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9 ,大小:2.24MB ,
资源ID:49449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9449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 第42讲 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 课件(49张PPT).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 第42讲 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 课件(49张PPT).ppt

1、20112015年课标全国卷命题思路与备考建议 考纲考点 命题思路 备考建议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2015课标全国,40)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及价值 2.(2011课标全国,27)苏格拉底捍卫思想自由的原则 1.全国卷的命题内容与人文思想的内涵有关,与材料关联大,但与教材表述无直接关联。复习讲到古希腊人文精神内涵时可以适当引申。解题时,注意把题目材料的表述与人文思想的内涵关联,而不是仅仅根据教材原文轻易排除正确答案 2.本单元内容在全国卷中所占比例极低,但考试大纲从未将其删除,而且在日常教学中被普遍认为是重点 3.高三复习教学时,鉴于其整体命题趋势,建议淡化细节,强调人文思想发展的总体趋势

2、和阶段性特征,同时继续从近代化角度来认识欧洲人文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第42讲 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 考纲要求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标提示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知识点一 蒙昧中的觉醒 1.背景(1)政治: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2)经济: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3)思想:个人主义的成长。2.表现(1)智者运动 代表: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意义: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滥

3、觞。3.斯多亚学派(1)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2)代表:芝诺、西塞罗和塞内卡。(3)思想:理性是与生俱来的;“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4)意义: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2)苏格拉底 思想:提出“美德即知识”和“认识你自己”。意义: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是欧洲启蒙思想的源头。思考应用 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塔戈拉与古希腊人崇拜、敬畏神的意识的区别是什么?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提示:区别:对神提出质疑,而且将精力投入到对人的研究上。积极意义

4、:这种思想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越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知识点二 神权下的自我 1.文艺复兴(1)背景 思想:基督教占据神权统治地位,主张禁欲主义。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和城市兴起,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2)表达形式: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3)旗帜:人文主义。(4)成就 阶段 代表人物及作品 特点 初期(意大利)但丁与神曲 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彼特拉克与歌集 薄伽丘与十日谈 高潮(英国)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歌颂仁爱,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5)

5、实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2.宗教改革(1)背景 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有限。罗马天主教教廷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最多。教皇在德国出售“赎罪劵”激起德国民众愤慨。(2)兴起: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3)主张 因信称义:靠自己虔诚信仰即可得救。圣经至上: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和对话。思想自由: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4)影响 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思考应用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

6、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什么?提示:宗教改革后,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动摇了天主教的统治地位。考向一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和表现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普罗塔哥拉曾说:“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政治睿智,他们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对此,后世的黑格尔指出:“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订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订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史料二

7、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苏格拉底的演讲 史料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道:“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1.史料一表明智者学派主张个人的感觉和利益,强调个人的主观意志和作用。2.史料二中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强调知德合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3.史料三中,“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表明苏格

8、拉底试图矫正相对主义造成的个人放纵和道德败坏。1.比较史料一、二,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提示:内涵拓展:(从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到)关注人的美德,注重改善人的心灵;重视对人的教育。目的:培养公民的道德价值观,拯救城邦(克服直接民主制的弊端)。2.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结合史料一、三,分析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相同点?提示:都探索人和人类社会的主题,强调人的价值。(摘自2011年全国卷T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

9、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史料反映了苏格拉底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格拉底演讲的背景。提示:原则:苏格拉底主张人的思想自由,重视个性,表明了捍卫思想自由的原则。背景: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城邦制度。史论归纳 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4)重视知识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5)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

10、强调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尤其是知识修养。2.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同 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和人类 异 对道德的认识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各种知识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础 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民主 政治 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学者还提出城邦公民应该人人平等 主张有知识、有德识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政治表示强烈反对 历史 地位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命题分析 方法1

11、从比较和联系角度考查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的内涵是肯定人的价值、地位和决定作用,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解题时需要把握人文精神的内涵,通过知识的迁移来解答。方法2 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和影响角度命题。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解题时需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解答。方法3 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角度命题。苏格拉底针对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针砭时弊,批判颓废的社会风气,被判死刑。面对死亡,苏格拉底捍卫思想自由,坦然应对。解题时应结合材料和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分析。1.(2011北京文综,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

12、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解析 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说明这位哲学家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故选B。A项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C项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D项亚里士多德的贡献是“创立逻辑学”。答案 B 2.(2010广东文综,1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信仰即可得救

13、”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解析 依据材料“经验证”“一步推演”可以看出,要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发现真理。A项为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信仰;D项认为世界不可知;B项“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感觉,三选项都是错误的。C考向二 文艺复兴运动的内涵、影响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特征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

14、中的“中国风”史料二 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世界通史简编 史料三 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虚无缥缈的来世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界上则实行禁欲主义而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和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应当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欣赏艺术、享受友谊和欢乐。他们认为人所追求的东西是出于“天赋人性”。他们把发财和享乐的渴望视为美德善行,甚至说,这是上帝眷顾其子民的标志。人文主义者薄伽丘和瓦拉等人认为现世的纵情享乐就是幸福;拉伯雷认为追求财富和个性自由就是幸福。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 1.史料一反映了文艺复兴的

15、特点是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2.史料二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个性解放。3.史料三表明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个性解放等。1.阅读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一中“借古喻今”的含义,并分析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提示:(1)含义: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等。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文主义者的观点。提示:主张以人为中心,颂扬人性的高贵,提高人的权威;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

16、现世的自由与幸福。(摘自2015年广东文综T38)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史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是如何推动文学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提示:(1)思潮:人文主义。(2)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提倡开拓创新,就引发了很多科学家去钻研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而且文艺复兴摆脱了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从而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史论归纳 1.文艺复兴运动的内涵和影响(1)内涵 提倡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反对宗教神学对人性的压抑。反对宗教神学贬低理性,提倡个性自

17、由和解放。立足现世生活,追求物质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2)影响 经济上:在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为早期的资产阶级积累了原始财富。思想上: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宣扬创造现世幸福,为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思想准备。科学上:提倡科学实验和实践,催生近代自然科学。消极方面: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泛滥,产生了负面影响。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征(1)文艺复兴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集中于人文学科,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2)主要以文学艺术

18、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4)文艺复兴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5)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命题分析 方法1 从辩证关系角度命题。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义发动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它是多种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题时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方法2 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内涵的角度命题。人文主义的内涵是肯定和注重人性,反对神性,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自由。解题时结

19、合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精神的体现来分析。1.(2015天津文综,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解析 由材料内容“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能力培养”可知,该教育家有着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教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教育摆脱宗教束缚,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文艺复兴的影响已经扩

20、展到了教育领域,故D项错误。答案 A 2.(2012福建文综,19)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解析 解题关键在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15世纪地点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判断为文艺复兴。各种科目的复活其实对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传承。希腊罗马文化在公元前就已经繁盛,排除A,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的德国,排除C,启蒙思想兴起于17世纪,排除D。答案 B 考向三 宗教改革的意义及与文艺复兴的区

21、别 史料研读 史料一 主教扯着嗓子喊:“教皇规定抢劫教堂犯出9个金币,谋杀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犯人出15个金币,就可以获得赦免。”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史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因信称义”“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摘自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 史料三 天主教徒保有着尽可能谨小慎微、不冒风险的生活态度,宁可收入微薄地过活也不愿投身于更加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即使这样会名利双收。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德国俏皮话说得好:“要么吃好,要么睡好。”显然,新教徒吃得

22、高兴,而天主教徒则乐于睡得安稳。奥芬巴赫尔 1.史料一反映了教皇通过出售赎罪券来对教徒进行欺诈和剥削,这成为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导火线。2.史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的宗教权威。3.史料三通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要么吃好,要么睡好”的对比,肯定了新教徒对现世幸福的追求。1.根据史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如何体现了“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提示:(1)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2)各国政府管理教会。(3)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4)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2.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教徒吃得高兴”的含义是

23、什么?这意味着宗教改革是如何推动欧洲近代人文精神发展的?提示:含义:新教徒敢于投身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也就是商业竞争。推动:肯定了人具有自由和自主的信仰权利,追求现实幸福。(摘自2015年北京文综T20)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从上述史料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提示:通过基督与教皇对比,说明教皇高高在上欺压门徒;这幅画目的是抨击罗马教廷,肯定宗教改革;通过很多幅木板画说明宗教改革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史论归纳 1.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表现在:(

24、1)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2)经济上: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3)思想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不同 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斗争形式 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 借助宗教异端的形式 范围和领域 首先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领域里开展和进行 首先从德国开始,它是一场由社会各阶层都参加的社会运动 作用 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在思想和社会领域里扫荡了封建势力,产生的新教思想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武器 命题分析 方法1 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内涵的角度命题。马丁路德

25、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即灵魂得救在于心中的信仰,而不在表面礼仪,使人获得了灵魂拯救的自主权,从而否定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解题时需结合“因信称义”的内涵来分析。方法2 从观点论证角度命题。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可得救”,这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解题时一般需要先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再结合史实论证。方法3 从联系和比较角度命题。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王权高于教权,而教皇主张因行称义,教权控制王权。解题时需依据材料信息解答。1.(2015安徽文综,20)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B

26、.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解析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虽然后来扩展至西欧等地,但是中心区主要在意大利,这种结构与图片不同颜色构成的区域分布明显不符,故A项错误;图片中出现“教皇国”,可以看作是一个关键信息,据此出发,罗马城所在的淡黄色分布区域、以日内瓦为中心的绿色地区、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偏北的深黄色地区分别对应传统天主教、加尔文教和其他新教的势力范围,符合史实,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高潮是在法国,这与图片所示侧重点不符,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接着扩展至法国、美国等地,与图片不同颜色标示的示意结构不吻合,故D项错误。答案 B 2.(2012广东文综,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解析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同上帝对话,信仰即可得救,教会代表认为圣经容易被人曲解,个人要依赖于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所以他们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谁掌握圣经的解释权。答案 C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