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二专题四第21讲1(2014北京,17)下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墙上画作的风格人物的发型照明手段饮食方式ABCD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图中墙上的画作是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画,不能体现这一时期社会的变化;断发易服是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重要表现,符合题意;图中使用电灯照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说明中国已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影响,符合题意;图中的饮食依然是中餐,体现不出近代社会生活的变革。故应选B。2(2014全国新课标,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2、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答案B解析从材料“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可知,维新思想家认为,变革服饰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的前提,意在社会上营造一种改革的氛围,使人们逐渐接受“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故应选B。3(2014浙江,16)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答案B解析本题以清初和民国初期关于发辫为切入点,考查社会习俗的变迁,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片获取信息
3、的能力。题干中清初期的“剃发蓄辫”说明满族统治者强迫推行民族发饰,而民国初期“剪辫”的图示说明与辛亥革命的宗旨有关,两幅图充分说明习俗变迁与当时政治密切相关,故本题选择D项。A、C、D从题干图片信息不能体现。4(2014安徽,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银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答案D解析题干中材料来自于报刊的一篇文章,材料中“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
4、购舶来品,金银浪掷轻利权”等信息表明了大众传媒对社会时尚的理性看待,D项符合题意。A项理解片面;B项中的“普遍”、C项中的“主流”过于扩大化。5(2014福建,15)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答案B解析A项中的“完全”过于绝对;单个的材料不能支持C项中的“开始”。D项不是社会原因。据题干中的时间条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B项正确。6(2014江苏,6)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可以
5、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答案C解析漫画中剪辫子的人剪掉一部分代表崇尚西洋,还保留一部分表示保留国粹,这说明时人传统观念依然存在,故选C项。7(2014全国新课标,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答案C解析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近代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题目中
6、未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的比较,也未涉及京、津、沪三地对外来事物热情度的比较,故排除A、B、D三项;由题目中的信息“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的比例可知此时由于军阀混战致使中国电影的流通税费较重,故本题应选C项。8(2014浙江,17)下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出版业的发展B广告业的进步C婚姻礼俗之变迁D世界发明之演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大众传媒。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解答图画类题目时,需留意与图片中有关的信息。从题干某报截图说明与出版印刷业发展有关,故A项正确;图片中“求
7、婚广告”可获取“广告业”和“婚礼习俗的变迁”的信息,故B、C正确;图片反映不出“世界文明之演进”的信息,故本题选择D项。9(2014江苏南通海门高三一模)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
8、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材料二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梁启超时报发刊词材料三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材料四“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
9、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人自办报纸的原因。(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答案(1)特点: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中国人自办报刊盛行于维新变法时期;有识之士以办报的方式来救亡图存(办报与挽救民族危机相结合);报刊的创办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原因:社会时势的需求
10、(民族危机的加深);外国人办报的影响(外情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2)义务: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引导舆论。(3)作用: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民主革命)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提取有效信息加以解读,前期报纸的兴办集中在汉口、上海、香港、广州等大城市。“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体现甲午战争后瓜分在即,救亡图存,宣传维新变法。“一时报纸,兴也勃焉。”在社会上产生巨大震动。第二小问原因需从19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等角度分析得出。第(2)问,由材料二翻译、归纳得出。第(3)问,“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抓住关键词“宣传”“劝告”“革命主义”“不流血而获光复”。综合以上解答,得出报刊对辛亥革命起到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