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041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建议用时:45分钟)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A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B土壤生物大气水文地形C土壤地形水文大气生物D生物地形大气水文土壤A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根据图示判断即可。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所示,中心事象(甲)是指()A森林破坏B气候变化C人口数量增多D冰雪覆盖增大3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2A3.C第2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

2、、吸收二氧化碳、调节地表径流等作用,森林的破坏会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第3题,自然环境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马是一种食草性动物,喜群居,根据马匹原产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马的外形特征和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可将马分为草原种、沙漠种、山地种和森林种。阅读材料,完成第4题。4依据材料推测,适宜马生存繁衍的气候环境是()A温和少雨 B湿热多雨C寒冷干燥 D高温多雨A马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地区,草原分布较广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是温和少雨。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56题。5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图中起关键作用的箭头是()A BC D6能表示黄土

3、高原地貌特征形成原因的箭头是()A BC D5A6.B第5题,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的不同,表现在其汛期长短、流量大小、有无结冰期等很多方面,而这些多是由气候决定的。第6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主要跟当地水文条件有关。某考察团在非洲考察时发现东非高原(图中甲地)生长着高大的猴面包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护生命活动。结合图文资料,回答78题。7猴面包树适应当地什么样的环境变化()A全年干旱少雨 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C干湿季明显 D全年高温少雨8在考察时发现德班气温明显高于约翰内斯堡,是因为德班()A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白昼较长,太阳辐射量

4、较大C海拔较低,受夏季风影响较大D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7C8.D第7题,图中甲地为东非高原,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故猴面包树要适应干湿季明显的环境变化。第8题,德班位于沿海,其东部的海洋上有暖流流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9根据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地理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下列相应内容。降水_;气温日较差_;地表水_;地貌多_;土壤有机质含量_;植被_。(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人为原因。(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

5、旱的气候影响了其水文、地貌、土壤、植被等地理要素。第(2)题,植被破坏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第(3)题,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答案(1)少大少戈壁荒漠少稀少(2)植被遭破坏,加剧了流水侵蚀。(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自然植被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读2050年我国东部自然植被分布预测图,回答1011题。10与我国目前自然植被分布比较,2050年出现的

6、变化有()A热带季雨林面积缩小B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下移C寒温带针叶林面积缩小D植被地域分异规律消失11自然植被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C区域性 D开放性10C11.A第10题,通过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50年我国热带季雨林面积扩大,说明气候变暖,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上移,寒温带针叶林面积缩小,但植被地带性分异规律不会消失。第11题,气候变暖导致我国自然带发生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213题。12(易错题)与现在相比,在青藏高原隆起

7、前,下列关于西北地区地理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A植被覆盖率大 B气候的海洋性强C河湖水量增加 D太阳能资源更丰富13(易错题)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A风力作用增强 B流水作用增强C冰川作用增强 D变质作用增强12D13.A不理解青藏高原隆起对其他地区的影响是错答的主要原因。第12题,读图可知,图中青藏高原隆起后,现在的风尘沉积通量比隆起前增大,说明,现在干燥度增加,隆起前降水较多,海洋性强,植被覆盖率大,阴天多,太阳能资源不如现在丰富。第13题,读图可知,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通量变大,说明越来越干燥,这样会导致风力作用增强。14读雨林破坏对环

8、境的影响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右侧未被破坏的雨林中,物质可以_不止,森林资源得到不断_,注入土壤中的_增加。(2)森林被破坏后,可能造成森林退化、_侵蚀、 _灭绝等严重问题。(3)从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看出,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就是一个_,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_的,资源与环境也是分不开的。(4)选择下列适当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位置(每项限用一次)。A土地肥力下降B洪水灾害增多C河道淤塞加快D水土流失加剧解析第(1)题,从物质的循环来看,物质和能源处于不断循环之中。第(2)题,森林破坏后流水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第(3)题,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体现自然资源的关联性。第(4)题,从整体性的角度考虑植被破坏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1)循环更新水分(2)土壤物种(3)相互联系的整体制约(4)DB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