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单元 第15课(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A法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B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C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历史背景的识记能力。甲午战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因此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答案:D2(2011启东高二检测)如果看到下面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谭嗣同B梁启超C康有为 D严复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由达尔文可知是宣传的进
2、化论思想,由此可知是严复。答案:D31895年,康有为联合18省1 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运动,提出设“议郎”一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备皇帝顾问。这表明资产阶级()模仿西方议会政治希望对皇权进行牵制和限制改革内政、外交拥护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斗争A BC D解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方面的主张。康有为等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帝党”和“后党”的斗争迷惑性较大,“议郎”一职的设立,没有说明这一点。答案:A4康有为向光绪帝递呈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
3、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解析: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了确定维新变法政策,选拔人才、改革中央机构等具体的变法措施,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而B、C、D三项是康有为、梁启超在宣传变法时所阐释的。答案:A5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C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日维新措施在社会上的反响。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
4、帝多次颁布诏令,鼓励士民上书言事,这大大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参政热情,纷纷对新政提出建议。答案:C6在戊戌变法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廖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是()改定律例,裁撤冗员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裁汰旧军A BC D解析: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的措施对于守旧势力来说,并没有触动他们的利益,至少对他们没有坏处。而均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答案:D71898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导致慈禧这一做法的最主要原因是()A戊戌变法挑战了慈禧的权威B戊戌变法触动了慈禧统治的基础C戊戌变法提
5、拔了一些维新人士D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获取了政权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了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戊戌变法触及到封建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损害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所以他们发动了戊戌政变。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B8我们之所以称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为它()A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B主张爱国救亡,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C提倡新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颁布了定国是诏,实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改革解析:思想解放应从引进或宣传新思想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方面去思考,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答案:C
6、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又一次的幻灭昙花一现的“现代化”图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图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生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开始了一场“现代化”运动。图三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请回答:(1)图一的说明中“已成定局的悲剧”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图一所示历史事件及其影响。(2)为什么说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7、一场“现代化”运动?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3)图三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酌字“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解析:本题通过图文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相关内容的理解。第(1)问,从材料中“为求官而来”“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等关键词可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公车上书”。这样便不难推断“已成定局的悲剧”应指引发“公车上书”的马关条约的签订。据所学知识回答“公车上书”的影响。第(2)问中的第一小问从背景、目的、内容、性质等角度来说明戊戌变法是一场现代化运动;第二小问可从内因、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中“休止符”的内涵是指“没有结束,后
8、来还有新的发展”,说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仍将会继续下去。答案:(1)悲剧: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事件:“公车上书”。影响:推动了当时维新运动的兴起。(2)理由:从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目的(政治上期望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挽救民族危机等)、变法内容(政治、经济、文教)、变法性质等角度说明是一次“现代化”运动。原因: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且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3)含义:中国的现代化并未终止,如后来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或新民主主义革命等。.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