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时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山中年馍乔忠延云丘山,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它在吕梁山的最南端。传说,后稷出生时被遗弃却大难不死的那座山就是云丘山,他教民稼穑也就从那里开始,最早的耕植技术即由此传播开去。古往今来的文明极像山间的清泉,总会跌宕而出,蜿蜒着流往远方。云丘山亦然。灵秀的山水是农人生存的根脉,也是养育他们的家园。他们接过先祖的犁、耧、耙、耱,也接过前辈的风俗礼仪。当“民以食为天”成为他们的生命旋律后,几千年来,他们的日子几乎没有一步不践行在这无形的轨道上。即使在今天,要打开他们的往昔也不算难,仅饮食而言,就是一幅“仓廪实则知礼节”的鲜活画卷。
2、过年是食物最丰盛的时节,在这最隆重的节日里,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会歇息下来,欢度佳节。不过,过年对于山中的农人来说有着比城里人更为喜庆的意义。他们没有周末,年节是一年里唯一的假日,因而珍贵得一点也不敢浪费。尤其是女人,一年到头从没有闲歇的空隙,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张口吃饭,解决的办法便是早早蒸好年馍,到时稍稍一热,轻省而又快捷。年馍,很早就成了山乡人的“方便面”。但是,谁要因此简单地看待年馍,那就辜负了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年馍犹如一部发黄的古书典籍,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还真难读懂其丰富的内涵。大年初一,敬献在灶槛上的是一个很大的花馍。这花馍名叫枣山,由一个个裹着红枣的白面卷层层加高而成,高高的顶端
3、还挺立着一个昂首啼鸣的大公鸡。大公鸡,大吉大利;大红枣,早早高升,一年美好的愿景都寄寓在这枣山上了。枣山献的是灶神,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往凡间的工作队员,一年四季居高临下注视着农人的一举一动。若是铺张浪费,抛米撒面,他就会如实向天庭汇报。来年这家说不定会遭受天火烧房子、槽头死骡子的横祸。谁不愿意过平安日子?所以,每日每时都勤恳、节俭。就这样还怕万一有个疏忽被灶神抓住小辫,因而,每当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时,还要给带上些炒豆和糖瓜。糖瓜又甜又粘,让灶神甜蜜得不好意思说坏话,即使想说也粘得张不开嘴。炒豆是马料,是供给灶神坐骑的吃食。农人不仅尽心巴结灶神,还要把人家的坐骑也打点好。如此一来,灶神就只能上天言
4、好事、回宫降吉祥啦!大年初一的爆竹声一响,即把前往天宫汇报的灶神又迎到家里。迎进门当然不敢怠慢,那高高大大的枣山就是敬献给他老人家的第一份厚礼。云丘山的年馍还有枣糕。枣山是敬祀灶神的,枣糕是敬奉老人的。枣糕形如磨盘,是一层面、一层枣合成的。面中裹枣,是要老人的日子甜甜蜜蜜;称之为糕,是要老辈人健康高寿。枣糕酷似磨盘是怀恋伏羲、女娲兄妹滚磨盘成婚的意思,是他们的成婚才繁衍出这众多的后人呵。谁会想到,这不起眼的年馍上竟有如此深远的文化意蕴?晚辈敬奉老人,老人疼爱儿孙。礼尚往来是云丘山人根深蒂固的习俗。收受了枣糕的老人回馈给晚辈的是花卷。别看花卷蒸着不复杂,白馍的层层纹理却像一朵盛开的花,这是象征年
5、轻人风华正茂,愿他们的前程像鲜花一样美好。倘若晚辈还是个孩童,那就多了一份讲究,馍的形状如同一个很大的玉佩,当中再缀上一朵牡丹花,是在夸孩子可爱得如花似玉。热情的赞誉、美好的祝愿不言而喻,年馍温暖着老老少少的心。一家人饭桌上吃的馍则叫卷子。年馍里头数卷子最好蒸,把发好的白面揉成圆圆的长条,剁开蒸熟即成。那形状顶圆底方,方可以站得端正,圆便于进退自如。该方则方,当圆则圆,方圆里面浓缩的是做人的规矩。这是勉励,更是自律,年馍哺育的不只是有形的肉身,还有无形的精神。云丘山的年馍里有远去的历史、古老的信仰,更重要的是蕴含了民族的道德礼仪。年馍使“民以食为天”隐含了仁爱、孝敬、长幼有序等道理,不仅让人们
6、吃饱肚子,安定天下,而且将家庭纲常、社会伦理,由年馍悄悄潜进人们的血脉神魂,一种稳固的社会秩序、和谐的山乡生活,就这么在农人的炕头上构建着,传承着,从遥远的古代直至今天。(有删改)1“灵秀的山水是农人生存的根脉,也是养育他们的家园”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请简要回答。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理解句子含意,首先要明确句子的构成要素以及句间关系和重心,然后思考该句与前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文脉梳理出答案。本句中的“灵秀的山水”就是指云丘山,“农人的根脉”就是指生存劳作,“养育的家园”就是指文化礼仪。后边的两个“接过”和一个“践行”对其进行了解释,仔细揣摩,即可得出答案。答
7、案天然的云丘山,让这里的人们从耕植技术中得到了生存之道,谱写出生命的旋律。人文的云丘山,让这里的人们创造了饮食文化,传承着前辈的风俗礼仪。2山中年馍“枣山”和“枣糕”有着怎样的寓意?请分别简要概括。答:_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准确审题,题干问的是“枣山”“枣糕”的寓意,所以考生要紧紧抓住第四段和第五段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简单地指出其寓意即可。答案枣山,寓大吉大利、早早高升之意,寄寓着一年美好的愿景。枣糕,寓老人健康高寿、日子甜甜蜜蜜和繁衍后代之意。3文章第一段重点写后稷传说,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思路
8、的能力。一般而言,开头部分的作用主要是引出下文或者领起全篇,就该段传说而言,要紧紧抓住传说的内容及重点进行思考。这段写了该传说与云丘山的关系,写这里出现了最早的耕植技术,因此考生在此基础上思考其在全文中的作用即可。答案以后稷传说开篇,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说明云丘山是耕植技术的发祥地,为下文写云丘山缔造了源远流长的年馍文化作铺垫。4.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对过年吃年馍这种民俗的理解。答:_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题目要求回答对过年吃年馍这种民俗的理解,那就应着眼于过年吃年馍这种民俗的由来和其中的寓意等。第二段“他们接过风俗礼仪。
9、当民以食为天成为轨道上”和第三段集中讲过年吃年馍这种民俗的由来,第四至六段是对年馍寓意的阐释,第七段是对年馍蕴含的道德礼仪的揭示。对此进行概括综合即可得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题干中“民俗的理解”这一要求,不能只说年馍本身。答案年馍,是在“民以食为天”的生命旋律中民间自然形成的过年食用的美食,轻省快捷,过年吃年馍是民众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习惯。这种民俗具有创造性、共享性和传承性。枣山和枣糕等作为年馍的代表,不仅让人们填饱肚子,更是寄寓了吉祥仁爱、尊老爱幼、礼尚往来、平安和谐等基本的道德礼仪,以及家庭纲常、社会伦理等意蕴。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城唐弢当我随着日者【注】拾级而登的时候,我们
10、正好赶上城头的黄昏。落日照大旗,风过处红绸飞舞,格格作响。刚才我还震惊于这城墙的高,现在又不能不为垣基的深厚而咋舌了。四马并行,环着城头疾驰,可以无虞于颠仆和下坠,但要留心的是这剥落了的砖石,年久失修,乱草掩盖住窟窿,一脚踩上去便会深深地陷下的。小树在城砖的隙缝里生长,在风里摇曳。风,这城头上的风可真大,日者的衣襟狂飞起来,他正拱着腰在找寻什么。“是这儿了。这儿!”他说。在他胸前乱草堆里有块大石,他指着上面一个磨蚀了的依稀可认的字迹。“但使龙城飞将在,”日者摇着头叹息,“汉故将军李广的碑。”听见李广两个字使人神往。我又回过头去看这座城,古旧然而雄伟,绵延不断地向西奔驰,把平原和山冈连接起来,把
11、天空和地面连接起来,暮色苍茫,北方的原野荒了,城,也愈显得衰老。“这叫做数!”日者接下去说,“当年望气的王朔替他推算,原是他命里不该封侯,纵然才气无双,却落得个悲惨的下场。这儿是他长驱匈奴,也是他老来失意,终于引刀自刎的地方。”日者说完了又深深叹息。“那一带冈峦起伏,当年单于引兵从旁谷间道东出,在一个窑洞前捉住李广,率领大军向此北去。是他中途装死,一转背纵身上马,绝尘而驰,多谢天!马背上还络着弓箭,你知道这对他是何等奇遇!那一次乘醉射虎,错射了草中大石,箭镞深深地陷了进去。你说有几个追兵的脑袋抵御得这一份大力?”日者抬头望天,是的,天更晚了,大风扬起砂石,刮得人满脸发痛。“可是他再强也拗不过命
12、运!”这个“数”的虔信者说,“论才略,汉臣里没有一个及得上他,匈奴最惧惮的是他;大小七十余战,出生入死,功名分属他人,而失败却紧跟着这位倒霉的将军。他几次赎为庶人。最后一次随大将军出征,路远失道,将付有司审问,老来负气,趁着黄昏他独个儿上城,正是这个时候,却不是这个季节。”日者歇一歇力,风使他有点喘急。“也是这样大的风,飞的不是砂石,是雪,漫天盈野的雪。他缓缓地绕着女墙走。雪落在盔上,甲上,有时也沾上他银丝似的眉毛和髭须,一片白。融成水又结成小小的冰柱,行动时纷纷掉落,窸窣有声,最后他在一个城垛边站住了,打那儿向濠外望去,看得见匈奴的大营,绵亘十里。雪,沉重地压住帐幕,沉重地压住一切生物,使山
13、岭低落,原野却辽阔了。“飞将军站着如一座石像。“是的,他不再飞了。四十年行伍生活突然间使他疲倦,让青春和有为的岁月消磨在朔北的荒原上,如今已垂垂老去。诸部校尉都封了侯,而他他回转头向城的这边望,雪掩盖了一切,掩盖了人们想望中的长安。“他摸一下佩刀。“如今是骠骑将军霍家的天下了。他继续往下想。虽然大将军截了他的军功,但这位老舅却斗不过外甥,在天子前面日益失势,连门下故旧都去投奔新主了李广打了个寒噤,远远地听见胡笳的声音,马群叫了,他返身重望胡营。“单于的大营里没有一点动静。“拍!拍!拍!雉堞边惊起一只冻雁,让李广吓了一跳,他取下弓,从壶里摸出箭,拉个满月,飕!那只雁又飞了几丈,然后带着箭直掉向匈
14、奴的营里。“我杀了许多:禽兽和异族,该死的和不该死的。”李广想。于是他又记起王朔的话,记起西戎降兵,记起霸陵尉那个酒鬼,他感到少有的不安。雪壅上他的脚背,塞北的寒冷侵袭他,他继续站在那里。“命运像一张网,然而江河里有漏网的鱼,世上却罕有脱逃命运的人物。你就看着这位英雄吧。他能使士卒乐于效命,使数十万匈奴望风而逃,自己却不能不慑服于另一个东西,你说这是国法吗?不,完全不是。行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像禽鸟爱惜它的羽毛,他爱的是自己的作为,最后却以生命来换取它,我告诉你这就是命运!”日者的脸色转成黯淡。“没有人知道那天晚上他究竟站了多久,第二天一早斥堠在城头上发现他,他已经自刭了许多时候,
15、血凝结了,雪花埋住全身。“且不说三军痛哭,当地的老百姓为他在城头立石,刻上一生功绩。偏偏岁月不加爱惜,风吹雨打,到如今往事磨灭,依稀可辨的就只有一点你来认认这个。”日者指着石上的字迹。黄昏把夜色曳上城头,旗影里洒下黑暗,扪着石上的凹纹,我说这是个“飞”字。“就是啊,所谓龙城飞将呀!”我的同伴是一个职业的命运论者,请不必注意他口里的网,就听听“弦”外之音吧,今天他没有带他的乐器三条弦线的琴。然而我的幻想却往回探索,相信能碰到一点什么。于是我再去看脚下的城,夜色埋葬了它;在我心底却出现了另一座,不是那过去的,能使三军痛哭,又终于被命运压倒的城。那一座是太孤落,太陈旧了我想。一九四七年七月一日【注】
16、 日者:占候卜筮的人。5综观全文,概括李广形象的主要特点。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此题要抓住文中描写人物事迹的语句进行概括。如,根据“大小七十余战,出生入死,功名分属他人,而失败却紧跟着这位倒霉的将军”“他几次赎为庶人”等可概括出他“功勋卓著”和“命途不济”;根据“他中途装死,一转背纵身上马,绝尘而驰”可概括出他“智勇双全”;根据“我杀了许多:禽兽和异族,该死的和不该死的”“他感到少有的不安”可概括出他“善于反省”;根据“他爱的是自己的作为,最后却以生命来换取它”可概括出他“坚守名节”。由此便不难得出答案。答案功勋卓著,命途不济,智勇双全,善于反省,坚守名节。6文中有
17、大量关于“雪”的描写,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作答此类题可从交代季节、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命运、象征人物人格等方面考虑。注意要语言简洁、分点作答。答案交代事件发生的季节,为李广的悲剧命运渲染悲凉沉重的气氛。衬托李广的悲哀的心理感受。烘托李广的悲剧命运,象征李广的高洁的人格。7如何理解画线句子的丰富意蕴?答:_解析本题考查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理解此句话的丰富意蕴,关键要指明“网”和“弦外之音”的含义,前者指李广难以逃脱的命运,后者指人们对李广的爱戴和敬佩。答案“网”指的是日者口中李广难以逃脱的命运,而“
18、弦”外之音指的是日者与民众对李广的爱戴与敬仰,这句话意在说明,李广的命运固然令人叹息,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李广面对悲剧性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强大人格力量。8.文章结尾部分写“那一座是太孤落,太陈旧了我想。”这是“我”对于“那一座”“城”的否定吗?请谈谈你的理解。答: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作答此题,无论选择肯定作答,还是选择否定作答,都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城”可以喻李广,也可以实指当时的城,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联想,可以形成多种答案。答案(示例一)“我”没有否定。“那一座”“城”虽然“孤落”“陈旧”,但是它所象征的抗击强敌、保家卫国的伟人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
19、必将在新的时代、新的现实中得到新生。(示例二)“我”否定了。“那一座”“城”指的是李广,他最终被命运压倒,成为悲剧性的人物;而“我”所追求的是永远带着梦想和希望,直面自身坎坷的命运,坚强乐观地迎接生活挑战的精神。(示例三)“我”肯定了“那一座”“城”的伟人,但是否定了它的“孤落”“陈旧”。李广的勇猛顽强、坚守名节,以及爱国精神,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能受天磨为铁汉”,所以应该笑对人生,豁达一些。(示例四)“我”的用意不在于肯定或者否定。“我”对“那一座”“城”,更多的是充满一种怜惜悲悯之情,用意在于呼唤人们宽容地对待英雄人物,从而能够在现实中让更多优秀的人筑起一座座能够直面现实、充满希望的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