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763KB ,
资源ID:490059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9005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年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一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年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一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 WORD版含答案.doc

1、专题十一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1(2016四川凉山一模34)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内容 这是世界上最早成文法的汇编 B 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 C 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制 D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 表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罗马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维新思想;表格逻辑型选择题(精选

2、)【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的起点,但仅凭查阅其内容,不足以说明其是是世界上最早成文法的汇编,故A项错误;宋元时期商业繁荣不能推出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史实和结论弄反了,故B项错误;“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说明变法的重要性,并未说明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可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故D项正确。【答案】D2(2016北京西城高三期末14)名著充分体现了学术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下表中名著和社会特征对应有误的是() 选项 名著 社会特征 A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礼崩乐坏,诸

3、侯割据 B 顾炎武认为“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而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理学虚浮,脱离实际 C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 内忧外患,求变图强 D 严复翻译天演论,倡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列强环伺,民族危机 【答案】C3(2016安徽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14)历史概念是反映历史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以下对一些历史概念的解读正确的是() 三教合一 在中国宋代开始出现佛教、道教与儒学融合发展的情形 三角贸易 盛行于1519世纪以贩卖非洲黑奴为主的野蛮殖民活动 三民主义 其核心是民主主义,有两个重要原则: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三大战役 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

4、主力 ABC D【考点】魏晋至隋唐“三教合一”潮流;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解放战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解析】三教合一现象在隋唐时期就已出现,故错误;三角贸易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手段,故正确;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故错误;三大战役是国共双方的主力大决战,经过三次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4(2016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一模13)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史实 结论 A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中国传统闭关锁国政策宣告破产 B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颁布 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 C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开始了私有

5、化浪潮 法国从此放弃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模式 D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第一次鸦片战争;新文化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格逻辑型选择题(精选)【解析】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开放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宣告了中国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破产,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颁布,实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开始了私有化浪潮,标志着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放弃干预,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此新文化运

6、动拉开序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5(2016北京昌平高三期末10)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A魏源撰写海国图志主张向西方学习B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揭开了近代工业的序幕C清政府允许外国在华设厂使列强势力侵入到内地D义和团运动打击侵略者反映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愿望【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新思想的萌发【解析】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故A项正确;揭开了近代工业的序幕是洋务运动,但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不是最早,故B项错误;天津条约的签订使列强势力侵入到内地,故C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打击

7、侵略者主要体现了反帝,故D项错误。【答案】A6(2016北京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32)下列近代重要文献,按照出现顺序正确的是() 资政新篇 海国图志 法俄革命之比较 新学伪经考ABCD【考点】太平天国运动;新思想的萌发;维新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析】资政新篇是1859年太平天国时期颁布的,海国图志是1842年鸦片战争后魏源创作的,法俄革命之比较是1918年李大钊发表的,新学伪经考是19世纪末康有为在维新变法时期的著作,先后顺序是,故选择B项正确。【答案】B7(2016山东德州高三期末10)洪秀全等人信奉上帝会而到处焚毁孔庙及其他寺庙,并禁士人“读孔子之经”。陈独秀等人反对三纲五常,主

8、张“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两者都()A出于反对君主专制统治需要B鼓吹平等民主思想C利用西方观念攻击传统文化D促进了民众的觉醒【考点】太平天国运动;新文化运动【解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所以陈独秀反对三纲五常并没有涉及到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鼓吹平等思想但并不鼓吹民主思想,故B项错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利用西方的基督教而创立拜上帝教,以攻击反对传统文化,陈独秀等领导新文化运动利用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攻击传统思想,故C项正确;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促进民众的觉醒,仅有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故D项错误。【答案】C8(2016江苏宿迁高二第

9、一学期期末12)张謇说:“环顾五洲,彼所称强大文明之国,犹是人也。以我中国黄帝尧舜禹神明之胄,退化不振,猥处人下,至有以奴隶目我者。”为改变这一困境,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采取的举措不包括()A大力兴办实业,力图实业救国B依赖皇帝,自上而下改革强国C排斥西方文明,支持清廷御敌D推翻帝制,自下而上革命救国【考点】辛亥革命;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维新思想【解析】根据题目中“退化不振,猥处人下”,是指近代在列强的不断入侵下,腐朽的清政府软弱无能,对内镇压,对外委曲求全,不断沦为洋人的朝廷,为改变这一困境,即在实现社会转型(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上的改变和进步

10、,19世纪末的实业救国属于此类,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维新变法属于,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不属于,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9(2016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8)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B

11、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D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考点】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解析】材料体现了北大学生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创办进步报刊和参与五四运动,体现了文化斗争对政治革命的先导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学生的主力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和科学,故C项错误; 材料重心是介绍文化的作用,没有强调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故D项错误。【答案】A10(2016河南郑州一模21)张太雷在其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一文中写道:“在五四运动之后,这种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几乎完全停顿,一切新出版物都换了战斗方面,局限于政治斗争了。

12、”“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早夭的原因是()A对传统文化绝对地否定 B对西方文化绝对地肯定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D仅局限于知识分子中传播【考点】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析】对传统文化绝对地否定,是“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的表现,故A项错误;对西方文化绝对地肯定, 是“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的表现,故B项错误;当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材料中“在五四运动之后局限于政治斗争了”相符,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运动,与题中“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早夭不符

13、,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6北京东城高三期末15)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在制定了第一个党纲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发表C毛泽东在撰写了井冈山的斗争D毛泽东在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毛泽东思想【解析】是上海,故A项正确;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广州发表,不是广州,故B项错误;应在井冈山撰写,是广州,故C项错误;不是延安,故D项错误。【答案】A12(2016江苏扬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4)陈旭麓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

14、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属于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有() 地主阶级以“自强”为旗号,开展洋务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 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ABCD【考点】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维新思想【解析】洋务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甲午战败之前,故错误;甲午战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后逐渐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故正确;甲午战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知识分子认识到日本通过变法逐渐强大,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故正确;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义革命在中共成立后,

15、而非甲午战败后,故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13(2016四川南充一模32)“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了()A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B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D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物质、习俗和大众传媒的变化;新文化运动【解析】题干体现了当时的女学生思想发生变化,但不能推断出女学生的思想变化是由于学校广泛开展了女权运动,故A项错误;维新启蒙思想主要涉及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材料没有涉及到学习

16、西方的政治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可知,当时女学生的思想发生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抵制专为她们设置的修身课,同时出现了“抗婚”、“逃婚”等,用实际行动反抗三纲五常,抵制封建礼教,这是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就是“民主与科学”,故C项正确;在材料中强调的是学生对封建礼教的抵制,不是自由平等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C14(2016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9月质量监测8)1919年,李大钊发文赞成“由人类以至禽兽都有他的生存权,依协合与友谊的精神构成社会本身的法则”的道理。从人类互助进化的过程来看,他认为这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1921年,梁漱溟发文,公开打出

17、“东方化”和“新孔学”的旗帜。这反映了()A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B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保守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是李大钊与胡适的问题和主义之争,故A项错误;李大钊思想属于社会主义思潮,而梁漱溟思想属于文化保守主义,材料反映的是两种不同思想,说明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故B项正确;梁漱溟思想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李大钊思想属于社会主义思潮,不属于保守主义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15(2016湖南永州一模16)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着手创办北京协和医学院。该学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学,按

18、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准,为教师提供世界水准的丰厚工资和福利保障。北京协和医学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B改善了中国的医疗卫生状况C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D有助于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1915年,协和医学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学,按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准”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故A项正确;仅仅靠一所医学院难以“改善了中国医疗”,故B项错误;仅仅靠一所医学院难以“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故C项错误;仅仅靠一所医学院难以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故D项错误。【答案】A16(2016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0)

19、下面是民国时期的小学教材“修身课”的目录 这说明当时教育() 私德、公德并重 造就大批人才 重点在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重视继承优秀的精神遗产ABCD【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图片史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按材料中的目录来看,既有私德方面的教育内容,如改过、去伪等,也有公德方面的内容,如御侮,故正确;材料只是提供了教育的内容,不能等同于教育的结果,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自由、平等等现代公民意识,故错误;材料反映的教育内容基本上都是传统伦理道德中积极的成分,故正确,选项C项符合题意。【答案】C17(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30)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

20、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B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五四时期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众多中国人介绍各色各样的主义,反映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是观念变革,故B项正确;学习西方思想并不能说明国人自卑,故C项错误;中国人介绍各色各样的主义,在经过比较后,人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故D项错误。【答案

21、】B18(2016广东湛江高三10月调研29)梁启超指出,近代中国“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然皆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出现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是()A救亡图存运动的推动 B阶级成分日趋复杂C西方新思想不断涌现D世界市场日益形成【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出于此目的,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各种新思想,故A项正确;阶级成分日益复杂不见得就要向西方学习,故B项错误;西方新思想是否涌现与中国是否学习之间也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日益形成主要是经济活动,虽然可能传播新思想,但是主要

22、是客观传播,不能必然导致中国这样的落后地区“如火如荼”“输入”,故D项错误。【答案】A19(2016广东惠州二模28)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B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C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D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南京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外交观念的变化,没有反映向

23、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故B项错误;清政府和英国外交文书上的夷夏观念,在鸦片战争后改变为“平行的照会文书”,反映了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C20(2016北京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9)乾隆和嘉庆时期学者官员大都热衷于刊印自己的诗集,但道光时期的学者官员大都出版与时政有关的著作。这种变化说明了道光年间()A经世思想得到发展B思想控制逐渐加强C传统文化日趋衰落D“中体西用”的影响【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从“道光时期的学者官员大都出版与时政有关的著作”可知,与经世致用主张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相同,故A项正确;思想控制会限制官员针砭时政

24、,故B项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清朝时期仍然以传统儒学为正统,故传统文化没有衰落,故C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出现于同治年间,故D项错误。【答案】A21(2016四川资阳一模31)1926年创刊的自然界的发刊旨趣中说:科学上的理论和事实,须用本国的文字语言为适切的说明,须用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来说明;还须回转来用科学的理论和事实来说明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材料强调的是()A要用民族化语言解释科学B固有经验能推动科技发展C科学必须民族化和本土化D科学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础【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科学上的理论和事实,须用本国的文字语言为适切的说明,须用

25、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来说明”体现了科学依赖于民族化和固有经验,A项和B项都过于片面,故A.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科学对民族文化和本土经验的依赖,体现了科学必须民族化和本土化,故C项正确;D项没有体现本土化的经验,故D项错误。【答案】C22(2015江苏宿迁高二第二学期期末9)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A实业救国B维新变法C救亡图存D追求民主【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实业救国的口号是甲午战争之后提出来的,故A项错误;维新

26、变法发生在1898年,故B项错误;18401864年两次鸦片战争,18641901年历经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19011919年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这些运动的主题都是救亡图存,故C项正确;追求民主只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追求,故D项错误。【答案】C23(2016四川德阳一模14)赫德管理下的中国海关按照英国模式运作,廉洁高效、税收累增。恭亲王奕?感叹说:“中国官员均不可信,幸海关有诚实之外国人”。这反映出()A列强的侵略改变了中国的对外政策B海关成为中外交往的重要对话渠道C引进西方模式成为当时的社会共识D清政府内部对西方的认识出现分化【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

27、放的潮流【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海关是中外交往的对话渠道,故B项错误;题干中恭亲王奕?的观点并不能代表当时的社会共识,故C项错误;题干中恭亲王奕?作为清政府内部洋务派的代表,其观点说明了清政府内部对西方的认识有所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D24(2016山东齐鲁名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调研1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近百年来,我们盲目抄袭德、日,失败了。又盲目抄袭英、美,失败了这正如百年前的盲目守旧一般,若明白这一点,旧的并非全该推翻,德、日、英、美也非全要不得。”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从器物制度思想的演变 洋务

28、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旨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宣传民主和科学,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反封建的继续ABCD【答案】A25(2015广东佛山高二第一学期期末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说:“此时期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此时期是()A明末清初B19世纪60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初【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明末清初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不可能出现大量译著,故A项错误;19世

29、纪6080年代,出现向西方学习思潮,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洋务派为代表,应用科学、自然科学译著较多,故B项正确;19世纪90年代,以维新派为代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社会科学类译著应较多,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20世纪初,以革命派为代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社会科学类译著应较多,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1(2016安徽江南十校高三摸底25)(18分)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东西文明的碰撞 中国古代长期以来以文明自居,而把其他没有中国式行为和举止的国家和民族包括西方国家视为野蛮,称西方

30、人为夷、番、鬼。20世纪初中国把西方的“Modem”翻译成“文明”,“文明”一词被指为西方传来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文明戏”。 材料三 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冲突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竞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初中国“文明”内涵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对西方认识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6分)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应

31、运用怎样的观点评价近代中西方文化?针对中西方文化“两种极端的倾向”,请选择其中一个,谈谈你的看法。(6分)【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体西用思想;新文化运动;文明交流主题【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国对西方的学习历程回答;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归纳。 (3)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三“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说明作者运用的是辩证的观点;第二小问评价,属于开放性试题,任选其中一个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如果选择“保存国粹”,可以从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评价,如果选择“醉心欧化”,可以从

3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评价。【答案】(2)特点:全面学习西方文明,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新式学堂、留学生群体的增加。(4分,任意答两点4分) (3)观点:辩证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2分) 评价:“保存国粹”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就是主张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保留中国固有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在思想文化方面就属于“保存国粹”。洋务派的这种思想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进行,从而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

33、程。但阻碍了中国在更深层次上对西方的学习。最后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4分) 评价:“醉心欧化”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并且要求彻底批判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喊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这就属于思想文化上的“醉心欧化”。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给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以沉重打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但这种观点存在着严重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4分)3(2016广东韶关高三摸底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梁启超曾于1902年新民之议一文中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

34、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那么,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什么?自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始,中国知识界给出了种种界定,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讲:“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刘成纪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 (2)1840年后的时代特征迫使“中国精神”发生了怎样的“现代转换”。(2分)在“中国精神”的推动下,18401940年中国新兴的政治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哪些努力

35、?(8分) 【答案】(2)转换:反对外来侵略,向西方学习寻找强国之路。(2分) 努力: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维新变法;(2分)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2分)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新文化运动;(2分)无产阶级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2分) 4(2016广东韶关高三摸底39)(26分)论证历史,探究历史,运用新史观解读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密认为,美洲及东印度通路被发现以时,看到了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它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遥远的地方,作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体。 材料二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他把公元13501850之间500年,称为“

36、漫长的16世纪”,是“世界经济”向“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转化的过程,亚洲(中国)由“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和“创生者”,逐步走向衰落的过程。 “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漫长的16世纪”中国开始走向衰落的表现?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分析1500年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造成的冲击。(12分) 【考点】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2)第一小问表现,“漫长的16世纪”指的是中国的明

37、清时期,中国落后在政治方面表现为,废除丞相设置内阁,设置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在经济上表现为,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虽然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非常缓慢,农耕文明没有实现突破和转型,在思想上,宋明理学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第二小问分析,根据材料二“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经济上讲,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把中国变为他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的产地,这冲击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使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传播了先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38、从政治方面看,列强发动侵略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瓦解了东方旧的统治秩序;从思想方面看,随着西方的侵略,西方民主思想逐渐在中国传播,冲击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答案】(2)表现:政治:专制集权极端强化,达到顶峰。(2分) 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耕文明没有实现突破和转型。(2分) 思想文化:理学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2分) 分析: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分)发动侵略战争,瓦解了东方旧的统治秩序;(2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冲击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2分) 5(20

39、16河北石家庄高三复习质检一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明清以来中国部分国礼一览表 时间 礼物说明 14051433年 郑和代表皇帝,“赏赐丝绸、金银、瓷器等珍贵礼品”;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夷归附、万国来朝”,“贡品”包括象牙、宝石、珍禽异兽等 17931794年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乘坐“狮子号”等炮舰携带贺礼:天文地理仪器、蒸汽机模型、战舰模型等500多件,蒸汽机模型等贺礼被清政府束之高阁;乾隆帝赏赐丝绸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逾3000件。 18531867年 1853年,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等将徐继畲瀛环志略中赞美华盛顿的文字刻碑送到美国,镶嵌在华盛顿纪念塔内。186

40、7年美国政府将一副华盛顿画像作为官方礼物送给总理衙门大臣徐继畲。 1941年11月 宋氏姐妹代表国民政府将熊猫赠与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 1943年2月 宋美龄将国宝邮票一册作为礼物送给罗斯福,并在美国发表精彩演讲 19491950年 毛泽东访苏,准备了山东大葱、江西金桔、西湖龙井、湘绣被面等礼品;苏联回赠了吉斯轿车等礼物 1957年11月 中国党政代表团访苏,带去了长江大桥、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项目的模型,以及青花瓷等礼品 1972年2月 中国赠送美国白玉提红釉大瓶、苏州双面绣等礼品,还表示将向美国赠与两只熊猫;尼克松赠送了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 1986年11月 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在

41、京举行,邓小平会见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赠送面值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对方则赠送了纽约证交所证章 2014年9月 习近平将国产品牌中兴手机作为国礼送给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与会代表 表格反映了明清以来国礼演变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历史原因。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解析】本题考查不同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属于开放性试题,第一小问趋势注意

42、从礼物的构成分析说明,第二小问原因要注意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我国的国家实力和对外政策等角度分析,注意语言要概括简练,分析原因要全面。举例说明:如本题第一小问趋势可结合礼物的构成分析,中国古代多送中国传统的瓷器、丝绸、土特产到新中国成立后长江大桥、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项目的模型再到现代送股票、中兴手机得出注重代表中国特色的文化,从初级品到高科技产品;第二小问原因要结合礼物的构成分阶段具体分析。【答案】示例1 趋势:从性质看,从赏赐品、贡品逐渐转变为国家间交流的媒介。 原因:近代列强侵华,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朝贡外交体制逐渐崩溃;欧美文明传入,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政府外交

43、政策的影响。 示例2 趋势:从构成看,送出礼品凸显传统文化特色,彰显民族品牌,从送初级产品发展到送高科技产品;对国外科技成果型礼品从轻视到重视。 原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民族工业水平提高;“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实行改革开放。 (说明:选取一种角度,史论结合即可。)6(2016四川资阳一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 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下表是某同学收集的相关资料: 时间 历史资料 1878年 清政府在唐山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 1878 年 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 1895年 “公车上书” 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

44、会 1895年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897年 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后出版译著天演论 1912年 清帝颁布退位诏书 1917年 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厂 1917年 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1919年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1924年 孙中山北上京津,宣传新三民主义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 (3)请从材料三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论证“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XX近代化进程”这一主题。(11分)【考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近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和

45、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解析】(3)此题问论证,可以从政治近代化、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科学化民主化论证,政治上可以选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政协召开分析,经济上可以选择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和黄金时代分析,思想上可以选择维新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和三民主义的传播分析。【答案】(3)从经济、政治、思想近代化中任选一主题作答即可。 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历程(2分) 清政府在唐山创办开平矿务局,创办近代民用工业,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

46、厂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初步发展和黄金时期,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历程。(9分) 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历程(2分) 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中国开始政治近代化的探索。清帝退位,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北京青年学生掀起反帝反封建军阀的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新政协召开,新中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9分) 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思想近代化历程(2分) 严复创办国闻报,维新派人士通过创办近代报刊

47、、学会、学堂宣传维新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的开展。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孙中山北上宣传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政治纲领,推动了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9分)7(2015广东佛山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1)(20分)某校高二同学学习历史必修后制作如下大事年表,开展研究性学习。 公元前500年 西学东渐、孟子、百家争鸣 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1500年 明后期中国传统科技的总结与突破、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东学西渐、欧洲文艺复兴、牛顿经典力学形成 1700年 红楼梦、京剧形成 宗教改革

48、运动、启蒙运动 1800年 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思潮兴起 魏源出版海国图志 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兴起 社会主义从思潮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850年 维新变法思潮空前高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进化论发表、印象主义画派出现、电影产生 1900年 “中体西用”文化思潮、三民主义提出、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 现代主义兴起、量子论提出、相对论形成、电视发明、计算机诞生 问题: (1)此大事年代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4分) (2)据大事年代及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在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并从思想方面分析其原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

49、纪现代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如何认识文学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6分) (4)综合大事年代内容及以上问题信息,分析大事年代对历史学习的意义。(4分)【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近代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现代科学技术;史学研究方法【解析】(1)根据历史时间予以判断。西学东渐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宗教改革运动是在16世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末,“中体西用”是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2)第一小问共同,回答启蒙思想主要内容,即自

50、由、平等、人权、民主、科学等思想。第二小问原因,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都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因此回答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3)第一小问背景,结合时间回答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第二小问认识,回答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 (4)从厘清历史大事的发展线索、中外历史发展的互动关系、历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之间横向发展的互动关系的角度回答。【答案】(1)错误:公元前500年的西学东渐、1700年的宗教改革运动、1850年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00年的“中体西用”文化思潮。(4分)(说明:找出一处错误得1分,

51、共4分。) (2)共同:都宣传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科学等思想。(3分)(说明:能答出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科学等其中3点得3分。若只答出反对专制、特权、旧思想等不给分。) 原因: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束缚着人们的思想。(3分)(说明:如答“封建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同等得3分。非思想方面原因不给分。) (3)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3分)(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得2分,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得1分,共3分。) 认识: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3分)(说明:文学艺术源于现实2分,反映了社会生活,1分) (4)意义:方便厘清历史大事的发展线索;方便厘清中外

52、历史发展的互动关系;方便厘清历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之间横向发展的互动关系。(共4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意义必须符合大事年表内容或以上问题信息,才能得分。)8(2016陕西宝鸡一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1905年科举制废除,切断了传统士大夫跻身、晋升官僚体制之路漂泊、游移于体制之外的新型知识分子,在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职业架构中寻求谋生之路与社会角色。虽都以知识资源、文化资本谋生,但不再如以往士大夫仅有读书做官的单一通道,而是有了职业上的“分工”。状元出身的张謇在1894年蟾宫折桂之后远离官场,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进士身份的张元济在维新

53、运动失败后,由翰林而入商,于1902年投资商务印书馆并很快成为灵魂人物;严复、梁启超等人致力于以译书、创办国闻报、新民丛报等报刊,成了以媒介影响社会的传媒知识分子;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等现代大学与各类新式学堂的相继建立催生了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等新的职业和人生路径。 摘编自俞祖华近代社会变迁视阁下的知识分子成长路径 (2)综合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知识结构、学习知识的组织形式、出路等方面概述近代知识分子与传统的儒家士人有何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15分)【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2)第一小问不同,从材料一中

54、的“传统的中国社会”,“凭借着科举制度”,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社会下传统知识分子的学习内容为四书五经,学习的组织形式是私塾和书院,知识分子只有当官一条出路,从材料二的“由翰林入商”,“译书”,“创办报刊”,“提供了大学教师、中学教师等新的职业和人生路径”,再结合所学到的近代教育的知识,从而可以得出近代知识分子与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的三方面不同之处;第二小问原因,主要根据所学到的知识,如近代中国渐渐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不断抗争,思想上开始向西方学习,经济上有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中国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并有了发展,联系科举制的废除,从而分析出三方面不同的原因;第三小问启示,可以从材料中

55、知识分子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联系近代中国时局的变化,说明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所担负的责任,以及在社会中所起到的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答案】(2)不同:知识结构发生变化,从四书五经变为亦中亦西的新学,从伦理政治的规范性知识变为应用性的自然知识;学习知识的组织形式发生变化,从过去的私塾、书院变为中西混杂的洋学堂,到民国以学科化为中心的学校体制;知识分子的出路变化:从过去仕途一条路,开始向商业、实业、媒体、出版业和学院等多方向发展。(任答两点即可得6分) 原因:西方入侵,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东渐的影响;知识分子顺应时代潮流的变革意识;科举制度的废除。(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

56、) 启示:社会巨变孕育着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知识分子是维持社会秩序与推动社会变化的主要力量。(只要说法合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能超过3分)9(2016广东七校联合体高三8月联考38)(26分)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又下令各地设立学校教授儒家经典。晋代增设国子学(国子监),教授内容与太学相同。到了明清,各府县学校学生岁考优秀者可直接升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监生毕业可直接做官;未升入国子监者,则参加科考,科考合格者可进一步参加会试,会试合格者即为进士及第,成为官员。 据吕思勉中国通

57、史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面阵等课程。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如下: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民国政府成立后规定教育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并仿照日本、美国学制实行三类三段七级教育的学制(三类指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三种类型)。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的不同。(8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近代教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6分)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近代

58、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1)比较中国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的不同点:从学习内容看,材料一中汉代教育讲授儒家经典,材料二中近代教育侧重于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从目的看,材料一中汉代教育是要培养科举人才,材料二中近代教育培养的是实用人才。 (2)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近代教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政治上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经济上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思想解放的结果。 【答案】(1)不同:中国古代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与科举考试相结合;(4分)中国近代教育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教学内容注重西学与实用技能;(4分) (2)原因:政治上,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希望通过教育改

59、革实现救亡图存;(2分) 思想上,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2分) 经济上,洋务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发展,需要拥有实用技能的人才(2分) 10(2016河南新乡高二第一学期期末41)(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盖机关分立,相待而行,不致流于专制, 一也。分立之中,仍相联属,不致孤立,无伤于统一,二也。凡立宪政体,莫不由之。” 孙中山中华民国建设之宗旨 现行代议制度已成民权之弩末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 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西方民权政治不能做我们的标准, 不足为我们的导师,不能步他们的后尘,必须把中国改造成为驾乎欧美之上的世界上最新最进步的国家,而中国相传考试

60、之制,纠察之制, 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政治法律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 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有了这种政府机关,去替人民做工夫,才可以做很好很完全的工夫。 孙中山五权宪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五权宪法理论的来源,并分析孙中山提出五权宪法的原因。(10分) (3)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是中国在社会转型中产生的一种政治思想。社会转型是一种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图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请举出一个18901915年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重大事件,并从思想文化方面论述该事件促进社会转型的表现。

61、(12分)【考点】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解析】(2)第一小问来源,材料二中有“盖机关分立,相待而行,不致流于专制”,说明五权宪法理论来源于三权分立,材料二中还有“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政治法律之穷”,说明孙中山的理论另一个来源中国的传统的政治中的考试制度和监察制度。第二小问原因,孙中山认为,“现行代议制度已成民权之弩末.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西方民权政治不能做我们的示准,不足为我们的导师,不能步他们的后尘,必须把中国改造成为驾乎欧美之上的世界上最新最进步的国家”,孙中山认为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思想和理论,要

62、结合中国的传统的政治的精华才能更好地改造成中国。 (3)这一问有两步,第一步要举例,第二步要论述,18901915年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事件主要就有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从思想方面论述就从思想方面认识就三个事件的重大思想解放的意义,当然题目要求任选其一,结合所学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方面的历史作用作答即可。【答案】(2)西方的三权分立思想和中国传统政治中的考试制度与监察制度。(4分) 原因:孙中山认为西方的政治思想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情况;只有结合中国传统政治的一些优点才能更好地确保人民的权利。(6分) (3)此题可回答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分) 戊戌变法:

63、在变法之前,维新派将西方的思想大量介绍到中国,对传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变法中,维新派所推行的措施有利于西方的思想文化的传播,进一步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转型。(10分) 辛亥革命:革命前,革命派进一步宣传了西方的政治思想,结合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平等等政治原则对封建专制进行了彻底的否定。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新的解放。(10分) 新文化运动: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救国的新的思想武器;提倡白话文,

64、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10分) 若学生举出其他事件,叙述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1(2016湖南益阳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7)(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6090 年代,随着西方军事、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在中国的急剧增长,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裂变,出现了试图在保存中国传统内核前提下的变革运动。由于中国传统势力的极其强大,企图变革的、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士大夫阶层试图在“托古改制”的旗号下,悄悄进行一场融汇中国传统与近代西方思想的制度变革。 1840 年以来中国先进分子长期处于两难境地,他们一直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调适点,但却屡屡失败,无从解决这个尖锐的时代矛盾。 高华

65、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张春海陈叶军百年回望:历史视野中的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 世纪6090 年代中国先进分子试图“找到调适点”的核心主张及其所产生的重大社会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文化运动中“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两大概念的含义。(4分) (3)材料一、二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都没有完成中国社会转型的任务。这是为什么?

66、(3分)【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主张,据材料一“19 世纪6090 年代,随着西方军事出现了试图在保存中国传统内核前提下的变革运动”得出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学习西方科技,据材料一“企图变革的、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士大夫阶层试图在托古改制的旗号下,悄悄进行一场融汇中国传统与近代西方思想的制度变革” 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倡导维新变法;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几个角度回答,得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促进西方思想传播和中国民主化进程。 (2)含义,第一

67、小问“德先生”,据材料二“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结合所学得出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第二小问“赛先生”,据材料二“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结合所学得出科学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3)原因,据材料一中“一直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调适点,但却屡屡失败”得出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据材料一中“由于中国传统势力的极其强大”得出封建顽固势力的抗拒与反抗,据材料一“随着西方军事、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在中国的急剧增长”得出西方列强的侵略,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答案】(1)主张: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学习西方科技;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倡导维新变法。(2分) 影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促进西方思想传播和中国民主化进程。(2分) (2)含义:“德先生”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2分) “赛先生”指科学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2分) (3)原因: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1分)。封建顽固势力的抗拒与反抗。(1分)西方列强的侵略。(1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