“老李”在小说中并未出场,但他的英雄形象却跃然纸上,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这样设计的艺术效果。(6分)答: 答案侧面烘托。小说开头和结尾分别用侧面烘托的方式描摹了老李技艺高超的神秘形象与英勇赴死的胆识和气魄。作为暗线。老李虽未出场,但
26、其命运作为小说的暗线展开,不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老李的幕后英雄形象深化了小说赞扬无数无名英烈不畏牺牲、革命精神永不止息的主题,对现实社会具有思想启发和引导作用。(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明确塑造未出场人物的形象使用了哪些手法,然后再去分析其作用。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既然人物未出场,那么说明小说并未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而是以侧面烘托的形式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了老李技艺的高超和慷慨赴死的气魄。从结构的角度来看,老李虽未出场,但其经历、命运却隐含在情节之中,作为小说的暗线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激发了读者
27、的阅读兴趣。从主题的角度来看,塑造老李幕后英雄的形象,借老李来赞扬无名英雄们的英勇无畏和革命精神的永不止息,强化了小说主题。配套作业一、(2019重庆一中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变脸范小青我和我老婆,老夫老妻。好多夫妻,有了第三代,互相间就不再以名字相称,而是按着孙辈的叫法来称呼对方,我喊她奶奶,她喊我爷爷。好多人家都这样。既老又不太老嘛,是个尴尬的年纪。还像年轻时那样喊名字,甚至是爱称、昵称之类,感觉就有点儿异怪了。现在年轻人好像有个什么“么么哒”,也不知道啥意思,反正上了年纪的,都不这么喊,别说心呀肝的,连原先好好的名字,喊起来都觉得怪不自然了,干脆就拉着嗓子连名带
28、姓一起喊,但是如果真这么喊,人家又会觉得你们家生分了,像外人了,也不够文明礼貌呀。所以我们的婚姻生活中有那么一段时间,互相间的称呼有些奇怪,经常没来由地就变了,一会儿喊小名,一会儿是大名,又或者是连名带姓,一会儿又是“喂”“哎”,总之怎么喊都觉得不顺,拗口。还好,这样的尴尬时间并不长。我老婆在小区门口的超市做收银员,大家都认得她。喊她曾阿姨,我听到了,觉得称呼不错,就跟着喊,时间一长,她就是曾阿姨,再也不是我当初穷追到手的曾优美了。差不多同时,曾阿姨也找到了我的新称呼,她喊我艾老师。艾老师,水开了。曾阿姨,青菜咸了。真是一个潇洒自在的时代。后来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了,我的手机被偷了,得换新手机。手
29、机就像是我身上的一个器官,它有温度、有脉动,所以刚刚被偷,我就发现了,我一发现手机没了,顿时心脏要停跳了,那还了得。我以最快速度到了家附近的营业厅,先挂失,再用老号码办新手机。你们懂的,问题来了。需要我的脸和身份证照片匹配。只有匹配了,才能办理手机业务。我坐到机器面前,让机器检查我是谁。你们猜得到,我不是我。怎么办?我一着急,打电话让我弟弟来帮我解决困难,我弟弟比我横,说不定他有办法。我弟弟迅速赶来,因为我电话里口气比较着急,他以为谁欺负我了,见了我就问,人呢,狗日的人呢?一边还抻拳撸臂。我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说,人在这儿呢,可惜此人已经不是此人了。等我说明了事由,我弟弟一身的劲儿没处去了。眼看生
30、意要泡汤,营业员急呀,忽然眼神闪亮,大声说,咦,咦,你,是你。她把我弟弟的脸拉去和我的照片匹配,额的个神,匹配度百分之六十五。够了够了,超过五十了,可以办了。我不在乎她把我弟弟当成我,反正我可以用我的名字办手机了,现在已经进入数据化时代,不用实名制办手机还真不方便。我只是奇怪,为什么弟弟的脸能管我的用?我和弟弟离开营业厅的时候,营业员欢送我们,慢走啊,艾老师。我顿时头皮一麻,咦,你认得我?营业员说,我当然认得你,你是艾老师,大名鼎鼎的,这条街上谁不认得你。我气得说,那你假装不认得我,还为难我?营业员说,艾老师,我可不敢为难你,但是我认得你是没有用的,系统不认得你,机器不认得你,我就办不了。她说
31、得真有理。总之,丢失手机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有惊无险,有麻烦但不算大。我又碰到事情了,我要去银行取钱。你们会觉得奇怪,现在不都已经无纸化了吗,支付宝、微信都行,最老土的就是刷银行卡了,难道还有比这更逊的吗?有呀,我家儿子相亲了,得带上彩礼呀,什么东西你都可以拿手机支付,彩礼你能吗?不能吧。你看到亲家就把手机朝他面前一竖说,你扫我还是我扫你?嘁。还是带上现钱比较靠谱一点。我带上银行卡和身份证,到了银行,里边一个人也没有。左顾右盼的时候,面前的一台机器突然说话了。我吓了一跳,赶紧听它说,欢迎光临,取款请按1,存款请按2,办理挂失请按3,还有什么什么请按45678910。我心想,就取个款,听它那么多
32、干吗,按了个1,塞卡,输密码,结果机器并没有吐钱出来,它又说话了,信息核对有误,请重新核对信息。难道我的脸又不行了?我气得说,你个蠢货,什么也不懂。机器说,请重新核对信息。我正没有办法,旁边突然冒出一个人来,他站到我的取款机前,脸一伸,钱就哗啦啦地吐出来了,他收起厚厚的一沓钱,也不数,回头朝我笑笑。机器说,欢迎下次光临。我急得大喊起来:不对不对,是我的钱,是我,快来人哪,打劫啦!曾阿姨推醒了我,一脸瞧不起的样子,说,你也不嫌累得慌,睡个午觉,还做梦,你要打劫谁呢?我一下子惊醒过来,出一身冷汗,还好,还好,是个梦。我把可怕的梦境告诉了曾阿姨,曾阿姨冷笑一声说,恭喜你,你的梦已经实现了。曾阿姨把手
33、机竖到我眼前,我看到一条惊人的标题:巨变!巨变!银行巨变无人银行正式开业!(原载人民文学2018年7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真是一个潇洒自在的时代”说明随着时代和科技发展,主人公夫妻二人也在积极融入和适应变化。B手机被偷成了天大的事,必须马上挂失重办,因为这关系到自身利益,也说明了人对技术的依赖。C营业员认识我,但对身份不匹配也无可奈何,某种程度上是在奉行“机器比人更可靠”的理念。D结尾部分曾阿姨说“你的梦已经实现了”,说明技术带来的变化离我们越来越近,有的已成现实。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小说思想内容的能力。这里的“潇洒自在”有反讽意。2小说开
34、头写艾老师和曾阿姨寻找适合彼此的称呼,有什么作用?(6分)答: 答案小说开头写艾老师和曾阿姨的称呼变化,生动体现了在时代变化下的身份困境。为下文写买手机需“身份匹配”的事情做了铺垫。用语幽默诙谐,同时称呼变化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感。(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开头情节的作用。应该从内容、结构、语言几方面分析。内容上,艾老师和曾阿姨这对老夫妻在当今时代找不到适合彼此的称呼,表现了在当今这个称呼多样化的时代的一种无所适从的困窘;结构上,开头称呼的情节为下文写手机丢后“身份匹配”的事件做铺垫;语言上,风趣幽默,贴近生活,感觉很亲切,有时代感。3小说是现实的,也是荒诞的,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种写法的
35、理解。(6分)答: 答案现实:手机、支付宝、微信、无人银行都是我们生活中真切存在的;人脸识别、送彩礼等也是我们可能遭遇的生活。荒诞:弟弟的脸能管“我”的用,机器比人更可靠;“我”无法证明“我”自己的尴尬和错位。源于现实又超于现实,富于夸张的效果,有利于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技术依赖,自我丢失、错位等问题的思考。(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首先应该结合文本指出小说的现实性从何体现(手机、支付宝、微信、无人银行、人脸识别、彩礼等),小说的荒诞性从何体现(弟弟刷脸、机器比人可靠、自己无法证明自己、荒诞的梦境);最后指出将现实与荒诞结合起来的表达效果(源于现实又超于现实,富于夸张的效果,
36、揭示了现代社会对技术、机器的依赖,人的自我丢失、错位等问题)。二、(2019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等七校联合体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红高粱莫言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冷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
37、出很远。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他的视线,只闻队伍脚步声,不见队伍形和影。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忙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了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日本人来了同胞们准备好开枪开炮”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
38、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窸窣声响。雾奇浓,活泼多变。我父亲的脸上,
39、无数密集的小水点凝成大颗粒的水珠,他的一撮头发,粘在头皮上。从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和成熟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我父亲早已闻惯,不新不奇。在这次雾中行军里,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中隐隐约约地透过来,唤起父亲心灵深处一种非常遥远的回忆。七天之后,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那时候,余司令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藉,流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浸泡成稀泥,使他们拔腿迟缓。腥甜的
40、气味令人窒息,一群前来吃人肉的狗,坐在高粱地里,目光炯炯地盯着父亲和余司令。余司令掏出自来得手枪,甩手一响,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眼。群狗一哄而散,坐得远远的,呜呜地咆哮着,贪婪地望着死尸。他对着那群狗打完了所有的子弹,狗跑得无影无踪。余司令对我父亲说:“走吧,儿子!”一老一小,便迎着月光,向高粱深处走去。那股弥漫田野的腥甜味浸透了我父亲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他。(节选自红高粱家族,略有改动)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红高粱充满诗意,也隐含血腥,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B
41、小说综合运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描写环境,壮美与优美兼具,既呈现了家乡的风貌,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C小说开头管“我父亲”叫“土匪种”,表明我对父亲的态度是不尊敬的,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余占鳖。D余司令“甩手一响,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眼”,这体现了余司令的粗野狂暴与果断干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表明我对父亲的态度是不尊敬的”分析错误。原文称呼父亲为“这个土匪种”只是一种叙述的腔调,显得野性十足。5有人评论本文的开头“兼具现实的真切感与历史的厚重感”,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答: 答案现实的真切感:开篇时间具体到“八月初九”,如同现实生
42、活记录的再现;小说通过“父亲”的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受,如“热烘烘的香味”“凉气逼人”“打了一个冷战”等,给读者呈现了真切的生活场景;送别场面描写也增加了小说的真切感。历史的厚重感:故事发生在“一九三九年”,距离读者已有近百年,小说又通过“我”的叙述,拉开与那段往事的距离,增强了历史感;开篇就交代日后余占鳌成了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这种叙述方式也突出了历史的厚重感。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先审清题干,明白问题的具体指向。本题题干要求理解和领悟小说开头“兼具现实的真切感与历史的厚重感”这一艺术魅力,作答时考生要从“现实的真切感”和“历史的厚重感”这两
43、方面进行思考。仔细阅读小说的开头,可以发现能体现“现实的真切感”的内容有:(1)时间具体:“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像是在真实地记录现实生活;(2)“奶奶”对“父亲”送别场面的描写显得很真实,“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小说通过对“父亲”的各种感官感受的描写,如“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冷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使得当时的场景很真实等。“历史的厚重感”的体现有:(1)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尤其是“一九三九年”,距离今天时间久远;(2)小说借“我”的叙述,表现“爷爷”“奶奶”“父亲”时代的故事,也体现了一种“历
44、史的厚重感”;(3)开篇就交代“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将故事拉到抗日战争的年代,也体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6莫言曾说“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其艺术风格上的“邪劲儿”。(6分)答: 答案“邪劲儿”指的是小说创作不走寻常路,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情节安排上看:小说淡化了情节,打破了时空的顺序,灵活地将两代人的故事交错叙述以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从人物塑造上看:小说没有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特征,而是让人物的成长变化自然地通过环境得以体现。从叙述风格上看:小说打破了单一的叙述方式,兼有“我”
45、的有限视角和“我奶奶”的全知视角,将人物在小说中的表达与“我”的表达自然结合,无拘无束,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从主旨表达上看:小说弱化了主旨表达,在不经意间让读者体会中国农民对抗外敌入侵的淳朴态度和生命之气,让小说有一种原始的激情和力量。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艺术风格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要求考生分析本篇小说艺术风格上的“邪劲儿”,通过审读题干“莫言曾说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可知,分析本篇小说艺术风格上的“邪劲儿”,可以从“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两个角度思考。首先要明确小说创作的“邪劲儿”指什么,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邪劲儿”解读时要抓住“邪”,与“正
46、”相对,小说创作的“邪劲儿”就是指小说创作不走寻常路。本篇小说在情节的安排上,跳出了时空的顺序,比较灵活自由。而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场景的转换来体现,如“余占鳌司令”(爷爷)与“父亲”。在主旨表现上,主要通过描写淳朴的农民对抗外敌入侵的淳朴态度来展现一种原始的激情和力量,如“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余司令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藉,流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浸泡成稀泥,使他们拔腿迟缓”等。在叙述风格方面,打破了单一的叙述方式,同时,在抒情方面也很直白而复杂,充满“邪劲儿”,如对高密东北乡的情感
47、抒发等。考生作答时,一定要抓住“邪劲儿”,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三、(2019原创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新坟台静农太阳将偏西了,大家都午梦醒来。大家嚷嚷着,好像一窝马蜂。都不提防,从西巷口传出一种破竹般的女人的声音,“哈哈,新郎看菜,招待不周,诸亲友多喝一杯喜酒,嘻嘻,恭喜,恭喜!”大家都听熟了,知道这是疯了的四太太的叫喊。“她又来了!”一个少年烟匠,带了讨厌的口吻说。她果然从西巷口走出来,手拿着一个细竹竿;穿了一件旧蓝布褂,满身是泥土和鼻涕,头发如银丝般的蓬乱在头上;满脸都是皱纹。她大声的叫喊着,嘴边流出白沫。“西厢屋开两桌海参席,东厢屋也开两桌;大厅屋鱼翅席,是送亲的。哈哈,真
48、热闹!招呼作乐,阿,你听放炮了,劈拍,劈拍,劈拍拍。哈哈,新郎看菜,招待不周,诸亲友多喝一杯喜酒,嘻嘻,恭喜,恭喜。”“恭喜四太太,娶媳妇了!”有人故意地打趣。“同喜,同喜,多喝一杯,这喜酒!哈哈,真热闹,劈拍,劈拍拍!”“四太太,你那手里拿的什么呢?”“哈哈,你不知道吗!小姐腊月腊八就出阁,这是她的衣裳料,你看,这是摹本缎,这是绫绸,这是官纱同杭纺。”她左手拿起那小竹竿,右手一节一节地指着对人说。“四太太真有福,娶媳妇又嫁囡!”“有什么福呢,哈哈,人在世上不都是为儿女吗?嘻嘻,我这一辈事算完了,儿女都安顿了。你看,要不是他们父亲死的早,我也不这样累!哈,招待不周,亲友们不要客气,多喝一杯,这
49、喜酒!”她说了,白唾沫喷得满衣都是的。“那不是来了轿么?请你喝亲家酒呢。”拎茶壶的李大,故意这样说想叫她走,免得她在这里打扰。“对啦,对啦,有偏大家,亲家接我喝酒呢,哈哈。”她拿了竹竿向东走了,嘴里还咕噜着,“女儿嫁了,媳妇娶了。”这时候有一个乡下人是顺便在这里喝茶的,于是就问他同位的萧二混子:“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大年纪的女人?”“她吗,她是一个疯子!”“他妈的,没有见过女人这样地出丑,女儿被大兵奸死了,儿子被大兵打死了,自己却疯了,也不知前世作的什么孽!”汪老光愤愤地接了萧二混子的话,睁着他朦胧的醉眼,喷着酒气说。黑云布满了天宇的夜,老更夫昂三打了三更以后,回到更楼上,打梆子的老七正在香
50、油的灯光下,烧酒煨得冒直汽地等着他,他俩随坐在更楼板上喝起来了。“哈哈,新郎看菜,亲友们多喝一杯好好地上轿到婆家去在家是娇生惯养,在婆家可不行,”从遥远处隐约地传到这小小的更楼里,老更夫昂三呷了一口酒,双眉蹙着说:“我真有些怕听,好像鬼叫,在这夜里。”“她这将来也不知怎样?”“到这样了,还问什么将来!唉,人世真不能说,没光复前赵四爷在衙门里,给人家说公了事,家里是出一屋进一屋,倒是何等的风光,现在是这样的结局!女儿被兵强奸,儿子被杀,四太太怎能够不发疯呢?四爷死后,四太太自然是眼巴巴地望着男婚女嫁,没想到儿女将长成人,遇了这样的凶事!”“五爷为什么也不问她的事?”“入他的,这不讲良心的!要是他
51、问她的事,倒不至于这样了。那次兵变,他自己只晓得跑;要是着人招呼一声,她们母子不也跑掉了么?他妈的,有了这样的亲兄弟!”“四太太的家产不都归了他么?”“可不是?她家凶事出了以后,他便猫哭老鼠假慈悲地替她伤心,趁着四太太死去活来的时候将红契都哄去了,她是一个女人,自然没心,其实要钱也没用,根都绝了。”“要晓得倘若留点钱,也不致现在没饭吃!”“到婆家去可不行新郎看菜这喜酒”那哑哑的声音依旧断续地传来。“遭这大凶险,想是坟地不好的原故,但为什么五爷家还好好的呢?真难说!”“也许是坟地不好,四爷家是长门,自然是先遭凶险;反正他也不会好的,我活了五十岁了,看的多,恶有恶报,你将来是看得见的。”他俩谈着,
52、喝着,酒已尽了;老七觉得是时候了,拿了木梆下楼走去。“新郎看菜到婆家去这喜酒”先是独自哑哑地在这凄凉黑夜的空虚里叫喊,现在却同了木梆的声音混在一起了。(节选自1935年鲁迅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市井细民的群像,同时不同的人物也有不同的语言表现,大部分人冷漠世故,老更夫昂三却对四太太的遭遇敢于仗义执言。B在镇上的人们午梦醒来嚷嚷不休的时候,这时从西巷口传来四太太的疯话,人物还未出场,但传来的话语已经让读者对其个性特点有了一个基本把握。C四太太从一出场就是一个疯子,她的出现是为描写其他人物而设置的背景
53、陪衬,因此在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时对于四太太的疯言疯语不应特别关注。D小说除了大量的语言描写以外,在人物对话的间隙还有零星的环境描写,这类描写虽然不多,但在营造氛围表达思想情感方面蕴含了很深的意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综合能力。C项,理解偏颇。四太太的“疯言疯语”其实也能反映许多内容,从她对儿女婚事的幻想性描述中可以知道她家原来是生活很富裕的,从她对儿女婚事的期盼语气可以知道在四爷去世后为儿女成家立业是她的人生理想;她的“疯言疯语”不仅推动着故事情节的逐步展开,还为故事情节营造了浓重的悲惨氛围,有利于作品主题的表述。8台静农小说的价值追求之一是批判当时中国社会的国民性
54、。请结合本篇小说进行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对于弱者的悲惨遭遇,表现出普遍的麻木不仁。四太太因为遭遇重大打击而疯癫,但当她到镇上出现的时候,普通的底层民众大都对她感到厌烦,少年烟匠讨厌她,“拎茶壶的李大,故意这样说想叫她走,免得她在这里打扰”,一些无聊的闲人还拿她的遭遇打趣。当贫弱者遭灾时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作为四爷的亲弟弟,五爷在兵祸来临时毫不顾惜四太太孤儿寡母,自顾自地逃走,当看到四太太遭受兵祸后乘机侵占了其家产,将她赶出家门乞讨为生。对天灾人祸没有清醒的认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四太太的遭遇明显是人祸,可镇上的汪老光却认为是四太太自己作孽,老七和昂三虽然在感情上同情四太太,但也认为她的遭
55、遇是坟地不好。(答对一点给2分,共6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以及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围绕题目中“批判当时中国社会的国民性”的要求,依据人物的言行等,从小说中的人物身上找出当时国民思想自身的缺陷和弊病。如通过当时底层民众对四太太的厌烦、打趣等,提炼出第一个要点;通过“五爷”的行为,提炼出第二个要点;通过汪老光及老七、昂三的对话,提炼出第三个要点。9小说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叙事上不追求情节上的波澜起伏,只围绕疯子四太太及与她有关的人物展开叙述,突显了以四太太为主的诸多人物;以人物的对话来交代和推进故事情节,先通过乡下人与汪老光的对话交代了四太太发疯的原因,再通过昂三和老七的夜谈交代了五爷对四太太趁火打劫的阴险手段,在刻画人物的同时叙写了故事情节,可谓一举两得;小说在叙述视角上采用旁观者叙述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拓展叙事空间,使故事情节显得更加客观真实自然。(答对一点给2分,共6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叙事”是小说的主要表达方式,本文的叙事特点主要体现在叙事的节奏、人物对话及叙述视角三个方面,如叙事的节奏不追求起伏,以人物对话交代和推动故事情节,采用旁观者视角,拓展叙事的空间,使故事情节更加客观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