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4.38MB ,
资源ID:493004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9300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满分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完成下面小

2、题1. 同纬度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锋面B. 湿地C. 距海远近D. 地形2. 影响乙所在地区农作物春季生长危害最突出的是( )A. 虫害B. 日较差C. 低温冻害D. 融雪3. 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A. 冬雪融化,使土质黏重,土壤肥力变好B. 冬雪,导致土壤潮湿,降低地温C. 冬雪覆盖阻挡寒气侵入,减少土壤热量散失,对土壤起到保温作用D. 冬雪导致土壤冻土,增强气温年较差【答案】1. D 2. C 3. C【解析】【分析】本题根据经纬度可判定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根据地势高低可判定甲在山地,乙在平原。东北地区春季易遭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该地冬季寒冷而漫长,雪

3、期较长,利于对土壤保温。积雪融化有利于保持土壤的水分,利于缓解春旱。【1题详解】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和影响降水因素的分析。结合图示经纬度可看出甲地在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山地,乙在三江平原。甲地海拔高,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D正确。三江平原距海更近,与湿地和锋面无关,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D。【2题详解】东北地区纬度高,春季易遭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对农作物危害大,C正确。由于春季气温低,虫害较少;春季气温日较差较小;春季的融雪增加水资源,有利于缓解春旱,故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C。【3题详解】覆盖的冬雪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也不能提高土壤肥力,A错。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

4、寒气的侵入,起到类似棉被的保温作用,B错,C对;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土壤冻土不利于越冬作物的生长,且冻土对增强气温年较差有限,D排除。故选C。【点睛】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土壤冻土不利于越冬作物的生长,且冻土对增强气温年较差有限。下图示意我国西北一处无人为干扰的戈壁地区土壤的湿度,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某年8月,该处无人为干扰的戈壁天气晴好。下图为该月连续两日当地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变化。据此完成问题 4. 该地区土壤逆湿现象最明显的出现在( )A. 10B. 20C. 40D. 805. 导致随深度增加土壤湿度增加的水分

5、来源于( )A. 生物水B. 大气降水C. 地下水D. 灌溉水6. 我国西北地区的逆湿现象可能( )A. 导致沙漠扩大B. 导致降水增多C. 加剧风力侵蚀D. 植被成活率变高【答案】4. A 5. C 6. D【解析】【详解】1、由材料可知,逆湿现象是在特定条件下,浅层土壤湿度由地表向深层递减。由图可知,在1-6时期间,10cm土壤的湿度高于20cm土壤的湿度,此时段应是该地区土壤逆湿现象发生的主要时段,A项正确。2、随深度增加土壤湿度增加,主要的原因是深度越大,越接近地下水,C项正确。生物水会使得某一深度土壤湿度下降,例如植物的吸收,A项错误。大气降水、灌溉水首先影响的是地表,随深度增大影响

6、越小,BD错误。3、逆湿现象出现可以使该地区的土壤中水分含量增加,从而使土壤更进一步的发育,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D项正确。土壤逆湿会减轻风力侵蚀,减轻荒漠化,AC不对。土壤逆湿不会影响到降水,B不对。故选D。【点睛】本题解答需要观察图表并提取有用信息,熟练掌握水循环的知识即可。我国某村庄自古以来一直利用有限的井水灌溉部分耕地,下表为该村灌溉地与非灌溉地主要作物收获量。据此完成下面问题。7. 该村庄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 云南B. 河北C. 内蒙古D. 广东8. 该村庄小麦灌溉可能导致( )A. 土地沙漠化B. 土地盐碱化C. 土地石漠化D. 土地风蚀化【答案】7. B 8. B【解析】【7

7、题详解】本题考查依据种植农作物判断地区。阅读图表,该村庄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棉花、小麦、玉米,利用井水灌溉部分耕地,可知该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最可能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为河北省,B正确;内蒙古地区乙畜牧业为主,C错误;云南和广东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AD错误。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阅读图表,该村庄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春季气温迅速升高,正值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而此时雨季未到,需要灌溉,由于大量灌溉,且气温高,蒸发旺盛,易导致土地盐碱化,B正确,土地沙漠化主要位于西北地区,石漠化主要位于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风蚀化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因此ACD错误,故

8、选B。【点睛】本题考查依据农作物判断地区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以及对图表信息的提取能力。机械防沙措施(包括尼龙网方格沙障固沙等)特别适用于无灌溉条件的流动沙丘地区,在工程防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压埋尼龙网方格沙障会导致沙障防护功能基本丧失。如图为划分成6个地貌部位的某一流动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9. 相对于生物措施,机械防沙措施在流动沙丘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优势是( )A. 植物更快成活B. 环境适应性强C. 需要劳动量小D. 无治理成本10. 机械防沙的原理是( )A. 减弱水分蒸发B. 削减风力C. 增加昼夜温差D. 积雪保墒11. 该沙丘中坡度最陡

9、的面可能是( )A. B. C. D. V【答案】9. B 10. B 11. D【解析】【分析】【9题详解】生物措施是指利用营造园林植被、种植绿肥牧草等方式改良土壤,对水分要求较高。机械防沙措施与之相比对环境适应性强,可以在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使用。故B项正确。机械措施不会使用植被,无法比较植物成活速度,故 A 项错误。机械防沙措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于修建相应设施,成本也比较高。故C项、D项均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0题详解】机械防沙措施是通过沙障的形式增加地表的粗糙程度,达到削减风力,减小沙丘流动性的作用,故B项正确。机械防沙措施并不能减弱水分蒸发、增大昼夜温差和积雪保墒,故A项

10、、C项、D项均错误。【11题详解】沙丘迎风坡一侧缓,背风坡一侧陡,从沙丘轮廓可知,为背风坡,坡面最陡,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荒漠化的治理措施,以及材料中机械治沙的原理。辽宁省碧流河水库是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的大型水库,是大连市的生命之泉。下图示意2014年2月2015年2月碧流河水库坝前水温季节变化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碧流河水库主要补给来源是( )A. 长白山天池水与河流水B. 五大莲池水与季节性积雪融水C. 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D. 地下水与大气凝结水13. 水温分层会导致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这会引起库底沉积物中锰的释放,下列

11、哪个时期会危害城市供水安全( )A. 甲时期B. 乙时期C. 丙时期D. 丁时期【答案】12. C 13. B【解析】【详解】1、碧流河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雨水补给量大。地处东北,春季季节性积雪溶水补给河流,C项正确。地下水、天池水补给量小,不是主要补给水源,AD错误。五大莲池距离该地较远,B项错误。2、水温分层会导致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这会引起库底沉积物中锰的释放,由图可知,乙时期水温分层现象最为明显,B项正确。【点睛】图为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雅砻江锦屏大河弯上,水电站通过截弯取直开挖隧洞引水发电,是我国“西电东送”“川电东送”战略性关键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影响

12、锦屏二级水电站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A. 改善航运条件B. 地质基础稳定C. 首部拦水最多D. 地势落差大15. 与三峡水电站相比,锦屏水电站开发方式的优势是( )A. 发电量无季节变化B. 水产养殖改善明显C. 减少耕地淹没和移民搬迁D. 拦沙效果好16. 与“川气东输”相比,“川电东送”对华东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A. 提高新能源利用比重B. 缓解酸雨危害C. 带动化工等产业发展D.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答案】14. D 15. C 16. D【解析】【14题详解】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雅砻江锦屏大河弯上,该地位于高原、山地向盆地过渡部位,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成为选址的主导因素,D

13、正确。改善航运条件、首部拦水多少均不是锦屏二级水电站选址的主导因素;这里处于板块交界部位,且有喀斯特地貌分布,地质基础不稳定,ABC错误。故选D。【15题详解】三峡水电站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发电、灌溉。与三峡相比,锦屏水电站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开发方式在发电量季节变化、水产养殖、拦沙方面都不突出。但锦屏水电站所在地淹没区域较少,区域为山区,耕地少,人烟罕至,相比三峡的百万移民而言,该建设具有减少耕地淹没和移民搬迁的明显优势。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与“川气东输”相比,“川电东送”对华东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是川电东送主要输送水电,清洁无污染,可以减少华东地区使用天然气造成的二氧化

14、碳排放,从而缓解气候变暖,D正确。水电不是新能源;天然气、水电都不会造成酸雨危害;天然气可以用做化工原料,可以带动化工产业发展,但水电不能带动沿海地区的化工产业,ABC错误。故选D。【点睛】川气东输的意义:对于四川来说,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对于沿线地区和上海来说,可以改善沿线城市大气环境;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紧张。某研究小组在对我国某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该地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和相关信息,(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该山地可能位于( )A. 大兴安岒B. 阴山C. 五指山D. 武夷山18. 该山自然带中 ( )与其他带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为A 生物

15、资源种类可能最丰富B. 河流水量最大C. 光照最丰富D. 涵养水源能力最弱19. 山顶处分布寒凉灌丛矮林主要条件是( )A. 温差大和紫外强B. 干旱和光照强C. 气压低和土层薄D. 气温低和风速大【答案】17. D 18. A 19. D【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该山地的基带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因此该山地应该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该地的气候类型应该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大兴安岒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以温带落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为主,故A选项错误。阴山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自然带以温带草原为主,故B选项错误。五指山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处于热带,其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

16、候,自然带以热带季雨林为主,故C选项错误。武夷山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故D选项正确。故选D。2.生物资源种类的丰富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二是生态环境条件的优越性。由图可知,图中这一高度范围内该山地降水量变化最大,垂直高度变化大,地理环境复杂程度大,且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植被类型多,因此孕育的生物资源种类较多,A对。这一高度范围海拔较高,为河流的上游,河流水量小,B错。这一高度范围的降水较多,光照较弱,C错。这一高度范围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植被类型多,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D错。故选A

17、。3.由图可知,山顶处海拔高,气温较低,风速为5.9m/s,风力较大,不适合生长高大乔木,多矮林分布,D对。山顶海拔高,温差小,且紫外线强弱、温差大小与矮林关系不大,A错。山顶坡度较陡,降水量达1643.5mm,降水量高于山麓地区,由于降水量大,光照弱且光照与矮林分布关系不大,B错。山顶位置由于坡度较陡,土层较薄,土壤较贫瘠,C错。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垂直地带性规律的掌握及对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图为汉江上游20012

18、017年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 根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推测图中为夏季的是( )A. B. C. D. 21. 汉江上游地区的植被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最可能是( )A. 云杉林B. 落叶阔叶林C. 梭梭林D. 沙拐枣林22. 20012017年汉江上游NDVI指数的变化,反映了( )A. 地形抬升B. 耕地增加C. 修造别墅D. 气候变暖【答案】20. A 21. B 22. D【解析】【详解】1.材料信息表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汉江上游为季风气候

19、,夏季高温多雨,森林树叶最茂盛,植被覆盖度最高。读图可知,图中四条拆线中,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最高的是,即植被覆盖率最高,因此该拆线表示夏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2.图中反应,汉江上游一年中不同季节植被覆盖度有明显的大小变化,且夏季覆盖度高,冬季覆盖度低,这证明该地区植被茂盛程度随季节变化有明显变化,由此推测应以落叶阔叶林为主,B符合题意;云杉林为常绿针叶林,四季常绿几乎不落叶,因此一年中的不同季节覆盖度变化不大,则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季节变化也不大,不符合题意,排除A; 梭梭林和沙拐枣林为干旱地区灌丛植被,而汉江上游为湿润的季风气候,因此梭

20、梭林和沙拐枣林当地主要分布植被,分布面积不可能最广,排除C、D。故选B。3.20012017年汉江上游NDVI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这证明该地区整体的植被覆盖度有所提高,植被更加茂密。地质过程中的地形抬升,速度极慢,在短短的十几年中不会有明显变化,且地形抬升与植被覆盖度上升没有必然联系,A错误;耕地增加会破坏地表植被,使植被覆盖度下降,B错误; 修造别墅可能直接破坏植被,从而使得当地植被覆盖度下降,不会导致NDVI指数有所增加,C错误;气候变暖,当地热量条件变好,会使冬季植被落叶减少,夏季生长更茂密,进而使得NDVI指数有所增加,D正确,故选D。【点睛】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与红光波

21、段的反射值之差比上两者之和,被称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指数(NDVI)是检测植被生长状态、植被覆盖度等。NDVI能反映出植物冠层的背景影响,如土壤、潮湿地面、雪、枯叶、粗糙度等,且与植被覆盖有关。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的地形图,图中的沙障主要由铺在地上的石方格、柵栏等障蔽物建成,图乙表示图甲所示区域的气候要素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铁路最有可能是( )A. 兰新铁路B. 青藏铁路C. 成昆铁路D. 南昆铁路24. 图甲中沙障发挥主要作用是因为掩埋铁路的泥沙来源于( )A. 春季气候干燥,多大风,随风带来B. 夏季气温高,岩石受热澎胀破裂带來C. 秋季气温降低,岩石风化带

22、來D. 冬季积雪作用强,白天积雪融化带来25. 图中河流水位日变化大的原因,最直接相关的是 ( )A. 冻土B. 冰雪C. 气温D. 风力【答案】23. B 24. A 25. C【解析】【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河流和铁路都分布在海拔4500米以上,因此图中铁路最有可能是青藏铁路,B正确。故选B。2.青藏高原春季降水少,升温快,地面干燥,多大风,易出现严重的风沙灾害,A正确。夏季和秋季风化作用产生的泥沙很少,不能起到掩埋铁路的作用,BC错。冬季气温低,积雪融化很少,几乎没有泥沙产生,D错。故选A。3.由上题已知该区域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河流补给水源以冰雪融水为主;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

23、薄,昼夜温差大,因此导致河流水位日变化大,C对。而冻土、冰雪产生的融水是受气温的高低影响,风力对河流水位日变化影响很小,ABD错。故选C。【点睛】沙障又称机械沙障、风障,是用柴草、秸秆、粘土、树枝、板条、卵石等物料在沙面上做成的障蔽物,是消减风速、固定沙表的有效的工程固沙措施。主要作用是固定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频繁的旱涝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称为水盐运动。图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土壤表层相对含盐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 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 西北B. 西南C. 华北D. 东南27. 该地土壤表层含盐量达到最低时直接有关的是( )A. 与土壤

24、含水量有关B. 与伏旱有关C. 与气温有关D. 与气压有关28. 该地区( )A. 春旱多大风、沙尘天气B. 农作物以春小麦、棉花为主C. 河流汛期出现在6月D. 坎儿井可调节土地含盐量【答案】26. C 27. A 28. A【解析】【详解】1.图中显示,该区域降水量低于800mm,高于400mm,降水主要集中于78月,由此推断,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多于400mm)、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降水高于800mm)的可能性较小,排除A、B、D;图中显示,该区域土壤表层含盐量在春季和秋季有明显上升现象,表明当地春秋季节气温高,蒸发强,降水量,由此判断该区域为华北地区的

25、可能性最大,C符合题意。故选C。2.图中显示,该地土壤表层含盐量达到最低时出现在78月,此时当地降水量最多,土壤中含水量较大,淡水稀释和淋溶了土壤中的盐份,使得土壤表层相对含盐量出现最低值,A符合题意;该区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不会出现伏旱天气,且伏旱天气,降水少、蒸发强,不会导致土壤表层含盐量出现低值,排除B;图中显示,该地土壤表层含盐量达到最低时出现在78月,此时当地气温最高,蒸发强,因此气温与含盐量低值无关,排除C;当地气压与土壤表层含盐量高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故选A。3.根据第1题判断可知,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春节气温回升快,蒸发强,但雨季末到,降水少,气候干旱,

26、此时冬季风还较强大,多大风,地表干燥,容易起沙,多沙尘天气,A正确;华北地区属暖温带地区,小麦品种以冬小麦为主,春小麦大多种植在中温带地区,B错误;华北地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图中显示,当地雨季一般出现在78月,因此河流汛期出现在78月,C错误;坎儿井出现在西北地区的天山山麓,而该地区位于华北地区,D错误。故选A。【点睛】45月,华南锋面活动频繁,我国雨带位于华南沿海地区,北方地区出现春旱,多风沙天气; 6、7月,江淮地区受静止锋的影响,形成梅雨天气,雨带北移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华北和东北出现盛夏暴雨,我国雨带北移至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雨水较多

27、;9、10月,我国锋面雨带南撤。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下图示意渤海和黄海局部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图中冬季结冰,因此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的地点是( )A. 甲B. 乙C. 丙D. 丁30.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图中最有利于因开发海盐而形成的盐场为(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29. D 30. B【解析】【详解】1.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的地点就是海冰资源丰富的地点,图中显示,与甲、乙、丙三地相比,丁地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海水结冰期较长,加上当地海水较浅、海水盐度较低,因此丁地海冰资源更为丰富,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D符合题

28、意,排除A、B、C。故选D。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盐场应建在蒸发强、面积广阔平坦的淤泥质海岸、盐度大水质好的地点。图中显示,甲地海水深达50米以上,不可能形成盐场,排除A;图中显示,乙地位于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离河口较远,盐度较大,晴天多、多大风、光照强,适合晒制海盐,因此图中最有利于因开发海盐而形成的盐场为乙地,B符合题意;丙地和丁地从气候和地形来看比较适合建设盐场,但两地均位于河口附近,海水盐度较低,因此不是最有利于建设盐场的地点,排除C、D。故选B。【点睛】利于建设盐场的主要自然条件:水质盐度较大,且水质较好的海水;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地形面积广阔

29、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第卷(非选择题,满分40分)注意事项: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二、主观题部分(4个大题,共计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天然橡胶树原产于巴西,具有喜高温、高湿、静风环境,气温在5以下易受冻害。1904年,云南土司刀安仁从新加坡成功引种天然橡胶到德宏盈江县,1906年海南开始种植橡胶,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才开始尝试在北纬18N24N地区大面积种植橡胶,目前橡胶树种植已经从最初引种的海南岛发展到北纬20以北的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下图为在某些要素条件下我国80%保障率

30、天然橡胶种植北界图。(1)说出图中天然橡胶树种植北界范围内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2)分析西双版纳成为我国橡胶重点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3)西双版纳人们在上层种植橡胶,在林下层种植茶树、咖啡灌木、在灌木下再种草药、草果等,说明这种经营模式有什么好处。【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或热带雨林气候);亚热热带季风气候(2)低纬度光热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量大,空气湿度大;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谷及平地众多,多静风环境;北部为高大的地形地区, 阻挡冬季寒冷气流南下,低温冻害少。(3)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提高了经济效益。植被覆盖度增加(森林层次结构

31、增加),水土保持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更稳定【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橡胶种植的区位条件,农业多种方式经营的好处等。考查对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详解】(1)从图上的范围界线可以看出,该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2) 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静风环境,气温在 5 以下易受冻害。西双版纳的纬度低,光热充足,温度适宜。平地谷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量大,空气湿度大,适宜橡胶生长。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谷中平地众多,多静风环境。北部为高大的高原 、山地区, 阻挡冬季寒冷气流南下,低温冻害少。(3)当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

32、,提高了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单产。 这种经营方式使植被覆盖度增加,森林层次结构增加,水土保持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更稳定。所以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目前,我国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玉米供大于求,大豆需求缺口扩大,进口率高。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15年玉米和大豆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为426%和362,外调粮食量占全国60%以上。东北地区的种植结构调整对于优化全国粮食生产结构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下图为2015年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类型空间分布图。 (1)导致图中东北较高纬度水稻种植区出

33、现分布的主要区位条件。(2)评价玉米主导型产区加强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合理性。(3)分析东北地区粮食大量外调的原因。【答案】(1)育种与种植技术的出现(或温室大棚出现);大型灌区(黑龙江)提供水源(2)玉米供大于求,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玉米原料充足;深加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或是延长产业);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当地人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推动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3)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机械化水平高,粮食生产规模大;(人口密度低,)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我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解析】【详解】(1)东北较高纬度水稻种植主要受到春季低温的限制,随着育种与种植技术的

34、出现,使水稻种植成为可能;另外大型灌区黑龙江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2)玉米主导型产区玉米供大于求,经济效益较低,因此对玉米进行深加工,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玉米原料充足,为玉米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同时深加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延长产业;可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当地人民收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3)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耕作,机械化水平高,粮食生产规模大,产量较高;东北地区在我国属于地广人稀的地区,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而我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分析】本题以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为背景,考查

35、农业区位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33.图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回答问题。 (1)说出乙图地区初期发展工业凭借优势条件。(2)鞍山钢铁企业拥有职工50万人,规模与其差不多的宝钢职工不足2万人,这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什么变化。(3)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其发展经济的有利区位条件。【答案】(1)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或是原料铁;燃料煤资源丰富),交通便捷(2)科技的发展,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变少;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3)有较多的高校,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高素

36、质人才;科学技术水平高;交通设施发达(有机场,铁路,海港等海陆空交通);市场广阔,产品能通过便利的交通出口到世界各国和国内大部分地区。【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三大经济圈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乙图地区为辽中南地区,该地区初期发展工业凭借优势条件应从资源和交通两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辽中南地区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有利于发展钢铁工业及相关工业;图中显示,辽中南地区铁路线较密集,呈网状分布,且有大型海港,因此交通便捷,有利于发展工业。(2

37、)鞍山钢铁企业拥有职工50万人,规模与其差不多的宝钢职工不足2万人,这说明钢铁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降低,这是科技发展水平提高的结果,因此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3)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题意表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发展经济的有利区位条件应从人才技术、交通、市场等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进行分析。长三角经济 圈具有较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科技力量雄厚,有利于发展高质量的产业;长三角经济圈的机场数量和规模大,铁路线路密度和技术水平高,具有多个世界一流的海港,海陆空等交通设施发达,与世界大部分地区联系便利,有利于经济发展;长三角经济圈人口产业密集,经济辐射至全国及全世

38、界,消费市场广阔,有利于经济发展。34.【环境保护(选修)】中卫沙坡头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过去这里受流沙侵袭,黄沙蔽日,包兰铁路也常被风沙掩盖,造成交通中断。近年来,当地采用“麦草方格”治沙法(也称草方格沙障法),通过轧制1米1米的麦草方格,在格子中间种植沙生植物来固定流动的沙丘,植被覆盖率由过去不足1%上升到424%,在铁路线两侧形成了“绿带”,基本上控制了沙害侵袭。原来人工固沙1.2亩/天,现机械铺设草方格达48亩/天。这种治沙方式已推广到世界许多国家。甲图为中卫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景观分布示意图,乙图为草方格沙障景观。(1)试说明草方格沙障的治沙原理。(2)根据图文材料说出草方格沙障法应优先

39、治理的地区。(3)说出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有哪些。【答案】(1)提高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沙障阻止流沙的移动;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2)靠近人类生产、生活区域的沙漠边缘(或居民点和农田附近荒漠半荒漠地区);交通线沿线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形成的沙化土地(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境保护(任答四点)【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宁夏中卫沙坡头荒漠治理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草方格沙障治沙原理、优先治沙地区、荒漠化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材料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综合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40、【详解】(1)草方格沙障治沙原理从固沙、降低风速、截留水分等方面思考;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大地表粗糙度,增加风的摩擦力,削弱经地面层风速,减弱风的输沙能力,从而使得沙障阻止流沙的移动;草方格可截留雨水和夜晚的凝结水,使得增加水分下渗量,从而提高沙层含水量;草方格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从而提高植被覆盖率,达到治理荒漠的作用。(2)风沙容易掩埋农田、村庄、道路,草方格治理荒漠需要成本和时间,因此应优先治理对人类活动影响大的地区,如靠近人类生产、生活区域的沙漠边缘;为保护交通线畅通,应优先治理交通线沿线地区,如图中包兰铁路沿线;优先治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形成的沙化土地,扭转环境与经济的恶性循环。(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们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破坏了当地的植被,如为了获取生活能源,出现过度樵采而破坏植被的现象;为了获取更多的农产品,出现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而破坏植被的现象;不合理规划农业布局和规模,导致水资源利用不当,从而导致荒漠加剧;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破坏当地地表物质结构和植被,导致荒漠化现象。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