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推荐作品:游沙湖、苦斋记学国学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选自论语【译文】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选自论语【译文】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选自左传【译文】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4.奋始怠终,修业之贼也;缓前急后,应事之贼也;躁心浮气,畜德之贼也;疾言厉色,处众之贼也。选自呻吟语【译文】有始无终,是修业的大敌
2、;前缓后急,是做事的大敌;心浮气躁,是养性的大敌;疾言厉色,是处世的大敌。【评说】人生充满变数,定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生的走向。心静了,生活自然安稳。与其郁郁寡欢埋怨命运,不如清清静静养性修心。淡定看人生,宁静做自我。5.人无誉堪存,誉非正当灭。求誉不得,或为福也。隋文中子止学【译文】人没有名誉可以存活,不是正道得来的名誉却能让人毁灭。求取名誉而得不到,这也许就是福气。【评说】人有时像头驴。围着权力转,围着金钱转,围着名誉转,一旦想脱离或者停止拉磨,将被主人卸磨杀驴。夯基础1.作者名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都是散文家,号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
3、个文艺全才,诗、散文、词、书法、绘画都有成就。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刘基(13111375),明初大臣、政治家、文学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今青田县)人。元朝末年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不久弃官隐居。后出任浙东行省都事,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而被革职,乃回乡组织地主武装,镇压当地起义军。著有郁离子,以寓言形式批判元末暴政。他博通经史,尤精天文兵法。诗歌雄浑而富于想象,散文风格古朴,笔意奔放,一反元末卑弱之风,有不少优秀作品,反映了元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与丑恶都有所讽刺。著有诚意伯文集
4、20卷及其他著述多种。2.文学常识老学庵: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叫“老学庵”。据陆游在老学庵诗自注中说:“予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意为要活到老学到老。饮冰室:近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形容心情焦虑,内心烦躁,故而饮冰。以此命名,暗示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绿林书屋:1924 年,鲁迅寓居北京阜城门外西三胡同,由于鲁迅支持学生运动,被当时的“正人君子”诬蔑为“学匪”,所以鲁迅就把自己的书屋命名为“绿林书屋”,意思要和他们抗争到底。3.故事背景 游沙湖王安石辞去宰相后,奸臣从苏轼诗文中罗织罪状,诬陷他,说他“包藏祸心”,不久就把他逮捕,投
5、入监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经过 4 个月的折磨后,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 1082 年,一气写下了游沙湖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巅峰。苦斋记元至正二十年(1360),到应天(治今江苏省南京市),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并为其筹划用兵次第,参与机要,辅佐平定天下。朱元璋称帝,把他比为诸葛亮。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诸大典制,均参与议定。洪武三年(1370),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次年辞官。他性刚嫉恶,与淮西诸功臣不合,终为胡惟庸所
6、陷,忧愤成疾。4.注音 蕲水()辄()浸溪()再少()相田()楹()粟菽()茹啖()清泠()荼蓼()重褥()饫肥()疏粝()榛莽()答案:q zh jn sho xing yng sh r dn lng t lio chng y l zhn5.通假字(1)室十有二楹“_”通“_”,_(2)覆之以茆“_”通“_”,_(3)其中多斑文小鱼“_”通“_”,_(4)燕坐于华堂之上“_”通“_”,_(5)籍柔覆温之躯“_”通“_”,_答案:(1)有 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茆 茅 茅草(3)文 纹 花纹(4)燕 宴 安闲(5)籍 藉 垫6.解释词义答案:(1)动词,观察/名词,相貌/副词,互相(2)
7、名词,小病/形容词,猛烈的/动词,痛心/动词,同“嫉”,妒忌(3)动词,终止/形容词,困顿/动词,极尽/动词,走到尽头(4)动词,距离/动词,离开/形容词,过去的7.词类活用(1)庞安常善医而聋_(2)下临兰溪,溪水西流_(3)君看流水尚能西_(4)野蜂巢其间_(5)名其室曰苦斋_(6)故择其窊而室焉_(7)惟先生乐游_(8)食必珍美_(9)能已积热_答案:(1)形容词作动词,擅长(2)名词作状语,向西(3)名词作动词,向西流(4)名词作动词,筑巢(5)名词作动词,命名(6)名词作动词,建屋(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8)形容词作名词,珍贵美味的食品(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8.分析句式
8、类型(1)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_(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_(3)予买田其间_(4)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_(5)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_(6)燕坐于华堂之上_答案:(1)判断句(“为”表判断)(2)判断句(“也”表判断)(3)省略句予买田(于)其间(4)判断句(“者,也”表判断)(5)定语后置句(“风”的定语“从北来”后置)(6)状语后置句(“燕坐”的状语“于华堂之上”后置)一、阅读课文游沙湖,回答下面的问题。1第一自然段写什么?是怎么写的?提示:第一部分写人,写庞安常的“异”。用的字极少,但抓住了人物的特点,使人物个性极为鲜明。这样一“异人”,可记的事迹形状必然很
9、多,而作者却善于抓住他的特点,选取一二典型事例点化成文,只突出他“以眼为耳”的“异”。2第二自然段写游沙湖的内容为什么写得那么少?提示:第二自然段的重点是进一步抒发第一部分已经抒发的感情,使自己从容自信、旷达乐观、超然洒脱的人生情怀表现得更加充分。3第二自然段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提示:(1)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乐府相和歌辞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认为过去的就过去了,就永远不可能再回来了,情绪消沉低落;苏轼认为过去的还有可能回来,老年人还可以回到少年时代(老夫聊发少年狂)。基调积极乐观,蕴蓄着一种催人向上的人生哲理,表现了
10、作者对美好生活前途的憧憬和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2)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诗借“黄鸡催晓”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苏轼却奉劝大家“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二、阅读课文苦斋记,回答下面的问题。4第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哪些内容?结合原文分析说明。提示: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苦斋的所属、格局、位置以及所在之地匡山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其上多北风”的恶劣气候环境造就了植物“味苦”的特性,从而交代了“苦”之由来。本段起笔紧扣文题,点明苦斋之所属。接着写
11、苦斋的格局与坐落。再写苦斋坐落之匡山的位置,“二百里”,见离县城之僻远,其“苦”意亦含其中。又写匡山之地势形貌,见苦斋环境险恶之“苦”最后写匡山气候之恶劣与所生植物之特征,直接点出“苦”意。“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一语,既收束上文,又开拓下文。5第二自然段从哪些方面写“物性之苦”?结合原文分析说明。提示:第二段从“木、草、菜、果、笋、蜜、茶、鱼”等方面,具体突出“物性之苦”。首先作者以“于是”二字紧衔上段末句之意,写乐生于此的味苦之木。接着先后写了乐生于此的味苦之草、乐生于此的味苦之菜、乐生于此的味苦之实、乐生于此的味苦之笋。用“莫不”一句总括一笔,概言物性之苦的植物皆乐生于此苦地。再写本该是
12、甜的蜜也苦,但苦有其用,可治病除疾,不同一般。又写茶也苦得异样。最后写恶水中之鱼亦苦,但可“清酒”,又不同一般。一、内容梳理苦斋记一、(12段)“苦斋”之景二、(第3段)以“苦”为乐三、(第4段)“苦”与乐相为倚伏四、(第5段)写记缘由二、课文主旨1游沙湖苏轼结识了一位医术高明、聪明绝顶的聋大夫。他们通过以手代口、以眼当耳的特殊交流方式,形成了真正无声的默契。本文明快地记叙了他们日常交往的事迹,以及同游清泉寺的经历,情趣盎然,表现了一种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2苦斋记本文是书斋主人章溢请刘基写的一篇记。作者围绕苦斋的“苦”字,借景抒情,缘景说理,极其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生
13、于乐”的道理,给人以启迪。三、艺术特色1游沙湖从艺术上看,作者以极其朴素、自然、清淡的语言写出了非常丰富复杂的感情,并且有层次地表现了感情的发展变化由寓慨于谐,发展到开朗、积极、乐观,由萧疏简淡的叙述到朗声高唱,思想感情的抒发越来越浓烈,读时令人情不自禁地也要伴随作者歌唱起来。文章的另一特点是用笔经济,全文只有 172 字。写游览所见景物,只简略点出逸少洗笔泉、兰溪水西流。而对兰溪景物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则留到歌词中表现。歌词把静谧幽雅的景色、积极乐观的情绪和精警深刻的人生哲理,浑然无痕地融合起来。在短小的篇幅中,有人物,有事件,有自然景色,有诗情哲理,这一切又似乎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
14、充分体现了苏轼随笔小品文的艺术特色。第三个特点是作者善于用深邃的眼光观察自然景物,并赋予丰富的想象,把思想性和哲理性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种高度的艺术技巧,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2苦斋记(1)角度新颖,引人入胜。写一般名山胜水的游记,有雄奇瑰丽之观可以描绘,如“巴陵胜状”之“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泰山奇观之“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皆足以使人心驰神往。而这里所写的“苦斋”,非有林壑之美,台榭之观,往古之胜迹,可以引人入胜,供人凭吊;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也。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作为贯串全文的脉络,化景为趣,化趣
15、为理,使人从中领略出无穷的佳趣与妙谛。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待艰苦的环境、坎坷的人生,这便是“化趣为理”。本来是极其寻常的景色,一经作者点染,便成奇观,这是“化景为趣”的艺术手段。(2)叙议有度,情理毕现。“记”这种文学样式,往往由两个大的部件构成。前一个部件,或记人,或记事,或记游,以叙事写景为主;后一个部件,或发感慨,或说道理,以抒情议论为主。没有前一部分的事和景,则后一部分的情和理便无所附丽;没有后一部分的情和理,则前一部分的事和景便没有概括成理论,没有概括出主题。所以两者是有机的结合,是统一的整体。苦斋记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游 沙 湖苏 轼黄 州 东 南 三 十 里
16、为 沙湖,亦曰 螺师店。予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叫螺师店。我在那里买田 其间,因 往相田,得 疾。闻 麻桥人 庞 安买了几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了病。听说麻桥人庞安常常 善医而 聋,遂往 求 疗。安常虽 聋,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而 颖 悟绝 人,以纸画 字,书不数字,辄深可是聪明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了没几个,他就能够了 人 意。余戏 之 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皆一时 异人也。”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疾愈 ,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 二里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
17、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处,许,有王逸少 洗笔泉,水极甘,下临 兰溪,溪水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西 流。余作 歌 云:“山下 兰芽短浸溪,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 兰芽短浸溪,松 间 沙 路 净 无 泥,萧萧暮 雨子规啼。松 间 沙 路 净 无 泥,萧萧暮 雨子规啼。谁 道 人 生 无 再 少?君看流水尚 能西!休将白发谁 道 人 生 无 再 少?君看流水尚 能西!休将白发唱 黄鸡 。”是日 剧饮而 归。唱 黄鸡 。”这一天,喝得大醉后回去了。苦 斋 记刘 基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的屋子。屋有十二间,有茅草
18、盖顶,在 匡山之巅。匡山 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在匡山的顶上。匡山在处州府龙泉县西南二百里的地方,剑溪之水 出焉。出 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剑溪的水从那里流出。山的四面都是陡立的峭壁,山崖上都是黑石头,岸 外 而臼中。其下惟 白云 ,其 上多 北风。外边高,中间低。山崖下只有白云飘动,山崖上多是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 之,其味皆苦,风从北边刮来,大都不甜而很苦,因此植物受到风吹,味道都是苦的,而 物性之苦者亦 乐 生焉。而那物性苦的东西也乐于在这里生长。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等树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
19、钅句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钅句夭等草,地黄、游冬、葴、芑等野菜,槠、栎、草栎树的果实,楛竹笋,莫不族 布而 罗生焉 。野蜂巢其 间 ,采无不成丛地分布而罗列生长在这里。野蜂在苦树间筑巢,采花髓作蜜,味 亦苦,山中方言 谓之黄 杜,初食颇花精做蜜,蜜的味道也苦,山中方言叫黄杜的东西,初次吃味道苦难,久则 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 烦渴极苦,难以下咽,吃长了越觉得它甜,能消除积热,除去燥热心之疾 。其槚荼亦 苦 于 常 荼。其 洩水 皆啮烦的疾病。那些槚树产的茶也比常喝的茶苦。山中的水都从石缝石出 ,其源 沸沸 汩汩,氵节滵 曲折,注入大谷。间冲刷出,那水源向上
20、腾涌,汩汩有声,流急而曲折,流入大山谷中。其中多 斑文 小鱼,状 如 吹 沙,味 苦而 微水中有很多有花纹的小鱼,形状像吹沙鱼,味道苦而且有一点辛,食之可以清酒。辣味,吃了可以醒酒。山去 人 稍 远,惟先生乐 游,山离人住的地方稍微远了些,只有章溢先生乐于游玩,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 往 来,故遂 择其窊 而跟从的人大多以早晚往返为苦,所以就选择那低洼的地方而室焉。携童儿数 人,启 陨 箨 以粟 菽,筑屋而居。章溢先生带着几个年岁小的仆人,扫除脱落的笋壳,茹 啖 其 草 木 之 荑 实。间则蹑 屐 登崖,种植谷子豆子,吃草木的嫩芽和果子。空闲时间就踏着木底鞋登山崖,倚修木而啸,或 降 而 临 清泠
21、。樵 歌 出 林,倚着大树啸歌,有时候向下走到溪水边。樵夫的歌声传出树林,则拊石而和 之。人 莫知 其 乐也。(他们)就击打着石头随着唱。世人不理解其中的快乐。先生之 言 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章溢先生这样说:“苦和乐是相互依托的,世人只知道乐是乐,而不知 苦之 为 乐,人 知 乐 其 乐,而不知却不知道苦能变为乐,人们只知在快乐中快乐,而不知道苦 生 于 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 粱之子,苦生于乐,而乐和苦相离能多远呢!现在的富贵子弟,燕坐于华堂之上,口 不 尝 荼 蓼 之味,身 不历农亩之劳,闲坐在豪华的房子里,嘴里不尝苦菜的滋味,身体不受农田的辛劳,寝 必 重
22、 褥,食必 珍 美,出入 必 舆隶,睡觉一定铺着双层的褥子,吃饭一定是珍贵的美味,出入一定有仆人相随,是人之所谓乐 也,一 旦 运 穷 福 艾,颠沛生于不测,是世人所说的快乐,(但)一旦好运到头福气停止,意外出现生活困顿,而不知醉醇 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而不知醉于醇酒,饱于肥肉的肠肚,不能吃粗劣的饭食,籍 柔 覆 温 之躯,不可以御蓬藋,铺着柔软的垫褥,盖着温暖的被子的身躯,不能用草编的衣物御寒,虽欲效野夫贱 隶 ,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即使想向农夫仆隶学习,蜷屈窜伏,在草木丛生的地方偷生而不能够,庸 非 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 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岂不是从前的快乐,成为现在的
23、苦难了吗?所以孟子说:上天要把大任 于是 人也,必 先苦其 心 志,重大责任落在某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经受苦恼,劳其筋骨,饿 其 体 肤。赵子曰:良药苦口 利于病,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赵子说:好药苦口但有利于治病,忠言逆 耳 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忠言不顺耳但有利于做事。他的苦是我的乐,而他的乐是我的苦。吾闻 井以 甘 竭,李以 苦 存,夫差以酣我听说井因为水甜而干涸,李子因为味苦而幸存,夫差因为沉湎于酒 亡,而勾践以 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酒色而灭亡,而勾践因为卧薪尝胆而兴国,不也像是这样吗?”刘子闻 而 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刘基听这番话而醒悟,把他的屋子命名叫苦斋,并写了苦斋记 。苦斋记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