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锃亮(chng) 狡黠(xi) 瘦削(xu) 惟妙惟肖(xio)B.游弋(y) 恣睢(su) 星宿(xi) 强聒不舍(gu)C.霎时(sh) 苍劲(jng) 舵手(du) 戛然而止(g)D.追溯(s) 亘古(gn) 解剖(po) 浑身解数(x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云宵 百事通 眼花缭乱 不屑置辩B.推崇 渡假村 诚惶诚恐 轻歌曼舞C.驾驭 井冈山 自吹自擂 不攻自破D.要诀 哈密瓜 血雨腥风 相得益章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
2、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B.为促进5G网络的发展,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实现微小基站的建设与宏基站齐头并进。C.春季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蠢蠢欲动 , 决心为班级争光。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使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B.冰心先生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但她崇高的生命之光是不会熄灭的。C.近日,天桥区滨湖广场的大约700多株樱花盛开,引得市民和游客纷纷驻足观赏。D.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首
3、次向全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这一“军事壮举”。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长篇小说。C.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个个身怀绝技,如鼓上蚤时迁、小李广杨志。D.诗人艾青常用“太阳”这一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二、课内阅读(共1题;共6分)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央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
4、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异:对感到惊异B.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事业C.
5、便扶向路 扶:沿着,顺着D.寻病终 寻:随即,不久(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辍耕之垄上B.见渔人,乃大惊 乃重修岳阳楼C.不足为外人道也 故不为苟得也D.既出,得其船 其如土石何(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B.本文的线索是渔人的行踪,主要写了逢桃花源、访桃花源、离桃花源、寻桃花源四件事。C.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的人“皆叹惋”的原因是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D.文中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三、课外阅读(共1题;共15分)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6、。 周敦颐为官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薄。有狱久不决,敦顾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因得免。(注释)分宁:地名。主簿:官名。狱:案件。委:抛弃,扔弃。手版:即笏(h)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1)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狱久不决,敦顾至,一讯立辨。(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周敦颐是个怎样的人。 四、诗
7、歌鉴赏(共1题;共6分)8.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小题。 夜泊钱塘明茅地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1)本诗颔联描写了树、_、_、雁等景物,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2)赏析“离心迸落叶”中“迸”字的妙处。 五、句子默写(共1题;共8分)9.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以物喜,_。(范仲淹岳阳楼记)_?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
8、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向是是:_,_。”六、基础知识综合(共1题;共10分)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无论在什么年代,总有一些人逆向而行,用生命守护着生命。(A)他们是医生,钻研医术,治病教人,用仁心挽救千千万万的生命;他们是护土,对心细致,不辞辛劳,用坚持换取千家万户的幸福;他们是 , , , 他们虽然身处不同岗位,却犹如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B)在这片中华大地上,处处荡着关于他们的英雄赞歌。(1)请参照画线(A)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2)请将画线(B)句改成双重否定句。(不改变句意)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6分)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对荆楚文化,
9、我们饱含深情荆楚文化,是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从荆楚二字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楚人的生活之本与文化根基。湖北是荆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古代的荆楚,其地城范围大致以今天的湖北省为主体。从词源上看,荆楚同义,楚,是一种灌木的名称,也叫作荆,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干坚劲,可做杖。我们从国风周南汉广中可以找到“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的诗句,在说文解字里也可以看到丛木,一名荆也。从林疋声的释义。湖北地处判山山脉,楚或者荆这种灌木,在南方江汉流域的山林中极为常见,用作薪柴,是古代人们常用的生活资源。早在商代,北方就以荆楚来称呼江汉流域的南方地区和南方部族,比如诗经商颂般式中所说,维女
10、荆楚,居国南乡。从字源演变来看,楚是形声字,甲骨文中的楚字由林和足构成,足既表声又表意。楚的一种解释是,穿行于草莽荆丛之中。可见,楚字很可能本身再现了楚国先王带着楚人在山林中艰苦开辟国土的场景。当年,楚先君熊绎率领楚人,在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判山垦地,经过数十年艰苦奋斗,楚国的疆土不断扩大,财富日益增多,军事力量不断增强,一跃成了江汉霸主,从而开创了楚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与灿烂丰富的文化。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楚国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国独特的青铜铸造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工艺、丝织刺绣工艺、八音齐全的音乐、美妙绝伦的舞、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
11、的辞赋,都是宝责的文化遗产。其中最为世人推崇的是楚辞。楚辞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运用楚地的方言声的,叙述描绘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只要提楚辞必然要说屈原,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感情奔放,想象奇特,对于其后严生的汉赋更有直接的影响,屈原忠贞不屈爱国爱民的品格,使他成为后世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和典范。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荆楚文化以其特有的风貌,泽被后世。荆楚文化的气质与中原文化形成互补。中原文化是尚礼的、现实的,强调对规则的服从,讲究以节制为美,敬鬼神而远之;而荆楚文化是乐生的、浪漫的,灵魂可以上天入地,汪洋恣肆。荆楚文化开放融合的气质,不仅丰富了自身;
12、也为荆楚文化滋养后世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判楚先民“草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斗志,早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华文化中,为中国人民迎难而上提供了强大的精神资源。今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不畏艰难共渡难关,不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么?荆楚文化,既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坚韧的生命力。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当下,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为奋发进取的荆楚文化增加了新的时代注解。对荆楚文化,我们饱含深情。(节选自2020年2月光明日报,文章有删改)(1)简要概括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
13、“荆楚文化”。 (2)阅读第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古代的“荆楚”,其地城范围大致以今天的湖北省为主体。(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中原文化是尚礼的、现实的,强调对规则的服从,讲究以节制为美,敬鬼神而远之;而荆楚文化是乐生的、浪漫的,灵魂可以上天入地,汪洋恣肆。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泰山魂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北京的一所大学任教。仲夏时节,系里组织老师们赴泰山旅游。那一天,晴空透着迷人的蔚蓝,我和同事们背着大包小袋,开始了登山的旅程。那时,我对爬山毫无经验,仗着年轻力强一路小跑,把同事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没几个
14、回合下来,我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喘起来。回头时,发现后面跟上来一股奇异的人流,仔细打量才发现是一队换着担子上山的农民。他们大多赤裸着上身,驼弯的脊背显示出常年劳动的艰辛。他们头上缠着宽宽的白布带,肩上垫着棉制的脖套,把一条擦汗的毛巾搭在扁担上,一步一步地艰难挪动。不一会儿,擦汗的毛巾就能大把大把地拧出水来,滴在石阶上,瞬间又被蒸发掉。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如此陡峭的山路,如此沉重的负荷,如此危险的爬登,他们要付出多少生命的能量和健康的代价?刚到中天门,我的胸膛闷涨得仿佛要爆炸一般,双腿像灌了铅,一步也挪动不了了。刚刚被我落在后面的挑夫们都不紧不慢地赶了上来。走在最头里的在歇脚时跟我打了一个照面,这
15、是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汉子,身板结实,目光有神,脸上凸凹的皱纹道出了他一生的沧桑,左肩上有一块明显的疤痕。不多久,又赶上来一位小伙子,轻声地喊了老汉一声“爹”。老汉向我直摇头。“小伙儿,不能像你这样爬山。”我连回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要沉下心来,一步一步,步步有根。”几句攀谈,我了解到挑夫们都是山下几个县的农户。因泰山上要修建缆车、扩建宾馆,急需各种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品,他们就借此机会集体外出打工。我好奇地问:“一天能挣多少钱?”他告诉我,不按天算,挑到山上论斤称,有多少算多少。“那称一斤给多少?”他似乎很不情愿回答这个问题。过了半天,他才支支吾吾道,就几分钱。我差一点吼出声来,这么重的活,这么一
16、点报酬,你们也干?“养家糊口呗。”停了一会儿,他又补充一句,“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简直不可思议!以蜗牛速度爬山的我,几乎是和老汉并行了。这时感觉自己带的物品和身上的每一个配件,都成了累赘。老汉向我招招手,示意我把背包水壶放到他的担子上。我告诉他,这可不行。你已经是千斤压顶了。“我付钱,行不?”他瞪了我一眼,没说一句话。他儿子过来把我的东西“抢”了过去。我太累了,半推半就地把行李交给他们。我跟在他们后面艰难地爬着,心里一直在犯嘀咕。来前听说泰山上做小买卖的,心可黑了,漫天要价。我摸摸口袋里有限的一点财富,真怕人家狮子大开口。好容易捱到了山顶上南天门的聚集地,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正当我操着钱四处
17、寻找老汉的时候,他儿子气喘吁吁跑过来,把背包水壶交给我。我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他人影就不见了。我又一次不可思议地站在原地。大家刚刚安顿下来,突然传来同行的一位老师得急病的消息。只见这位老师脸色苍白,双目紧闭,呼吸急促,我们匆匆请来山顶宾馆医务室的大夫。他告诉我们山上的医疗条件极为有限,必须尽快送往山下的医院。大夫支招,让我们赶紧去找泰山挑夫,或许他们有办法。我急忙去找同行的老汉。很快就在啃着大饼的民工人群中发现了他,向他说明情况,请求援助。我话音未落,他噌地站了起来,约了三个同伴,说“带路,救人要紧!”。他们让患病的老师盖着被子躺在床板上,用头上的布带连成长绳,把人紧紧地捆绑在床板上,防止
18、下山时床板倾斜人会滑落。四位民工每人把住一个角扛在肩上,出发了。我拿着一小叠钞票递给老汉,“大叔,这一趟要多少劳务费?”“什么劳务费?”“就是工钱!”老汉严肃起来,紧绷着脸,说了四个字:救人要紧!我紧追他不放,把一沓钱塞在他手中。他瞪了我一眼,快速地抽出几张钱币,余下的一股脑儿塞在我上衣口袋里。“俺们留下一顿大饼钱,够了。”迎着扑面的热浪,他们急匆匆出发了。咔嚓!我快速摁下相机的快门,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那是四位中年农民,他们肩扛着用床板临时搭就的担架,裸露的上半身发着黝黑的光,微微驼弯的背上淌着条条汗水每当我翻看到这张照片,都会感觉心被什么东西蜇了一下,那是我经受的一次灵魂的洗礼。(作者李复
19、威,文章有则改)(1)通读全文,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并填空。 偶遇泰山挑夫,传授爬山技巧A_感谢泰山挑夫,帮我分担行李B_(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他们头上缠着宽宽的白布带,肩上垫着棉制的脖套,把一条擦汗的毛巾搭在扁担上,一步一步地艰难挪动。结合语境,分析第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简直不可思议!(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理解。 八、作文(共1题;共5分)13.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
20、,总有一些梦想值得追求请以“值得”为题 , 写一篇文章。要求: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 700 字。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解析】【分析】A.锃亮(chng)(zng); C.戛然而止(g)(ji); D.解剖(po)(pu)。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注意多音字、形近字、音近字、形声字等。2.【解析】【分析】A.云宵云霄;B.渡假村度假村;D.相得益章相得益彰。 故答案为:C【点
21、评】本题考查辨析字形。写错的原因是由于习惯性误写、多音字误写和形近字误写等。学习和复习时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同时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便查缺补漏。3.【解析】【分析】A.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语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家风的形成”不能用“一气呵成”来形容;B.当务之急:意思是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与“目前的”意思重复;C.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贬义词不能用在褒义的语境里,感情色彩误用;D.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准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切忌望
22、文生义;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成语运用的范围;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注意区分同义成语;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4.【解析】【分析】A.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词语重复,去掉“大约”或“多”;D.两面对一面,去掉“能不能”。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5.【解析】【分析】C.错误,杨志绰号青面兽。“小李广
23、”是花荣,梁山好汉中排行第九,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之首。原是清风寨副知寨,使一杆银枪,一张弓射遍天下无敌手,生得一双俊目,齿白唇红,眉飞入鬓,细腰乍臂,银盔银甲,善骑烈马,能开硬弓,被比作西汉“飞将军”李广。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积累。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二、课内阅读6.【解析】【分析】(1)B.句意:田间小路交错相通。交通: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故选B。(2)A.这/动词,到、往、去;B.都是“于是,就”;C
24、.介词,对,向/做;D.代词,他的/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3)C.“原因是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错误,“皆叹惋”的原因是: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故答案为:B B C【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常见的文言虚词有:之、而、以、于、其、且、为等共20个,这些虚词都有多种用法,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难点,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分类归类记忆,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提高文言文阅读和
25、理解的能力,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句子的意思具体分析、解释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阅读全文,了解文章段落的内容、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写作方法、主旨、思想情感等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章中的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附参考译文】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个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划着小船外出打鱼,)沿着小河往前走,忘了走了多远。忽然遇上一片桃花林,小溪两岸几百步以内(全是桃树),中间没有别的树,绿草如茵,香气袭人,(风一吹来)桃花纷纷落下。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又往前划,想找到那片林子的尽头。(他找到)林子的尽
26、头,(发现这里)有一座山,就是小河的源头,山脚下有个小洞,隐约好像有点光亮。(渔夫)于是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起初山洞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很多步,(黑暗狭窄的隧道)突然(变得)宽阔敞亮了。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里)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穿的衣服,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逍遥快乐。村中人见了渔夫,竟然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夫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村中人于是便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其他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
27、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儿女及邻居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夫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晋朝了。渔夫把知道的事情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的人)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来招待他。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里的人嘱咐他说:“不要对外面的人说(这里的情况)。”渔夫离开了桃花源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路回去,沿路处处做上标记。到了武陵郡城下,拜见了太守,述说了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还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
28、了。南阳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名士。他听说了这件事,兴致勃勃地计划前往。结果(计划)还未实现,不久他就得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寻桃花源的人了。三、课外阅读7.【解析】【分析】(1)这句话的意思是: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人敢和他争。“逵酷悍吏也”为判断句式,主谓间要断开;“逵酷悍吏也”与“众莫敢争”是两个独立的语句,主语不同,中间需断开。故句子的停顿为: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2)“狱(古今异义词,古义为案件),决(判决),讯(审讯)”是本句中的重点词,注意翻译准确。 (3)结合“有狱久不决,敦顾至,一讯立辨”可知,对别人棘手的案件,一到周敦颐手里立即就解决了,可见他有智有谋,是个
29、聪明的人;结合“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可知,王逵量刑不公,周敦颐宁愿辞官也要拒理力争,可见他做事有想法,有原则,是个正直的人。 故答案为: 逵 /酷 悍 吏 也/众 莫 敢 争 有一个案件很久都没有解决,周敦颐到了,一问询便立刻分辨出真相。 有智有谋,聪明的人。有想法,有原则,正直的人。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方法: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一步一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进行断句;根据虚词进行断句;根据固定句式进行断句。 本题
30、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附参考译文】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是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担任
31、南安军司理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人敢和他争,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的人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这样的事。”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四、诗歌鉴赏8.【解析】【分析】(1)颔联用了六个名词性意象“树”“孤灯”“雨”“风”“一雁”“秋”,描写了沉沉树林,茫茫秋雨中,一点灯火于风雨中摇曳,失群的大雁于风中振翅疾飞的景象。 “树里”“风前”承受着餐风饮露的生活,这就更让诗人怀念自己的家乡。此时正是“孤灯”难眠,见“雁”思归之际。“孤灯”与“一雁”相
32、对,摇曳的灯火恰如诗人漂泊不定的旅途,失群的孤雁恰如诗人孤独的身影,表达了诗人羁旅不定,凄苦悲凉,思念家乡的情感。 (2)“离心迸落叶”意思是树叶因难以承载这离别之情而坠落。在作者的眼里,树叶也因难以承载离别之情而坠落,连“寒流”也载不动思乡之梦。“迸”显示了力量,突显了自己离愁的沉重,以致进落了树叶。从语音上看,“迸”字为去声,发音气促而低沉,让人觉得叶离母体有一种强力所致,不是自然落叶,而是断裂进下。有了这样的感觉,每一片落叶都让他惊心动魄,百感交集。突出乡愁如钱塘江水一样澎湃起伏,无休无止。 故答案为:1、雨,风 2、孤独寂寞,思念家乡 迸:迸下是动词,思乡之情使树叶断裂迸下,诗人的乡愁
33、与钱塘江水融为一体,澎湃起伏,无休无止。【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诗句内容,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人、物、景、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考虑。而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本题考查赏析古诗炼字的能力。品析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义+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解答时,需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揣摩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联系整首诗歌,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五、句子默写9.
34、【解析】【分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骥、枥、庇、俱、己、神州、藤、生。 故答案为:老骥伏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以己悲;何处望神州;枯藤老树昏鸦;化作春泥更护花;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答好本题要考熟练地背诵,积累,还要注意字形不出现错别字,一些经典名句要深刻理解。做好本题关键平时要扎实积累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诗文名篇。六、基础知识综合10.【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选取的人群需要符合“逆向而行,用生命守护着生命”的特点,例如人民警察、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句式是“职业+四字
35、短语+四字短语+用”,仿写合理即可。如:人民警察,事不避难,无惧牺牲,用身体筑起阻隔病毒的“堡垒”。 (2)本题考查学生改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要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常用否定词:不不、非不可、无不、无非、没有不、不是没有、不得不等等,此句可将“处处”改为“无处不”或“没有一处不”。 故答案为: 言之有理即可 在这片中华大地上,无处不飘荡着关于他们的英雄赞歌【点评】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仿写”题要四注意:话题: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修辞: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句式:主要审清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属何种复句,仿写句子要与例句尽最大可能保持一致
36、。内容: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如果是仿写语段的某一部分,续写语段,那就要求仿写句不仅要与被仿写部分在句式结构、思想内容等。 本题考查肯定句变为双重否定句的能力。方法:双重否定句就是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比陈述句强烈.那么改写就是在谓语动词前加双重否定词就可以了。常用的双重否定词:没有不;无不;非不;不能不;不会不等。七、现代文阅读11.【解析】【分析】(1)根据第三段中的“湖北是荆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可知本段主要介绍了荆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根据第四段中的“从字源演变来看”可知本段主要介绍了字源的演变。根据第五段中的“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
37、一,楚国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可知本段主要介绍了楚国在八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的辉煌的文明成果。根据第六段中的“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荆楚文化以其特有的风貌,泽被后世”可知本段介绍的是荆楚文化特有的风貌。根据第七段中的“早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华文化中,为中国人民迎难而上提供了强大的精神资源”可知本段介绍的是荆楚文化在当今时代发挥的作用。 (2)“主要”是一个表示范围的副词,意思是大体、大部分。在句中表示的是荆楚文化发源地大部分在湖北,但并不排除在湖北以外还有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只是没有湖北主要就是了。“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3)这句话把中原文化
38、与荆楚文化作了对比,这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联系本段前两句“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荆楚文化以其特有的风貌,泽被后世。荆楚文化的气质与中原文化形成互补”可知此处对比,突出地介绍了荆楚文化特有的风貌,以及她的气质和中原文化形成互补的特点。作比较说明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的突出说明对象的某种特征,更易让读者信服。 故答案为: 荆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字源的演变;楚国在八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的辉煌的文明成果;荆楚文化特有的风貌;荆楚文化在当今时代发挥的作用 。 主要,大体、大部分,表范围限制,文中指的荆楚文化发源地大部分在湖北,但不是只在湖北,其他地方也有,只是湖北作为主体。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9、和严谨性。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荆楚文化特有的风貌,以及她的气质和中原文化形成互补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 本题考查品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答题时要结合有关语句进行分析,可先从正面说明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再说删去之后变成了什么意思,最后加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等语句。 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的分析能力。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
40、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引用。做这样的题,要在平时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特的基础上再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判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最后再结合语段内容分析其作用。12.【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序号以及前后信息可知处需要概括的是文章第-段的内容,并且概括时前半句主语省略了“我”,后半句主语省略了“泰山挑夫”;根据段“我”与泰山挑夫的对话内容可概括为“对话泰山挑夫。回答打工详情”。处需要概括的是文章第-段的内容,同行的一位老师得急病向挑夫求助,他们只留下一顿大饼钱,其余的钱退还给“我”;可概括为“求助泰山挑夫,不计报酬救人”。 (2)这句话中“头上缠
41、着宽宽的白布带”“肩上垫着棉制的脖套”是对泰山挑夫的外貌描写;可见其打扮朴素,性格憨厚朴实;“搭”“挪动”是对泰山挑夫的动作描写,“艰难挪动”可见泰山挑夫工作的艰辛,刻画了泰山挑夫的艰苦劳动人民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首先解释“不可思议”的意思:本义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接着结合文章具体语境分析:在文中是指“我”对泰山挑夫工作艰辛却收入微薄,并且还毫无怨言的不理解,很是惊讶;再深入分析“我”的思想感情:其中蕴含“我”对他们的敬佩和赞叹。 (3)画线句前半部分“裸露的上半身发着黝黑的光,微微驼弯的背上淌着条条汗水”是对泰山挑夫的外貌描写,“扛着”是对他们的动作描写,写出了泰山挑夫身体强壮
42、,同时不断淌下的汗水也体现他们救人的急切。后半部分“感觉心被什么东西蜇了一下”“灵魂的洗礼”则是写出了泰山挑夫对“我”的精神感染,结合上文可知,他们生活艰苦、工作艰辛,但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却不计报酬伸出援手,所以“我”对他们的这种精神充满敬意。据此可理解为:一语双关,这句话刻画了身强体壮的泰山挑夫迫切救人的场景,同时表达了“我”对他们生活艰苦却坚强朴实、不贪钱财、乐于助人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和敬佩,深化了文章主题。 (4)学生可自选角度,如文中对泰山挑夫这一形象的刻画方法,登山时“我”与泰山挑夫之间的对比、使用第一人称的好处等从文章中找出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示例:文章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这个故事,
43、从“我”的角度来观察了解泰山挑夫,刻画出他们坚强朴实、不贪钱财、热心助人的劳动人民形象,也使得故事和人物更加真实可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故答案为:了解泰山挑夫,知晓上山原因;求救泰山挑夫,只收几张纸币 外貌动作描写,通过描写泰山挑夫的外表,缠着白布带,垫着脖套等以及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挑山夫的朴实、憨厚实在的特点,表现了他们上山的艰难,表达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 不可思议:不能想象,无法想象。文中指我得知泰山挑夫上山原因后十分惊讶,生动形象表现了我的惊讶,表现了我对泰山挑夫的敬佩和敬仰之情。 一语双关,一方面是四位中年农民帮助我们的场景,另一方面是指隐藏在他们身上的善良,朴实,即使他们生活
44、一般,但是他们仍然有一颗淳朴善良之心,四位中年农民改变了我内心的想法。表达了我对他们的敬佩和佩服,结尾深化主题,点明主旨。 (4) 对比,将我爬山时,泰山挑夫帮我们分担行李,我担心他们会漫天要价和他儿子递给他们行李后不见人影,后来帮助我们只收了一顿大饼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泰山挑夫的淳朴,善良实在,表达我对他们的佩服和敬佩之情。【点评】(1)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 (2)本题考查分析描写方法及作用的能力。人物的描写方法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情描写;细节描写
45、。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语句使用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此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要我们赏析的词语,要么是运用修辞、要么是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赏析的答题模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3)这道题考查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 (4)本题考查探究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文章的表现手法有:象征、侧面描写、联想想象、先抑后扬、借物喻人、寄情于景、虚实结合
46、、动静相衬、以小见大、渲染烘托等。解答此题,要掌握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特征。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再仔细分析文章内容与表现文章主旨的关系即可知道文章使用的表现手法。八、作文13.【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1.审题与立意。值得,指这样去做有好的结果;有价值,有意义。从题目提示语来看,值得的写作对象与范围有:记忆值得珍藏,情感值得珍惜,道理值得感悟,梦想值得追求等。因此可选的内容特别宽泛,无论是事物,还是人物,无论是山水美景,还是某一件事情,或是某一种情感都可纳入其中。之所以能够“值得”,是因为心灵受到了强烈的撞击,如:认识到社会真相、享受到生命乐趣
47、、感受到人间真情、领悟到人生真谛等等。2.选材与构思。在选材前,不妨追问自己,什么“值得”?为什么“值得”?“值得”的意义是什么?这样一追问,一些未曾烙印在心底、意义不大的往事就可以排除掉,而沉淀在内心、久久不能忘怀的往事就会跃入脑中。如毕业那刻离别的场景、陌生人的“雪中送炭”、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等等。文章的材料选定之后,详写的地方要浓墨重彩,略写的地方一笔带过,在情节上不妨增加点波澜,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之所以“值得”,必定是这件事或这段感情让自己动容、感到震撼,而要让读者有同感,应精心选择那些曾打动过自己的镜头或片段,把它放大定格,于细微之处显精神。如要写老师的一番离别陈词,或是陌生人的暖心
48、安慰需注重对细节的刻画,总之,让人物走上前台对话,让人物上台表演,并用工笔细描,只有这样,文章才能弥漫出令人心动的真情。适合于写记叙文或散文。 【点评】本题考查写全命题作文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其次还要求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比较好的作文。命题作文一定要注意把题目分析透彻,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立主题,来完成构思与写作。审题:全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审题,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写作:这道命题作文可写的内容很多,只要是来源于生活中自己的体味与思索都可以写下来。在写作时,注意立意、选材和构思的新颖,书写的整洁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