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303KB ,
资源ID:496299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9629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第11单元 第34讲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第11单元 第34讲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34讲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1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2经济因素: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上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3思想因素: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近代科学传入中国。二、“异端”思想家李贽1学术上:大力鞭挞程朱理学,否定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2道德上:批判传统道德,提出人皆有私,提倡个性自由发展。3哲学上: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王夫之(1)世界观:强调“理在气中”。(2)方法论:宣扬“形

2、、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颠覆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3)伦理学: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2黄宗羲(1)反对专制暴君政治,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2)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3)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4)主张“是非决于学校”。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针对的仅仅是个别残暴的“恶”君,“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并不能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的观念,他的思想本质上还是封建传统的民本思想,他仍寄希望于贤明的君主;他所倡导的法治主要是一系列的统治方法,而不是法治统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3顾炎武(1)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3、呼唤。(2)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3)主张“经世致用”。四、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评价1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2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3明末的批判思潮深刻地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明清思想领域的变化1明朝后期以李贽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2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思想家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他还反对重农抑商观念

4、,提出“工商皆本”。3顾炎武、王夫之也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1明清文化高压政策对社会转型的阻碍明朝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士人发挥个人见解,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清朝建立后,沿袭明朝的这种传统,向全国学校颁发卧碑。要求学生成为顺民,并在中央国子监设置绳愆厅,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控制。同时,严厉禁止士大夫谈论政治。甚至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辩难。读书人没有言论、结社的自由,也不能就国家利病上书言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思维激活明清文化高压政策严重抑制了中国社会的自由思想,窒息了近代的学术空气。2黄宗羲的民主思想(黄宗羲的)理念,比孟

5、子之说代表二种合乎民主的思考,近代民主政治所努力的,就是要把这个理念变成事实,使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梨洲的民本思想,已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新的条件,只是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韦政通中国思想史思维激活黄宗羲对于民主政治的思考契合了时代的要求。探究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张及特点史料一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顾炎武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史料二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

6、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1)史料一中“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之善”是核心。(2)史料二中“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是核心,抓住这些核心内容是答题的关键。(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顾炎武言论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2)根据史料二,分析这位清代女性的主张,并回答其说明了什么。提示(1)社会问题:宋明理学脱离社会现实,明末文风空疏。主张: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2)主张:女性也应该德才兼备。说明:清代出现了反对传统伦理的思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如李贽否认儒家的正统地位,否定孔孟学说

7、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他还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腐败政治等问题提出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2)反对君主专制。如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3)反映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4)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探究2评价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史料一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辨。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

8、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而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史料二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史料一说明黄宗羲的思想很务实,对后来的民权共和

9、学说有重要影响。(2)史料二说明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不会像法国启蒙思想家一样产生巨大的影响。(1)根据史料一,说明梁启超对明清进步思想的看法。(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具有的时代性缺陷。提示(1)清初思想家倡导“经世致用”,形成反传统儒学,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近代的民权共和思想深受黄宗羲思想的影响。(2)明清时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十分脆弱,早期启蒙思想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带有明显的不足、缺陷。进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统治,但主要是揭露君主暴政,主张限制君权等,并未上升到制度批判层面,没有提出推翻现行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构想。中国早期启蒙思想没能突

10、破古代统治模式(修补封建专制制度),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评价(1)进步性反对君主专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重视工商业,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形成了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想。(2)局限性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立足唯物史观认识黄宗羲的思想学术界对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存在不同的认识。阅读材料,

11、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宗羲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表现了思想创新的理论勇气。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这一命题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二是天下大事应由人民当家作主,而不应由君王一人垄断;三是君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君由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须尽心尽力为民服务。 摘编自吴光黄宗羲的社会批判精神 材料二黄宗羲虽然将民本推到了极致,但其政治哲学思想仍然没有跳出孔孟民本的思路和范畴。民本是一种“定对目标选错道路”的空想,永远无法到达“利民”的目的地,因为其一旦进入实践,必然被君主改造成

12、外儒内法的伪民本。如果把民本当成民主,就会让一种“名为民主实为专制”的东西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其结果将是不但不能实现民主的目标,而且还会败坏民主的名声。但民本不是民主并不意味着民本思想没有价值。这种“反法之儒”给走出“秦制”的近代中国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思想动力,并为接轨“西学”提供了本土资源。 摘编自丁新宇、郭强民本非民主定性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现实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社会批判精神”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否定黄宗羲“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及其理由。(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理论价值。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

13、据材料一“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民本是一种定对目标选错道路的空想名为民主实为专制”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仍然没有跳出孔孟民本的思路和范畴”“永远无法到达利民的目的地还会败坏民主的名声”等信息回答。 第(3)问,根据材料二“给走出秦制的近代中国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思想动力”“为接轨西学提供了本土资源”回答。答案(1)内容: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倡导社会变革。社会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崛起;

14、君主专制强化与社会矛盾激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2)表现:黄宗羲民本思想是一种空想,其本质不属于民主思想。理由:未超越孔孟民本思想范畴;无法实现“利民”目的;败坏民主的名声。(3)为近代中国反专制斗争提供思想动力;为近代学习西方提供本土资源。客观认识黄宗羲的思想(1)黄宗羲思想的最精彩之处是敢于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建立“天下之法”以限制君权,体现了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2)其主张虽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其思想深处仍把国泰民安寄托在贤君明主身上,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提出的工商皆本的主张,缺乏阶级基础

15、,只是反映了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考法示例】创设学习情境,综合考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2020山东高考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知情境:本题围绕黄宗羲“工商皆本”的论断,创设学习情境,探讨对黄宗羲的这一论断的认识。明立意:以黄宗羲的思想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抓关键:“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理思路:解答此题时必须先理解黄

16、宗羲对“崇本抑末”的解释,他认为无益于民生的才是末业,言外之意是说那些有利于民生的应属于本业,既然如此就应该提倡。显然这是针对政府的政策而言的,他意在说明是到变革经济政策的时候了,由此可得出答案(B项)。【真题体验】1明朝社会崇尚文化的氛围(2018全国卷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根据材料“京城及江南地区”“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

17、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可知,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说明当时社会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故选D项;材料不能体现“迅速提升”学术文化水平,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士大夫间注重风气,没有体现他们地位的提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经世致用思想,排除C项。2李贽的思想(2016江苏高考5)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C李贽的衣着和行为反映出其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是反对正统思想、力图冲破封建传统束缚的表

18、现,并非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故C项正确,D项错误;仅凭衣着不能反映出李贽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排除A项;收女弟子是倡导男女平等的反映,而非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3顾炎武的思想(2015福建高考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C顾炎武的意思是要安定百姓,改变其行为,必须先使人民“甘其食”(吃饱)、“美其服”(穿好),然后进行教化以改善习俗,故C项正确。1(2020百校联盟模拟)顾炎武在日知录中

19、极力驳斥“有公而无私”,指出“人道就是对人私利与欲望的满足,道德就存在于人们的物质利益之中”。这一主张()A彻底否定了宋明理学 B旨在批判君主专制统治C适应了工商业的发展 D开启了思想启蒙的先河C顾炎武的观点虽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宋明理学“灭人欲”的思想,但并非是彻底的否定,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政治上的专制,不能说明目的是批判君主专制,排除B项;顾炎武的言论肯定了工商业经济下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从而也就适应了工商业的发展,C项正确;顾炎武的主张虽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不能定位为“开启”,排除D项。2(2020青岛模拟)明“自文成而后,学者盛谈玄虚,遍天下皆禅学”,而明代学者高攀龙曾言“事即是

20、学,学即是事,无事外之学,学外之事也。然学者苟能随事察,明辨的确,处处事事合理,物物所得,便是尽性之学。”材料表明()A.阳明心学是社会主流 B经世致用思想盛行C明代学术思想自由开放 D出现了批判空谈误国的学风D在“学者盛谈玄虚,遍天下皆禅学”的背景下,高攀龙却主张“事即是学,学即是事,无事外之学,学外之事也”。这说明高攀龙主张经世致用,批判晚明的空疏学风,故选D项;程朱理学在明代思想界占据主流地位,排除A项;经世致用思想只是极少数人的倡导,并不盛行,排除B项;明代理学日益走向僵化,思想控制日益严重,排除C项。3(2020重庆模拟)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边疆史地研究蔚然成风,涌现出一大批探求边疆

21、形胜、谋求保国固土的史地著作,其原因既有“激发于清季之外侮”,更是“胚胎于朴实之学风”。这一“朴实之学风”是指()A经世致用 B格物致知C师夷长技 D以史为鉴A“胚胎于朴实之学风”体现了经世致用,故A项正确;B项是程朱理学的思想,排除;C项是洋务派的思想,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4(2020吉林二模)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猛烈抨击当时道学家们穷理居敬、静坐冥想的现象,指出,“朱门一派,口里道是即物穷理,心里见得,日间做得,却只是读、讲、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那曾去格物”,人应具有“实才实德”,格物要实地去做,不能离物而“穷理”。据此分析,颜元()A强调致良知的重要性 B认为格物致知无法穷理C

22、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 D主张做学问应经世致用D“格物致知”是研究事物,从中获得道理。题干中颜元主张格物要实地去做,不能离开现实而“穷理”,由此可看出其主张做学问应该服务于社会现实,故选D项;“致良知”是王守仁的观点,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是穷理的方法和途径,排除B项;这一观点是对传统儒学的发展而不是否定,排除C项。5王夫之说,“理欲皆自然”,“理”与“欲”都存在于人的自然状态之中。即“理”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属性,而“欲”则为人的主观欲求。由此可知,他()A要求明确工商业合法地位B反对宋明理学“禁欲”思想C具有民主启蒙的意识导向D全面阐述了主客观辩证关系B题干材料中没有关于工商业地位的信息,故A项错

23、误;题干材料论述了“理”和“欲”的关系,可知王夫之反对宋明理学“禁欲”思想,故B项正确;C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题干材料说的是“理”与“欲”的存在和表现,没有阐述主客观辩证关系,故D项错误。6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由此可知黄宗羲主张()A君臣关系平等 B恢复官僚政治C限制君主权力 D改革选官制度C根据材料“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等可知,黄宗羲欲借助官僚体制限制君主权力,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限制君主权力,未体现君臣关系平等,故A项错误;自秦汉至明清中国一直实行官僚政治,故B项“恢复官僚政治”的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改革选官制度的内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