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36KB ,
资源ID:497907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9790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年语文高考阅读复习专题辅导(诗歌鉴赏6).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年语文高考阅读复习专题辅导(诗歌鉴赏6).doc

1、2012年语文高考阅读复习专题辅导(诗歌鉴赏6)古典诗歌鉴赏第一讲 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鉴赏示例 1、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白云泉 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 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 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答案:1、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

2、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陈焕)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注】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但却摒弃人间富贵。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怀,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 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

3、? 答:傲然独立的风姿。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了严冬群芳纷谢,独有梅花凌寒开放的景象,歌咏了不怕困难、倔强不屈的傲然风骨。陈焕的“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写出在深山僻野、人迹罕至的地方,诗人突然发现了傲然特立、寂寞开放的一树梅花,感到意外、惊喜。抒写了诗人高蹈自守的襟怀。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泾溪(唐 罗隐)泾溪石险人惊惧,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注】径溪是指今甘肃天水市东南的泾谷水,今名永川河。 这首诗寓含着种什么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答:许多事故往往出于人人自以为安全而失去警惕的时候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

4、问题。咏柳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诗歌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答案:(1)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浩然之态。“秋后”与“清霜”重复。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瀑布 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

5、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第二讲 思乡怀人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鉴赏示例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 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

6、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案:(1)写猛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7、(2)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想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江楼感 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1)一三两句用“同来”与“独上”相照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2)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都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 答:表达了诗人怀念和寂寞惆怅的情怀。 比喻、以动衬静、叠字回环。 描写了江楼下如水的月光照临波光荡漾的江面那种浩渺恬静的景色。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漫书 司空图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

8、。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有人评论道:“却恨莺声似故山”,一个“恨”字,出人意表,“无理之极”。你同意吗?试作简要分析。 答:看似无理,实在情中。诗人恨鸟不改“乡音”,就是恨人改了“乡音”,就是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把听不到“乡音”之恨,移到不改“乡音”的鸟的身上。使所抒之情更深更曲,出人意表。读来颇有神奇之感。 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指出这首诗前两联与后两联在情感表达上采用的不同手法。 请对历来受到好评的第二联作简要赏析。 答:前两联:借景抒情;

9、后两联:直抒胸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叶”和“孤舟”的意象,具有飘零的性质,表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哀凄之情。而“叶”被风吹得簌簌作响,“孤舟”处于清冷的月色之中。更加强化了孤寂、凄凉、漂泊的情感。第三讲 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如李白赠汪伦直接书写离情别意;

10、王昌龄的别刘胥(“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抒发自己“天生贤才”,却终未被用的激愤;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重在对友人的劝勉;而柳永的雨霖铃则重在抒发离愁别恨。鉴赏这类诗必须仔细体味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的类型。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 鉴赏示例 1、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案:本诗抒发的是

11、作者的离别之愁。 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阅读下列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送魏二全诗四句都有写景,一、二句和三、四句所写之景有何不同? (2)试比较分析两首诗的作者所抒发的离别之情是否相同。 答:前两句写眼前的实景 ,后两句写分别后想像的虚景(未点明是分别后的想象之景,不得分)。 送魏二一诗表现了作者离别时的惆怅哀婉之情 ;别董

12、大中的离别之情则于慰藉中寄希望,带有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 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目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1) 请从现实与想象交融的角度,说说作者在尾联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2) 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的理解和评价。 答:(1)就要分别了,主人与归客开怀畅饮,期盼着别后再相逢。表现出思念友人的情感。 (2)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

13、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古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4、阅读下面王勃的两首诗,回答问题。江亭月夜送别(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江亭月夜送别(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1) 王勃的这两首同题送别诗,在表达感情方面写法有何主要区别?请作简要分析。 (2)有人评点江亭月夜送别(其二)这首诗时,称赞“寒”字之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1)第一首用“谁见泣离群”直接抒情,表达离愁;第二首用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手法委婉(间接)地表达离情。

14、(2)同意。作者感到此夜江山寒,一个“寒”字极写出友人离去后心情的沉重与冷寂。第四讲 山水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鉴赏示例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15、,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 (2)体现的思想情趣: (3)如何体现的: 答案:(1)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3)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

16、躯此外更何求?(1) 江村的景物特点是怎样的? (2) 诗中哪两个生活场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3) 末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1)幽静。(2)老妻画纸,稚子敲针表现了诗人长久漂泊,终于安定之后的宁静。(3)对江村生活的满足;对功利的无求。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 ,爱杀江南。(1) 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 (2) 古典诗歌的意境,有“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之分,你认为此曲属何种意境,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答

17、案:(1)空间转换,时远时近:作者的眼睛和画笔起始于了望大江远山,然后写两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又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光,便一览无余了。动静结合:流水生烟,山岚耸翠,此为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驰来,酒旗在风中招展,又于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2)“有我之境”,这首曲看似客观描写,但实际处处有我。如“看沙鸥”之“看”固然是“我”看,“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淡”也包含着作者的感受和评价。七句写景中如果没有作者表赞叹一字,但笔笔都像用蘸满了爱的浓汁画出来的,否则哪能这样美丽与可爱。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18、完成后面的题目。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1)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幽”的? (2)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案:(1)选择幽静的意象写幽,以动衬幽,以声衬幽。 (2)有恬然自得之乐,又有报国无门、寂寞惆怅之慨。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1) 诗的一、二两句描写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2) 你认为诗的三、四两句中哪个字最为精练传神?请结合全诗的

19、内容加以赏析。 答:(1)幽深、宁静的特点。 (2)“闲”字。栀子花在庭院中开放,“闲”在那里,无人观赏;一个闲字从侧面衬托了妇姑雨中浴蚕的繁忙景象。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题杨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杨州。注:唐开成二年,诗人探弟病寄居杨州禅智寺。后因歇假逾期而离职 (1)本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简要分析本诗首联和尾联所表现的景象和使用的手法。 答:(1)孤寂凄凉黯然神伤(2)首联通过秋雨后嘶哑凄咽的蝉声和秋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透露出萧瑟秋意,以“蝉噪”反衬寺院的幽静,以秋雨秋风烘托寺院

20、的冷寂。尾联写竹林西边秋风传来杨州的繁华市井中歌舞喧闹之声,反衬诗人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于写景之中暗含着诗人的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第五讲 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边塞诗的内容大体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归纳:(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21、) 统治者穷兵黩武 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 家乡思乡念亲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2)风格雄壮豪迈。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4)常用词语 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碛西轮台龟兹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 鉴赏示例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见,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

22、山。注:关山 系乐曲关山月 梅花 系乐曲梅花落 (1)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 。两首诗都写了 和 。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2) 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两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答:(1)边塞诗 乐曲声 月色 (2)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梅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诗歌重视炼字炼句,语言精练,富于表现力。试结合诗

23、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 答:第三联从写“晓战”到抱鞍眠,极概括地写出了边塞整日行军作战的情景何常备不懈的紧张军旅生活。“抱”字更突出地表现了紧张状态,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就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 3、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 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 答、(1)渲染了一种阴沉肃穆的气氛;明写景物,暗写外敌入侵,战云密布。 (2)对战争的警觉和敏感;刚毅果断的气魄;毕胜的信心和决心。 第六讲 咏史怀古诗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

24、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怀古诗中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常用的手法有对比、巧

25、用典故、融情于景等方法, 鉴赏示例 1、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答案:一二句先从听觉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写尽了梁园的衰败。三、四句作者别开生面,从“庭树不知”的角度以乐景写哀情,其吊古之情便愈见伤痛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注: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结绮临春”陈后主营造的两座楼阁。 (1) 这首诗以“台城”为题,其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历史反思? (2) 结句“

26、只缘一曲后庭花”显示了这首怀古诗高超的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答:诗人反思了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原因:奢侈豪华,荒淫误国。 诗人借用玉树后庭花的典故,用听觉形象来代替议论,无论野草凄凉中,玉树后庭花的乐曲在空中回荡,使人联想起当年翠袖曼舞的场面,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可听可感的具体形象。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1)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 颔联的“诗眼”是哪两个字?为什么? 答案:(1)怅惘、孤寂、抑郁的心情。 (2)是“摇”和“滴”两个字。城不会动,但“凉风发”使水摇影动,似乎城也在摇荡;月是不会滴露的,但秋月如洗,仿佛会凝珠滴下。这两个字化静为动,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