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52KB ,
资源ID:496634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9663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宾阳中学2016年秋学期期考高二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A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 B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2.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

2、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3.二十四史中,元代之前每部正史收录的妇女最多不过60人,元代开始数量大幅增加,元史收入了187人,明史则收入了308人,而且基本上都是“贞、孝、节、烈”的典型。这反映了A官方史学受理学影响 B妇女地位较大改善C主流文化思想发生质变 D蒙古政权迅速汉化4.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这是因为黄宗羲的思想A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B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C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 D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5.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

3、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A没有法制观念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忽视道德建设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6.古希腊哲学有一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该命题有四种可能:一是甲洗衣,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洗;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你认为,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 A柏拉图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7.有历史研究者收集到了一则史料:苏格拉底朋友海尔莫盖尼斯说“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把无

4、辜的人处死,而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说话说的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吗?”由此得出结论较为科学合理的是A雅典法庭无公平与正义 B辩论有害于民主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D论证了君主专制合理性8.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里的“荒唐言”反映出A红楼梦极大地冲击了统治秩序 B封建社会将为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C红楼梦与当时的主流思想不符 D封建伦理道德在当时已无积极影响9.隋炀帝有诗:“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初唐政治家、文学家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材料最能说明A火药出现不晚于隋朝 B火药

5、在唐朝时应用于军事C火药发明者是炼丹家 D火药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10.右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A讲究工笔重彩 B强调个性表现C重视气势雄性 D追求摹写逼真11.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12.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

6、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1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4.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这就造成人们政治上的不平

7、等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这一观点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主张相比较,两者都特别强调A提倡解放人性 B关注政治上的平等C注重社会民主 D关注家庭生活的平等 15.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C马克思主义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16.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

8、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17.人民日报1978年7月1日最新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还是懂得不多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A展现了毛泽东敢于自我批评的高尚品质 B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C展示毛泽东的不足之处,为否定毛泽东做思想准备D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18.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

9、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19.“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

10、的凝聚力B“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C“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20.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 (邓小平 、袁隆平)。”这句话说明A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 B邓小平 、袁隆平重视农业 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 D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2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11、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22.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23.“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与该诗是同一创作风格的美术作品是A B C D24.“乐圣”贝多芬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他曾把拿破仑当成建立共和国的英雄人物,并为他谱写的一首交响曲是 A.英雄交响曲 B.小

12、夜曲 C.蓝色多瑙河 D.茶花女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52分;第25题16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

13、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材料三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昌言,万国所同喻,前此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飚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

14、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 孙中山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故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务有以阻止国民革命目的之进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于至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孙中山1924年北上宣言(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2分)(2)归纳材料二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6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西方列强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孙中山认识发生变化的因素

15、。(8分) 26.阅读下列有关“一战”的史料:材料一 两年半以来,盟军(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不可摧毁的力量。他们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材料二 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

16、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希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他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请回答:(1)材料1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4分)(2)材料1、2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面的观点较符合实际?(6分)(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8分)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威尔逊离开华盛顿时,他在全世界享有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威望和道德影响他

17、那勇敢而有分寸的讲话,在欧洲人民听起来,远远超过他们自己政治家的声音.幻灭是如此彻底,以致那些最抱有希望的人几乎不敢谈了。他们问那些从巴黎回来的人,这会是真的吗?和约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坏吗?总统碰到什么事情了?是什么弱点和不幸,造成这样一件令人惊奇的,意料不到的出卖呢? 摘自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材料二 处于外交生涯顶峰的威尔逊,乐于得到这个缔造成战后世界和平的机会威尔逊要求公正和平的口号,同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于是总统带着和平使者的美名前往。这变成了一出个人的悲剧;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被欧洲哪些固执的领导人,持批评态度的参议员们和他自己的一些心怀不满的顾问们从他的身上剥下来。

18、摘自美国外交政策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判断,威尔逊为什么要离开华盛顿?为什么当时他享有无与伦比的威望? (6分)(2)“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指的是什么?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指的是谁? (6分)(3)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判断“幻灭是如此彻底”的含义。(6分)2016年秋学期宾阳中学期考参考答案高二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AACCBCCABCB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BACDBDADABDA二、材料题(25题16分;26题18分;27题18分;共52分)25. (1)角度:政治意义(或民主政治)。

19、(2分)(2)不同看法:第一段材料反映出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中;第二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带来什么变化,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县城的普通民众中。(4分)理解: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是不一样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2分)(3)变化: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称帝国主义为“友邦”,对其抱有幻想;在北上宣言中孙中山认识到“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主张推倒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4分)因素:吸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再受挫的教训;目睹帝国主义勾结军阀与国民革命为敌;得到中共和苏联的帮助;自身不懈追

20、求真理坚持革命与时俱进的精神。(4分,任答两点即可) 26. (1)“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 (4分)(2)不同:德国认为同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摧毁的力量;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后者的观点较符合实际。(6分)(3)德国认为同盟国“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不负任何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4分)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双方都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都是非正义的。(4分)27、(1)目的:赴法国巴黎参加巴黎和会。原因:美国参战使德国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欧洲的重建对美国寄予厚望。(6分)(2)外衣:指威尔逊提出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其有很大的欺骗性。领导人: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等(或出席巴黎和会的英法政要)。(6分)(3)含义: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企图通过建立国联来控制他国,以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结果由于英法反对,美国未能达到最初的目的,故美国资产阶级对此表示失望。(6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