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阶一 教材单元文本学习 第12课 石钟山记 第三单元 至情至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1品味文章“写景绘声”之妙。2赏析文章独特的构思。3领会作者敢于质疑、实地考察的探究精神。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一座石钟山命名的问题困扰了很多人。一代大文豪苏轼踏着郦道元和李渤的足迹,游历了石钟山,考察研究,并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诉诸笔端,于是便产生了一篇千古流传的文章石钟山记。今天,让苏轼带着我们一起重游石钟山,体会作者那种敢于质疑、实地考察的探究精神。文言预习任务单 NO.1文白对译 知识梳理 一、辨识通假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二、一词多义 1鼓噌吰如钟鼓不绝(名词
2、,鼓乐声)微风鼓浪(动词,激荡,掀动)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名词,鼓声)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动词,击鼓进军)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动词,弹奏,敲击)2自自以为得之矣(代词,自己)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介词,从)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代词,自己,自我,本身)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介词,由,从)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副词,亲自)3得得双石于谭上(动词,得到)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动词,能够)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名词,心得,收获)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兰亭集序)(形容词,得意,满足)此言得之(
3、六国论)(形容词,合适,恰当)4而扣而聆之(连词,表顺接)徐而察之(连词,表修饰)空中而多窍(连词,表并列)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连词,表转折)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连词,表因果,因而)三、词类活用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名词作状语,乘船,坐船)2事不目见耳闻(名词作状语,用眼睛,亲眼;用耳朵,亲耳)3微风鼓浪(名词作动词,激荡、掀动)4而此独以钟名(名词作动词,命名)5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名词作状语,在夜里)7桴止响腾,余韵徐歇(形容词作名词,响声,声音)8大石侧立千尺(名词作状语,在旁边)四、古今异义1自以为得其实古义:今义:实
4、际上,副词。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古义:今义:适合,舒服。往,到。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3空中而多窍古义:今义:天空中。中间是空的。五、文言句式1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2此世所以不传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3得双石于潭上。(状语后置句,得双石于潭上,即“于潭上得双石”)译文:4而大声发于水上。(状语后置句,大声发于水上,即“大声于水上发”)译文:忽然从水上发出巨大的声音。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5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不余欺,即“不欺余”)译文:6石
5、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标志,铿然有声之石)译文: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7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省略句,省略介词“于”)译文:士大夫终究不愿乘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文本鉴赏任务单 NO.2资料链接 文本鉴赏 豪放乐观的词人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谥文忠。苏轼才华横溢,成就斐然,但仕途坎坷,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常被一贬再贬,因“乌台诗案”几乎丢掉性命。苏轼常年贬官在外,任地方官期间,同情人民,注意兴修水利、防灾
6、、赈灾工作,为老百姓所敬仰。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诗作清新豪健,格调流畅,想象丰富,独具风格;散文明快犀利,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文理自然;其词突破前人局限,豪迈不羁,气势雄浑,想象丰富,才情奔放,开豪放一代词风。其散文留侯论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都是千古流传的名篇。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游 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它是摹山范水、专门记
7、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出自己的写作意图。实质上表达了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态度。_ _答案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可臆断,注重调查任务探究一 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赏析文章独特的构思任
8、务导引 本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全文前后照应,首尾贯通;层次井然,脉络分明;布局谋篇,极为细致周密,结构十分严谨。学习时要注意就文章独特的结构和曲折的行文特点进行赏析。任务设计1本文结构不像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结构。_答案 作者以“质疑察疑释疑”三个步骤展开全文。本文一开始就提出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法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是用钟磬做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一开始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做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道元所说虽对,但太
9、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断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做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2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_答案 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说明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以说
10、,“古之人不余欺也”。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夜绝壁之景的?为什么要着力描写这绝壁之景?_答案 如何描绘: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鹘、鹳鹤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状形、摹声和绘态。观察的角度:由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的阴森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原因:使议论不显乏味,引人入胜,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长期未被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任务探究二 敢于质疑,实地考察 领会作者的探究精神任务导引 这篇文章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察,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
11、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任务设计4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_答案 前人姓名得名由来作者态度作者依据 郦道元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5.作者夜游石钟山实地考察,有没有遇难而退?结果如何?_答案 没有。作者实地考察,各种情状、声音令人毛骨悚
12、然,气氛阴森恐怖,探访困难,心动欲还,忽然噌吰如钟鼓不绝之声却吸引了作者“徐而察之”,反映了他镇静而坚忍的探索精神。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终于搞清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6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感想?_答案 关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虽然早有成说,但本文作者却不一味迷信和盲从古人,而是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在“暮夜”“乘小舟”实地考察。虽然石钟山一带地处偏僻,地势险要,风险浪恶,但他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第三段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带有哲理的意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实地考察的精神一致。点击右图进入 文 本 对 应 练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