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素养目标整合1了解运动、相对静止和规律的含义。2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3分析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要点晨背整合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2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3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自主学习【学新知整合】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_和过程
2、。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_和_。世界上不存在脱离_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_。脱离_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变化根本属性存在方式运动承担者物质3静止的含义(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_没有发生变化。(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_,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_的运动。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区别:运动是_、永恒的和_;静止是有条件的、_和相对的。(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_状态;物质世界是_与_的统一。(3)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_;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_和诡辩论。根本性质运
3、动特殊无条件的绝对的暂时的特殊绝对运动相对静止不变论相对主义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_、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_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_,也不能被_。(2)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_。本质的意志创造消灭规律3方法论要求(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_规律,按_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_的。人可以在_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_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尊重规律无能为力认识 利用物质的唯一
4、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二者不能混淆。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法律都不是规律,它们都是主观的,可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们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本身。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发生作用可以给人类带来积极后果,也可以给人类带来消极后果,但是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没有好坏之分。规律是客观的,没有好坏之分,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练疑难整合】1判一判:对下列观点的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物质的
5、唯一特性是运动。()(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3)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此不存在静止。()(4)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5)水往低处流、苹果落地都是规律。()(6)人们引水上山、发射卫星,这说明万有引力规律不起作用。()2连一连:(1)无条件、永恒的、绝对的 A规律(2)有条件、暂时的、相对的 B运动(3)客观的、普遍的、可利用C静止3析一析: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关原理分析以下观点。刻舟求剑 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芝诺认为“飞矢不动”。提示:否认事
6、物的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看到物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看到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看到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观点。议题探究 议题一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上面写道:“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100生丁等于1法郎)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有个人按照广告刊登的地址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一封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
7、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探究 1:这则广告利用了什么观点来狡辩?探究 2:说明这则广告的错误所在?提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宇宙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存在。提示:整个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广告只看到了运动未看到静止。是一种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名师点拨】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关系理解强调误区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侧 重 强调 物 质离 不 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 何
8、运 动 都 有自 己 的 承 担 者或者载体。离开物 质 载 体 的 运动是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方法论要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也不能离开物质谈运动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静止 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两种情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特点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区别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9、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马哲的运动观 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技巧图示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对点训练】训练1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事物的相对静止。通过播放数十张相同画面的胶片,使得银幕上的人物呈现静止,这体现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A 正确;B、C
10、分别阐述了运动的基本形式以及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均不合题意,不选;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 说法错误。答案:A议题二 规律的客观性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这是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2019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科学的治国理政是有规律可循并按照规律进行的过程。探索、认识和尊重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探索和遵循规律并按规律办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开拓治国理政新境界。探究 1: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说明什么哲学道理?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是如何体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提示:说明世界上
11、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宇宙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存在。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中的“稳”,是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向好”,则是事物绝对运动的表现。因此,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主要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探究 2:讨论交流:科学的治国理政为什么要按照规律进行?探究 3:合作探究:科学的治国理政怎样按照规律进行?提示: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科学的治国理政也有规律可循,要按照规律进行。提示: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进行科学的治
12、国理政。【名师点拨】1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提醒:(1)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2)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
13、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提醒: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方法论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宿命论”,夸大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二是“唯意志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规律的客
14、观性。【对点训练】训练2 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神秘消失了。考古证实,当时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掉600棵树木。等到人们认识到砍伐林木、破坏环境的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活动,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无力回天了。题中材料告诉我们()A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B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D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必受惩罚解析: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A 错误。B、C 不符合题意,排除。古楼兰现象表明,蔑视客观规律,不仅办不好事情,而且必然遭到失败,D 正确。答案:D随堂检测 1.最近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地球已经进入震动模式。”频繁
15、发生的地震灾害也让部分公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 BCD答案:A2寓言刻舟求剑的哲学寓意有()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指空间位置的移动 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是荒谬的A BC 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懂得寓言的寓意:寓言中的主人公割裂了静止与运动的关系,其行为反映了只承认静止而否认
16、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观点,正确;观点片面;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B3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画了一个急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画出了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A BC D解析:材料中后一位画家以动来衬托静,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说的是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都强调了运动和静止是不可分割的。故选 D 项。答案:
17、D4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率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可使人员伤亡减少39%和95%。在2019年6月17日22点55分发生的四川宜宾长宁县6.0级地震中,地震预警网提前10秒向宜宾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为震区群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防止灾害的发生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突破地质的复杂条件是科学防灾减灾的关键A BC D解析:我国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
18、极为重要,这表明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符合题意。宜宾长宁地震中,地震预警网提前 10 秒向宜宾预警,提前 61 秒向成都预警,为震区群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表明地理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符合题意。“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防止灾害发生”的说法过于绝对,要防止灾害发生,必须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说法错误。地质地貌的条件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突破地质地貌的复杂条件,错误。答案:C5出现漫画中的结局,可能是()A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B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C文化素养水平太低 D没有学习哲学解析:漫画中“已经很努力了”,说明已经充分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故 A 不选;努力的结果一无所有,是因为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故 B 项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