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3 ,大小:627KB ,
资源ID:495913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9591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2015学年江西省南昌十九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2015学年江西省南昌十九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4-2015学年江西省南昌十九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20小题,每题1分;21-28小题,每题2分,共计36分)1(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1分)(2013汕头校级模拟)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年龄组成B性别C出生率和死亡率D种群密度3(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下表表示红色酵母菌和毛霉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必须加入、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物

2、质)和各自能够合成并释放到培养基中的物质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被合成释放的物质红色酵母嘧啶噻唑毛霉噻唑嘧啶A竞争B捕食C互利共生D寄生4(1分)(2012湖南校级模拟)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物种组成及比例5(1分)(2013汕头校级模拟)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

3、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6(1分)(2011春龙泉驿区校级期末)科学家到某地进行生态考察,发现该地区鸟类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查明原因,科学家采取的完整科学研究方法是()A通过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B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可能原因初步判断得出结论C观察,提出问题分析,提出假设设计,完成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D初步分析,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观察与验证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7(1分)(2014秋淮南期末)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A现有人口的数量B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C现有人口的年龄组成D生态因素的变化趋势8(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西藏东部的高山和峡谷,

4、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与此同时,生物的多样性()A依次增加B依次减少C基本不变D没有规律9(1分)(2013秋三亚校级期末)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A88只B86只C90只D92只10(1分)(2009汶上县校级模拟)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A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B人工密植的乔木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C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D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11(1分)(2014春邢台县期末)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A保持

5、生物群落的单一性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C保持生态平衡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12(1分)(2012秋益阳期末)在如图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AABBCCDD13(1分)(2014春淄博期末)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ABCD14(1分)(2005湖北)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

6、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15(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现在世界上面临的五大问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要解决这五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A粮食问题B人口问题C环境问题D资源问题16(1分)(2009南通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17(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

7、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18(1分)(2011福建)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如图表示的是()选项展示内容甲乙丙A碳元素的流向消费者CO2库生产者B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液淋巴组织液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甲状腺垂体AABBCCDD19(1分)(2009重庆)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

8、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20(1分)(2014赤峰模拟)烟草叶片腺毛能够产生分泌物,以阻止烟粉虱的侵害,而烟粉虱则能够依靠表皮特殊结构形成的物理障碍,以减弱烟草分泌物对自身的危害这种现象说明()A烟草分泌物属于化学信息,能诱导烟粉虱产生变异B不同物种间能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共同进化C两个种群都能通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定向改变基因频率D个体能在生存斗争中形成新性状,是进化的基本单位21(2分)(

9、2014秋鸡西期末)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22(2分)(2009秋西城区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B动物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

10、一样都是单向的D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23(2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以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应用或实例中,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的是()当蜜蜂散失时,雌蜂(蜂王)能分泌一种“聚集激素”,最后把所有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蜜蜂采花酿蜜,当少数蜜蜂发现蜜源后,就能很快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到蜜囊装满仍返回原地,而不迷失方向,就是因为蜜蜂分泌的“追踪激素”;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

11、发芽率,获得高产;利用装有性外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ABCD24(2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如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ABCD25(2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H包括多种动物,它

12、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26(2分)(2009福建)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27(2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如图为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从理论上计算,A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A7.1108kJB4.8107kJC5.95107kJD2.3107kJ28(2分)(2

13、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B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小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五小题,总分54分)29(4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初生演替要依次经历、草本植物阶段、森林阶段30(6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

14、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和,其中前一种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只计算个体(4)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约为31(10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2012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2年11月26日到12月7日在卡塔尔举行低碳经

15、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将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图回答问题:(1)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图1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2)真核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有,绿色植物消耗CO2的场所是(3)若图1中的生物种群及相互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总能量为11010kJ;B种群总能量为2108kJ,D种群总能量是2.5108kJ,当A只捕食C时,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A的能量值是(4)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图中的A表示蛙同化的能量,则C为D为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

16、于(填“K”或“”)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32(14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滩涂、藻类、浮游动物、红树林等部分组成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调研请回答相关问题(1)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2)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3)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图所示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C、D分别代表、图中为异养生物的是(用图中字母表示)信息传播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图中E可以根据F散发的气味去追踪捕食F,由此可以说明信息能够调节,以维持生态系

17、统的稳定(4)写出BA主要反应的总反应式(5)B每增加1kg,至少要消耗Dkg,B粪便中的能量是(填B或E)同化的能量33(10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的玻璃瓶分别标记为1、2、3号;在1、2、3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选大小相似的同种小金鱼,在1、2、3号瓶中各加入1条,并在2、3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都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散射光下记录结果如下:瓶只1号瓶2号瓶3号瓶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天数)31125(1)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2)2号和3号瓶相

18、比较,2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说明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3)1号和3号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4)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方法步骤:取相同体积的第4号瓶,第4号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号瓶作对照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2)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34(10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下面表格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相应动物右边格中的“”表示此动物胃中含有的生物),请据表分析回答: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蛙食虫鸟鼠蛇鹰食植昆虫食虫昆虫蛙食虫鸟鼠蛇鹰(1)该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

19、,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那么,若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3)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食物链有条(4)蛇和鹰的关系是(5)要使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2014-2015学年江西省南昌十九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小题,每题1分;21-28小题,每题2分,共计36分)1(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考点:生态系

20、统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3、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答: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B正确;C、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C错误;D、生态系

21、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概念,掌握种群的数量特征;识记群落的概念;识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能结合所学的只是准确判断各选项2(1分)(2013汕头校级模拟)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年龄组成B性别C出生率和死亡率D种群密度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解答:解:性别比例属于种群特征,而性别不属于种群特征故选:B点评:本题考察种群数量特征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3(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下

22、表表示红色酵母菌和毛霉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必须加入、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物质)和各自能够合成并释放到培养基中的物质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被合成释放的物质红色酵母嘧啶噻唑毛霉噻唑嘧啶A竞争B捕食C互利共生D寄生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4、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解答:解:由表可知,红色酵母和毛霉单独培养需要添加生长因子,即嘧啶和噻唑,但两者又能自身合成

23、双方需要的生长因子,可以看出两种微生物若在一起培养,将为彼此提供各自需要的生长因子,两者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属于互利共生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1分)(2012湖南校级模拟)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物种组成及比例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种群的特征 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层的数目依群落类型不同

24、有很大变动,森林的层次比草原的层次多,表现也最清楚,如森林群落中,最上层是由高大的树种构成乔木层,之下有灌木层、草本层,以及由苔藓与地衣构成的地被层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镶嵌性表明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它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的现象解答:解:A、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这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而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则体现了群落中的水平结构,A正确;B、植物之间只有竞争关系,B错误;C、本题中没有体现出群落中有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C错误;D、题干中未涉及物种组成及比例,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结构方

25、面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5(1分)(2013汕头校级模拟)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群落演替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a侵入定居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生物创造了有利条件b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斗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c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同进化阶段,资源利用更为充

26、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解答:解:演替的趋势是生物数量越来越多,即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加;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也不断增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群落演替的知识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点,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的原因,解决群落演替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6(1分)(2011春龙泉驿区校级期末)科学家到某地进行生态考察,发现该地区鸟类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查明原因,科学家采取的完整科学研究方法是()A通过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B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可能原因初步判断得出结论C

27、观察,提出问题分析,提出假设设计,完成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D初步分析,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观察与验证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此题是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考查,探究性学习基本程序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分析,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据此作答解答:解:探究性学习基本程序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分析,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所以排除A、B、D,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性学习的相关内容,对探究性学习内容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7(1分)(2014秋淮南期末)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A现有人口的数量B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C现

28、有人口的年龄组成D生态因素的变化趋势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解答:解:年龄组成可以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从而推测未来人口变化,故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西藏东部的高山和峡谷,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与此同时,生物的多样性()A依次增加B依次减少C基本不变D没有规律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物种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随海拔升高,

29、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丰富度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解答:解:据题意可知,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即生物种类依次减少,故生物多样性依次减少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9(1分)(2013秋三亚校级期末)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A88只B86只C90只D92只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

30、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解答:解: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39=34:15,N88只因此该草场中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标志重捕法的计算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0(1分)(2009汶上县校级模拟)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A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B人工密植的乔木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C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D鲈鱼

31、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捕食是指某种生物吃另一种生物,如草食动物吃草;同种个体间的互食、食虫植物吃动物等也都包括在内捕食时被食者的种群变化有很大的影响竞争是生物学关系之一,强调子啊两者或两者以上发生的行为,是指为了己方的利益而跟人争胜,是个体或团体,为了达到某种目标,努力争取其所需要的对象而言互利共生指不同物种的个体生活在一起,相互都收益的相互关系,也可指相互离开也可正常生存的生物组合中物种间的关系,即合作关系寄生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主要的寄生物有细菌、病毒、

32、真菌和原生动物解答:解:A、两种草履虫是两种物种,是种间关系,A错误;B、人工密植的乔木树林是单一树林,乔木之间争夺光照等争相生长,B正确;C、噬菌体与细菌是种间的寄生关系,C错误;D、鲈鱼和鲤鱼是捕食关系,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种间和种内关系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能运用课本中相关的知识,快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11(1分)(2014春邢台县期末)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A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C保持生态平衡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

33、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答:解:(1)清除田间杂草的目的是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2)清除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的目的是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其他鱼类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途径,掌握人类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12(1分)(2012秋益阳期末)在如图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

34、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AABBCCDD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解答:解:A、A是增长型,种群数量将增多,A错误;B、B为稳定型,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C、C为稳定型,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C错误;D、D为衰退型,种群数量将下降,可能会灭绝,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考查学生对种群的年龄结构的理解13(1分)(2014春淄博期末)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其

35、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ABCD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占据空的生态位;侵入物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入侵传播能力强,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期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 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侵入物种对环境适应性强;缺少天敌的控制解答:解:侵入物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入侵传播能力强,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期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正确;一个外来物种种群到一个新的环境,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种群数量增长受新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制约,错误;一个外来物种种群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对环境适应性强,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威胁到新环境

36、内物种的多样性,正确;一个外来物种到一个新的环境,该种群不适应新环境而遭淘汰,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外来物种的入侵,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4(1分)(2005湖北)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S”型曲线增长速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在a之间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

37、种群的增长速率在减小;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解答:解:A、种群数量为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因此种群数量不会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B、种群数量为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此时捕捞能使种群较快恢复到K值,维持可持续生产,B正确;C、种群数量最大值时K值,而不是,C错误;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值为K值,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重点考查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要求考生识记“S”型曲线形成的原因,理解和掌握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合理解释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水平的原因15(1分)(2015

38、春南昌校级期中)现在世界上面临的五大问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要解决这五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A粮食问题B人口问题C环境问题D资源问题考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存空间减少、耕地减少、资源压力、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资源被过度利用和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解答:解:现在世界上面临的五大问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其中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均是由人口过渡增长引起的,

39、故要解决这五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人口过渡增长问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6(1分)(2009南通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太阳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病毒是专性寄生的生物,属于消费者,蚯蚓分解腐烂变质的物体

40、,属于分解者解答:解:A、太阳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A错误;B、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B正确;C、病毒是专性寄生的生物,属于消费者,C错误;D、蚯蚓分解腐烂变质的物体,属于分解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相关的知识,掌握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特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D营养级越

41、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考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水产养殖业应以食物链短的鱼类为养殖对象;根据生物富集作用和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解答:解:A、“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A正确;B、由于人工鱼塘中高密度饲养鱼,需要投入大量的饲料,因此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正确;C、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水产养殖

42、时,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应缩短食物链,减少能量的浪费,因此应多养殖植食性鱼类,C错误;D、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由于能量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18(1分)(2011福建)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如图表示的是()选项展示内容甲乙丙A碳元素的流向消费者CO2库生产者B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液淋巴组织液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甲状腺垂体AABBCCDD考点:生态系统

43、的功能;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从图中分析可知:甲乙对丙的起作用,而丙又反作用于甲乙对照书中的知识如该图代表碳元素的流向,甲、丙都指向乙,乙为CO2库,生产者光合作用能固定CO2,所以丙为生产者,甲为消费者;如该图代表内环境成分中,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且淋巴只能进入血浆,所以乙为血浆,丙为组织液,甲为淋巴;如该图代表能量流动,能量流动为单向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量都可流向分解者,所以丙不可能是分解者,也不可能有相互流动;如该图代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释放相应激素,所以丙为甲状腺解答:解:A、如该图代表碳元素的流向,甲、丙都指向乙,乙

44、为CO2库,生产者光合作用能固定CO2,所以丙为生产者,甲为消费者;A正确;B、如该图代表内环境成分中,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且淋巴只能进入血浆,所以乙为血浆,丙为组织液,甲为淋巴; B错误;C、如该图代表能量流动,能量流动为单向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量都可流向分解者,所以丙不可能是分解者,也不可能有相互流动; C错误;D、如该图代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释放相应激素,所以丙为甲状腺,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内环境,动物的激素调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考点的理解19(1分)(2009重庆)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

45、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据图判断,h、i、j、k分别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而且方框大小代表能量的多少,根据能量的去路,可以确定h表示各营养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i表示被下一营养级摄入的有机物,j题干中表示是未利用的有机物,k表示通过生物的遗体、粪便等流入分解者的有机物解答:解: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

46、2量即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大于各营养级的h分解消耗产生的CO2总量,A错误;B、生产者中i的量,等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量加上其粪便中的量,B正确;C、流向分解者的有机物(k)经分解者分解为CO2和无机盐后才能被生产者利用,C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循环利用,能量只能单向传递,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生物图解的形式,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和理解归纳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各个字母代表的含义20(1分)(2014赤峰模拟)烟草叶片腺毛能够产生分泌物,以阻止烟粉虱的侵害,而烟粉虱则能够依靠表皮特殊结构形成的物理障碍,以减弱烟

47、草分泌物对自身的危害这种现象说明()A烟草分泌物属于化学信息,能诱导烟粉虱产生变异B不同物种间能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共同进化C两个种群都能通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定向改变基因频率D个体能在生存斗争中形成新性状,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共同进化指不同的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解答:解:A、烟草分泌物是化学物质,传递化学信息,不能诱导烟粉虱变异,A错误;B、烟草与烟粉虱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B正确;C、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C错误;D、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共同进化,解题关

48、键是识记和理解共同进化的内容,并能运用其进行分析和判断21(2分)(2014秋鸡西期末)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图示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c表示捕食关系、d表示动物的呼吸作

49、用、ef表示动植物的遗体等被分解者利用、g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解答:解:A、碳元素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被动物摄食,并使得能量流入动物体内,A正确;B、由图形分析已知,a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d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g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B正确;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学生进行,C正确;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50、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2(2分)(2009秋西城区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B动物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D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和行为信息(动物的异常表现和行为)解答:解:A、生态系统中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和生物,如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属于生物与

51、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A错误;B、动物可以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进行传递信息,属于行为信息,B正确;C、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错误;D、生态系统中植物不但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而且也有行为信息,例如棉花遭受棉铃虫侵害时,会产生某些挥发性信息化合物虽然放出的信息是以化合物为载体的,但植株平时体内并不含有这种物质,只有遭受棉铃虫侵害时才会释放,所以这种自我保护的机制也是一种行为,可以称为行为信息,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解题时注意物理信息来源于生物和无机环境,化学信息来源于生物的代谢活动,行为信息来源于动物特点行为特征23(2分)(2

5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以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应用或实例中,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的是()当蜜蜂散失时,雌蜂(蜂王)能分泌一种“聚集激素”,最后把所有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蜜蜂采花酿蜜,当少数蜜蜂发现蜜源后,就能很快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到蜜囊装满仍返回原地,而不迷失方向,就是因为蜜蜂分泌的“追踪激素”;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获得高产;利用装有性外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

53、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ABCD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解答:解:蜜蜂分散时,蜂王能分泌一种“聚集激素”,把所有蜜蜂聚集到它周围,该激素为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正确;蜜蜂分泌的“追踪激素”,故属于物理信息为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正确;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告警激

54、素”为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正确;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光照的影响属于物理信息,错误;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获得高产,声波、磁场、光辐射属于物理信息,错误;利用装有性外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性外激素为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和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试题难度一般24(2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如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

55、为()ABCD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光合作用,表示呼吸作用,表示捕食关系,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表示化学燃料的燃烧解答:解:已知图中表示光合作用,表示呼吸作用,表示捕食关系,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表示化学燃料的燃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主要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动植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月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所以即图中的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生理过程的名称;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层次

56、;识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掌握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能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答题25(2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和题图可知,G为植物,是生产者;H为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C为肉食

57、性动物,是次级消费者,据此答题解答:解:A、图中G、H和C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A正确;B、H固定的能量=12.6+29.3+18.8+2.1=62.8,G固定的能量=62.8+12.5+293.1+96.3=464.7,所以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62.8464.7=13.51%,B正确;C、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该生物群落在图示食物网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生物(如分解者),C错误;D、H为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其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

58、,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26(2分)(2009福建)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能力(1)种类: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干扰保持原状;恢复力稳定性: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59、两者往往是相反关系(2)原因: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3)能力大小由生态系统的组分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但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自我调节能力限度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崩溃解答:解: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A正确;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B正确;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C正确;C、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

60、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27(2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如图为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从理论上计算,A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A7.1108kJB4.8107kJC5.95107kJD2.3107kJ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据图分析:D为生产者,要使A获得的能量最少,则必须保证三个条件,即:一是能量来源途径最少;二是能量传递效率最低(按10%算);三是食物链要最长故从理论上讲,与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相关的食物链不可能是DA,也不可能是DA、DECA同时存在,只能是DECA解答:解:根据题意,A储存的总能量最少需要

61、按最长食物链,最低能量传递效率计算,所以食物链是DECA为此,E的能量在传递给A的途径中,只有确保:E在传递给B时用去的能量最多;E的总能量减去传递给B的后再传给C时效率最低;C在传递给A时效率最低,结果才能使A获得的能量最少所以据此计算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7.11092.310810%)10%10%=4.8107 kJ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的计算,意在强化学生对能量流动计算的过滤的理解与掌握28(2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B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

62、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小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考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1、我国人口现状: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城镇人口比重增大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2)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坏(3)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污染(4)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

63、: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5)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或矿产的关系: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都成了能源,给环境带来了压力解答:解:A、人的生存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故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A正确;B、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B正确;C、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人口增长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因此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C错误;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如人口快速增长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

64、剧等,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求考生识记我国人口现状及发展前景,明确我国人口还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但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掌握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明确人口快速增长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五小题,总分54分)29(4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初生演替要依次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

65、森林阶段解答:解:裸露的岩石上先生长出地衣,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形成土壤,为苔藓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接着是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最后是顶级群落森林阶段故答案为: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灌木阶段点评:本题考查初生演替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30(6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其中前一种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

66、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大(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只计算样方相邻的两条边上的个体(4)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10m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约为14株/m2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主要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可以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是常用的取样方法是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解答:解:(1)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是常用的取样方法是五点取

67、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大(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只计算样方内的个体数目和样方相邻的两条边上的个体(4)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应该按长条形地块的长度除以样方的数量计算,所以,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10m调查种群的密度为各样方中的数量的平均值,即:(12+18+16+16+15+13+15+11+13+13)10=14株/m2故答案为:(1)五点取样法 等距离取样法 (2)大 (3)样方相邻的两条边上的 (4)10m 14株/m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调查的样方法的操作,意在强化学生对种群密度调查过程的理解与运用31(10分)(

68、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2012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2年11月26日到12月7日在卡塔尔举行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将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图回答问题:(1)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图1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控制(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02的排放量;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2)真核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有,绿色植物消耗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3)若图1中的生物种群及相互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总能量为11010kJ;B种群总能量为2108kJ,D种群总能量是2.5108kJ,当A只捕食

69、C时,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A的能量值是3.1X108kJ(4)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图中的A表示蛙同化的能量,则C为D为通过呼吸作用敢失的能量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填“K”或“”)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0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自养作用,为捕食,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为化石燃料的燃烧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的增多引起的,解决温室效应的途径有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以此逐一解答解答:解:(1)缓解温室效应主

70、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减少CO2的释放;二是增加CO2的吸收减少CO2的释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增加CO2的吸收,主要是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2)真核生物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前者通过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后者通过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的暗反应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3)根据图2中的食物关系可知:E是生产者,其余生物生物是消费者 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10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8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108kJ,当A只捕食C时,能量传递

71、效率按20%计算,则A的能量值是 (11010k20%21082.5108 )20%=3.1X108kJ (4)图3中的A表示蛙同化的能量,则C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D为通过呼吸作用敢失的能量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值(环境容纳量),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0 故答案为:(1)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控制(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02的排放量;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2)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基质(3)3.1X108kJ(4)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通过呼吸作用敢失的能量 K 0点评: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

72、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高32(14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滩涂、藻类、浮游动物、红树林等部分组成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调研请回答相关问题(1)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2)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3)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图所示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C、D分别代表分解者、生产者图中为异养生物的是B、C、E、F(用图中字母表示)信息传播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图中E可以根据F散发的气味去追踪捕食

73、F,由此可以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写出BA主要反应的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5)B每增加1kg,至少要消耗D125kg,B粪便中的能量是E(填B或E)同化的能量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碳在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图中C、D分别代表分解者、生产者,图中存在的食物链DFEB,F、E、B代表消费者,A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

74、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据此解答解答:解:(1)在对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2)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空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根据图中可以看出,A是大气CO2库,D是生产者,

75、F是初级消费者,E是次级消费者,B是三级消费者,C是分解者其中消费者和分解者是异养生物E和F相互传递信息,说明信息在生态系统中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BA主要是指生产者的有氧呼吸,其化学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5)根据题意可知,图中的食物链关系为:DFEB按能量传递率为20%的概率计算,B每增加1kg,至少要消耗D=120%20%20%=125kg,B粪便中的能量没有被B同化,因此是E同化的能量故答案为:(1)取样器 (2)光照(3)分解者,生产者 B、C、E、F 生物的种间关系(4)C6H12O6+6H2O+6O26CO2+12

76、H2O+能量 (5)125 E点评:本题结合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物质循环关系写出食物链关系,再结合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相关计算,难度适中33(10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的玻璃瓶分别标记为1、2、3号;在1、2、3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选大小相似的同种小金鱼,在1、2、3号瓶中各加入1条,并在2、3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都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散射光下记录结果如下:瓶只1号瓶2号瓶3号瓶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

77、(天数)31125(1)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空气(2)2号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3)1号和3号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4)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方法步骤:取相同体积的第4号瓶,第4号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3号瓶作对照3号瓶置于光照条件下,4号瓶置于黑暗条件下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2)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4号瓶内的金鱼生存时间短于3号瓶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

78、系统的概念 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考查的是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知识:各个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动物和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作用生态因素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答:解:(1)识图、分析题意可知,1、2、3中具有的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空气、水和土壤等(2)2号瓶无河泥,3号瓶加入了河泥,2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河泥的作用是提供分解者和少量无机盐,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3)1号无金鱼藻,2号瓶有金鱼藻,2号瓶中的

79、金鱼存活的时间长,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4)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若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则设置4号瓶为对照,3号瓶置于光照条件下,4号瓶置于黑暗条件下,其他条件均与3号瓶相同;4号瓶内的金鱼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释放氧气,还会继续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使得金鱼死的更快因此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3号瓶内的金鱼存活时间长,4号瓶内的金鱼存活时间最短,原因是装置中无水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气故答案为:(1)光、水、温度、空气(2)分解者(3)生产者和分解者(4)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1)33号瓶置于光照条件下,

80、4号瓶置于黑暗条件下(2)4号瓶内的金鱼生存时间短于3号瓶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实验用对照的方法进行,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功能,并理解对照试验的特点,光合作用的原料和意义等34(10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下面表格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相应动物右边格中的“”表示此动物胃中含有的生物),请据表分析回答: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蛙食虫鸟鼠蛇鹰食植昆虫食虫昆虫蛙食虫鸟鼠蛇鹰(1)该生态系统共有8条食物链(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那么,若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

81、是2105kJ(3)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食物链有3条(4)蛇和鹰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5)要使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关于食物链的数目,一定要从生产者开始到该链的最高级为止,中间不能停,也不能从中间开始;获得最大能量要计算最短的食物链;不同食物链生物之间的关系不同,蛇吃食虫鸟或鼠等时与鹰的关系为竞争,鹰吃蛇时为捕食关系;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解答:解:(1)据表分析,该生态系统共有8条食物链(2)获得最大能量要计算最短的食物链,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应该按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计算,故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210710%10%=2105kJ(3)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食物链有植物食植昆虫蛙蛇鹰,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鹰,植物食植昆虫食虫鸟蛇鹰共3条食物链(4)蛇和鹰都可以以鼠或食虫鸟为食,故有竞争关系,同时应也可以以蛇为食,故有捕食关系(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表中只有生物群落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要使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故答案为:(1)8(2)2105kJ(3)3(4)竞争和捕食(5)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