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史融会(四)中华文明的转型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一方面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并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另一方面,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统治者运用国家机器力图压制新的经济因素与思想观念,最终使古代中华文明没有在明清时期实现转型,走入近代社会。蒙古族入主中原,仿效中原王朝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官僚机构及相应的制度;明清时期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建立军机处,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对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社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加以考察,这种高度的君主
2、极权政治及与之相应的各种极端残酷而落后的高压手段窒息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必须予以否定。一、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一、元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大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既是元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是对古代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中央官制中书省设立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全国政务。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后来皆由皇太子兼领,已成为虚衔。枢密院枢密院掌管兵权。长官为枢密使,也由皇太子兼领,实际上也是虚衔。御史台御史台掌管监察。御史台所辖机构有殿中司及察院,又有
3、内八道肃政廉访司。宣政院等宣政院掌管佛教僧徒及吐蕃(西藏)事务,通政院掌管驿站,将作院掌管工匠,太史院掌管天文历法,大宗正府掌管蒙古人的诉讼等。(二)行省制度特点行省是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行(署理、代理)中书事,后来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即便如此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原有性质,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的双重属性。职能行省对所属路府州县能够实施有效的行政节制和统属,而这种节制和统属又大抵是代中央行事的。首先,腹里以外路府州县的重要政务必须申禀行省。第二,行省有权临时差遣所属路府州县官员办理某些政事。第三,行省有权号令指挥路府州县的各项政务。影响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
4、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行省制是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明清时期,统治者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强化皇权,把秦汉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政皆独断”的君主极权政治。(一)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抓行政 罢中书省,废丞相制,由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掌军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互相牵制,掌军旅之事,但
5、无选任升迁军官和调动军队之权,兵部有人事、调遣和发布命令之权,但不得过问全国军马之数。遇有征战,由皇帝命帅出征。强监察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加强其职权,与六部权力并重。于六部之外设六科给事中,直接对皇帝负责,一方面协助皇帝监督六部,另一方面抑制御史权力过大。用特务 设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从事侦察、逮捕、审问、判刑等活动,称为“诏狱”。中央设内阁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权限:阁臣可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作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地方设三司在地方
6、,废行省,设三司。“三司”即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平行,互不统属,对中央负责。(二)清朝设军机处,乾纲独断1军机处特点办事效率高: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办事机密:设于接邻内廷的隆宗门内,不易受外界的干扰,又严禁外官擅入。临时性:军机大臣的任命、职务没有制度上的规定,完全出自皇帝意旨。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毫无决策权。影响首先,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进一步削弱直至取消;其次,雍正、乾隆时期内阁的权力,亦受到极大的限制;军机处就把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职权集于一身,直接听命于皇帝,皇权得到高度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办事手续,提高了
7、行政效率。2边疆制度改土归流清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盟旗制度在内外蒙古地区,均实行札萨克制,即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划分为旗,旗是基本行政单位,合若干旗为一盟。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金瓶掣签又称为金瓶鉴别,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年间正式设立的制度。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
8、金瓶掣签认定。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实施金瓶掣签制度,对当时的西藏、蒙古地区社会和佛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意义深远。1(2016深圳二模)元代地方政务一般采用聚会形式进行裁决,裁定结果由与会官员联名署押。这一制度在当时被称为圆署或圆坐署事。该制度()A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B减少了政权的民族色彩C体现官僚群体内相对民主D有效地制约了君主专制解析:材料中体现的元朝地方政务决策方式,并未涉及(中央)中书省的运作,故A项错误;元政权为少数民族政权,与元以前建立的汉族政权地方官吏由官僚个人说了算不同,元代“圆署或圆坐署事”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色彩,但更体现了元代地方官僚内部共同进行决策,一定程度体现了民主的特
9、点,故排除B项,C项正确;材料中地方一定程度的民主显然与君主专制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 2明史陈循传载:“(景)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循及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肖鎡半之。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而拟了旨)。”上述材料表明()A内阁已成为影响皇帝的决策机构B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C皇帝与内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解析:材料“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而拟了旨)”可见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故B项正确。答案:B 3嘉庆皇帝曾详细叙述他刚即位时的一种情况:许多人没事就往军机处跑,办公室和走廊里,吵吵嚷嚷,人来人往,大都
10、是外单位的。如果问他来军机处做什么,回答有两种,一是来汇报工作的,二是来找领导签字的。实际上都是来打探消息,甚至做交易的!材料表明()A军机处的严肃性下降 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C权力重组引发的动荡 D朝廷结党营私盛行解析:根据材料“许多人没事就往军机处跑”“吵吵嚷嚷,人来人往”“都是来打探消息,甚至做交易的”,可知军机处场面有些混乱,严肃性有所下降,故A项正确。答案:A 4(2016保定期末)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洪武三年,正式明确“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A力图阻止
11、相权的扩大B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C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D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解析:由材料中“治天下者”“始于谨夫妇”“皇后之尊”“毫发事不得预焉”等信息,可分析得出明太祖的目的是防止后宫、外戚干政,故C项正确。答案:C 元朝在宋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传统经济继续发展。明清时期,传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并在此基础上,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由于传统经济体制和闭关政策等因素的阻碍,新经济因素缓慢发展。总体看这段历史的特征,是“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二、经济上传统经济发展,新经济因素产生明清时期的赋役改革是继两税法后我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的又一重要变革,是明清政府在社会财富再分配领域实行
12、的一次制度创新。明清赋役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改革引起的不同社会集团之间财政负担的重新分配,而且还在于它引起了国家与乡村社会各阶层、乡村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关系变化。一、赋役制度的改革(一)明前期沿袭旧制目的为了建立有效的赋役制度,打击地主隐匿田产、户口以及其他逃避赋役的行为。内容进行大规模的户口和耕地的清理、统计工作,编制了黄册、鱼鳞图册。黄册以户为主,以人为经,以土地为纬,田各归其业主,是摊派赋役的依据;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以地域为经,以人为纬,是解决土地纠纷的凭证。意义两种册籍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备的户籍和赋役管理制度。(二)明后期一条鞭法背景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赋役
13、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国家税收不足,只能于额外加征派纳,从而加速了小民破产的过程,大量农民抛弃田产,逃移四方,政府控制的户口锐减。人口的流移反过来又加重了国家征收赋役的困难,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赋役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内容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意义一条鞭法上承唐宋两税法,下启清代“摊丁入亩”,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它将赋、役合而为一,简化了征收项目和手续,抑制了豪强漏税和官吏贪污。役银从以户、丁为征收对象变为以丁、田分担,有利于赋役的均平,也使商人减轻了负担。赋役征银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相
14、对减轻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因此,一条鞭法的推行既是统治阶级解决财政危机、稳定社会经济的需要,也适应了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二、资本主义因素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中国古代传统的生产关系进入了一个松弛化时期。但受到封建社会制度的阻碍,中国的资本主义一直处于“萌芽”状态,尚未在全部生产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一)条件1土地所有权与耕作权分离的扩大和地租形态的变化,如永佃制和押租制的发展,加强了佃农的经济独立性,扩大了他们从事生产的自由。2国家对人民的控制削弱,劳动者社会地位提高,如户籍制的松弛和匠籍制的废除,出现了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劳动力市场。3明清时期
15、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地方市场、城市市场、区域市场和全国性市场形成发展。只有全国性市场的流通,包括海外贸易才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重要前提。(二)表现生产目的是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形成了雇佣关系,以手工工场为主要经营形式。(三)特点1从地域上看,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要素主要出现在江南及东南沿海地区。2从行业上看,只出现在一部分手工业的生产部门。3从地位上看,中国的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史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四)制约因素1生产力水平低下明清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主要是量的积累,而不是质的提高。2国家的干预和影响一方面,抑商政策、闭关政策、重税政策等严重摧残了工商业,使
16、其难以顺利发展;另一方面,国家采用各种手段扶植小农经济,使这种旧生产方式的内部结构极其牢固,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3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影响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高度的剥削性,造成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一方面,农民失去土地,极度贫困,无力购买所需物品,导致适应广大市场的手工业工场无法发展;另一方面,商人经营理念具有高度的落后倾向,一旦富有,往往转变为出租地主或缙绅地主,大量资金消耗于非生产用途,而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4宗法制度的严重阻碍宗法制度本质上是专制而保守的,与以自由企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是相互矛盾的,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使工商行会组织也染上浓重的宗法色彩
17、,从而妨碍了商品与劳动力的自由流通。在这种环境下,资本主义萌芽是无法持续成长的。三、开放与海禁自宋元以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到明代中叶,东南沿海一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表明世界历史正在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然而,在这关键的时期,中国却采取了海禁政策,束缚中国人民,阻碍中国的发展,扼杀中国的生机和进取精神,导致中国由先进转为落后,与西方国家拉开了差距。(一)明朝时禁时开海禁自元代开始,中国就不断遭受来自海上的倭寇之患。明初,方国珍、张士诚余党亡命海外,勾结倭寇侵扰大陆沿海。朱元璋下令废撤市舶司,禁止商船出海贸易,开始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开放明成祖时恢复市舶司,从事官办贸易,并派郑和率庞
18、大船队出海贸易。郑和船队规模虽然浩大,但对当时中国与沿途国家的商贸往来并无多大裨益,终因徒耗钱粮,于国无益而成绝响。海禁 仁宗即位之日就下诏禁止下西洋诸蕃国宝船,宣德年间,不仅不再建造远洋巨舶,下西洋的档案也被销毁。松弛嘉靖中后期戚继光平息倭患后,海禁政策才又有所松弛,私人出海贸易得到默许,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使民间海上活动成为明代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二)清朝闭关锁国原因根本原因(经济上):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思想上:统治者愚昧自大;军事政治上: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的反清斗争。表现清朝初年,清政府将沿海居民内迁。台湾统一后,清政府部分开放海禁,允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指定广州、漳州、宁波
19、、云台山四处为外国商人来华通商口岸。康熙后期,只允许外国人来华,不许中国人前往贸易,闭关自守的政策正式开始。乾隆年间,规定只保留广州一处通商。影响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虽然在短期内保障了沿海社会的安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范外来侵略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这一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社会的解体过程;阻隔了中外文化交流,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1(2016梅州二模)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
20、耕地的70%左右。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方()A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B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C小农经济发展较快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解析:材料中江南市镇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及因此而导致的人们的财富观念变化(重视商业而淡化农业)的结果,故A项正确。答案:A 2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这说明()A经济模式与政治决择密不可分B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联C海禁令主要是内忧外患的产物D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响解析: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造就了统治者的固有的重农抑商和
21、海禁政策,故A项正确。答案:A 3(2016焦作一模)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年代案件总数长工案件短工案件雍正17211740401921乾隆1741176081374417611780934350178118001314883嘉庆18011820283107176A案件增多说明农村阶级矛盾尖锐B雇工数量增多说明晚清人地矛盾突出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D晚清小农经济有破产趋势解析:农村中无田耕种而直接受雇在地主田地耕种的称雇工,计岁受值的是长工,计时受值的是短工,案件增多,说明地主与佃农阶级矛盾尖锐,故A项正确;雇工数量的增多说明土地
22、兼并严重,人地矛盾尖锐,故B项正确;中国农村并未酝酿资本主义萌芽关系,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雇工数量的增多说明土地兼并严重,使得小农经济破产严重,故D项正确。答案:C 4(2016黄冈质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拜财神的习俗浓厚,浙江拜范蠡为财神,安徽徽州拜管仲为财神,江西拜关公为财神。这些,朝廷不但认可,还给予支持。这反映出()A朝廷不反对宗教信仰B江南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C朝廷藉此强化忠君思想D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解析:江南地区的民间习俗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B项正确。答案:B 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文化和文化交流的态度是走向专制和封闭,即内部对文
23、化发展的专制逐渐强化,对外则封闭和隔绝外来文化。这种政策对当时乃至后世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其总体特征是“承古萌新:既有对古典传统文化进行总结的著作大量出现,也有反映市民生活的小说兴起,更有反映资本主义的早期新思想出现”。三、文化上文化的专制和“承古萌新”一、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文化专制是专制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伸和表现,它服从和服务于当时的政治,目的无非是为了彻底清除文人的不满情绪,维护统治者的威严,加强新建王朝的统治地位。综观中国古代文化史,文化专制制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到明清时代达到顶峰。(一)表现1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恐怖政策明朝初年,朱元璋首开因文字治罪于人的先例,往往由于文人不慎使
24、用犯忌文字而大开杀戒。清代文字狱对汉族士大夫的防范心理及凭借暴力诛杀以稳定政权的一贯立场外,还带有严重的民族歧视等政治文化因素。2加强思想控制明清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士人发挥个人见解,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同时,严厉禁止士大夫谈论政治,甚至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辩难。读书人没有言论、结社的自由,也不能就国家利病上书言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3强化理学主导地位理学作为官方的正统思想,明清时期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高度重视,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科举取士的准则。此外,加强学术专制,明初朱元璋亲自删定孟子,清代修纂四库全书时“寓禁于修”,被禁毁的书籍达到数千种。(二)影响1它严重抑制
25、了中国社会的自由思想,窒息了近代的学术空气,扼杀了适应时代的民主、自由、科学精神,进而也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延缓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2它极大地扭曲、摧残了文化。在高度的文化专制之下,大批书籍被禁毁,大量士人遭到残害,思想文化严重扭曲。学者不敢再涉及时政,治学目的由“经世”转向“避世”,促成了乾嘉学派的出现。明清期间文字狱造成了中国科技文化的落后。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明清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人本主义论点,比如反对君主专制,提高商人地位,重实践、轻理论的实用主义。他们的思想,在后来君主集权严重的清朝并没有多少发展,但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26、(一)理学发展与“异端”出现王阳明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明便是天理”。这是彻底的主观唯心论。他又提倡“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所谓“致良知”者,即是要求人们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的修养。所谓“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而是知与行合二而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合一”说的宗旨,在于消除人们一念中之不善,以防祸于未然。“异端”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追求平等、个性;主张万物皆生于两,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1背景
27、政治上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的时代。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经济上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文化上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但自然科学也有很大进步。西学东渐中近代西方科技传入中国,这些都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2内容 三大思想家: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在学术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主张“经世
28、致用”,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努力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在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3评价(1)积极作用: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2)局限性: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总之,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29、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三、时代鲜明的元明清文化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后世通常将元代戏曲与唐诗、宋词并称,凸现了元代戏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承古萌新,是这一个时期文化的特点。(一)元代空前发展的戏曲原因元代城镇经济的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元初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发了人民的愤慨和反抗之情。元初文人社会地位普遍低下,失去了进身仕途,因此一大批文人以杂剧创作谋生。元杂剧的兴盛还有其文艺自身发展的原因,如剧场的建筑、演员的技艺、音乐的成熟、表演的提高等。特点 元杂剧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
30、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形成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代表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地位 元杂剧为古典戏曲的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并一直成为明清时期各种戏曲艺术不可逾越的典范。(二)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1“承古”(1)中国古典科技进入总结时期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本草纲目是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者,而且是一部生物学的经典之作。除此而外还有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2)古典文献进入总结时期大规模丛书与类书的编著: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庞大的丛书,对古籍整理和总结文化遗产有重要的贡献。2“萌新”传统文化中孕育新内容 明清小说是从宋元的话本而来的,著名的科学技术
31、著作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中,所记内容多是通过作者调查研究而获得的新知识。思想、文学中体现反传统反封建 首先,在思想界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激烈的揭露和大胆否定;其次明清的小说也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文化交流上西学东渐 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传教士东来,明清之际出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潮,西方传教士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和儒家经典,并传回欧洲,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中国知识分子也主动学习西方科技。如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天工开物也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如介绍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3原因(1)明清时期大体处于和平安定的局面。统一稳定的局面,为文化事业
32、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反映在文化上出现反传统、冲击封建网罗的近代启蒙文化。(3)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4)明清时期,中外交流频繁,西学东渐兴起。1元代修史,朱熹及其门人弟子被列入道学传,而陆九渊等人则被列入儒林传。明代,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到清代,陆九渊被列入理学传而不入儒林传。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明代理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B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C士大夫批判道学的虚伪说教D道学将理学和心学融为一体解析:“道学”是理学起源时期的名称,在宋代它只是理学主流派别即程朱之
33、学的特称,而不包括陆九渊的心学。明代王阳明发展了心学,促进了理学的繁盛,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故A项正确;宋代理学的出现已经是儒学严密的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理学概念的变化,未涉及对道学的批判,故C项错误;理学包括道学和心学,故D项错误。答案:A 2(2016德州一模)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解析:据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
34、忧乐”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可知二人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D 3(2016济南二模)元代出现了许多以卖画度日的街头画家,常借画讽刺时弊。有些画家还直接为通俗小说、剧本等作插图。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中国绘画艺术的繁荣 B中国小说、戏剧的繁荣C中国城市经济的兴盛D中国政治的腐朽黑暗解析:元代的绘画“街头”“通俗”反映了世俗文化的兴起,无法说明绘画的繁荣情况,故A项错误;小说、戏剧也是世俗文化的一种表现,不能反映“原因”,故B项错误;世俗文化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故C项正确;世俗文化与政治的腐朽黑暗没有直接联系
35、,故D项错误。答案:C 4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A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B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和政府对手工业技术的轻视,说明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生产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故A项正确。答案:A 近年新课标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社会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的发展等方面,突出对明清(前期)政治领域变化及
36、思想文化成果的考查。命题大多引用原始材料,要求考生对史料进行辨析和甄别,提取有效信息,并对其加以归纳概括,侧重考查考生对信息进行提取、解读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复习时应明确明清社会发展的趋势,掌握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史实,并能够从全球史观的角度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加以对比分析。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2016全国乙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
37、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到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A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故排除D项。答案:B 2(2015海南高考)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38、()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解析:我国古代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说明朱元璋在明初通过重刑以治理“乱世”,故B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儒家思想中的“仁”为治国的根本,故C项错误;朱元璋实行重刑,但是“执法无准、量刑无据”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B 3(2014全国卷)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由材料信息“废丞相、设
39、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权倾一时”可得出B项正确。答案:B 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洋意识1(2016全国丙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明朝雇工与雇主关系的变化。明朝雇工由百年以前“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到“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的变化,反映了雇主与雇工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导致此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商品经济对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日益深刻
40、的渗透,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故A项符合题意。这一变化反映的是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而不是强化,与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无关,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 2(2016全国甲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材料所给的时间信息是乾隆年间,内容是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反映了这一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密切。福建到台湾定居者很多,再联系
41、清前期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的史实,可知B项符合题意。A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族谱编修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突出了血脉传承关系,故排除。C项“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的表述明显错误,排除。D项与乾隆年间的史实不符,故排除。答案:B 3(2015全国卷)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
42、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才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答案:B 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和科技1(2016海南高考)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解析:“有德才可赅,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反映了清代女性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所以本题答案
43、为C项。A项本身说法错误,B项不是材料主旨,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答案:C 2(2016江苏高考)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解析:李贽的衣着和行为反映出其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是反对正统思想、力图冲破封建传统束缚的表现,并非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故C项正确,D项错误。仅凭衣着不能反映出李贽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排除A项。收女弟子是倡导男女平等的反映,而非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
44、答案:C 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学术界一般认为,元代行省打破山川形便,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地理环境之险。但清代学者储大文认为:“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对上述两种观点,下列认识最为合理的是()A两种观点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评价标准方法不同则结论不同C两种观点都具有主观性,无参考价值D均为第二手史料须考古学支持解析:题干中两种观点虽然不同,但都是依据相关事实得出的结论,所以其结论可以成立,故A项错误;题干中两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行省制度,所以其结论不同,故B项正确;两种观点都是依据相关史实得出的结论,所以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两种观点并不能看出其就是第二手史料,故D项错误。答案:B 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2016西城二模)“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以下符合这种绘画风格的是()图1 图2 图3 图4A图 1 战国人物龙凤图B图 2 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C图 3 明朝本草纲目插图D图 4 清代墨兰图解析:根据材料“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可知这种绘画风格讲求文学与绘画相结合,追求写意,属于文人画。“图4清代墨兰图”属于文人画,故D项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