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438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56页
2016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例(2014 年全国大纲卷第 12 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_(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答:_【答案讲评】(1)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2)“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景色显现了出来。“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探幽的遐想。(1)本题

2、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莓苔”“履痕”“白云”“闲门”“松色”等意象,营造出隐居环境幽静的特点。(2)从炼字的角度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用一“过”字着意表达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随”字写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出,令人有“曲径探幽”的想象。考纲在线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4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简要解读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主要考查对关键字词(诗眼)的理解,对名句的赏析,对语言特色(如:清新、质朴、绮丽、含蓄、简练、形象、生动等)的把握等。一、理

3、解古诗词的语意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而准确理解词语的关键是要结合语境。例如,刘禹锡的秋词:“山明水静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如果对该诗三、四句作这样的分析:“写秋色不如春色繁华浓艳,凄清入骨的悲秋之感溢于言表”,这便是对诗中“清入骨”的意思理解不当,“清入骨”应是不冷不热、凉爽宜人的清幽之感,而不同于“冷入骨”“凄清入骨”,因为这首诗不是悲秋,而是赞秋。诗贵含蓄。含蓄就是不把意思明白说出,含在所写的形象里,注重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含蓄的手法,可以使诗所表现的情更深

4、,意更重,味更浓。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孟浩然乘舟远去,而送行的作者却久久不肯回转,伫立目送,直到船帆在遥远的天际消逝无踪。这里借形象的图景表达诗人与孟浩然的感情之深。诗歌的含蓄,往往就在于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感情,有时甚至采取曲笔的形式,“正话反说”,“指桑骂槐”,那就更应注意仔细体会诗中的“潜台词”。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字面看,此诗似乎在指责酒家卖唱的歌女,实际上诗人抨击的对象却是征歌买笑、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因为商女所唱,正是这帮上层官僚所点。看不到

5、这一点,就难免会错怪那些原本值得同情的“商女”们了。二、鉴赏古诗词中的“诗眼”和句法中国古代诗人很重视炼字,往往“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他们主要是锤炼诗句中最关键的一个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使句中有“眼”,称之为“诗眼”。1从诗句内容上鉴赏诗眼例:身轻一鸟过,枪疾万人呼。此为杜甫送蔡都尉诗中的一句,原本是虞世南的“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燃”。从全诗看,杜甫所写诗句是赞美蔡希鲁的武艺高强的。上句讲他善于腾越的轻身功夫,跳得又高、又快、又轻,像一只鸟飞过那样毫无声息。“过”虽然是一个平常的字,却是此联的诗眼。它把蔡的高超本领写出来了。据说有一个本子,“身轻一鸟”后边的一字,漫灭难辨,有人说是“

6、疾”字,有人说是“落”字,有人说是“起”字,有人说是“下”字,还有人说是“度”字,等等。待找到一个善本后发现,原来是个“过”字,大家遂叹赏诚服,以为无一字可替代。分析起来,“过”字主要指快捷,“落”、“起”、“下”,重在指动作的开始或结束,杜甫的诗句显然不是讲他纵跳的开始或结束,所以用这些字皆不够恰当。再把“横空一鸟度”与“身轻一鸟过”这具有渊源关系的二句加以比较,就觉得“过”字是对“度”字的一个发展,一个创造。2从词性上鉴赏诗眼古诗词中的诗眼,以动词为多。因此古诗中的炼字,特别重视对动词的推敲、提炼。如果是名词或形容词,则往往改变词性,活用词语。或把名词用作动词,或把形容词用作动词。(1)运

7、用动词,神灵魄动。例: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为周邦彦词苏幕遮燎沉香中的名句。一个“举”字最为人称道,它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神气表现得淋漓尽致,“风”造成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2)名词用作动词。例: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此诗句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潜的时运(其一),是该诗的尾联。写的是田野风物:阵阵和畅的南风吹过来,吹拂着田野上大片正在抽发的绿色新苗,苗儿们欢欣鼓舞,好像鸟儿扇动着翅膀一样。“翼”字在这里,是此联的诗眼。“翼”本来是名词,指鸟儿的翅膀,此处用作动词,“南风吹拂,有如鸟翼之爱抚新苗”(陶渊明诗文校笺)。因此,新苗在南风吹拂下的形象

8、和神态跃然纸上,使人感受到它们富有感情和灵性,充满勃勃生机,从而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归隐田园的愉悦心情。(3)形容词用作动词。例: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这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五律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的颔联。元丰年间,苏轼在徐州知州任上,建楼于城东门上,称为黄楼。陈师道于元祐三年(1088),即任徐州教授的次年,登楼作此诗。负山居士为师道友人张仲年的别号,故此诗是登高寄友之作,前六句写的都是登高所见。此诗首联写的是一幅雪后黄昏空明澄净的图画,颔联描绘的是楼头远眺所见雪景,我们单看第一句就可以发现作者运用诗眼的良苦用心:日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映照着松枝上的积雪,显得格外明亮;晚风吹进溪水流淌的山间

9、,又带来了阵阵寒意。此联中上句“日”是“云日”,“雪”是“松雪”,作者将一个形容词“明”用作动词,使得此句诗既表现了薄云遮掩的日光照射松雪的静态,又描绘出青白交映的松雪在阳光照射下明亮耀眼的动态。着一“明”字,全句皆活,令人如见雪景。(4)虚词也能成为诗眼。应该说,古诗中的诗眼的确主要是实词,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但这并不意味着虚词就不能成为诗眼,虚词用得好,同样可以产生超强的表现力,同样可以令读者久久回味。比如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通过虚词“自”以及“空”的运用,渲染涂抹出情感层次,将自然美景同失落怅惘的情感对立起来,抒情

10、效果极为突出。与台阶相映的草再碧也没有人欣赏,隔着树叶传过来的黄鹂的叫声再动听也没有人听。这不仅写出了诸葛亮死后的寂寞,表现了杜甫对一代伟人死后寂寥的不平,而且也间接地写出了杜甫自己当时的失落惆怅之感,他是由诸葛亮的身世想到自身的境遇,从而产生共鸣的。刘禹锡也是运用虚词的高手。比如其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中的“还”这个虚词就很有味道。其实,潮水还是当年的潮水,它的涨落来去还是一如既往,“寂寞”的只是周围的环境。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了人声,没有了车马。现在“夜深还过女墙来”是与当年曾过女墙来相对的。当年的明月深夜照过女墙来看到的是繁

11、华的都城,是夜深仍如同白昼的热闹;而今却只有荡来荡去的潮水,潮水的荡漾声更显得整座石头城寂寞冷清,繁华不再。3从句式变化上鉴赏诗眼例: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这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颔联。首联写的是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景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表现出了诗人仕途失意、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颔联的上句写新春伊始,下句写早春绽放的花木。颔联两句诗的语法结构和词法运用巧妙,突出了诗眼“出”字和“渡”字,对开阔、优美、深远的意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看句子成分的颠倒错位和省略:“云霞出海曙”成分补全应是“曙(旭日)出(于)海,(映得)云霞(灿烂)”;下句“梅柳渡江春”

12、应是“梅柳(枝头)春(闹),渡(至)江(北)(又成春)”。一般人写太阳会用“升”字,而作者用“出”字,显得非常准确。“出”与“升”原是一对概念差别大的动向动词,“升”指太阳正升上天空,天已大亮了;而“出”则指太阳刚露出海面,还未升上天空,比“升”的时间早。作者用“出”而不用“升”,这就强调了“新春伊始”“江南春早”。用心何其良苦!再看下句“渡”字亦写得极妙,既有力量,又显得生动,它不但把“梅柳”拟人化,而且把生气勃勃的江南春意写活了:梅花凌寒怒放,垂柳抽芽吐绿,原应在江南,但借着旭日金光的照射,这梅柳之色已映到了江北,使长江两岸都春意盎然了。一个“渡”字与“江春”巧妙配合,意为梅柳似有情,殷勤

13、渡江送“春”,更表示了作者对江北的无限情意。4赏析古诗词的句式特点(1)省略。古诗词中省主语、宾语、动词、介词、连词等是常见的现象。如:“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其中,“遥招手”的主语“蓬头稚子”就被省略了。(2)对仗。律诗一般由八句组成,其中颔联与颈联一定要对仗。(3)倒装。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效果,句子里常有语序倒置的现象:一是定语与中心词倒置,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水清浅”即“清浅水”,“月黄昏”即“黄昏月”;二是主语与宾语倒置,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上

14、句即“危石咽泉声”,下句即“青松冷日色”;三是动词和宾语倒置,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即“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4)互文。古诗因受字数的限制,或从章节、对仗等方面考虑,常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置。读时必须前后互为补充,或互相拼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都是互文见义。设题角度:分析句意【命题方式】某句诗是什么意思?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几联或第几句的理解。某句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题要点】要注意结合比喻、双关、借代、比拟等修辞手法来阐明句子的含意。要注意词语的语表义和语境义、情

15、韵义。要注意某些句子表意委婉的特点,发掘它的深层含意。1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赏析。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答:_【答案讲评】“犹”字好。孤舟远逝,诗人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诗人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不舍的深情。“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诗人空对无际的天空。“空”字侧重表现出诗人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16、,回答后面的问题。初冬夜饮杜牧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注】杜牧,刚直敢言,屡次进谏,多次被流放。会昌二年(842),杜牧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这首诗的末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_【答案讲评】末句诗人自问:明年凭靠着栏杆在这里欣赏雪景的,将会是谁呢?言外之意是,明年在这里赏雪的人也许就不再是我了,我不知道将辗转何方。结尾一问,凝聚着诗人颠沛流离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和壮志难酬的隐痛。设题角度:单个词语赏析【命题方式】诗中的某词用得妙,为什么?你

17、认为某联中的哪个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某个词语在诗中是关键,为什么?【答题要点】前一种问题的回答方法:先指出哪一个词“好”;指出该词所用的修辞格;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还原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最后指出该词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或者指出这个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后一种问题的回答方法:可从该词在表达思想情感上所起的作用着眼分析;也可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诗歌一、二句中最值得品味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答:_【答案讲评】“惊”字用得最好。准确地表达了诗人“见草芽”时的内心感受:新奇、惊讶、欣

18、喜。(答其它言之成理也可)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天仙子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下阕“云破月来花弄影”为本词千古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请说说“弄”字在此的妙处。答:_【答案讲评】(1)“弄”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风吹云开,在月光之下,花枝摇动、花影妩媚的动人画面。(2)“弄”字还写出一种主动性,好像是花主动要在月下翩跹起舞,显现出一种生命的激情与活力。上阕忧郁低迷的情绪在此有所提振,使情感的表达更有层次。(3)同

19、时“弄”字动感十足,仿佛是花与月、与影的嬉戏,禅意十足地写出了“静中之动”和“寂中之欢”。(4)在结构上,“弄”字的动态与上句所述鸟类的安眠形成动静对比;同时它还和“破”字共同暗示着“风”的到来,给末四句做出铺垫。设题角度:品味语言风格【命题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风格。【答题要点】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常用来形容语言风格的词语有:清新、淡雅、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行香子树

20、绕村庄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这首词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色?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答:_【答案讲评】这首词的语言特点是通俗、生动、朴素、清新。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远远围墙,隐隐茅堂”,作者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图。“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使质朴自然的村野春光随着词人轻松的脚步、欢快的情绪次第展现,达到词的节奏与词人的感情之间的和谐统一。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21、,然后回答问题。题农庐舍丘为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注】塍:田埂。耒耜:这里泛指农具。关:门闩。这首诗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答:_【答案讲评】语言特色:平易质朴,清新自然;讲究炼字。分析:这首诗并无华丽的词藻,只是将日常所见朴实地记录下来,“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一语概写春来农忙,“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以平淡的笔调写出农人的具体生活。文字简单、清淡,给人自然朴实的感觉。而“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的“绿”字,则显示出作者对用字的选择和锤炼,一个“绿”字既写出春来时充满生机的

22、景象,又抒发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期待,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掌握语言鉴赏思维途径:典故性语言,挖掘典故之本义,探寻作者之用意内蕴;描写性语言,确定语体之基调,分析所塑造的意境(其中注意反衬和正衬手法),体会流露的情感;动作性语言,采用对照法(属性词与非属性词),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诗歌语言特征,规范答题用语。典故性语言,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描写性语言,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动作性语言,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等词语。“古诗词语言鉴赏

23、”的考查,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诗眼”的考查。语言考查因为以理解诗句含义为基础,同时也往往和对情感的把握、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文章的谋篇布局等联系在一起,其中尤其要注意诗眼的考查,它角度小,辐射面广,有利于学生的细细揣摩和深入挖掘,便于操作,所以是近年来考查的热点。“诗眼”包括两方面:一是“文眼”,一是“句眼”。(2)虚词的考查。(3)语言风格的考查。多在用例论说。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课时训练(选诗词10首,共10道题)第三十六课时 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春游湖徐府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

24、要分析。答:_(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答:_【答案讲评】(1)“蘸”字,运用拟人手法,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2)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山坡羊未央怀古张养浩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

25、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注】未央:未央宫,在汉长安西南部的西安门内,为刘邦的开国宰相萧何负责监修而成,由四十多个宫殿台阁组成。前殿遗址的高大土台基,在十几里之外即可望见。三杰:指张良、萧何、韩信。(1)结合全曲,分析“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一句中“闲”字的妙处。答:_(2)试简要赏析这首元曲在对比手法运用上的妙处。答:_【答案讲评】(1)“闲”字描写了诗人登上未央宫遗址那高大的土台基,无所事事地闲坐在此,表现了诗人得不到重用的闲闷的心情。(2)诗人以三杰的建功立业与自己的壮志未酬,三杰殷勤进谏论兴废的盛况与现在只遗基的凄凉,见遗基的伤悲与见带英雄气的美丽山河的喜悦进行对比,表

26、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伤之深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之切。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答:_(2)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答:_【答案讲评】(1)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2)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

27、人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通过想象拓展意境,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虞美人蒋春霖水晶帘卷澄浓雾,夜静凉生树。病来身似瘦梧桐,觉道一枝一叶怕秋风。银潢何日销兵气?剑指寒星碎。遥凭南斗望京华,忘却满身清露在天涯。【注】蒋春霖,晚清词人。曾亲历咸丰间兵事,漂泊江淮间,多感伤之作。银潢:银河。该句化自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南斗:即斗宿,南斗六星。“病来”二句表意生动哀婉,堪称神来之笔,请赏析。答:_【答案讲评】“病来”二句诗人以梧桐自比,通过风中梧桐萧索枯瘦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病后憔悴之态,委婉含蓄地抒发了

28、漂泊之苦和离乱之痛。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请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答:_【答案讲评】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质朴。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写一次与友人久别重逢后的离别。通篇淡淡着笔,不事雕饰,而平淡中蕴涵着深切的情味。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定风波暮春漫兴辛弃疾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注】本诗写于作者闲居带湖之时。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生病。茶瓯:一种茶具。香篆(zhun):焚香时所起的烟雾。(1)词的

29、上阕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2)词的下阕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中独特的抒情表达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答:_【答案讲评】(1)作者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对“少日”和“老去”时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的对比,抒发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闲居的无奈。(2)离去的春天,与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相遇,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想象奇特,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无奈中的一缕欣慰情思。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三首(其一)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1)

30、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答:_(2)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答:_(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答:_【答案讲评】(1)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2)“邀”字是拟人手法,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把月光写得很有人情味;“纳”字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化抽象为具体。(3)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浪淘沙石孝友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

31、风儿!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注】人人:即那人。(1)开篇说“好恨这风儿”,结尾又说“感谢风儿”,请说明缘由。答:_(2)“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两句运用什么方法,表达什么情感?答:_(3)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答:_【答案讲评】(1)主人公认为是风吹得船去如飞,让离别更快,所以“恨”。最后又祈求风把那人吹载到“我”的船篷中,故曰:“感谢风儿”。风本无情意,因人之情意而顿生情趣。(2)上句用夸张手法埋怨分别之快,下句侧面交代作者的愁颜不展,两句借对风的责备表达离别时的不舍和痛苦之情。(3)通俗。这是一首俚俗之作,通篇以白话入词,显得直白朴实。

32、风趣。催他与恋人分别的并不真是风,然而他却故意怪罪于风,读来无造作之痕,有生动之趣。9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题目。题墨葡萄诗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山阴人,字文长,号天池人,晚年号青藤道士。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1)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你认为第四句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字是什么?请简述理由。答:_【答案讲评】(1)诗中的“明珠”表面上是比

33、喻所画的“墨葡萄”,实际上喻指诗人自己肚里的才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喟。(2)“闲”字。诗人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这个“闲”字,旨在表现诗人一生飘零、寂寞孤苦的境遇,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怅惘与不平。本该一展抱负,却遭“闲抛闲掷”,个中遗憾与愤懑,均借这一“闲”字言出。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赏析。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张谓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讲评】本诗语言浅白如话,通俗平淡,却意蕴深长。“八月洞庭秋”,点明时间;“潇湘水北流”,表面上是写眼前景物,实际却蕴藉着丰富的感情。颔联和颈联直抒胸臆,以“万里梦”“五更愁”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满腔思念;以“不用”“偏宜”的口语化语言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愁情,不事雕琢。尾联以问句作结,没有华丽的词藻,文字朴实自然,一片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