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后课时作业一、练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高堂(高大的厅堂)明镜悲白发古来圣贤皆寂寞(被世人冷落)钟鼓馔玉(zhun y,这里指美好的饮食)不足贵B将(jin,请)进酒,杯莫停但(只)愿长醉不愿醒呼儿将(qin,请)出换美酒C斗酒十千恣欢谑(xu,玩笑)径须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卖)取对君酌陈王昔时宴(举行宴会)平乐D请君为我倾(侧)耳听会须(应当。会,意为应当:须,意为必须)一饮三百杯主人何为(为什么)言少钱答案A解析Bqin;jin,拿。C.“沽”,买。D.“会”“须”都是“应当”的意思。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答案A解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与尔同销万古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B但愿长醉不愿醒 但见悲鸟号古木C主人何为言少钱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D将进酒,杯莫停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答案A解析你/形容词词尾,不译。4对将进酒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表达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馔玉不足贵,但
3、愿长醉不愿醒”两句,是全诗的主旨句。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束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C诗中夸张的手法运用得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但给人空浮之感。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全诗快慢多变,一泻千里。答案C解析“给人空浮之感”解释错误。二、练模拟5(2019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
4、。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注此词为作者在黔州贬所的作品,该地宋时是边远险阻的处所。华颠谓白首也。晋时刘裕北征至徐州彭城,九月九日会将佐群僚于戏马台,赋诗而乐。当时著名诗人谢瞻、谢灵运各赋诗一首。(1)全词结构呈现出一抑三扬的特点,请结合全词鉴赏。并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词的首二句写出了贬谪之所环境的恶劣,生活的困苦,前两句起调低沉,起篇为抑;后三句紧跟重阳佳节天气放晴,纵酒豪饮,有意外之喜与豪放之情,此为一扬;下片借老翁头上插花不入俗眼的举止,写出自己不服老的气概,这比前写纵饮更进
5、一层,词情再扬,此为二扬;最后三句词人写自己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更将豪迈气概表现到极致,此为三扬。全词结构一抑三扬,笔力豪迈,抒发了作者虽被贬黔州、身居恶劣环境,却穷且益坚、老当益壮,不屈于命运的摆布的乐观精神和博大胸怀。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结构、概括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先是一抑三扬要先解释清楚,一抑是指首二句写出了贬谪之所环境的恶劣,生活的困苦;三扬分别指“重阳佳节天气放晴,纵酒豪饮”“老翁头上插花不入俗眼的举止”“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主旨可以通过诗歌的题目、注释,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分析。通过注释得知此词是“在黔州贬所的作品”,再结合词中
6、的关键词语“气岸”“追两谢”“风流”,可见本词抒发的是一种“穷且益坚、老当益壮”的豪迈之情。(2)后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词的上片首二句读来比使用“人鲊瓮中危万死(人鲊瓮,长江险滩之一)”的说法来得蕴藉耐味,请对这两句加以赏析。答: 答案上片首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天气和居住环境。“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形象新颖地写出秋雨连绵不绝、人不堪其苦的情景,突出了黔州贬所环境之险恶。联系“万里”二字,暗含作者去国怀乡,身世浮沉的凄凉之情。这比使用“人鲊瓮中危万死”的夸张说法来得蕴藉耐味。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要求对比赏析本词前两句是如何蕴藉耐味的,简单说就是赏析前两句的表
7、达效果。赏析表达效果题,应先指出其所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这两句词明显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形象新颖地写出了秋雨连绵不断,人不堪其苦的情景,突出了词人贬所环境之险恶。“万里”的夸张形容暗含词人去国怀乡、身世浮沉的凄凉之情。这两句的表达效果显然比“人鲊瓮中危万死”好,更加蕴藉耐味。三、练真题6(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
8、洛阳白马寺。(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体现出诗人的心情。答案久留(逗留)依依不舍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把握“淹留”一词的含义,可以联想屈原在离骚中“岁月忽其不淹兮”的“淹”字的含义,可推知该句中的“淹”为停留、停滞之意,代入“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意义通畅。结合诗歌标题“送王昌龄”和“送君多暮情”,可知此诗为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答: 答案“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
9、托了离情。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艺术手法和结构的把握。考生首先要明确何为“点染手法”,再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点染,“点”就是正面点明主旨,“染”就是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铺写,使诗歌的形象更丰厚,意味更浓郁,而不至于使诗意过于单调枯瘦。一般来说,点出的是内在情感和诗歌主题,而渲染的则是外在的环境和景物形象。诗歌标题点明该诗为离别诗,第一句“送君多暮情”点明伤别之情。接下来详细地描写了景物,把暮景层层铺开,渲染了幽淡惆怅,烘托了离别之情。诗歌最后“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表达了对朋友远去的依依不舍。-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