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质量评估(八)(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面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围剿公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对井田制的破坏B铁犁和牛耕的使用C土地所有者间的矛盾斗争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2013年江苏南京、盐城一模)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3(2013年浙江高考调研)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下列图片说明了() A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 B经营方式的个体化C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
2、 D灌溉工具的多样化4(2013年广东清远一模)“中国历史上不是政府均富贵打击资本经济,就是人口膨胀后饥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来毁灭资本经济,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总在小农经济的落后层次循环不前。”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在中国历史上以政府行为开创的“均富贵”措施的是()A秦始皇实行统一度量衡B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北魏实行均田制 D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5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A经济生产 B政治活动 C艺术审美 D日常交往6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
3、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B棉纺织业兴起,以妇女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C引进甘薯、玉米等新作物,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妇女地位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迁,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7(2013年山东临沂一模)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两项政策,一是嘉靖八年(1530年)轮班匠制度的取消;二是万历九年(1581年)“一条鞭法”的推行。前者使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后者则使那些“操资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上述政策的实行导致的主要结果是()A
4、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重农抑商政策被抛弃 C明代商人地位提高 D“工商皆本”思想产生8(2013年湖南长沙一模)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不虚传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这场“商业革命” 最本质的现象是()A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B出现了工商业市镇C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9清续通典年食货记载:交子肇因始于宋代巴蜀之铜钱与铁钱混用过于笨重而不便于携带,后因民间交子铺户印制杂乱、无法兑现及诈伪问题,“争讼数起”,于是益州知州张咏指定专由16户富商特许经营,严禁民间私造。宋仁宗时,设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使之成为官方货币。
5、材料反映出当时()A宋代地方具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B当地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C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D政府管办专营能彻底避免民间纠纷10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D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11(2013年吉林二模)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
6、过经商致富C司马迁的重商思想D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12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玄宗即位后下禁屠杀马牛驴诏:马牛驴皆能任重致远,济人使用,先有处分,不令宰杀。乜小红略论唐代民间养牛业的兴盛材料二万历二
7、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材料三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少向乡村提供产品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中华文化史(上)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养牛的主要用途。(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我国工商业发展有哪些突出的
8、新特点?(12分)(3)材料三中,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依据以上材料指出这种联系给农村带来的影响。(10分)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大约在距今40005000年间,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即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城市,这些城市都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各地形成了大批城市,这些城市的出现都是中国统治者为了建立政治中心、军事据点而建立起来的。周执前古代城市发展道路的规律及其社会学意义材料二东京,是北宋的都城和最大的商业城市在这里,街市首次作为中国都城中的一种主要存在,并发育成为一种机能多样,形态丰富,相当成熟的城市功能要素
9、,在根本上影响到城市整体,导致了中国古代城市在形态,制度及性质作用上的嬗变。商业突破了传统市制在时空上的束缚,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的经济职能空前增加。如果把城墙作为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性质的形象代表的话,那么街市就是中国古代城市迈入新时期趋于近代化的典型标志。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材料三宋朝之后的七百年间,政治中心再次北移,南方的城市发展没有出现卓越的成就,甚至有些城市在战火中被销毁而从此没落(扬州),中国的经济发展远离了南方的商务航运、集市贸易,重新回归至以农业为中心的扩大生产阶段。这个时期,北京作为中国的都城,难以起到以便利的商运、海上贸易、农业生产中心等职能,无法拉动整个中国的商贸经济。并
10、且,政治的集权,商业的官办极大地遏制了商务中心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格局趋于固化。虽然出现商帮等团体,但是其和宋朝的集市经济、城市区域中心发展仍有很大的不足。而后的历史中,中国的封建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城市的商业功能未能有如此强大的发展,只是因人口和管辖区域的增加而增设行政区域,所以城市人口比例没有太大提高。这一发展的滞后使得中国迟迟无法从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最终落后于西方。 中国经济增长与古代城市发展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城市起源的特点。(2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宋代城市街市的发展带来的影响。(9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以后中国城市发展落后于
11、西方的原因。(15分)单元质量评估(八)1B解析: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私田的扩大和公田的破坏。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应该从生产力的角度说明,铁犁和牛耕的使用有利于开发更多的私田。2B解析:“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指的是增加产量,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 A、C、D三项无法体现。3D解析:戽斗、手摇翻车、脚踏翻车、高转筒车为我国古代的灌溉工具,反映了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不断演进和多样化。其余三项说法都不符合题干意思。4C解析:材料的“均富贵”是指抑制土地兼并,北魏实行均田制,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符合题意。故选C项。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B项是思想领域的措施;D项不是政府行为。5
12、B解析: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青铜的冶炼技术已相当先进。 而这些青铜器都是用于祭祀等重要政治活动。由于青铜的质地、韧性等因素,青铜器很少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故应选B项。6B解析:中国古代妇女地位比较低下,很少有读书的机会;我国古代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甘薯、玉米的引进只能是提高男子的地位;明清时,我国经济重心已南移,D项不符合事实;宋朝,棉纺织业兴起,特别是元朝,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妇女地位提高。7A解析:减轻商税和一条鞭法都有利商品经济的发展,取消轮班匠制度减轻了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关系,这些都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B项说法不对,C、D两项无从反映。8A解析:“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
13、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说明宋代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不是指出现了工商业市镇,排除B项,C、D两项都不符合题干主旨“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9C解析:宋代地方并无货币发行权,排除A项。商户是在政府许可之下经营,没有操纵,排除B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10D解析:A项错在“都在异地”;B项从“商品种类非常广”可排除;C项从“忌讳茴香(回乡)”可知徽商乡土观念不浓厚;选择D项,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可推断保守。11C解析:“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强调了手工业和商业在弃贫致富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司马迁反对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12D解析:康熙年间的海禁政策,人们就
14、业机会减少,导致沿海居民为了谋生,或者铤而走险,参与走私;或者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13(1)牛车运输;牛耕犁田。(4分)(2)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部分私营手工占据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出现地域性的商帮;大量的农产品成为商品。(每点3分,其他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3)主要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当时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经济上城市对农村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和寄生性。(4分)影响:受到城市的压迫和控制,导致城乡矛盾激化;受到城市的剥削,导致农村经济日益落后。(6分)14(1)中国统治者为了建立政治中心、军事据点而建立起来的,都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2分)(2)导致了中国古代城市在形态、制度及性质作用上的嬗变;(3分)商业突破了传统市坊制在时空上的束缚(市坊制度解体、夜市出现),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的经济职能空前增加;(3分)使中国古代城市迈入新时期趋于近代化。(3分)(3)国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没有结合在一起;受战乱影响;农耕经济的制约;专制集权制度和商业官办的遏制;封建制度强大的稳定性和封闭性。(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