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33 ,大小:1.50MB ,
资源ID:49371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9371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二板块 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阅读 诗歌怎么读 掌握两步阅读法.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二板块 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阅读 诗歌怎么读 掌握两步阅读法.ppt

1、诗歌鉴赏能全面而深入地考查考生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古代诗歌阅读作为高考阅读必考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但是考生在考试中诗歌鉴赏题得分率普遍较低,甚至很低,究其原因,在于考生读不懂诗歌,思路不清晰,答题不规范,而读不懂是根本的、主要的原因。有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补古诗歌的 2 点基本常识”和“学读懂古诗歌的 2 步阅读法”。(一)懂得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1结构章法诗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上片阕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写景次下片阕:抒情主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

2、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了解了诗歌的章法结构和基本特点,读诗时,我们的思路才可能与诗人吻合,这对我们把握诗歌的层次内容、诗歌大意有着重要作用。如:诗 歌层次及内容姑苏怀古姜 夔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注 姑苏:苏州西南有姑苏山,因而苏州也别称姑苏。柁牙:船柁。柁,同“舵”。牙,牙樯。杜甫秋兴诗:“锦缆牙樯起白鸥。”仇注引埤苍:“樯尾锐如牙也。”樯即桅杆。苏台:姑苏台,即吴宫。故址在苏州西南灵岩山。前两句为第一个层次写夜云缭绕,星光明灿,江水清澄,白鹭自适,刻画幽静之境

3、,以夜景之永恒暗寓人事变迁之沧桑。后两句为第二个层次由今天道旁柳条,想到昔日吴宫落花。借不变的姑苏夜景,抒兴亡盛衰之感慨,并借古讽今,给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以冷嘲。(二)读懂“诗家语”,跟上诗人跳跃思维“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古诗词作品是如何对语言做变形处理的呢?1改变词性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南北朝时期何逊的临行与故游夜别“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王昌龄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蒋捷一剪梅舟过

4、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等。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 就 作 得 鲜 活 生 动,呼 之 欲 出。以 上 各 句 中 的“暗”“冷”“悦”“空”“淡”“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2改变词序(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2)

5、宾语前置。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用他们二人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6、。”“霜信报黄花”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林暗风惊草),将军夜引弓”等。(4)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别举例说明。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中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关。定语挪后

7、。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下句意即“一月夜飞度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度”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3省略压缩词语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答话蕴含问话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采用答话蕴含问话的方法,精简压缩为二十个字。作者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观众根据生活的

8、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2)意象组合古典诗词的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如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皆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再如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全用名词意象组合在一起,富有极大的包孕性,写出了两人

9、友谊的深厚。应用体验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苦 寒 行刘克庄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注 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热官:指有权势的大官僚。帏箔:帐幔和帘子。(1)翻译诗歌正文:参考答案:十月里边境上气候恶劣,北风一阵比一阵强;官军们身上还只是穿着薄薄的衣衫。送棉衣来的使臣早该到了,如今却还不见踪影;可怜战士们披着铁甲,几乎冻僵,在漫漫长夜中难以入眠。京城中多有炙手可热的高官,太阳高高升起,朱漆大门仍然牢关。无数重帘幕低垂屏风密遮,他们喝醉了酒沉睡,不知道门外地冻天寒。(2)这首

10、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参考答案: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初冬边疆骤冷,战士们衣薄难眠;后四句为第二层,写京城官僚暖床醉酒,长睡不起。抓两头,初步感知(一)标题常蕴含的信息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揭示作品的线索;表明诗歌的题材;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如:卷别诗题重要信息2015年四川卷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点明了写作时间(夏日);交代了事件(游山家);表明了诗歌题材(山水田园诗);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闲适愉悦)。2015

11、年安徽卷月圆点明了写作时间(月圆之夜);揭示了诗歌的线索(全诗围绕“月”来写);暗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思念之情)。卷别诗题重要信息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点明了送别对象(何遁山人);交代了写作的目的(送别友人归蜀);表明诗歌题材(送别诗)。2011年山东卷咏山泉交代了写作对象(山泉);表明了诗歌题材(咏物诗);暗示了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应用体验2阅读下面的诗歌题目,指出从诗歌题目中读出的重要信息。(1)秋 暮 吟 望点明了写作时间(秋暮)交代了诗歌的内容(望)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吟)(2)春日秦国怀古交代了写作时间(春日)、地点(古秦国)和事件(怀古)点明了诗的题材(怀古诗);暗示了

12、诗的情感基调(怀古伤今)(3)咏 素 蝶 诗(4)送友人参考答案:交代了写作目的(送别友人);暗示诗歌的感情基调(离别之情);表明诗歌题材(送别怀人诗)。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点明了诗的题材类别(咏物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二)注释所蕴含的信息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注释的类型及作用一般有如下几种:类型作用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示例诗歌陪金陵府相中堂

13、夜宴韦 庄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注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借助注释理解诗歌主旨此诗是诗人参加府相家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前三联“胜吴娃”“人间富贵家”“夜攒”“晴曳”极写府相之家穷奢极欲、歌舞夜宴的富贵气象,与因黄巢兵乱而摇摇欲坠、兵戈遍地、山河残破的唐王朝现实形成对比。“却愁宴罢青娥散”此处的“愁”是多方

14、面的:一愁黄巢兵乱国势衰颓;二愁家人离散,自己身陷病痛无力自保;三愁当权者纸醉金迷,不顾时局动荡;四愁百姓饱受战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伤时,怀乡,忧国,忧民,尽在一个“愁”字中含蕴了。应用体验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苏 轼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注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到润州时(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写下了这首词。姮娥:嫦娥。(1)题目提供信息:“润州作”点明了写作地点,事件(代替他

15、人而写),表明写作目的(怀念远方之人)。(2)注释暗示信息:注释表明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到润州,以此词来寄托自己对暂居杭州妻子的思念,表达了深深的眷恋之情。泡中间,微观细研“中间”,即诗歌的正文,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读懂正文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如何读懂正文?如何对诗歌正文进行细研巧析呢?借用谢冕的话说,就是要“泡”。“泡”诗歌就像泡茶叶一样,把诗歌深厚的内蕴和内敛的情感泡出清香,泡出韵味。“泡”诗歌正文就是要“泡”诗歌结构,“泡”诗家语,“泡”意象,“泡”诗句和“泡”情感。下面我们就尝试“泡”开诗歌正文,以明诗情。(一)抓关键词句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典诗歌。

16、而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这样绝对是读不懂、读不透的。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当然,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词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如:方法举例表明诗眼的字句和结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陆游的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是诗眼,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一直到老却报国无门的惆怅。最后一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主旨句,用典明志,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方法举例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如抓住

17、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它不单单是诗眼词眼,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悲”字就是情感语言,它表明作者客居他乡又逢秋时不尽的伤感;“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中的“尽”“孤”“独”“闲”就是情感语言,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二)抓景、事、情任何类别的诗歌都离不开“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诗的内核。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全诗,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中出现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由意象、事件生发开去。只有一个意象的画面,如荷花、菊花、竹子,本身就含有诗人全部的思想感情;众多意象组成的画面意境,其中也以一两个意

18、象为主体。通过对景、事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的主旨。我们从景、事、情三方面对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的颔联、颈联和尾联进行分析: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景落日下的山峦、青天、长江水,水中白鹭洲。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依旧。事诗人游凤凰古台,看到吴宫上演的今昔变化,感受晋代衣冠成冢。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经历由盛到衰的变化。情有变的,有不变的,人世沧桑巨变,自然景物亘古永恒,古今对比,诗人抒发了古今兴亡盛衰之感。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景浮云、太阳“浮云蔽日”有深意,“云”飘浮不定,与左右逢源的奸邪小人相似;“日”为天的代表,指皇帝天子。浮云

19、蔽日使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因不被统治者重用而忧愁。事诗人望长安而不见情愁应用体验4(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思 远 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之人),暗示诗歌的感情基调(思念之情),表明诗歌题材(怀人诗)。(1)题目提供信息:(2)翻译诗歌正文:木叶红,菊花黄,暮秋寒意深,思念千里远行人。飘飞的浮云已然过尽,南归的大雁杳无音信,哪里才能寄出我的书信?泪水弹洒不尽,任它临窗滴落,就着砚石研成泪墨。渐渐写到离别凄楚,离别情深处,那红格笺纸竟

20、也黯然失色。应用体验4(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思 远 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3)找出词中体现情态的关键句,并标出其中的关键词: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 念 行客。(思念)归 鸿无信,何处寄书得。(盼归)泪 弹不尽临窗滴。(伤心)此情深 处,红笺为无色。(深情)(4)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