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讲题型分类练第二部分题型1选择题文字材料型1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2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世袭制C察举制 D宗法制3史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所表达的观点一致的是(
2、)A“丞相者,朕之股竑,所与共建庙宇,统理海内”B“(大事)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皆不鉴秦设相之患”D“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4明人朱载堉在十不足歌中写道:“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这说明()A商品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B明代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貌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人们道德水平下降D传统农业社会品格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5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太平广记钞中写到:“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意养之?”该材料体现了()A小农经济
3、下“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B明朝时期已经有了计划生育思想的萌芽C冯梦龙受到道家“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D明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膨胀现象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大为下降,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由此导致了()A君主立宪制度确立B责任制内阁形成C社会主义运动高涨D1832年议会改革7“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材料最能说明宗教改革(
4、)A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强化了上帝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C实现了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离D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教育事业的进步8郑观应易言中说:“若我中国,自谓居地球之中,余概曰夷狄,向来划疆自守。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这段话表明了作者()A主张与西方建立平等关系B要求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C初步拥有了世界意识和观念D国家观念有了根本改变9“1894年那场局部战争不仅使30年倾国之力创办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而且在精神层面摧毁了中国知识阶层先前的自信或者说自负。”“先前的自信或者说自负”是指()A伦理纲常的传统习惯B“天朝上国”的思想C“中体西用”的主张D
5、君主立宪制的构想10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曾经说过:“他们迫切要求在世界上赢得尊敬,他们看到大国是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的,于是力求与这些国家并立。由于资源缺乏,技术落后,他们不得不采用比古代暴君希律王更加毒辣的手段。”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他们”主要是指欧美列强B“大国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指二战后的美国C“这些国家”主要指中国等亚洲国家D“更加毒辣的手段”即指南京大屠杀等1120世纪30年代初,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平津地区 D华东地区12下面卡片内容节
6、选自恩格斯的巴黎公社二十一周年给法国工人的贺信。卡片内容反映了巴黎公社()A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B承担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任务C没有科学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D英勇无畏精神与斗争策略值得借鉴131824年,法国史学家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问世,在书的最后他写道:“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米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A警惕封建主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B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社会革命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D
7、制定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14梁启超指出:“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下列各项符合儒家思想主张的是()A“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B“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C“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151888年申报记载:“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于是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上述材料反映出()A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B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开始出现C近代工业兴起,出现了争聘女工风气D报刊业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
8、发展1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述“设立厂房,置机两座巨机上架横梁,下置轮盘,绕以皮条,联于通力轮轴,轴置铁条,各缀铁球,以通蒸釜”,这主要反映了()A轮轴的开始使用B工厂制度在中国的出现C机器设备在中国的广泛使用D蒸汽机在中国的运用17肯尼迪曾经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此言论道出了()A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B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C认为美国要实行自由放任D以工代赈社会保障的目的18德国大众公司原本是一家100%的国有企业,后来把股票按面值金额的8090%出售给职工和国内公众,每人不得超过5%的股票,目前大众公司70万个小股东占有公司80%的股
9、票,其余在国家手中。这种现象()A体现了分配领域的社会化B体现了资本的社会化C大股东失去了企业决定权D增强了政府干预能力19某报纸报道:“(新中国的成立)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对该报道的解读,正确的是()A欢呼新政权的诞生B改变了亚洲政治版图C带有明显的反华倾向D反映苏联的官方态度20格瑞德在描述未来世界时说:“我们正生活在重新安排下一世纪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之中。未来将不会再有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了。一国之内所剩下的只不过是组成那个国家的人罢了。”下列符
10、合格瑞德观点的是()A全球化即现代化B全球化侵蚀甚至会淡化“国家”概念C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D全球化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题型2选择题图片、漫画型1下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A乡村自给自足状态被打破B城乡之间交流日益频繁C城乡之间道路四通八达D城市政治中心功能显著2某一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了如下一组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太和殿 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A中国古代皇权至上 B立宪君主地位尊贵C平民领袖平实民主 D中外建筑政治文化3观察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骨耜石犁铁锄A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从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B中国传
11、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415世纪末,右图中国家卡里库特国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等。这位航海家是()A达伽马 B哥伦布C麦哲伦 D迪亚士5某中学的学生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用到下图(安庆保卫战)。下列诗句可能与该研究性学习内容相关联的是()A“金田号吹响,遍地义旗扬”B“师洋技望制洋夷,撼树岂能借其枝”C“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D“华东战场捉笼鸟,沂蒙山区似虎牢”6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这说明近现
12、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A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D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7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A中国领土主权一步步遭到破坏B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C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下图是“台湾民主国”的国玺,该政权在台湾仅存在了150天。其时,台湾军民公推台湾巡抚唐景崧任总统、刘永福任大将军,另设议会,年号“永清”,永戴圣清之意。导致这一事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太平天国的建立B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C马关条约的签订D中华民国临时政
13、府的成立9下图漫画小距离选自1945年8月自由画报。它反映出()A双方皆缺乏和谈诚意B共产党做好应对策略C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D谈判没取得实质进展10下图是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对此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个人崇拜现象非常严重B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C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猖獗D“左”倾错误不断升级11下图是发表于西方某报纸上的漫画欧盟的真实内幕,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漫画()A暗示欧盟内部矛盾尖锐,前景堪忧B反映了各国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C显示了各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D表明欧盟各国要团结一致共渡难关12关于下图所示绘画作品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追求一种由几何形体构造的美感B注重从一个
14、视点观察和表现事物C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D表现轮廓与块面堆积交错的趣味13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16世纪手工工场19世纪工厂20世纪的跨国公司A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B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C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D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4下图是纪念美国航空志愿军飞虎队的明信片。图片内容反映的重要史实是()A美军援华抗击日本侵略者B美蒋勾结发动全面内战C美军轰炸日本广岛和长崎D中国远征军入缅营救英军15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政治制度示意图。下列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A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
15、配政治权力B诸侯割据不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C至今仍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之中D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16观察下列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它们反映出该时期绘画领域的主要特征是()赵佶 苏汉臣 夏圭 倪瓒芙蓉锦鸡图 杂技戏孩图溪山清远图六君子图A文人画流行 B风格多样化C宫廷画活跃 D趋向世俗化题型3选择题数据图表型1(2015福建文综,18)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2下面是1820年至
16、1870年国际贸易额及其增长速度的演变趋势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主要由于()A工业革命的开展 B列强殖民扩张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自由贸易盛行3阅读1750年至1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依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指出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1750年1830年中国32.8%29.8%英国1.9%9.5%美国0.1%2.8%日本3.8%2.8%A.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D该统计数据出自外国人,所以不可信4下图反映了1948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员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分析和
17、评价不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中数量越来越多B发展中国家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主导权C这与60年代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有关D这种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5下图是苏俄(联)19131937年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下列对19321937年工业发展程度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B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C是一五计划的重要成果D苏联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6下图反映了美国与西欧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该图说明()A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实力下降B“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C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7对下图所示内容及其影响解读正确的有()注摘
18、自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作为新兴力量迅速崛起美日经济增长缓慢有利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A BC D8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8.034.153.662.063.0中国33.329.819.712.56.2据此可知()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9下表为近代中国女工比例与行业表,推动这一时期女工群体出现的原因有()时间产业女工人数占总产业工人比例行业1920年16.7万40
19、.5%集中在缫丝、纺织、烟草、火柴等行业1930年37.4万31.7%1933年24.3万48.7%传统男耕女织模式彻底瓦解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较快发展近代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 B C D10下表是我国19571960年主要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由此中共中央()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1960年21.8%26.1%52.1%增长率22.8%47%223%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B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C实施对国民经济的调整D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11下表显示了中国某一时期各类企业出口走势比较,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我
20、国()年份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比重(%)比重(%)比重(%)200142.550.17.4200331.554.813.7200718.557.124.4A.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B民营经济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C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全面展开D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12下图反映了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例的变化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黑奴贸易促进人口流动B垄断组织控制经济命脉C福利国家提供社会保障D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13对以下表格反映的资本主义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年份GDP年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指数增长率196819724.3%3.2%4.8%197319752.4%5
21、.3%9.4%A.体现“滞胀”特征 B国家干预经济C经济“大萧条” D经济增长缓慢14观察下图,根据年代与数据推测图中表示的是()A英国煤炭产量 B世界石油产量C世界钢铁产量 D英国棉花产量15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A英国国民生产总值领先世界B英国在世界市场中一直居主导地位C工业发展是增长的动力D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题型4选择题组合型、程度型、逆向型组合型1登州(今蓬莱)“东扼岛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翼燕云”,唐代空前繁荣,呈现出“丝竹笙歌,商贾云集”的景象,经由高丽、渤海道至登州登陆,往长安的朝贡者络绎不绝。材料反映了登州在
22、唐代成为北方航运中心的原因有()军事重镇经济繁荣政治中心交通便利A BC D2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A BC D3邓小平1975年9月26日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为此,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制定了义务教育法A B
23、C D4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认为()应对科举制考试内容进行改革应强化儒家思想的地位科举制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科举制导致天下危困A B C D5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人类在长期奋斗中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从继承的角度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的民主形式有()代议制政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 BC D6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
24、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 BC D程度型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描述16世纪的历史时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材料中“心满意足的注视着过去”的根本含义是()A固守农耕经济 B坚持君主专制C昧于世界大势 D实行闭关锁国8光绪年间,江南商埠繁盛,运河轮舶通航,农民在秋收完毕时“相率南下,麇集各埠,力食致饱,麦熟乃返,勤朴者归有余资”。这反
25、映的实质是()A交通方式的改变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C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D中国社会产生崇洋风气9罗素指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再一次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在这样的思潮中,人的活动应当以其自身价值而受到重视,科学的探索因此也开始以新的惊人步伐向前迈进。”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培育了人才B人文主义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诞生C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奠定了思想基础D民主政治制度是促进科学繁荣的重要条件10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
26、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B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C此时的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D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11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广州党部发行了一本名为风俗改革丛刊的书,书中写道:“每届废历岁聿云暮,腊鼓摧残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个不停的办年货:有钱固兴高采烈,无的也勉为凑趣熙来攘往,络绎于途,以有用之金钱,作无谓之消耗,即令罗掘俱穷,当衫当裤,也要求顾住体面,做到年晚煎堆,人有我有。这种无意识的举动,真是愚不可及。”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民间传统的力量实在强大B过旧历新年是落后的行为C
27、政府并没有完全禁止旧历D普通民众按旧历规划生活12五四运动90周年前夕,人民论坛杂志联合有关单位和专家,以五四精神如何在当代青年中传承与深化为主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下图是回收的有效问卷12 018份调研的结果显示。最能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是()A“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B在群众压力下军阀政府释放曹、陆、章C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逆向型13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它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下列与巴雷特的主张不符的是()A因特
28、网推动全球化进程 B因特网应受法律控制C因特网应立足部族化 D因特网应受政府管控14“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上述制度的优势不包括()A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B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C避免决策失误及吏治腐败D有利于发展封建小农经济15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社会转型表现的是()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
29、D马列主义的传入16明末清初文人叶梦得在阅世编中记载,苏、淞地区“地产木棉,纺绩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故种植之广,与粳稻等”。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工商税与农业税持平C区域间长途贩运较为发达D农业经济形成区域特色17“受到西方文化教育洗礼的新文化健将们坚持民主与科学的价值取向,他们的这一价值取向既与传统儒家伦理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一脉相承,又获西方近代科学的强力支持,是为新文化的主流选择。”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其主流选择受当时国情影响B有助于现代价值取向的建立C深受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D新文化运动全面反对儒家的文化传统18
30、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该评价反映的问题不包括()A苏联社会出现新的贫困群体B苏联社会上缺乏自由氛围C苏联用于建设的投资过大D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蕴含着社会危机19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肯尼斯沃兹于1963年撰写了两极世界的稳定一文,其文中不可能涉及的史实为()A华沙条约签订 B古巴导弹危机C东德建柏林墙 D中日邦交正常化20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选项叙述历史时期A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古代希腊B以神为本
31、转为以人为本文艺复兴C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宗教改革D从人文主义走向理性主义启蒙运动题型5选择题概念型、评价型 概念型1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其中的“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A世官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该体制自秦朝创立,纵贯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上下一体,机构官员高效行权。”该体制是()A宗法分封体制 B“丞相”体制C监察体制 D科举选官体制3被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评论为“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的古代政治制
32、度最有可能是()A宗法制 B郡县制C行省制 D科举制4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A兵部 B枢密院C内阁 D军机处5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国家干预”在现代社会中,是政府以政策性干预来维护社会公正和经济正常运转;但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A官营专卖 B市坊制度C朝贡贸易 D闭关锁国6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上述材料反映作者的思
33、想倾向是()A天人合一 B敬天法祖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7杨宁一教授在其著作20世纪的文明演进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文中处可能出现的文字是()A近代化全球化 B制度化近代化C一体化自由化 D制度化全球化8宋代以后的儒学逐渐走向理论化、思辨化,还有影响到文学艺术等领域,苏轼在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体现了儒
34、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A理一气二 B反省内心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9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国者,私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反映了严复()A中体西用的观点B人民主权的主张C废除君主制的要求D进化和革命的思想10有学者这样评述一场侵华战争时期的中国政局:“上端成了一种专制魔王,既愚昧无知,又缺乏自信,下端成了无法管制的暴民。很显然,如此组织结构不能仅凭纸面上的改革即渡过新世纪之难关。”这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评价型11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
35、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 D文化大革命121906年,梁启超提出,中国的封建经济制度与欧美不同,一无贵族压制,二土地平均,三赋税较轻。梁启超的这一言论()A较为合理地分析了中国封建的经济制度B是西方经济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客观实际C推动了清政府的经济制度改革D表明他反对平均地权的经济纲领131870年,史皮尔在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材料所评论的是
36、中国的()A郡县制 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 D谏议制14“惩唐季藩镇,削其兵柄,收其赋入。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这一评论是针对()A西周分封制瓦解B北宋强化中央集权C西周分裂割据局面D北宋“重文轻武”治国理念15下图是1890年建立的汉阳铁厂高炉,关于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是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标志D是洋务派在“求富”旗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16R.R.帕尔默在评论西方近代某思想解放运动时说:“如果说人文主义者因此而发起一个崇古运动,那是由于他们看到其中有与自己相仿的精神。”他所评价的思想解放运动
37、()A为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B从根本上打破了天主教会对西欧的一统局面C为理性社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构想D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171956年底,国家通过了由周恩来总理参与编制的“二五”计划建设,确定5年内的主要指标是:“1962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增长75%左右,工业总产值增长1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左右。”下列关于这一指标评价正确的是()体现了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反映了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A B C D18一位法学家说:“无论我们多么轻视,多么痛惜这种接受,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
38、,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规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以上评价论证了()A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B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C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起源于罗马法D罗马法系统完备,影响广泛而深远19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
39、参政权和选举权20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缺乏生产的经济基础B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C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题型6选择题因果型、比较型因果型1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百家争鸣局面消失 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 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2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又说“罗马法是纯粹
40、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据此可知罗马法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是()A疆域的不断拓展 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法学理论的丰富3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4美国人何天爵在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中说:“1875年5月,一位尊贵的清朝官员与一位美国姑娘喜结良缘。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与领事想顺便就中美联姻一事向总理衙门的
41、官员表示祝贺我的话说完之后,有一段时间是死一般的静寂。最后还是恭亲王先抬起了头,接着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今天真是热得可怕。”官员出现“死一般的静寂”是因为()A婚姻观念简约文明B中美文化趋向融合C传统习俗受到冲击D政府无法掌控婚俗5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根据那个时候(五口通商后)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虽离家不计也。”材料中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A新式生产部门出现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C农业近代化推动D与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有关6“在红军的主力红一
42、方面军,1934年4月时,农民出身的占到了68%,来自苏区的则占到了77%。据统计,整个苏区时期仅赣南参加红军者,便达到了三十万人。”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反“围剿”斗争的胜利B根据地建设的发展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壮大D土地革命不断深入719世纪欧洲男子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还出现了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机器生产需要简便的工作服装B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贵族C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D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8观察下表,造成“希腊时代”和“希腊化时代
43、”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时代内容希腊时代(公元前5、4世纪)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末前2世纪末)社会思想理想主义、地方主义现实主义、国际主义教育私学盛行公学盛行商业有限的商业活动广泛的海路商业活动摘编自陈恒希腊化研究A罗马帝国的建立 B“世界帝国”的出现C海洋文明的影响 D世界性航路逐渐形成9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说: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C资产阶级发起了实业救国运动D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挤压10天演论问世以后,“天演”“
44、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很快充斥报纸刊物。有的学校以天演论为教材,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干脆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B严重的译笔古雅耐读C维新思想家的宣传推介D书中的思想足以警世11在汉语中“城市”是“城”与“市”的结合。在中国的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经历了5个演变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其贯穿历史演变的原因主要是()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B坊市制度废除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繁荣D工业革命推动12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姓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的下属。“天子建德
45、,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战国时期,豪强各自为政,姓、氏、字的赏赐成为了诸侯内部事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比较型13清代学者顾炎武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官职的作用时指出:“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以下官职的作用与之类似的是()A监察御史、按察史 B御史大夫、刺史C参知政事、通判 D刺史、通判14“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由此可见他们主张的最大区别是()A“理”是否是万物的本原B求“理”的方
46、式C对待孔孟儒学的态度D“孝亲”的方式15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赁:工钱)三年台成而民贩。”下列选项中,最类似晏子施政方略的是()A商鞅变法之奖励农耕B伯利克里发放参政津贴C罗斯福举办公共工程D列宁实行固定粮食税16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即这一时期在北纬30上下,人类文明精神发生重大突破,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这一时期的中国()A老庄提倡崇尚自然,超越功利B儒释道三教并立局面形成C成为中华文化圈的中心D黄宗羲主张“公其是非于学校”17厉以宁说:“1929年是资本
47、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B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C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18“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A结束了“左”倾错误,否定了“文化大革命”B破除了对领袖个人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C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D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
48、,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共同认识是()A主动融入国际大家庭B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20观察下图,以下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图理解正确的是()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图中国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持续增加非体力劳动者超过体力劳动者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变化的根本原因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A BC D姓名:_班级:_学号:_题型7非选择题背景、内容、影响类设问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嘉靖、万历之
49、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人口不断增长,进入举业的读书人增加很多,但科举名额却未见相应增加。应试者日增,而举业出路有限,为谋生计,大批读书人只能弃儒而商,进入正在迅速发展的商业领域。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儒贾”或“儒商”。周生春、杨缨历史上的儒商与儒商精神材料二江南重商思潮带来了士商关系的嬗变,儒而贾,贾而儒,儒贾相通,士商合流的社会趋势,使江南儒商们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但他们不像一般商人那样奋勇趋利,仅以营利为生活的唯一目的,而常常在经商之余博览群籍,诗文作赋,交往文人雅士;建造园林,创建戏班,丰富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富而思教,兴办书院
50、,关注子孙后代的教育。孙其芬明清时期江南儒商及其诗性文化艺术活动材料三(儒商)招养食客,资助文人,校雠书籍,从而在淮、扬、苏、杭一带形成“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氛然固不能谓其于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也。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儒商兴起的社会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商群体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5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江南儒商的特点。(4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梁启超对儒商作用的认识。结合所学,指出儒商活跃对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3分)2(14分)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
51、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材料二概括地说,美国宪政发展与政治妥协的密切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妥协机制;第二,从宪法的产生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第三,从宪政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
52、解决的。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材料三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1)据材料一,分析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反革命”的理由。结合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特点,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是如何实现政治妥协的?试以州权规定为例,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是一个多元利益
53、相互妥协的产物”。(4分)(3)政治妥协也曾被成功应用于外交领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3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3分)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大会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每隔10天集合一次,决定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法从公民中选出,五百人分成10个议员团,每年分为十个时段,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材料三1978年,美国政府
54、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古代希腊是如何防止滥用权力的。(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尝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社会背景。(8分)(3)材料三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原则?(4分)(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
55、的原因。(8分)4(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少向乡村提供产品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中华文化史(上)材料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三1951年以后,英国先后颁布了国民救助法、国民卫生服务法等,进一步完善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福利体系。德国于1957年颁布农民老年救济法,开始建立农民养老保
56、险制度,1972年建立农民医疗保险体系。法国1952年为农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60年将医疗保险覆盖到农业从业人员。刘家庆现代西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与思考(1)材料一中,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联系给农村带来的影响。(8分)(2)材料二中,两个时期“改变组织方式”分别是指什么?说明后一种“改变组织方式”对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9分)(3)材料三中的内容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特点?(10分)5(26分)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总会刻上这个时代的烙印,人文环境、政治变革以
57、及经济发展无不反映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既能回顾寻根于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方法,又可以立基于世俗音乐的主调风格音乐,终于在1600年前后应运而生,在音乐舞台上出现了歌剧这一体裁。材料二喜歌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正歌剧的反叛内容已不再着眼于神话、历史、英雄等题材,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普通人的小事情为主,实际上是对启蒙思想家追求的“自然”的艺术表现的认同,又与他们所倡导的人性自由、平等、解放相契合。材料三在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下,18世纪末19世纪中席卷英、法、德等国的浪漫主义思潮,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
58、。张芳历史变革与西方歌剧的发展(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歌剧的出现是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这一“时代潮流”对当时的文学、艺术、科学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这一时期在文学、美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例)(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对喜歌剧诞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的核心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对欧洲历史发展有何重要影响?(8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材料三中“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的影响下,人们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举例说明这一背景下西方文学的发展情况。(12分)6(15分)近代以来的企业家们在中国企业史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独特的
59、价值和永久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3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先后主持颁布了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他提出:“为今之计,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金融基础,又立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厉行银行条例,保持民业银行、钱庄、票号之信用;改定币制。增加通货。”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倍感人才的匮乏,发出“临事需人而悔储才之迟”的感叹,所以他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强之教育也”。雷巧玲、任培秦、韦林珍著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材料二(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
60、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材料三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认为:“如果你想做企业家,想把企业做大,那就该去解决社会问题。”“事实上我觉得每一次的成功,都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中国经济的发展”。阿里巴巴的发展吻合了新商业文明的特征2010年3月,淘宝网对外宣布,向全球开放淘宝数据,让合作伙伴和消费
61、者与之共享其海量原始数据。习美、李绍钻编著马云教你创业赚大钱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有关经济方面的主张。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5分)(2)据材料二指出永利铔厂的历史贡献。结合所学分析该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4分)(3)据材料三,概括“新商业文明”的特征。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国内经济因素。(5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近代以来的企业家践行的共同核心价值观。(1分)姓名:_班级:_学号:_ 题型8非选择题归纳、概括、评价类设问1(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在农村,圈地运动打破了中世纪田园诗般的沉寂,独立小农成批地被扫
62、除,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农场的经营方式。在城市,行会制度瓦解,代之兴起的是行业工会、合伙公司、股份公司等新的企业制度。摘编自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材料二从整体而言,18世纪中期的政治变革似乎意义甚小。在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英国的各类政治事务都转入议会的程序轨道进行运作。各个政治集团为了获取政治影响而展开激烈的争夺,其实它们的政策并无多大差别。18世纪60年代,广大民众开始关注政府的代表性,这主要表现为争取普遍选举权的运动,但持续的改革趋势在当时并不存在。在法国绝对主义君主政体变得很小,但它的效率在减弱。税收改革本可以使法国的绝对主义君主制获得更为坚实的经济基础,但法国君主却
63、无力推动这种变革,因为贵族们拒绝交出他们传统的豁免特权。美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材料三亚里士多德认为:“凡以政治修明著称于世的城邦无不对人口有所限制。最美的城邦,其大小必然有限度一个城邦,如果像一个民族国家那样,人口太多了,虽然在物质需要方面的确可以充分自给,但它既难以构成一个真正的立宪政体,也就终于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城邦。”同样,孟德斯鸠也认为:“从自然特质来说,小国宜于实行共和政体,中等国宜于由开明的君主治理,而大帝国只能由一个专制君王来维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背景及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法18世纪
64、中期政治变革意义有限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亚里士多德及孟德斯鸠的共同观点,并结合材料一、二和中外史实加以评价。(8分)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传统家训是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孔臧在与子琳书中说:“侍中子国(孔安国),明达渊博,言不及利,行不欺名。动遵礼法,少小及长,操行如故此汝所亲见。”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唐人刘禹锡在名子说中说:“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诗人王梵志的家训诗中就有这么几首,其一:“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物共箱柜,房中莫蓄私”;其二:“兄弟相怜爱,同
65、生莫异居。为人欲得别,此则是兵奴”;百行章中有:“居家理治,每事无私。兄弟同居,善言和气。好衣先让,美食骏之。富贵存身,须加贩恤。饥寒顷弊,嚷味相存。”宋代学者倪思在经锄堂杂志中说:“富家有富家计,贫家有贫家计,量入为出,则不至乏用矣。”明人姚舜牧在药言中说:“士、农、工、商各居一艺,士为贵,农次之,工商又次之。”清人张英恒产琐言有:“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与读两字。”摘编自徐少锦中国家训史材料二晚清家训已经出现革新思想的变化,如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人才日少,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之学者多,留心本原之学者少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
66、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墨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当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勿忘!勿忘!”梁启超给梁思成(建筑大师)的家信中说:“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市容极严整有新意,必须一往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美,再入意大利,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彻底研究了解。”摘编自朱明
67、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家训内容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近代家训内容的变化。(11分)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主义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主义正在汲取新的营养,有了新的内容。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
68、的活力开始消散。全球城市发展史材料二从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美国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系,美国社会也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变化。纽约、芝加哥等在20世纪初人口已超过百万,1910年一个委员会对纽约及其他城市情况做过调查,所有的房间中,三分之一的住着两个人,其余三分之二则住有3人以上;费城和圣路易斯其排水系统总长度仅相当于这两个城市街道总长度的一半多一点。而新奥尔良和莫比尔等城市依旧大部分靠露天排水沟排泄污水。各种族、民族以同质形式居住在特定的街区,彼此间以拼图形式存在。据有关资料,从1880年到1890年,全国犯罪率上升了80%,大部分案件都发生在城市。美国城市化进程探析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
69、,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城市的功能结构偏重于工业,呈现出工业型城市化。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能通过各种措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转移,同时可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业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建设资金。尤其是在前3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9.05%上升到13.68%,平均年增长率为0.15%,而同期世界人口比重由28.2%上升到40%,年增长率达0.4%。新中国城市化建设初探(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前后中国城市活力“开始消散”的主要原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据材料二,
70、概括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分)(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后30年内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4分)4(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每一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对其经济利益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者好得多。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攫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于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把这种权力交给一个大言不惭的、荒唐的自认为有资格行使它的人,是最危险不过的了。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材料二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并把塞满钞票的瓶子埋在废弃矿井的适
71、度深度中,然后,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并且听任私人企业根据自由放任的原则把钞票再挖出来(当然,要通过投标来取得在填平的钞票区开挖的权利),那么,失业问题便不会存在,而且在由此造成的反响的推动下,社会的实际收入和资本财富很可能要比现在多出很多。确实,建造房屋或类似的东西会是更加有意义的办法,但如果这样做会遇到政治上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那么,上面说的方法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根据材料一,概述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凯恩斯的主要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评价其影响。(4分)(3)有人认为,亚当斯密和凯
72、恩斯经济学思想是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相同之处。(5分)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是社会创新的先驱,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法规的济贫法,是为政府用法律调剂贫富之始,事实上英国第一部济贫法范围甚小19421943年间,英国又出现了全面社会保障的“贝弗利奇计划”。1945年工党当选执政,第一批措施就是根据这一计划,通过一系列有关法律,付诸实施,延续至今。其他国家或先或后都建立了缓和矛盾、照顾弱势群体的各种制度,并根据各国国情百花齐放,逐步完善。材料二人民福利也是各大国竞争的一个领域。俾斯麦时期的德国,以国家为主导的各项社
73、会保险和福利政策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法国强调民间互济,政府为辅。美国到罗斯福“新政”时确立了美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国”之为“大国”,其国民的基本权利和生存条件也须得到保障,并一般优于同时期的他国。当然,这种社会创新并非都出自统治集团的自觉,劳动者有组织的斗争、大众媒体的批判和监督、各种改良和革命理论形成推动改革的综合力量。上述材料摘自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特点和积极影响。(6分)(2)提炼材料二的核心观点,并对此进行简要评价。(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姓名:_班级:_学号:_题型9非选择题开放探究类1(12分)阅读材料,完
74、成下列问题。材料中国现代化运动源于中国秀异分子(引者注:包括开明士大夫阶层、新型知识分子集团、广大民众)的雪耻图强的意识,源于追求国家的“权力”与“财富”。而要雪耻图强,乃在使“中国之为中国”有可能,亦即维持中国之“认同”,主要是指“传统”在中国现代化中之“正面”或“负面”功能;而要追求“权力”与“财富”,则要使“中国之为中国者”有所“变革”。近代以来,中国秀异分子自觉不自觉地环绕“认同”与“变革”这两个观念。每人所赋予“认同”与“变革”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分量是不同的,这就多少影响、规约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形态。摘编自罗荣渠、牛大勇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运用材料中所述的现代化理论,选取中国近代史上的
75、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论述。(12分)论述要求:简析背景,概述内容,运用材料中所述的现代化理论进行评价。2(13分)科举制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开元、天宝中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唐杜佑通典卷十五材料二说到科举,人们总要提起唐太宗的“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话。与李世民这句名言很相似,清代乾隆年间大学士鄂尔泰在有人批评八股取士时也说过:“非不知八股为无用,而牢笼志士,驱策美才,其术美善于此。”一“入彀”,一“牢笼”、“驱策”,两者似乎并无二
76、致,都是利用科举考试为君主服务。过常职唐代反科举思潮与科举考试的利弊材料三今日之患,在吾民智不开,故虽多而不可用。而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取士为之。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以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今群臣济济,然无以任事变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故台辽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两者对科举制度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2)材料三中康有为把清廷割地赔款都归咎于八股取士,你是怎样理解的?试说明理由。(3分)(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千秋功过话科举”为主题进行论证。(8分)(要求:
77、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3(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对此观点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
78、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历史教学评述材料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要求:在材料中任选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4(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诗和喜剧中,古希腊式的爱欲冲动与个性自由、基督教式的节制忍耐与仁慈博爱,水乳交融,基督教文化在剔除了极端的禁欲主义成分后显示出自然人性的活泼与亮丽。早期历史剧在肯定人的现实欲望的合理性
79、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莎士比亚的创作集中表现了世俗人本传统与宗教人本传统的融合。蒋承勇“旧人”与“新人”的融合: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思想新论材料二洛克与启蒙运动的关系,就如同彼特拉克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关系。就是说,他堪称启蒙运动第一人。在基督教的合理性(1696)中,洛克用启示来补充理性主义,因为他认为理性是不够的。在他看来,“启示乃是用上帝直接传达的一系列新发现来扩充了的自然理性,通过它所给予的见证和证据,理性就保证了其来自上帝的真实性”。何光沪启蒙运动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1)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文主义”的角度
80、论证“批判继承是文化传统与文化创新之间关系的历史规律”这一观点。(要求:把握论点;史论结合;层次分明;行文流畅;200字左右。)(14分)5(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材料二我们试看当时所谓的新文化运动,究竟指的是什么?就当时一般实际情形来观察,我们实在看不出它具体的内容。是不是提倡白话文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零星介绍一些西
81、洋文艺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不抉择地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缺点是:一是在批判传统时缺乏公正与同情,忽视作家和民族传统的良好方面;二是对于新观念过于轻信,而又不免混乱模糊;三是他们对于复杂问题过于性急。周策纵五四运动材料四一方面,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通过“整理国故”,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另一
82、方面,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几乎都是以这一时期为开端的,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过程呈现出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社会根源。(10分)(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之历史命运”这一主题。(要求:观点明确;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250字左右。)(14分)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道德和军事优势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并且确定无疑地超越了当年英国曾达到的水准不过,与
83、英国霸权领导的单边风格相比,美国奉行更为合作的领导方式。美国建立了一系列多边国际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有限为之,而战后则益加如此在这些组织中,得以确保的是美国的卓越地位,而非主导优势。美赫尔曼M施瓦茨著国家与市场:全球经济的兴起评述材料中关于美国外交策略的观点。(10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二轮专题强化练答案精析题型分类练题型1选择题文字材料型1B解读题意,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是主从关系,但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没有形成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故B正确;A封建等级是封建社会的特点,不符合分封制,故A错误;C、D是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但与题
84、意不符。2D根据材料的关键词“异姓不养”“其子归宗”等,可知中国古代收养养子特别注重宗法姓氏关系,古代认为族人只能祭祀与自己同族的人,同族意味着同姓,不收养异姓人,说明深受宗法制的影响,故选D。3C据题干信息“皆不鉴秦设相之患”说明丞相存在权力隐患,说明C项与题干材料一致。“丞相者,朕之股竑,所与共建庙宇,统理海内”说明对丞相持赞扬态度,A项错误;“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说明宰相拥有实权,B项错误;“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说明宰相处理事务繁多,让六部来分担,不符合题干意思,D项错误。4B题中没有体现社会转型的信息,故A项错误;题中体现有吃、有穿、有住但仍未满足,结合明代商品
85、经济发展的背景,可以得出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故B项正确;明朝并不代表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故C项错误;传统农业社会品格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题中并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5B6D材料体现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及各阶层社会地位变化的影响,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制内阁在工业革命前已经确立,故A、B错误;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是夺取资产阶级政权,而材料显示中等阶级处于无权状态,故C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增加了城市资产阶级的议会席位,资产阶级掌握了更多的政治权利,故D正确。7A据材料信息“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D表述不全面,故D错误;A全面表现了材料信息,故A正
86、确;宗教改革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故B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宗教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分离,故C错误。8C材料主要反映作者对传统中国地理位置的认识有所改变,没有提出与西方建立平等关系,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变革,故B错误;“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说明作者初步拥有世界的意识,故C正确;作者对地理认识的改变不能说明国家观念根本改变,故D错误。9C甲午中日战争不仅使洋务运动军事上失败,而且也导致了其思想上的失败,再根据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所以C项正确。A项包括在C项之中,B项的主语应为清政府而非材料中的中国知识阶层,D项与题意不符。10D11A本题为诗歌材料型选择题
87、。提取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30年代初”、“不战送江山”,联系教材知识可知,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地区不到半年沦为日本之手。故A项正确。12B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普鲁士采取了屈膝投降政策,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因此巴黎公社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外敌普鲁士发起进攻,承担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任务,故选B。13C14A据题干材料,可知A项强调礼法,反对刑法,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故选A项。B项反映的是道家思想,故B项错误;C项强调的是变法,反映的是法家思想,排除;D项反映的是墨家思想,排除。15C材料反映的是招聘女工的社会风气,没有涉及男女是否平等的信息,故A项错误;
88、雇佣关系在明中叶以后就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从“全家相庆,举国若狂”“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可以看出当时招募女工已成为风气,故C项正确;材料是通过报刊报道,反映当时社会状态,与报刊业本身的发展没有联系,故D项错误。16D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是指蒸汽机,D项正确;材料突出的不是轮轴,A项错误;材料虽涉及厂房,但不是重点,B项错误;机器设备在中国广泛使用在材料中无从体现,C项错误。17B18B19B据题干“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信息,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亚洲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故选B项。从题干可知,新中国成立,该报道没有评论其“好坏”,A、C带有明显的态度倾向,排除;新中国是一个社会
89、主义国家,当时苏联对于新中国成立应该是欢迎的,D项错误。20B题干中没有体现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未来将不会再有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了”和“一国之内所剩下的只不过是组成那个国家的人罢了”的信息,可知作者认为全球化会淡化“国家”概念,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的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信息,故D项错误。题型2选择题图片、漫画型1D秦汉至唐初乡村始终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故A项错误;由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城中才有商品交易的场所,且政府对市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城乡之间交流日益频繁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四
90、通八达”在图片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政府对商品交易有严格的限制,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城市的经济功能不突出,仍以政治功能为主,故D项正确。2D观察图迁移所学知识可知,太和殿是明清时期中国皇宫的一部分,白金汉宫是英国皇室所在地,唐宁街10号是英国首相所在地,都属于政治中心建筑,故选D项。A、B、C三项只是从一国的角度分析的,故排除。3A观察图片解读信息,从骨、石制农具到铁制农具的进步,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铁制农具锋利、坚固、灵活、耐用,大大提高了农耕的效率,使得中国传统农业由粗放至精耕细作发展,A项正确;春秋后,中国农具以铁器为主,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图片中未体现,C
91、项错误;铁器的广泛使用图片中未体现,D项错误。4A达伽马到达印度,卡里库特处于印度的南端,故A项正确;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与题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迪亚士发现好望角,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5A从图片中“安庆保卫战”可以判断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斗争。从“金田号吹响,遍地义旗扬”中“金田”的信息可以判断是太平天国运动,故A项正确;“师洋技望制洋夷,撼树岂能借其枝”是讽刺洋务运动的诗,故B项错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描写解放战争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的诗句,故C项错误;“华东战场捉笼鸟,沂蒙山区似虎牢”是描写解放战争中孟良崮战役,故D项
92、错误。6A7C图片反映的是开辟通商口岸,不属于领土主权的破坏,故A项错误;通商口岸的变化不能说明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故B项错误;左图显示通商口岸在沿海,右图反映其在长江沿岸,说明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项错误。8C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在政治上成立了以唐景崧为首的“台湾民主国”,故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台湾均为清朝的疆域,并未成立“台湾民主国”,故A、B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时,台湾已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此时的中国人不可能担任台湾巡抚,故D项错误。9B重庆谈判中,
93、共产党是为了早日结束战争才去参加谈判,表现了和谈的诚意,蒋介石政府却是“假和平,真内战”,缺乏诚意,故A项错误;图画中共产党人物手持打狗棒,体现了共产党做好了应对的策略,故B项正确;1946年国民政府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爆发,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故C项错误;谈判有无取得实质性进展,漫画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10C11B观察图片,迁移所学可知,欧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区域联盟。从上下层次,以及鸟的神态与身上的冰雪的多少来看,说明的是欧盟内部各国的经济与政治状况的差异,故选B项。A、D两项无法从漫画中反映,排除;C项仅是从漫画的表面得来的错误理解,排除。12B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以及作者毕加索
94、,能够判断出该作品是属于现代主义画派,这种画派追求一种由几何形体构造的美感,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注重从一个视点观察和表现事物并不是现代主义画派的特点,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该画派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画派表现轮廓与块面堆积交错的趣味,有些反传统,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3A14A根据明信片内容“来华助战”可以判断是抗战时期。抗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结成同盟,美军来华援助抗日,故A正确;全面内战期间,美蒋暗中勾结,美国没有派军队发动内战,故B错误;图片反映的是“来华助战”,故C错误;明信片涉及的是美国、中国,故D错误。15B观察图片可知,图片反映的是西周
95、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法观念至今仍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之中,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法制形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分封制前期有利于政治秩序稳定,后随着诸侯实力增强,不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B项错误符合题意。16B观察绘画作品,可知赵佶芙蓉锦鸡图为工笔花鸟画;苏汉臣杂技戏孩图为反映社会风貌的风俗画;夏圭溪山清远图为山水画;倪瓒六君子图为文人写意画,四幅画体现了宋元时期绘画风格多样化的特征,故选B。题型3选择题数据图表型1D2A观察坐标图可知,1820年至1870年正值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
96、的开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世界贸易的拓展,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3B从数据来看,19世纪中国制造业份额与18世纪相比变化不大,“急剧下降”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从中国所占的份额比重来看,具有绝对优势,表明该时期中国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故B项正确;英美两国的份额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工业革命的影响已经体现出来,故C项错误;统计数据是否可信应根据当时时代背景分析,而不是看数据统计者的国籍,故D项错误。4B5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的时间是19181920年,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错误;新经济政策在1924年随着列宁逝世,斯大林的上台逐步被废止,与题干信息不
97、符,故B错误;苏联实施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281932年,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二五计划完成的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故D正确。6C从图中所示时间“1948年”和“1962年”可知该时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所占份额有所下降,但不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故A项错误;“一超多强”局面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图中可知“1948年”和“1962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所占份额有所下降,西欧则相对稳定,且在1962年与美国大致相等,说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推动了其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1973年,时
98、间不符,故D项错误。7D观察表中数据,据表中时间及增长率可知,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显著提升,而美日经济增长缓慢,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正确;时至今日美国仍是世界头号强国,错误,故选D项。8D9B近代中国传统经济模式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解体,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此时并未彻底瓦解,排除含有的选项,故A、C项错误;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1914年1918年),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排除含有的选项,故D项错误;结合前面分析,故B项正确。10C计划经济在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就已经开始,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开
99、始于1953年,此时已经完成,故B项错误;图表中显示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所以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故C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故D项错误。11B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故A项错误;表格数据显示民营经济所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不断扩大,故B项正确;国有企业改革时间是1984年,此时已经全部改制完成,故C项错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在改革中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故D项错误。12D黑奴贸易时间是1619世纪,故A项错误;垄断组织控制经济命脉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只反映图表一部分信息,故B项错误;福利国家提供社会保障是二战以后,故C项错误;图片显示的是两次工业革命对欧
100、洲带来的影响,故D项正确。13A从增长率来看比较平缓,表明经济发展停滞,而从物价来看明显在增长,体现存在通货膨胀现象,故A项正确;国家干预经济是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材料只是一些经济发展现象,故B项错误;从材料来看,GDP虽有一定下降,谈不上经济“大萧条”,故C项错误;经济增长缓慢只是表格中现象之一,不能涵盖全部内容,故D项错误。14A图中数据从17901850年,产量逐年上升,此时间段正好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展时间,改良蒸汽机广泛使用推动煤炭工业发展,故A正确;石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燃料,故B错误;世界钢铁产量提升也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故C错误;英国棉花产量提升属于工业革命之前,
101、故D错误。15C题型4选择题组合型、程度型、逆向型1B从“东扼岛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翼燕云”,可以看出其军事地位相当重要,故正确;从“丝竹笙歌,商贾云集”,可见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正确;而政治因素在材料中不明显,且政治中心一般指首都,故错误;从“经由高丽、渤海道至登州登陆,往长安的朝贡者络绎不绝”,可见其交通便利,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2C斯大林模式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体系,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该体系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绝对领导,但由于该体系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间的发展比例严重失调,故排除,选择C项符合题意。3B1965年,新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国
102、民教育体系,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75年”,故错误;1977年,在邓小平的倡议下,全国高考制度恢复,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的倡议和影响下,我国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和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4C解答理解题干材料信息,从“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判断正确;由“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可以看出正确;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表述与题干材料不符,故选C项。5A解答注意材料信息“从继承的角度来说”,代议制与政党制可以说继承了近代民主政治,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中国从国情出发,对民主政治的创新与发展,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正确。6
103、D解答注意材料信息“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可知正确;“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说明正确;材料中“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可知正确,选D。7A8.B9C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并非培养科学人才,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促进思想解放,与科学方法论没有关联,故B项错误;“科学的探索因此也开始以新的惊人步伐向前迈进”,可见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涉及文学、艺术领域,与民主政治制度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10D从题干中“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
104、民权思想矣”的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权思想,西方国家并不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故A、B项错误;题干中孙中山虽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但无法看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故C项错误。11A12A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B项的表述错误;C项是在共产国际帮助下进行的;D项不能反映五四精神的主旋律。13C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因特网给“部族”带来了挑战,有利于结束“部族”孤立的状态,加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推动全球化进程,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符合题意。“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说明因特网应受法
105、律控制、政府管控,故B、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4C“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专制主义,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和吏治腐败,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5B据关键信息:“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从社会转型的特征来看,洋务运动对应的是经济起步,戊戌变法对应的是政体变革,而马列主义的传入对应的是思想解放,故A、C、D三项为正确解读;义和团运动并不具有
106、社会转型的特征,故选B项。16B17.D18C从“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可以看出苏联出现贫困群体,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不可能自由地相比较”,可以看出苏联缺乏自由氛围,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苏联社会问题,没有涉及经济建设,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从“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可见苏联政治体制隐藏社会危机,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D华沙条约签订于1955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东德建柏林墙是1961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1972年,题干要求选择不可能涉及的史实,选择D项符合题意。20C宗教改革并没有取消宗教仪式,只是简化宗教仪式,强调信仰得救,不再以天
107、主教会为中介,突出人文主义色彩。题型5选择题概念型、评价型1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科举制的理解。世官制盛行于奴隶社会;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宋朝时这三项制度均已不存在,故当时盛行科举制,所以D项正确。2C据题干“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信息,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是“监察体制”,故选C项。宗法分封体制未形成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排除A项;材料中所指体制不仅包括中央也包括地方,排除B项;科举制为隋朝所开创,排除D项。3B据题干“垂二千年而弗能改”,说明这一制度已经实行了二千多年,并一直沿袭下
108、来,秦朝确立的郡县制,其基本形式一直为后代沿用,故B项正确。A项的宗法制与“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不符,排除;C项行省制是元朝创立,距明末清初300多年的时间,排除C项;科举制是隋朝时确立,距明末清初1000多年的时间,排除D项。4B5.A6C题干材料主要说明为高祖刘邦的皇权寻求理论支持,符合董仲舒君权神授的观点,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天人合一思想,A项错误;“敬天法祖”属于宗法制的范畴,与题干材料不符,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天人感应的观点,D项错误。7D8C解读题干可知,“山石竹木,水波烟云”其形态会随时间、地点、天气等条件发生变化,但这些事物是有“常理”的,再变也有一定的规律;只有深入体会这
109、些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才能将物象的活的精神凝聚于笔墨形式之间,与朱熹格物致知观点相同,故选C项。B、D两项是心学观点,排除;A项不是求理方法,错误。9B本题考查对严复思想主张的理解。从材料信息看,严复认为,自秦以来,国君从人民手中窃取了权力;国家本来是人民的公有财产,王侯将相,本来是国家的公仆而已。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反映了人民主权的主张。故选B项。10D本题考查列强侵华战争。题干中的“新世纪之难关”是解题关键。只有D项发生在新世纪。11B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发生的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人的盲目排外运动。义和团运动凸显了民族“情感”,但清政府正是利用了这种朴素的爱国主
110、义最后将其绞杀。故本题选B。12D由“无贵族压制”“土地平均”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中国不应该进行土地制度的变革,因此D正确。13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竞争”“政治原则公开化”“没有世袭等级”“不主张任人唯亲”可以判断是科举制。14B评论中有“惩唐季藩镇”,可见与西周无关,故A、C项错误;“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说明宋代从权、钱、兵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评论针对的是宋代集权措施,与“重文轻武”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15D图片中的汉阳铁厂是洋务派官员张之洞在武汉创建的民用工业设施,依据所学可知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原因是为了“求富”,从而
111、为军事工业的发展积累丰厚的资金,所以答案选D,A、B、C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16A17C解答本题尤其要注意时间“1956年底”。评价的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提出于1960年。与题意不符,可排除。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正确认识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这一指标即在此背景下提出。C项正确。18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规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可以看出罗马法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答案选D。19A英国的“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之后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君
112、主的权力受到了议会的限制。政变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使英国从封建政体过渡到资本主义政体,而且延续至今。20B恩格斯根据1895年的欧洲社会状况,修改了原有的判断,重新认识了资本主义的命运,认为资本主义在当时还不可能灭亡,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的,故B项正确。A、C两项本身有误;D项与题干无关。题型6选择题因果型、比较型1B百家争鸣局面在秦朝消失,题目中讲到西汉和东汉的前后对比,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西汉时期经过董仲舒和汉武帝的努力,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民间向学之风兴起,故C项错
113、误;出现该变化的原因除了西汉董仲舒和汉武帝注重儒学外,还有东汉君主重用儒者,故D项错误。2C3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仅仅反映出外部的变化,故A、B项错误;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既有外部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也有内部近代中国对西方认识不断深入,即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故C项正确;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仅仅反映出内部的变化,故D项错误。4C1875年中国的婚姻观念仍然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故A项错误;“死一般的静寂”说明当时中国官员对中美联姻一事不赞成,并不能反映中美文化趋向融合,故B项错误;之所以“死一般的静寂”,是因
114、为中美联姻不符合当时的传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传统习俗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中美联姻是个人的私事,其不符合传统习俗,并不能说明政府无法掌控婚俗,故D项错误。5D鸦片战争后,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民纷纷破产,为了生计,很多人开始进城务工,所以出现材料中的情况。6D7D19世纪晚期欧洲服饰的变化与当时欧洲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密不可分。服装简便化、成衣大众化和时装平民化,与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数量的增加、生产能力的提高、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密不可分。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反映“社会的贫困化”。8B9A据题干,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传统的农业逐渐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并且不断商
115、品化,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故选A项。B、C、D三项均发生于A项之后,排除B、C、D三项。10D据题干情景,在推动历史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其中顺应历史潮流和趋势的通常为其发展壮大的主要或根本原因,进化论适应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故选D项。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为表面原因,排除;C项为主观原因,排除。11C理解题干材料,反映市是商品交换的地方,城的发展随市的发展而发展,故选C项。中央集权制度与市的发展无关,A项错误;坊市制度的废除只是在某个阶段影响城市的发展,B项错误;题干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城市变革,基本与工业革命无关,D项错误。12B据题干材料,宗法制
116、强调以血缘亲疏形成等级,区分大宗小宗,因此“赐姓”成为大宗天子的特权,战国时期豪强随意赐姓,表明宗法等级遭到破坏,故选B项。材料中未提到分封爵位、土地、人口等,A项错误;材料所述不属于思想文化领域的现象,C项错误;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D项错误。13D顾炎武谈论的是中国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参知政事不属于监察官员,按察史是省级司法长官,御史大夫是副宰相,与“官小”不符合,故A、B、C三项错误;刺史、通判虽然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故有“官小而权重”“小大相制”特点,选D项。14B据题干“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可知程朱认为理外在于人,从“如其理外在于心,则”可知王阳明认为理内在于人
117、,据此推知二者求理方式不同,故选B项。A、C、D三项不是材料讨论的主要问题,排除。15C16A从题干中“北纬30上下”“人类文明精神发生重大突破”“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等信息可知西方人文精神在这一时期滥觞,出现了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思想家,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正确;唐代儒释道三教并立局面形成,故B项错误;中华文化圈,即儒家文化圈,汉唐以后中国成为中华文化圈的中心,故C项错误;D项是明末清初的新思想,故D项错误。17B18.B19A从“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可以看出两代领导人都意识到融入世界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在邓小平的话中
118、并未强调对意识形态的淡化,不属于两人的共同认识,故B项错误;毛泽东所说的话在建国之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说法不符合其所处时代,故C项错误;两人侧重的是中国应融入世界,与世界形势和平与否没有关联,故D项错误。20B由图可知正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确;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有利于拓展经济活动领域,扩大市场,增加就业,从而提升经济竞争力,因此这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正确,图中得不出来。故本题选B项。题型7非选择题背景、内容、影响类设问1(1)原因:商业经济活跃;文化发展,读书群体壮大;科举名额有限,仕途受限。表现:活跃了市镇、城市经济;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程
119、度;加快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商帮)。(2)特点:士商合流;营利与追求生活品味相结合;注重文化;关注教育。(3)认识:推动江浙一带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类似意大利资产阶级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影响: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2(1)理由:“光荣革命”保留了国王。表现:议会是权力中心;国王统而不治。(2)实现: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说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会议员分配照顾大小州利益。(3)愿望: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和平),发展经济。策略:求同存异。(4)作用:有利于造就和平政治;有利于解决国际争端的重大问题;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政治文明的发展。3(1)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公民陪审法庭等
120、民主机构;实行轮流执政、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制定陶片放逐法。(2)制度:责任内阁制;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国成立,帝制结束;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防止袁世凯独裁)。(3)原则: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分权制衡;主权在民。(4)1787年宪法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保障;两党制下政党相互制衡;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官员自上而下带头执行;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督执行;民众积极参与监督。4(1)主要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当时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经济上城市对农村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和寄生性。影响:受到城市的压迫和控制,导致城乡矛盾激化;受到城市的剥削,导致农村经
121、济日益落后。(2)毛泽东: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邓小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积累了其所需的原料、资金。(3)新变化:建立“福利国家”。特点: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以养老和医疗保障为主要内容,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等。5(1)“时代潮流”:文艺复兴运动。文学: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等;美术:达芬奇、拉斐尔等。(2)核心:理性或理性主义。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3)变化:对启蒙思
122、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文学:出现了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雪莱的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任举2例即可)6(1)主张:经济立法;完善国家的金融体制;通过教育培养经济人才;兴办实业(经营国民生计)。特征: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或出现短暂春天。(2)贡献: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促进了城市化;为国家保存了技术人员。条件:国民政府鼓励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3)特征:网络经济或知识经济;开放透明、分享。因素: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加入世贸组织;信息化。(4)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民族振兴)。题型8
123、非选择题归纳、概括、评价类设问1(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海外市场的扩大,推动了国内手工工场的发展。影响: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民主秩序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准备了物质条件。(2)原因: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渐趋完善,政治集团相互制衡导致其政策相互接近,民众更多关注自身的民主权利,改革趋向渐进而非激进。法国君主和中央集权力量削弱,旧的利益集团形成了改革的阻力。(3)观点:人口的多寡决定国家的政体,小国寡民适于民主政体,领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适于专制政体。评价: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由材料一、二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政体从根本上说
124、是由本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与人口的多寡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近代以来许多领土辽阔的大国建立了民主政体,如美国确立了总统共和制;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1)特点: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突出灌输忠孝观念(或树立社会责任感);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传家。(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影响: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形成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家风,维护家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发展;有利于自然经济的发展。(答出其中四点即可。)(2)述:(变化)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评:近代家训为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带来一股“新风”;爱
125、国救亡意识的感召、近代经济的发展、西学的传播、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影响都使家训增加了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家训内容的变化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均可展开评论,言之成理即可。)3(1)变化:由政治性到既有政治性又有商业性。原因:君主专制加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主要原因:南北战争的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存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各种族、各阶层之间缺乏交流;犯罪率上升等。(3)特点:政府主导;工业型城市化;发展速度慢。
126、成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4(1)主要观点:政府是对社会有害的垄断特权的授予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不必要的和不受欢迎的。社会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更多的经济自由。(2)主要观点: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发展;政府的浪费性支出要比有用的项目更加可取。影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失业问题;但也造成了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3)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都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都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5(1)特点:由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全面的社会保障(或由暂时性到制度化);政府立法和制度保障。积极影响:保障了低收入阶层人
127、民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2)(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观点:人民福利是大国竞争的重要体现。(或国家崛起要保证人民福利;社会保障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论述:历史上的大国普遍建立了先进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的创新是多种力量推动的结果。题型9非选择题开放探究类1示例:以洋务运动为例。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日益严重。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中央与地方的一些开明官员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洋务派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兴办军事工业、创办新式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设立近代外交机构等。洋务派坚持“中体西
128、用”思想,“认同”传统政治经济制度。力求“变革”军事与技术以巩固传统制度。洋务派追求国家富强,其改革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大门,具有进步意义;但由于他们固守旧制度(“认同”大于“变革”),使中国早期现代化止于“器物”层面,这给后人留下深刻教训。(12分)2(1)不同:材料一肯定了科举制对人才选拔的进步意义;材料二指出了科举制度服务于专制统治的消极作用。(2)理解:有一定道理,但过于偏颇。理由:八股取士造成国民愚昧落后,人才匮乏。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而不应仅仅归咎于八股取士。(3)分层次赋分。第一层次,68分,观点明确,兼述功过,论据充分,表述清晰;第二层次,35分,
129、观点明确,从不同角度论述,论据较充分,表述较清晰。第三层次,02分,观点不明确或偏颇,论据单一,表述不清楚。功:破除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为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进入仕途提供了机会;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价值取向;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尊显儒学,对维护社会稳定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任选两点论述,4分)过: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使知识分子成为皇权的奴仆;过于重视儒家经典而忽视科学技术,造成研究科技的人才匮乏;考试内容只局限于四书五经,知识分子脱离社会实际,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任选两点论述,4分)3.观
130、点史实(至少两例)作用观点一:掠夺在前,发展在后,掠夺促进了西方崛起黑奴贸易给欧洲带来巨额财富,促进其资本的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给欧洲带去了大量的资金和原料,促使欧洲经济产生重大变革;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广阔市场;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为欧洲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地等观点二:发展在前,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政治: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思想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英国17世纪就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进了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其他如美国、德国、法国皆可)经济: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出现
131、资本主义萌芽;荷兰、英国等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或垄断性贸易公司)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科技:文艺复兴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是西方崛起的思想因素。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批判神权统治,提倡人的自然本性和思想自由,例如,莎士比亚在批判宗教极端禁欲主义的同时,继承了基督教文化中的节制忍耐与仁慈博爱,提倡人性的解放。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批判宗教神权,提倡理性。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宗教神权,同时又从宗教中发展理性,例如,洛克主张用基督教启示(感性)来补充当时理性主义的不足。(14分)5(1)特点:由学术到政治再到伦理,逐步深入。(5分)根
132、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深。(5分)(2)(14分)观点史实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伦理道德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目的: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影响:动摇了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但冲击了传统文化。(盲目批判传统,忽视民族传统的良好方面)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内容:提倡新文学,如白话小说的发展、“整理国故”、研究思想史。影响: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端,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6.观点:美国通过合作的方式组建多边国际组织来确保美国的卓越地位。评述:政治上,美国号召组建联合国并担任常任理事国,稳定战后国际秩序同时确保美国的国际地位;为适应“冷战”需要,美国组织西欧国家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上,美国号召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中心地位确立;号召建立关贸总协定,协调国际贸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