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473KB ,
资源ID:49580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9580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教材2021-2022学年浙科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二单元练第二章 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教材2021-2022学年浙科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二单元练第二章 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素养评价(二)(第二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和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在生态学上分别称为()A.种群和群落B.种群和生态系统C.群落和种群D.群落和生态系统【解析】选A。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是群落。2.基于对群落概念的理解,判断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

2、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解析】选D。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空间内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不只是指宏观的植物和动物,还包括微观的微生物等。3.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长势整齐的稻田群落存在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肉食性动物C.在中温中湿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北方针叶林D.与森林群落相比,草原群落中动物种类丰富【解析】选A。生物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稻田群落存在垂直分层现象,A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B错误;在中温中湿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温带草原,C错误;与

3、森林群落相比,草原群落中动物种类贫乏,D错误。4.为解决某市市民饮用水水源问题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解析】选B。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体是一个种群,故生活在水库中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鲫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

4、种群密度,A项正确;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B项错误;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生物分布不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项正确;动物的垂直分层由植物的分层决定,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D项正确。5.如图是生态位关系图,其中完全符合“竞争是不对等的,乙的生态位空间有较大比例被共占”的一组是()【解析】选D。A项,该图显示甲、乙存在共同的环境空间,属于种间竞争,但是乙的生态位空间被共占的比例较小;B项,甲、乙两种生物,几乎没有共同的生态位空间;C项,甲、乙没有共同的生态位空间;D项,甲、乙有共同的生态位空间,且乙的生态位空间

5、有较大比例被共占。6.如图是“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的采集,如蝗虫、蚯蚓、线虫等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D.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种群【解析】选A。由于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所以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A正确;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蝗虫不属于土壤动物,蚯蚓

6、、线虫体型较大,不能用乙装置采集,B错误;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C错误;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D错误。7.基于对生态位概念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群落中不同的物种往往占据不同的生态位B.同一群落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是完全重叠的C.在高斯实验中大草履虫因捕食关系而被排除D.自然群落中生态位有重叠的物种,会发生生态位分化【解析】选C。群落中不同的物种往往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同一群落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是完全重叠的;大草履虫因竞争关系而被排除;自然群落中生态位有重叠的物种,会发生生态

7、位分化。8.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3处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茶园里只有茶树1个物种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物种丰富度在6月份时最大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里的物种数目【解析】选C。据图,纯茶园里物种有20个左右,A错误;据图可知,10月份的杉茶间作园的物种数量多,但并不能说明各物种在此时的种群密度最大,B错误;据图可知,6月份时梨茶间作园的物种数最多,即物种丰富度最大,C正确;人类对茶园除草和喷施农药等活动能减少茶园中的物种数目,D错误。9.某农田弃耕一段时间后,逐渐出现杂草、灌木及

8、小型动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灌木丛较高,灌木遮挡草本植物,导致群落对光的利用率减少B.经过漫长的演替过程,该地必然能形成森林群落C.群落演替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维持,不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D.为加速群落演替,可构建人工林以缩短演替时间,这对提高物种丰富度有积极作用【解析】选C。随着草本植物阶段演替至灌木阶段,群落结构变得复杂,所以群落对光的利用率增加,A错误;除演替时间外,该农田能否演替至森林阶段还取决于环境,如果是在干旱的地方,很难演替至森林阶段或许只能演替至草本植物阶段或者灌木阶段,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由于群落内部种

9、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等,所以各影响因素常处于动态变化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维持,不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C正确;人工林生物种类简单,不利于提高物种丰富度,D错误。10.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B.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光照的强度有关C.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D.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解析】选B。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等;鸟类的分层现象是与食物分布相关的,而与光照无直接关系;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

10、互作用的结果;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在套种生产中的应用,要考虑两种生物的高矮和对光照强度的需要等因素。11.(2021辽宁适应性测试)羊草是北方草原的一种多年生优势牧草,前些年由于受到人为开垦的影响,羊草数量显著下降。开展退耕还草工程之后,退耕区域的羊草数量明显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其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B.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退耕区域发生了群落演替C.开展退耕还草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发生变化D.开展退耕还草后,羊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特征有关知识。羊草种群数量增加过程中,其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A项错误;退耕还草过程中,退耕区

11、域的羊草种群数量增加,其他生物数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会发生变化,羊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也会发生改变,B项正确,C、D项错误。12.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群落的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B.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C.一座山上,山脚、山腰、山顶各处动植物的种类都有所不同,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D.一片农田中,玉米长势参差不齐,高的高矮的矮,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选D。群落的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一

12、座山上,山脚、山腰、山顶各处动植物的种类都有所不同,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地形的起伏、光照和湿度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地段生物种群的分布和密度的不相同,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一片农田中的玉米为同一物种,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13.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D.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相同【解析】选D。读图可知: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

13、度均高于林下,A正确;随着枯落物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由此可知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C正确;由图无法推断出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是否相同,D错误。1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B.我国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气候越恶劣,群落的单位面积内物种越少C.在群落中比较常见的物种就是该群落的优势种D.人类活动有可能会导致群落的优势种发生变化【解析】选D。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A错误;我国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B错误;有

14、一些物种虽然在群落中比较常见,但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不大,它们就不占优势,C错误;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可能会导致群落中原有的优势种消失,D正确。15.下列操作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的是()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B.标志重捕法:标志物易脱落C.标志重捕法:被标识个体容易被天敌捕食D.丰富度调查:不统计不认识的物种【解析】选D。在个体密集区取样测得的种群密度会偏高,A项错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部分标志物脱落,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数值会偏大,B项错误; 被标识个体容易被天敌捕食, 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数值会偏大,C项错误;丰富度调查不统计不认识的物种会使数值偏小,D项正确。16.在一

15、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边坡处理方式植被覆盖率/%小型土壤动物土壤有机质/(gkg-1)物种数个体数甲种植植物973726019.8乙不干预892811.9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解析】选B。表中数据说明移栽植物后,动植物种类、数量增加,会增大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移栽植物后,土壤有机质增多,小型土壤动物会增多;如果条件

16、适宜,边坡甲上会发生演替,自然长出乔木;边坡甲上的群落随时间延长而逐渐稳定、成熟,群落演替不会逐渐加剧。17.森林群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群落,关于森林群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生物种类极为丰富,群落结构复杂B.热带雨林的乔木,树干高大,叶多大型,常绿,革质坚硬C.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的乔木,叶片一般无革质和绒毛,冬季完全落叶D.北方针叶林群落植物种类较多,优势种主要有山毛榉等【解析】选D。北方针叶林群落植物种类较少,优势种主要有红松等。18.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苔藓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是人类活动影响了群落演

17、替C.由于化工厂污水的排放,河水中的植物群落改变了D.过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现都属于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解析】选A。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苔藓是群落自然演替的结果,A错误;披荆斩棘开出道路、化工厂污水的排放、过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现都属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B、C、D正确。19.(2021鹤岗高二检测)如图反映了种间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种间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因种间竞争而被排除现象C.自然群落中的种间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D.海洋

18、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解析】选D。根据图甲分析可知,N1和N2为种间竞争关系,N1竞争能力强。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果时间足够长,可以使N2生物灭绝或发生生态位变化,A正确;根据图乙中的曲线可知,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种间竞争排除现象,B正确;由于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自然群落中,种间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C正确;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是因为海洋和湖泊中的环境因素是经常变化的,D错误。【归纳总结】(1)种内竞争与种间竞争: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种内竞争,如公羚羊争夺配偶。不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种间竞争,如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19、。(2)生存斗争:生存斗争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3)生态位理论的基本内容: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占据了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不可能长期共存,其中一个终究要灭亡。一个稳定的群落中,由于各种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态位,种群间能避免直接的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一个相互起作用的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各种群在它们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类型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因此由多个种群组成的生物群落要比单一种群的群落更能有效利用环境资源,维持长期较高的生产力,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生物的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生物

20、间相互作用的改变而改变,即使在同一稳定的环境下,某一特定的生态位也会表现为昼夜变化、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20.下列关于顶极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B.决定顶极群落的因素主要是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C.演替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D.顶极群落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当外界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群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达到顶极群落。【解析】选C。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决定顶极群落的因素主要是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

21、就不再进行;顶极群落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21.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B.在初生演替过程中,苔藓能够取代地衣的原因是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争夺阳光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C.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是在灌木阶段D.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这种演替将最终达到森林(群落)阶段【解析】选C。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22、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群落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出现的植物比前一阶段的高大,在争夺阳光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为异养生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是在草本植物阶段;若环境条件适宜,演替将最终达到森林阶段。22.近些年来,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煤矿建设。这虽然为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严重地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环境。一是造成了许多塌陷区,二是堆积了很多很大的矸石山。试想,若干年过后这些塌陷区内和矸石山上将会分别出现()A.绿油油的庄稼和不毛之地B.水草丛丛和片片地衣C.池塘群落和森林群落D.鱼鸭满塘和果树满山【解析】选C。因塌陷地区内有大量的水,故

23、经过若干年的次生演替,许多塌陷地区将演替为池塘群落;因为矸石山上全是岩石,其上面会发生初生演替,经过若干年的演替,可以构成森林群落。23.某地红松林受到人为砍伐破坏,形成一片“空地”,一段时间后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等植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松重新成为该处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属于次生演替B.“空地”形成前后,物种的丰富度不同C.与杨树、白桦相比,红松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D.“空地”上的红松林一定与其他红松林的物种组成相同【解析】选D。“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后,该地物种组成及群落的结构发生了改变,物种丰富度不同,属于次生演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松林

24、重新成为该处的优势种,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A、B、C三项正确;群落所处环境不同,物种组成不同,D项错误。24.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2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最初的优势种苔藓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逐渐消失B.形成顶极群落后,群落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垂直结构C.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植物个体数发生了变化并趋向稳态D.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导致岩石体积下降【解析】选C。图1中最初的优势种苔藓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逐渐被取代,但没有消失;形成顶极群落后,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表现出垂直结构;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植物

25、个体数发生了变化并趋向稳态;题图显示,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时,岩石的体积增大。25.(2021嘉兴高二检测)近缘种动物常因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而竞争。为研究亲缘关系较远的啮齿动物和蚂蚁之间是否也存在竞争关系,研究者调查了5种啮齿动物与7种蚂蚁采食的种子,统计各种大小不同的种子所占的比例(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应选择有共同活动区域的啮齿动物和蚂蚁B.啮齿动物与蚂蚁采食的种子大小有所重叠C.啮齿动物与蚂蚁之间一定不存在竞争关系D.无法判断啮齿动物与蚂蚁间存在捕食关系【解析】选C。为研究亲缘关系较远的啮齿动物和蚂蚁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应选择有共同活动区域的啮齿动物和蚂蚁进行研究,因为竞

26、争关系需要在相同的空间中发生,A正确;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啮齿动物与蚂蚁采食的种子大小有所重叠,据此可推出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若该调查结果来自同一个区域,则推知啮齿动物与蚂蚁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错误;根据上述结果无法判断啮齿动物与蚂蚁间存在捕食关系,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_。(2)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_。(3)在a年的优势树种是_,在d年的优势树种是_。排除气候条件的变

27、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_,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需求。(4)由此可见,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种群_了,而另一些种群兴起了,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_都发生了变化,一直到群落达到动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_。【解析】(1)两树种在任何年份都会因争夺空间、光照、水分等而存在竞争关系。(2)在bc年份段,两树种C值为1,达到平衡状态。(3)C值1时,马尾松为优势种,a年时马尾松为优势种;C值羊草冷蒿克氏针茅。但在持续过度放牧(绵羊)干扰下,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综合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

28、是:冷蒿通过无性繁殖抵抗放牧干扰,通过释放的化感物质_克氏针茅幼苗生长,挤占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同时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有_作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冷蒿草原较好生长。【解析】(1)群落中的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生存环境相同,是竞争关系。(2)据图示分析可知,冷蒿释放的化感物质对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在浓度低时有促进作用,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有抑制作用。(3)综合上述研究,对“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的解释是:冷蒿通过无性繁殖抵抗放牧干扰,通过释放的化感物质抑制克氏针茅幼苗生长,挤占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

29、同时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冷蒿草原较好生长。答案:(1)竞争(2)化感物质对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在浓度低时有促进作用,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有抑制作用(3)抑制促进30.(10分)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有较强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的土壤动物,他们用自制的取样器进行土壤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研究在实施计划中,主要的操作环节有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2)在采集小动物时,对体型较大的可用_取出,

30、对体型较小的可用_采集。(3)请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4)该兴趣小组拟用一种新型杀虫剂对环境中生物的影响进行探究实验,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材料:加水稀释的杀虫剂、蚯蚓若干、相同木箱数只、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清水。实验步骤:a.取_,在其中铺满相同厚度的_;b.分别向A、B木箱中喷洒_,并使土壤保持湿润透气;c.向A、B木箱中投放_;d.观察并记录_。预期结果及结论:结果结论e.如果A木箱中蚯蚓生活状态(活动能力、存活数量等)明显差于B组则说明_f.如果_则说明杀虫剂对蚯蚓无影响g.如果_则说明_若无蚯蚓,你如何设计该实验?_。【解析】(2)为避免伤及小动物,体型较大的要

31、用包纱布的镊子取出,体型较小的要用吸虫器采集。(3)设计的表格要体现出动物的种类及每种的数量。(4)注意在“新型杀虫剂有无”为自变量的基础上,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设计实验,在A、B两木箱中放置等数量的、大小和生活状态相似的蚯蚓,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并分别投放等量的加水稀释的杀虫剂和清水,观察A、B两木箱中蚯蚓的存活情况,由于是探究实验,预期结果应注意各种可能性。答案:(2)包着纱布的镊子吸虫器(3)某地土壤小动物类群(种类)和数量统计表动物类群(种类)名称个体数量(4)a.木箱两只,编号A、B富含腐殖质的土壤b.等量的加水稀释的杀虫剂和清水c.等数量的、大小和生活状态相似的蚯蚓,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d.A、B木箱中蚯蚓的存活情况结果结论杀虫剂对蚯蚓有毒害作用f.A木箱中蚯蚓生活状态(活动能力、存活数量等)与B组相当g.A木箱中蚯蚓生活状态(活动能力、存活数量等)明显好于B组杀虫剂有利于蚯蚓生存可直接统计喷洒杀虫剂和清水后两木箱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加以对照说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