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3.15MB ,
资源ID:490041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9004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5 中国地理(讲)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5 中国地理(讲) WORD版含解析.doc

1、考向一 中国自然地理【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中国的地形和气候,中国的河流和自然资源,中国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与成因及其相应植被景观差异。2.命题规律以经纬度位置为切入点考查其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局部区域气温、降水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分析,尤其加强对生产、生活影响。【例1】(2015上海卷)(十四)黄土地貌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31、分别写出

2、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8分)32、阐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4分)3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答案】31、名称: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2分)演变过程: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2分);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

3、2分);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2分)32、不利影响: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2分);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后三点任答一点即可,2分)33、有利作用: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2分)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农田灌溉。(任答一点即可,2分)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任答一

4、点即可,2分)考点:黄土地貌及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例2】(2015新课标I卷)37.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

5、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8分)【答案】(1)青

6、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5分)(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4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4分)(3)冬季。(2分)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3分)

7、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3分)考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板块构造。【名师点睛】该题以“青藏铁路建设中多年冻土障碍的克服”为背景材料,层层设问,包括青藏高原的独特气候成因、青藏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热棒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并解决地理问题。该题难度大,是本套试题中难度最大的题,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例3】(2014北京卷)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

8、原因。(12分)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8分)(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8分)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4)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8分)【答案】(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集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

9、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3)问题:河水污染(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应对措施:例如,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4)应结合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因京津冀地区高等院校多、科研机构多,应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提

10、高第三产业比重;减少传统工业比重,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这样能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排放。考点:气候、地形、水资源、区域经济发展。【二讲基础】1.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对比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1四大高原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青藏高原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边缘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部山脉相对高度不大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 内蒙古高原 海拔l 000米左右;地

11、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 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黄土高原 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 云贵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从2 000米降到l 000米;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 2.四大盆地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塔里木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 准噶尔盆地 内部平坦

12、,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 柴达木盆地 海拔3 000米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 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 四川盆地 低山丘陵起伏,海拔500米左右;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 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 3.三大平原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东北平原 面积最大,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油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华北平原 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全

13、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西狭长;海拔更低;河湖密布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之乡”,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特征 表现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都较大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盛行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需热较多的作物水稻、玉米种植地区大大向北扩展;雨、热季节配合好,有利于树木、牧草,农作物生长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

14、成夏涝、春旱现象严重;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雨热同期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气候复杂多样 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和干湿地区(四类) 跨纬度多;东西距海洋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 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三讲典例】【例1】(2015届甘肃台县一中高三8月质检地理试卷)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该传统

15、民居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海沿岸 C海南岛山区 D东北平原(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 A高寒缺氧 B潮湿、多虫鼠 C多火山、地震 D干旱缺水【答案】(1)C (2)B考点: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趁热打铁】(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大练习(一)(26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约308万k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区等地区。材料二 据调查测定,淮河流域流失的土壤大部分粒径小于05mm,一场暴雨过后,土壤中粒径12 mm的沙砾增加10%36%,土壤有机质损失195%364%。20

16、世纪80年代山丘区农耕地每公顷施用的化肥仅十几公斤,现在为了维持产量每公顷施用化肥五百公斤左右。材料三 下图为淮河流域水系图。(1)据图说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分析M地形成降水峰值中心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淮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土壤和水文的影响。(12分)(3)根据材料三从河流上、下游和南、北两岸角度比较淮河水系的特点。(6分)【答案】(1)特点:降水量至东南向西北递减(2分);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600mm1000 mm之间。(2分) 形成降水峰值的原因:M地为大别山地区,且靠近长江中下游,江淮准静止锋滞留的时间长;(2分)山地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多地形

17、雨。(2分)(2)对土壤的影响:水土流失使得土壤质地粗化,蓄水能力降低;(2分)水土流失带走大量的有机质,土壤肥力下降;(2分)施用大量的化肥,造成土壤板结。(2分) 对水文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增大;(2分)大量的泥沙在中下游河湖中沉积,容易形成地上河和地上湖;(2分)使河流泄洪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2分)(3)淮河流域上游为山区,为水系发源地,支流众多;(2分)下游地势平缓(或低洼),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2分)。淮河南岸支流短小,北岸支流长且相对多。(2分)考点:淮河流域降水量、水土流失及水系特点的考查。【四讲方法】1.利用经纬网记忆地形区2.地形对地理环境的

18、影响地形对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以地形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为基础,简单归纳如下:环境要素 主要影响 气候 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发生变化,形成高山、高原气候;对冬季风的阻挡,使部分区域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影响热力环流,如形成山谷风;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 水文 影响河流流向;影响河流的落差及流速;影响河网密度,一般平坦地形河网密度大,山地地形河网密度小 土壤 一般冲积平原、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部分冲积盆地、山间谷地等地区,土壤肥沃、水分条件好 农业 平原、盆地等平坦地形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便于机械化操作,而山区适宜发展牧业或林业,

19、便于涵养水源 工业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开阔的地形中,封闭的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交通 影响交通运输线的方向,对铁路影响最为明显;影响交通网密度和分布格局,平坦地形交通网密度大 城市 地形平坦、地势稍高、面积大的区域是建城的理想区域,这有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可减少投资 3.我国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我国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内、外流域河流水文特征差异明显,季风区南北跨度大,因此南北差异也较大。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长江、黄河概况及开发与治理长江 黄河 开发利用 发电;航运;灌溉;“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养殖;旅游等 发电;灌溉;城市工业用水

20、 问题 中下游洪涝灾害 凌汛;“地上河” 治理措施 建设三峡工程;加固长江大堤;营造中上游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 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小浪底等水利工程;加固大堤;水资源的统一调配 考向二 中国人文地理【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中国工农业分布概况和特点、人口、城市和交通分布和特点。2.命题规律以经纬度位置为切入点考查其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工农业概况,以及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能力。【例1】(2015浙江卷)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6分)材料一 图1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

21、三级。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8分)(2)长江江苏段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理由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8分)(3)苏州某组织制造企业研究是否前往安徽的方案。如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要采取什么应对措施?(10分)【答案】(1)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势低平;旱涝灾害多发;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2)北。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环

22、境容量较大。(3)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考点: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区域引排工程建设的原因,工业布局的原因,产业转移的条件及措施。【名师点睛】根据问题找答案,建设引排工程,说明该地旱涝灾害较多,所以要分析旱涝灾害多的原因。另一角度是灾害损失大,越是人口密集,经济发展地区,灾害损失越大。根据材料可知岸线等级的划分,读图时要通过图例分析出差异,也就容易判断工业布局区位及原因。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需要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例2】(2015广东卷)41、(30分)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

23、连湖的总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种的重工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于示意图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休呈 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 。(6分)(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 ;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 。(4分)(3)分析19822012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6分)(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5)为

24、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答案】(1)西北-东南 地处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尤其灌溉用水 )量大,导致断流(6分) (2)湖泊 台田鱼塘(4分)(3)农业用地增加(开辟为水稻田、台田鱼塘);建设用地增加;修建人工水渠及水库。(6分)(4)增加水量,扩大湖水面积,调节气候(缩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利于保护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6分)(5)调整工业结构,限制造纸等污染企业的规模;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实行清洁生产;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水平;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使用(污水先处理后排放);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沿岸工

25、业生产的监督管理。(8分)考点:统计图判读、湖泊的作用、南水北调、土地利用类型和工业发展。【名师点睛】该题以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区域图为背景,通过提供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工业和景观类型等材料,考查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重点考查了湖泊、土地利用类型和工业发展,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第(1)(2)问,比较简单,读懂图表中信息,就能很快得出答案;第(3)问,注意审题,是问人为原因,同时注意结合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变化来回答;第(4)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从湖泊水源补给增加了,水域面积增加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第(5)问,南四湖

26、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注意是满足水质的前提下,也就说如何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保护好湖泊水的质量,水不被污染。【例3】(2014广东卷)41.(32分)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珠江流域示意图(图12)材料二: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所属行业统计图(图13)(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枯水期一般出现在 季。(4分)(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 开发的分布特征,该

27、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3)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大多属于 密集型产业和 密集型产业。新增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是 。(6分)(4)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8分)(5)有人建议将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某大型造纸厂迁移至梧州市,有人则认为不合适。推断后者认为不合适的原因。(8分)【答案】(1)雨水补给 冬 (2)梯级 径流量大,落差较大(3)劳动力 资源 建材加工(4)地势低平有起伏,导致水流分散;海水顶托、流速慢,河口段泥沙容易沉积形成沙洲,导致河流分叉;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易泛滥分叉;地转偏向力影响。(5)可能给当地带来污染并影响下游地区;梧州市

28、产业基础与配套环境没有珠江三角洲好;梧州市的消费市场没有珠江三角洲大;搬迁费用高。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重点考查河流补给和河流入海成因、水能开发、产业转移和工业布局等。【例3】(2013北京卷)41.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读图15,回答第(1)小题。(1)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0分)【答案】(1)甲区域:聚落主要沿河谷、交通线分别,平原(河流谷地)聚落密度较大,山区和高原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雨热同期,大部分地区黄土覆盖,土层深厚,易于耕作。乙区域:聚落主要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长江以南聚落密度较大,以北聚落密度较小;该区

29、域水热条件优越,地势低平,水网密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解析】【考点定位】该题考查聚落的区位条件和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例4】(2013天津卷)12.(3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1)图6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_。你是依据图6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9分)【答案】(1)乙地。乙地位于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据等高线特征判断,乙地地形为低山、丘陵。【解析】(1)根据材料提示“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

30、,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甲位于安徽淮北的平原地区,乙位于江南的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所以乙地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二讲基础】1.我国主要农业区区位条件分布区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农业特色 东北商品农业基地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中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广阔,黑土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交通便利;重工业基地提供农业机械 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黑土地,一年一熟,农作物主要为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机械化程度高 华北旱作农业区 华北平原 暖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

31、期,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春旱夏涝,低湿地、盐碱地比重大,风沙天数多,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黄土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花生等。商品棉基地;山东花生产量最多 南方水田农业区 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珠江三角洲 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丰富,配合好;地形平坦,水稻土(熟化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邻近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近海港,市场广阔 春季低温阴雨对旱稻生产不利;夏季的伏旱和洪涝灾害 多为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种植水稻、棉花、油菜;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地适宜植桑养蚕;珠三角为基塘农业;两广、闽、台、川

32、盛产甘蔗;此区柑橘分布最广,南部沿海出产香蕉、荔枝等水果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区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高原气候;与高原相比较,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河谷避风;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作物单产高 与我国东部平原相比,由于海拔高,热量不足 一年一熟,适宜喜温凉的青稞、春小麦、豌豆生长 西北灌溉农业区 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地价低 水源紧缺 作物品质好、单产高;南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哈密瓜、葡萄干闻名中外;“塞上江南”宁夏、河套平原主产甜菜、春小麦;河西走廊为瓜果蔬菜基地

33、 【注意】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草原广阔,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才发展灌溉农业。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高寒地区,以游牧业为主,藏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三大优良畜种,种植业主要分布于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2.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也不同,呈现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辽中南工业基地 丰富的煤、铁和石油等资源;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 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 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适当限制某

34、些能耗大、当地缺乏原料资源的工业的发展 京津唐工业基地 丰富的煤、铁、石油、盐等资源;统一的电网;便利的铁路、公路和近海运输;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 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 沪宁杭工业基地 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力量雄厚;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多侨乡,可利用外资发展

35、工业;水、陆、空运输便利 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区内各城市的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 3.四大地理区域的对比名称 位置范围 主要省区 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 mm年等降水量线以北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

36、0 mm年等降水量线以南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以西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三讲典例】【例1】读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2)针对长江流域各河段自然条件的差异,其利用方式各不相同,请你将下面几位同学的设想加以补充。河段 利用方式 理由 上游 发展水电事业 因为_ 中下游 发展_ 因为中下游地区河湖密布 发展_ 因为

37、中下游地区江阔水深、水流平稳 (3)下游的沪宁杭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试分析其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答案】(1)煤、铁、天然气、铜、磷矿、水能、水、耕地等。(2)上游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淡水养殖业内河航运业(3)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便利的水陆交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阔。【趁热打铁】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板块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约占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

38、%。材料二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图。(1)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港口众多,两幅图标有数码的城市中,为东北石油和华北煤炭重要输出港的是_;为东北地区重要综合性内外贸易口岸的是_;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的是_。(2)试比较“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在资源、运输、技术、协作、劳动力等工业布局条件(区位条件)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完成下列表格:比较方面“长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相同点运输技术协作劳动力不同点矿产资源运输(3)与“长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不利条件是_。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工程是_。(4)“长三角”地区能源需求量大,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哪些

39、措施?(5)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目前两地联系的交通线有哪些?回答。第(5)题,识记两地间主要的铁路、公路、沿海航线、航空线即可作答。【答案】(1)(2)比较方面“长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相同点运输有大型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条件优越技术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协作大型企业密集,门类多,协作条件好劳动力人口密集,科技力量强,劳动力数量充足、素质高不同点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缺乏,需从外区域调入有丰富的煤、石油等能源资源和铁等矿产资源,资源条件好运输有长江“黄金水道”,内河运输条件好河流水量较少,有结冰期,内河运输条件较差(3)水资源缺乏南水北调

40、工程(4)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能耗少的工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秦山核电站等。(5)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北方沿海航线、上海至北京、天津的航空线等。【四讲方法】1.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1)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发展农业条件整体良好;(2)北方适宜发展旱田农业,但常受春旱的影响;(3)南方用水充足,适宜发展水田农业,但也受伏旱天气影响;(4)西北内陆干旱少雨,但可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5)青藏高原则可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如下图所示: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三大自然区的东部季风区,由于纬度差异,形成北

41、方和南方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并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地区 特征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纬度位置 34N53N 4N34N(秦岭) 地形 跨地势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跨地势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山地、丘陵、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最冷月差异明显,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差异明显 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受东南和西南季风影响,云贵高原冬夏温差小 河流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 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铁矿、森林 有色金属、水能、森林 农业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盛产春小

42、麦、玉米、甜菜,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盛产冬小麦、棉花、花生;黄土高原以出产谷子为主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夏种水稻,冬种油菜和冬小麦;四川盆地盛产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籽;淡水渔业发达 工业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综合性工业基地 人民生活 面食为主,房屋防寒保暖;铁路、公路为主;冬季溜冰 大米;房顶坡度大;游泳,龙舟竞赛 生态问题 华北平原旱涝、风沙和盐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东北平原的黑土流失和湿地保护 洪涝灾害;水体污染;改良红壤 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青藏

43、地区 位置范围 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阴山 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 自然景观 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由草原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胡杨林、骆驼刺等耐旱植物 高寒气候,干湿季节明显。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景观垂直变化明显 农业 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青稞、小麦、豌豆 生态保护 荒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重建西部生态环境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合理伐林、放牧、耕地,造成湿地退化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