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307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0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情景激趣引航科举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制度,“学而优则仕”的原则也影响到今天的高考制度,现代公务员考试也直接受其影响。为什么要实行科举制?如何看待科举制?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内容吧。新知识预习探究学习目标 1.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学习要点(1)识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制度的含义。(2)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新知预习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确立隋唐时期(1)三省职责: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2)特点:三省之间互为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

2、确。(3)作用:分工明确,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强化了皇权。2演变(1)宋朝: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事机构,其长官为宰相;设枢密院掌管军政;设三司掌管财政。宰相只保留有行政权,形成了所谓的“二府三司”体制。(2)元朝: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归中书省管辖。3影响(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2)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问题探究 1 从职权上看,唐朝的“三省”与秦朝的“三公”是什么关系?提示:秦朝“三公”中的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朝实行三省制,将丞相的权力分解

3、为决策、审议和执行权,分割了相权。二、选官制度1战国至汉初:实行军功爵制。2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1)原因:为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2)内容察举制就是让各郡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征辟制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3)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容易任人唯亲,形成小集团。3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1)背景:隋朝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2)过程隋文帝时规定每州每年贡士三人,后设不同的科目推荐人才。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唐代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3)影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

4、治的社会基础。促进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问题探究 2 如何理解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提示:一是用人权集中到中央,加强了皇权;二是选官的范围广泛,扩大了统治基础,打击了士族贵族。三、监察与谏议1监察(1)秦汉:官员监察制度确立。秦朝:御史大夫掌管监察。汉代:御史府的长官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和弹劾百官。汉武帝设立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刺史统属于御史府。(2)明清时期中央:设有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地方: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2谏议(1)隋唐: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的门下省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2)宋

5、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3影响(1)局限: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2)积极: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思维导图新课堂互动探究主题一三省六部制史料应用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史记陈丞相世家材料二 宰相是辅弼重臣的总称。宋承唐官,然两代宰相之设制精神颇相歧异。唐代相制重在谨慎大政,而宋代以杜绝强臣专擅之弊为要。请分析:1材料一,概括丞相的地位

6、并分析其弊端。2唐代三省六部制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相比,有何明显变化?二者的特点、作用又有何相似之处?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宋宰相制度的异同。【答案】1.辅佐君主,位高权重。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易造成政局动荡。2(1)变化:秦朝时,丞相作为中枢权力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唐朝时,宰相的权力已被分割。(2)相似:特点中央官员相互牵制,彼此制约;皇权至上。作用都加强了皇权。3相同:不断分化相权,加强君权。不同: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强化集体议政,尚书省执行政令。宋代相权按财、政、军一分为三。重点聚焦要点1 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比较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确立和盛行的时代确立于秦朝,盛行

7、于汉代确立于隋,盛行于唐代内部结构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融为一体,皇帝家政、国政混为一谈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不同点作用和地位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同点(1)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中央行政制度(2)从结构上看都具有分工清晰、职责分明、既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的特点(3)机构设置呈现以皇帝为中心、由内而外放射性分布的特点(4)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点2 全面认识三省六部制1演变萌芽于魏

8、晋南北朝;建立于隋朝;发展完善于唐朝;宋朝调整三省六部,实行二府三司制;元朝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中书省;明朝废丞相,皇帝亲管六部。2评价(1)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且各有分工,这就使秦汉以来的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品级较低,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三省六部互相牵制,互相监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使封建官僚体制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3)三省六部的设立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是“皇权下的民主”。它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中书省秉承皇帝意旨草拟的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三省长官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4)这种完整严密的

9、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减少中央政令失误和腐败。(5)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6)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恶性发展和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与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丧失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典例精析例1 下列是我国古代史上相关朝代中央机构的图表,其中首次体现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是()【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上的中央机构,可采用各个击破法和排除法解答。【答案】C误区警示三省六部制与三权分立:三省六部制分割的是宰相的权力,也就是行政权的分割;而三权分立则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跟踪练习1 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

10、,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A尚书省 B中书省C门下省 D中书门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刘晏掌管国家财政大权,应供职于户部,户部属尚书省。【答案】A跟踪练习2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了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解析】宋代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

11、权,三司掌财权。【答案】C主题二科举制史料应用材料一 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二 魏、晋时代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隋朝)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四 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世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至宋明而始变其辙焉,虽所以教

12、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魏源默觚下治篇九,魏源集请分析:1结合材料一、二,比较西汉与魏晋时期选官制度的相同点。2据材料三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3结合材料四分析,汉至唐选官标准有何变化及官制演变的趋势。【答案】1.其目的都是为了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2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3(1)变化:西汉,才能与品德(声望);魏晋南北朝,门第出身;唐朝,才能(考试成绩)。(2)趋势:依据上由血缘和门第转变为能力;方式上由推选转变为考试。重点聚焦要点 1 中国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1加强君主权力。

13、例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清强化君主专制等。2加强思想控制。例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例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4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自秦废分封后,官吏任免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推行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例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唐朝在地方设道作为监察区等。要点 2 科举制的作用1积极作用:(1)它确立的选官形式和程序,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2)使大批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

14、举考试参政,扩大了官吏来源和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3)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4)科举制把选拔人才、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2消极作用: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1)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试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2)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典例精

15、析例 2“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A先秦的世袭制 B汉代的察举制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D隋唐的科举制【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另一方面要结合选项中各种制度的特点来加以分析判断。具体分析见下图:【答案】D知识拓展科举制度起到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人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皇权;二是选官的范围比过去广泛,不仅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

16、而且大大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同时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封建的选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公正性。跟踪练习 3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A具有历史的进步性B其弊端日益突出C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D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察举制。从材料中的“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信息可知,当时的察举制的弊端已经充分暴露,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 B 项。A、C 两项不符合史实;D 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答案】B跟踪练习 4 隋唐以前

17、,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解析】题干反映的是门第观念逐渐淡化,这明显与科举考试注重才能密切相关,故 D 项正确。科举制并没有终结宗法制,A 项错误;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C 项。【答案】D新思维随堂自测1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A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C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D有利于促进社会

18、公平【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智力精英集团”指的是知识分子,该学者认为科举制度利用人性的弱点把知识分子纳入到统治集团,从而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故 C 项正确;AB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C2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唐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有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看法基本上是正确的B科举制不可能令人神经麻木,因而观点有误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帖子的主要问题是八股取士的时间有错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

19、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自唐以来,科举兴于世”其实应该是“自隋以来,科举兴于世”,一开始也不是八股为试,所以关于科举制的史实肯定有问题。科举制度其实也培养了大批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才,所以“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有真学识耶”的评价也是有问题的。【答案】C3“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正。”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A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录用标准B大多在中央官员

20、中选置产生C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D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从材料中的“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就不难发现中正官是选置的、是选拔的,所以,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是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另外,九品中正制一开始的却是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录用标准,并且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但到后来也变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答案】C4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增加录取数量

21、,巩固中央集权制度B降低报考要求,扩大官吏人才来源C完善考试程序,体现公平竞争原则D革新考试内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解析】材料中的“又糊名、誊录”表明宋代的科举考试是要把考生的姓名封闭起来,并且还要把考生的答题内容重新抄写一遍,所以 ABD 三项内容不正确,故答案选择 C 项。【答案】C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B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D分封同姓诸侯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汉初采用郡国并行制,导致了“七国之乱”。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时期,采

22、用了“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所以答案选 B。【答案】B6“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君相之间矛盾尖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说的是宋代采用分权来加强君主权力而采用的二府三司制度。所以答案选 C。【答案】C7宋太祖时,各府、州公事,必须长官和通判“签议连书,方得下行”,北

23、宋真宗以后通判“佐州郡之治,入则贰政,出则按县”。这一变化说明()A中央集权逐渐弱化 B监察制度不断完善C通判权力有所提升 D地方受到严密监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宋太祖时期所有地方文书须长官和通判联合签议,才能实施,宋真宗以后通判可干预州郡政事;A 项说法错误,通判直接隶属于中央,因此应该是中央集权逐渐强化;B 项监察制度不断完善在材料中得不到充分体现,毕竟制度体系完善涉及多个方面,仅凭权力扩大一个方面不足以印证“监察制度不断完善”的说法;D 项地方受到严密监控言过其实。故选 C。【答案】C8钱穆认为,唐代中央的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官,这是一大缺点。钱穆针对的是()A刺史B三省长官C御史台 D总督巡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钱穆针对的是唐代中央的监察官,刺史是汉代地方监察官员,总督巡抚是明清时期的地方军政长官,C 项正确。【答案】C图表记忆法1三省六部制2理清线索归纳科举制科举制时间:隋朝到晚清标准:以考试成绩选官概况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官;隋炀帝始建科举制唐:太宗、武则天和玄宗有所改进北宋:考试分三级;殿试成为定制明清:八股取士1950年废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