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93.50KB ,
资源ID:492925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9292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年高一历史课时作业: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二).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年高一历史课时作业: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二).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古代中国的名门望族多“以商贾兴,以官宦显”。该现象A反映了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B是“工商食官”的表现 C制约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反映了重农抑商观念的弱化【答案】C2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沣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上述情况在当时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遏制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制约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D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答案】D3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

2、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占人口比例24%36%30%10%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答案】D4宋代在选拔官吏时有规定:“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注;选送)。”该规定反映出宋代 A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B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C商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 D科考功名失去吸引力【答案】B5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均输章第27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实质上反

3、映了这一时期 A.以征收实物税为主 B.推行抑商政策 C.各关口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 D.农民的负担较重 【答案】B6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 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B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C 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D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答案】B7 “直到1820年,中国的总产出(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出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

4、.0%)。”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确切的是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工业化进程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D该统计数据是外国人所做,所以不可信【答案】B8 “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重农”目的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答案】B9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谈到:“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

5、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答案】D10史载: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这是说管仲改革中推行的国家食盐专卖政策,深得民众欢迎。材料主要反映了A. 春秋时期国家垄断经济开始形成 B. 管仲在齐国建立起了君主专制制度C. 管伸以抑商政策来发展农业经济 D政府加强经济调控有利于稳定民生【答案】D11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两者都( ) A以贸易保护主义为指导思想 B取决于其经济基础 C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D增

6、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答案】B12下列文宇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A B C D【答案】B13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答案】D14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描写:杨八志(陕西人)与李氏商议: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困。祖上原在闽、广为商

7、,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该材料反映了A陕西重商风气由来已久 B.八股取士扼杀人才C. 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 D.商业活动对人们观念的改变【答案】D15 “(古代中国)在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黄仁宇:中国社会的特质)这里“农业生产的恢复”主要指( ) A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建立正常赋税征收制度 C重建小农经济 D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答案】C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上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利(利税、利润)人甚厚,提举官(管理市舶事务的官

8、员)宜得人(用人得当)而久任。庶(期望)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减轻人民的财力负担)也。” 宋代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有效的历史信息。材料二 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拆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至丝价日昂。”乾隆皇帝谕旨宣布:“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翔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衽。”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 清政府在粤海关规定:(一)洋船销货、装货,应该按期离开,禁止在广州过冬;(二)洋船不许同汉奸私自交易;(三)内地行商不许向洋商借贷资本;(四)洋商不许雇佣内地仆役;(五)在洋

9、船停泊处必须有官员与兵了弹压、稽查。樊树志国史十六讲(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清政府的贸易政策,分析该政策带来的影响?材料四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3)依据材料四,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些新状况的原因。)【答案】(1)历史信息:宋代海外贸易税收利润丰富;市舶收

10、入已发展成为国库财富的重要来源;宋朝统治者对市舶的重视日益加强;宋朝廷要求任用称职并长期任职于此、熟悉事务的市舶官员。(2)政策:海禁政策(闭关政策),如答限制出口商品的出口量,限制中外贸易和往来也可。影响:清政府的政策做法尽管有利于对外商的控制,但限制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目塞听、固步自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局面)。(3)状况:近代中国大量输出农产品;大量输入技术和工业品;洋人控制关税(操纵市场);双方交往中西方占主导地位。原因: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11、;并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牙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操纵市镇经济的运作:“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举凡“花、布、柴、米、纱,下及粪田之属,皆有牙行,类皆领贴开张”。在这一时期(明中后期)的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的贸易中,中国以出口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为主,进口少量土特产,明显的出超,葡、西、日等国商人不得不以大量白银支付贸易逆差,于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这一时期中外贸易的显著特点。樊树志晚明史材料二:时文被大批地印刷和流传是在明代的成化年间以后。成化之前,世间无刻本时文,杭州通判沈澄刊印了一册京华日钞

12、(时文选集),获得了重利。从此以后形成风气,甚至达到了书坊非举业不刊,市肆非举业不售,士子非举业不览的地步。顾炎武曾说过:“至一科房稿之刻,有数百部皆出于苏、杭,而中原北方之贾人,市买以去。”杨念群何处是“江南”材料三: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但没有出现类似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一些学者把明清江南经济与英国经济进行比较,力图找到明清以后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欧的原因。黄宗智提出了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内卷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江南的农户家庭虽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获得了较高总收入,但由于人口压力导致的劳动报酬递减,人均日产量却是下降的。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社会虽然有“增长”但是却没有发展,也就

13、是出现“无发展的增长”。他把江南经济运行的这一方式称为“内卷化”或“过密化”。黄宗智认为,真正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增加单位劳动的资本投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如18世纪英国农业以及现代机械化农业所展示的情形。但是,明清时期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是出现了“内卷化”,成为“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典型代表。彭慕兰的核心观点是: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基本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此后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这种背离(即西方走向了近代化而中国却没有)的主要原因,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

14、置。彭慕兰把这个东西方分道扬镳的过程称之为“大分流”。(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出版时文反映哪些现象?(3)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因为哪些因素从而没有走向近代化。【答案】(1)民间对外贸易发达,出口大量商品到外国,处于出超地位。明代市镇经济发展迅速。牙行在明代市镇中,一方面助长商品经济的发展,借以从中获利;另一方面却破坏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2)明代印刷业和出版业水平有较大发展。明代人口大量增加,科举竞争压力增大。明代科举八股文,士子通过研习时文,提升八股文水平。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出版时文是商业行为,出版商有大量的利润。(3)商品经济只在江南地区发展较充分,在全国范围内,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八股文科举取士,限制了思想发展。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江南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发展没有进入发展型增长。中国在明清时没有庞大的海外市场和优质的矿产资源。w.w.w.k.s.5.u.c.o.m-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