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899KB ,
资源ID:489682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8968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 5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1. “官事至重,古法虽圣犹试。故令丞相设四科之辟,以博选异德名士,称才量能,不宜者还故官。第一科曰德行高妙,志节贞白。二科曰学能行修,经中博士。三科曰明晓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科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照奸,才任三辅剧令皆试以能,然后官之”。依据材料判断这应是在A. 西周时期B. 东周时期C. 两汉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四科取士”的标准是德行、学识、明法、谋略,即主要以才能和品德为选官标准,由此可以

2、看出该选官标准是察举制,察举制是两汉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C项正确;西周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世官制,强调血缘关系,A项错误;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的选官制有军功授爵制,逐渐冲击世官制,材料内容体现了汉朝时期的察举制,B项错误;明清时期实行科举制,不具有材料中的特点,D项错误。2. 孔子之后“朋友”“同志”有了新的解释:“同处师门曰朋,同执一志为友”。这一解释打破了原有的A. 禅让制B. 宗法制C. 礼乐制D. 世禄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可知,体现了原有的同志与血缘有关,即与宗法制有关,因此孔子之后的“朋友”“同志”打破了原有的宗法制,B

3、项正确;禅让制是指统治者生前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禅让制,A项错误;礼乐制度是周代维护分封宗法制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材料体现的是打破了原有宗法制,而不是打破礼乐制,C项错误;世禄制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材料体现的是孔子之后的“同志”打破了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而不是世禄制,D项错误。3. 史料记载:“世祖章皇帝(顺治帝)亲政之初,即日至票本房,使大学士在御前票拟。康熙中虽有 拟旨之例,而机事仍属 。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 承旨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矣。”其中空白处依次应填入A 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B. 南书房宰相军机大臣C

4、. 中书省南书房参知政事D. 南书房内阁军机大臣【答案】D【解析】【详解】康熙时期为分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设置南书房,使中枢机构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当时处理机事的仍然是内阁;到雍正时期,设置军机处,军机处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因此空白处依次是南书房内阁军机大臣,D正确,ABC排除。故选D。4. 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署名,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郡望。这说明了A. 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B. 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C. 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D. 藩镇割据摧垮了

5、世代荫袭的家族【答案】B【解析】由于唐代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软官绅墓葬中大多墓志署名只写官衔,极少写郡望,故B正确;民族交融与门阀士族衰落没有直接联系,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故C错误;藩镇割据并不是世代荫袭的家族衰落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仅有8%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的角度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5. 南北朝以来,“婚”“宦”关系到士大夫一生的成败得失。隋炀帝时期一反隋文帝“前代品爵,悉可依旧”的政策,限制勋贵子弟的政治特权;唐代多次禁止世

6、家大族间联姻。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A. 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B. 克服察举制弊端,确立九品中正制C. 削弱贵族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D. 促使士大夫阶层放弃传统的婚姻观【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时期对世家大族特权的限制,主要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服务,C正确;隋唐时期的选官方式科举制,AB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的婚姻仍然重视家世,排除。故选C。6. 唐太宗时常给品级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武则天时期,中书省开始直接参与政务处理。上述调整使得A. 中书省地位最高B.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C. 相权被剥夺殆尽D. 皇帝权力得到加强【答案】D【解析】【

7、详解】给品级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是为了削弱相权,中书省开始直接参与政务处理是为了削弱其它几省宰相的权力,故加强了皇权,D项正确;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没有哪一省地位最高,排除A项;材料与行效率提高无关,排除B项;削弱相权,并不是废除相权,排除C项。7. 唐六典被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为“中国历史上行政法规之巨典”,所载官制源流自唐初至开元止。下列内容,可能出现在其中的是A.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B. “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C. “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D.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答案】A【解析】【详解】唐代实行三

8、省六部制,A选项是对这一制度运行机制的描述,正确;B描述的是二府三司,出现在宋代,排除;行省制始于元朝,排除C;明朝废丞相,排除D。8. 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地,称邶国。史书记载“殷民大悦”。后武庚叛乱被杀,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地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封给未参加叛乱的纣王之兄微子启,国号宋(见如图)。这样做的目的是A. 强化血缘认同B. 维护社会稳定C. 实现贵族平等D. 加强直接管理【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地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封给未参加叛乱的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做法,既可削弱异姓诸侯的势力,又可起到笼络人心的作用,这样有效地加强了周天子的统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故

9、选B;宋是异姓诸侯,与周天子直接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中周天子的做法是在削弱先代贵族的势力,而非实现平等,排除C;周朝实行的是间接管理,而非直接管理,排除D。9. 唐朝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授以没有品秩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并直接授权一批可跨越尚书六部的使职,如度支使、枢密使,以应对社会、军事、经济状况的变化。这些做法导致了三省六部制形成 影响了北宋官职设置改革中枢机构提升皇权 增加了任用宰相的数量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授以没有品秩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并直接授权一批可跨越尚书六部的使职”可知,这主要是为了通过增加宰相

10、的数据 ,削弱相权及其他大臣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正确。根据所学,宋代也有设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此这影响了北宋的官职设置,正确;故D项正确;此时已经设立三省六部制,错误,排除ABC项。10. 西周早期大盂鼎的内壁铸有铭文,记述了周康王册命贵族盂之事。铭文中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的立国经验与商内、外之臣僚因沉湎于酒以致亡国的教训,告诫盂忠心辅佐王室,还记载了赐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周王册命盂”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 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B. 突出周天子权力的至高无上C. 加强周王对地方的直接统治D. 确保嫡长子合法的继承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告诫盂忠心辅佐王室,还记载了赐

11、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可知这一做法明确了周王对盂的册封,强化了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故选A;西周时期周王尚未确立至高无上的地位,排除B;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不对地方实行直接统治,排除C;材料内容和嫡长子继承制无关,排除D。故选A。11. 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清朝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其主要作用是A. 遏制地方官僚腐败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 强化君主专制制度D. 鼓励官员相互告密【答案】C【解析】【详解】密折制度是便于皇帝政令的下达,以及对官员的控制监督,体现了皇权

12、的加强,故C项正确;密折制度并不能遏制腐败,排除A项;密折制度的推行对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的作用不大,排除B项;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并不是互相告密,排除D项。12. 秦朝统一中国后,只用两年时间便修成了驰道。秦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驰道的修建有利于秦朝的长治久安 国家统一的巩固 郡县制度的推行 百姓负担的减轻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驰道是秦朝加强统一的措施之一,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郡县制的推行,故正确,B项符合题意;驰道的修建并不能保证长治久安,秦二世而亡,错误;驰道的修建需要劳动力,只会增加百姓负

13、担,错误,故排除ACD项。13. 忽必烈意取传统经典易经中“至哉坤元”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向来以正统皇帝自居的朱元璋称各民族“华夷一家”,雍正帝宣称清朝建立是“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这说明A. 中华文化凝聚力很强B. 传统华夷观已经被摒弃C. 民族平等思想的发展D. 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答案】A【解析】【详解】受易经启发蒙古国改国号元,朱元璋称各民族“华夷一家”和雍正帝称清朝建立是“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说明到封建社会后期,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日益加强,A项正确;传统的华夷观“被摒弃”与清代前期的“天朝上国”观念和理藩院等史实不符,B项错误;“民族平等思想”不是材料主旨,C

14、项错误;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不是三个做法的共同点,D项错误。14. 清代学者赵翼指出,周礼中记载置县本自周始,“盖系王畿千里内之制,而未及于侯国。若侯国之置县,则实自秦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中国置县历史非常悠久西周时分封与郡县制并行 诸侯国置县动摇了分封制秦始皇时期开始设立县制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周礼中记载置县本自周始”体现的是中国县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说明历史非常悠久,符合题意;材料“若侯国之置县,则实自秦始”体现的是诸侯国置县是对分封制的破坏,符合题意,因此B正确;汉初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错误,A排除;县制在春秋晚期就已经出现了,错误,CD排除。故选B

15、。15. 下列四幅中国历史上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图,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古代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变化总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但中国古代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变化反复复杂的,如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郡国并行中央集权削弱,汉武帝“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唐后期藩镇割据中央集权削弱等,不是一直上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的此消彼长,所以波折曲线发展才是正确的图示,故排除ABD,选C。16. 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雅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俗乐),则不知倦。敢问:古

16、乐之如彼何也?”对这一现象分析准确的是 雅乐代表的是礼仪规范春秋战国之际周礼崩坏 音乐艺术的日趋通俗化人才交流促成文化多元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吾端冕而听古乐(雅乐)”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古乐”就是“雅乐”,即是古代礼仪规范,正确;根据材料“听古乐(雅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俗乐),则不知倦”体现了魏文侯爱听通俗的郑卫俗乐,而不不爱听礼仪规范的雅乐,体现了这时期周礼崩坏的现象,正确;魏文侯爱听通俗的郑卫俗乐,说明这时期音乐艺术的日趋通俗化,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魏文侯爱听通俗的郑卫俗乐,而不不爱听礼仪规范的雅乐,没有体现人才交流和文化多元,错误;

17、综上所述,正确,A项正确;排除B、C、D项。17. 墨子云:“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之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即夏商西周时期,建国必先立宗庙,宗庙既是祭祖的地方,又是施政场所。这表明,中国早期国家国家机构与宗族组织合一依据宗法关系来治理国家排斥异姓贵族的政治权力不能得到地方诸侯的效忠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据“宗庙既是祭祖的地方,又是施政场所”可知体现了中国早期家国同构的特点,依据宗法关系治理国家是当时的特点,符合题意,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异姓贵族的政治权利和不能得到地方诸侯的效忠,不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18. 史学家戴逸论述:“汉唐宋明均以关

18、内富庶之区为立足点,北筑长城,抵拒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而康熙不同不以长城为内外之界,而是平定青海,安抚西域,驻兵于乌里雅苏台和巴里坤、哈密一带。”对康熙皇帝上述作为的评价,正确的是A. 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B. 为清兵南下统一中原扫清道路C. 放弃长城使北方地区战事频繁D. 大规模用兵导致清朝财力衰竭【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康熙帝“平定青海,安抚西域,驻兵于乌里雅苏台和巴里坤、哈密一带”,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故选A;康熙帝之前清王朝就已经完成了中原统一,排除B;康熙帝平定北方,没有使北方战事频繁,排除C;“导致清朝财力衰竭”的说法有误,排除D。故选A。19. 法律着

19、眼于防范与惩处。古罗马将法律条文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公布于众,公元前536年的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下列选项理解准确的是 公布成文法推动新型社会关系的发展 有利于法律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执行 打破了贵族专断刑律任意处置的局面 是中西方君主政体中原始民主的遗存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古罗马将法律条文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公布于众”“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可知,罗马十二铜表法和郑国“铸刑鼎”都是成文法的形式公布法令,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平民利益,“铸刑鼎”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因此都有利于推动新型社会关系的发展,正确;十二

20、铜表法和“铸刑鼎”都是成文法的形式公布法律,有利于法律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执行,正确;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打破了贵族垄断法律知识的局面,“铸刑鼎”的颁布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法律的专断局面,因此都打破了贵族专断刑律任意处置的局面,正确;公元前536年,中国还未形成君主政体,错误;综上所述,正确,A项正确;排除B、C、D项。20. 在古希腊,政治权利不再限于贵族阶层,而是扩大了包括穷人在内的整个公民群体,下层农民收回了其被贵族利用债务而控制的土地,由此培育了一个自由民阶层,并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以上现象的出现A. 有利于雅典民主制逐步确立B. 标志着克里斯提尼开始改革C. 为雅典各阶层参政提供保障

21、D. 将雅典民主政治推上了顶峰【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下层农民收回了其被贵族利用债务而控制土地,由此培育了一个自由民阶层,并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指的是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即废除了债务奴隶制。这扩大了民主政治的范围,从而为雅典民主制度的确定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雅典民主制逐步确立,故A正确;这是梭伦改革内容,故B错误;伯利克里时期的“津贴制度”为雅典各阶层参政提供保障,故C错误;伯利克里改革将雅典民主政治推上了顶峰,故D错误。21.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谈到,古希腊“公民们经常在广场上讨论如何保存与扩充自己的城邦亲自上船,去和(异族、异邦)作战要想取胜就需要锻炼每个士兵的身体,需

22、要比例匀称、身手矫健”。下列选项中,与上述古希腊社会风貌有关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 公民民主政治 米开朗基罗大卫 拿破仑法典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和古希腊公民关心城邦发展、安全,注重锻炼身体,强调身材比例匀称、身手矫健等社会风貌有关的有奥林匹克运动会、公民民主政治和米开朗基罗大卫,符合题意,A项正确;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民法典,意在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和法国大革命成果,与古代希腊社会风貌无关,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BCD三项错误。22.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 人人平等B. 人民主权C.

23、司法独立D. 尊重人权【答案】D【解析】【详解】“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强调的审判要依据证据,不能因为怀疑就对他人进行审判而侵犯人权,故D项正确;AB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23.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的“世界时间”指人类文明的进步只出现在少数地方,这些地方所呈现的景象代表了那个时期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若将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放置于世界文明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两汉时期,“世界时间”确乎是在西方的罗马城和东方的西安、洛阳。下列史实不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A. 民法大全的编纂B. 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C.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D. 丝绸之路的开通【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

24、时间“两汉时期”可知,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220年,结合所学可知,民法大全编纂的时间是公元529年,不属于两汉时期的时间范围,故A项符合题意;万民法形成于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符合两汉时期的时间范围,故B项不符合题意;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符合两汉时期的时间范围,故C项不符合题意;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在西汉时期,符合两汉时期的时间范围,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4. 下列资料是古代雅典关于“村社”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A. 为雅典民主制奠定基础B. 反映了小国寡民的特征C. 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D. 保护了所有人的公民权【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对雅典公民身份的确认,公民是雅典民主

25、政治的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小国寡民,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公民,并没有轮番而治的原则体现,排除C项;“所有人”表述错误,排除D项。25. 下图是古罗马司法女神朱斯提亚的雕像,她头戴金冠,一手持天平,一手持宝剑,在眼睛上蒙着布条。这表明A. 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B. 古代的罗马法是神圣不可抗拒的C. 罗马法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原则D. 罗马法需要借助神的权威来维系【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天平”表明裁量公平、人人平等,材料“眼睛上蒙着布条”表明不受表象迷惑,可见材料体现了罗马法蕴含的公平与正义的原则,故C符合题意;A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突出罗马法的神圣性,

26、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神权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6. 下面是关于古希腊官员任职资格审查的案例。由此可知,古代雅典案例1被告因曾在三十僭主的骑兵队中服役,没有出任议员的资格案例2被告被指控在三十僭主时期参与了颠覆民主政体的活动,不能出任执政官案例3被告在三十僭主乱政时逃离了雅典,没有和雅典民众一起抵制僭主的暴力,没有出任议事会议员的资格A. 强化民众责任意识B. 重视官员政治立场C. 培育官员权利观念D. 民主主体范围狭小【答案】B【解析】【详解】据表中“曾在三十僭主的骑兵队中服役”“参与了颠覆民主政体的活动”“乱政时逃离了雅典”可知,上述三个案例都是参与了三十僭主时期的不当活动

27、而被取消任职资格的,这说明古代雅典重视审核官员的政治立场,故选B;任职资格审查是针对官员的,其目的是要求官员积极维护民主政体,强调官员的责任意识,而不是民众的责任意识,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官员权利的相关规定,排除C;雅典民主范围狭小是指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参与雅典民主政治,材料反映的是官员任职资格审查,与民主范围狭小无关,排除D。27. 古代罗马法将享有权利的人称Caput,引申指户籍中的“家长”,因为起初只有家长具有权力能力。后来又改称personA原意为演员的假面具,表示剧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身份,法律上转借指具备各种身份的权利人。这表明罗马法A. 法律体系日趋完善B. 平等理念得以落实C.

28、适用范围不断扩大D. 私法精神得到重视【答案】C【解析】根据“古代罗马法将享有权利的人称Caput”“法律上转借指具备各种身份的权利人”可知,罗马法适用范围不断扩大,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法律体系日趋完善,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平等理念得以落实”,排除B;材料信息与私法精神无关,排除D。28. 古代雅典的梭伦曾在诗歌中写道:“我完成了这些工作,用我的权力,将蛮力与正义相互调谐, 我像我承诺的那样坚持到底。”据此可知,梭伦的改革A. 坚持正义的原则,实现人人平等B. 强调美德即知识,注重道德教化C. 协调了各方利益,稳定城邦秩序D. 铲除旧贵族势力,扩大民主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

29、料“我完成了这些工作,用我的权力,将蛮力与正义相互调谐, 我像我承诺的那样坚持到底。”并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中采取中庸的态度,既不偏袒贵族,也不偏袒平民,将蛮力与正义相互调谐,C符合题意;据材料没有体现“实现人人平等”,A与材料无关;强调美德即知识,注重道德教化是苏格拉底的观点,B与材料无关;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中采取中庸的态度,既不偏袒贵族,也不偏袒平民,将蛮力与正义相互调谐,故没有“铲除旧贵族势力”,D说法无关。【点睛】梭伦改革中采取中庸的态度,既不偏袒贵族,也不偏袒平民。29. 公元前427年,高尔吉亚作为林地尼的使节出使雅典,在雅典的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试图说服雅典支持林地尼对叙拉

30、古的战争。此外高尔吉亚还在奥林匹亚运动会上发表过演说,强烈要求希腊各城邦的统一。这些现象说明A. 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文化生活B. 演说是政治动员重要手段C. 体育赛会分担公民大会职能D. 参加运动会是贵族的特权【答案】B【解析】【详解】林地尼使者为争取雅典的支持和实现希腊各城邦的统一,在雅典公民大会和奥林匹亚运动会上发表演说,表明了演说是古代希腊城邦进行政治动员的重要手段,B项正确;林地尼使者的演说与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文化生活”无关,A项错误;只有奥林匹亚运动会上的一次演说,不能说明体育赛会分担了公民大会的职能,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运动会的参赛条件,不能得出其是贵族特权,D项错误。30. 有观点

31、认为:十二铜表法中说“人民对于最新情况的投票就是法律”,没有比这句话更能体现出法律中所发生的革命了;它使罗马自神的法律中解放出来,法律成了一项人类的工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其中“人民”是指罗马帝国的自由民B. 成文法一经产生便不可更改C. 罗马法对宗教改革起到直接推动作用D. 罗马法中蕴含人文主义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它使罗马自神的法律中解放出来,法律成了一项人类的工作”体现的是罗马法对人性的解放,凸显的是人文主义精神,D正确;十二铜表法适用于罗马公民,A排除;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未涉及罗马法和宗教改革之间的关系,C排除。故选D。31.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

32、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罗马法的基础 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 B. C. D. 【答案】C【解析】因为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与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不同。罗马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此基础上,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

33、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由此判断与题意无关。【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有整体史观。该题通过“小国寡民”这一切入点考察中西方的古代文明。32. 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的、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是A. 十二铜表法B.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 德国民法典D. 论法的精神【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故选A项;B项是罗马法体系形成的标志,排除;CD项不属于罗马法,排除。故选A。33. “公民权是所有民主政体最为根本的基础。”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

34、治的发展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以下选项中,属于梭伦“公民权”改革的是A.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B. 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公民人身自由C. 公民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D. 发放“观剧津贴”,鼓励公民积极参政【答案】B【解析】【详解】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是确保公民权能够得到保障,使民主政治得到发展。故答案为B;梭伦改革设立四百人会议,A不是梭伦改革内容,排除;梭伦改革时公民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到伯利克里时期才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C错误;D属于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排除。34. 斯巴达的莱库古通过立法规定,城邦大事由公民大会讨论和决策,但如果由30人终身任职(

35、包括两位王)的长老会议认为决议不公,则有权推翻,这一运行状态说明A. 城邦最高决策权在公民大会B. 以立法形式确立了贵族政体C. 实现了立法行政的制约平衡D. 保证了公民的参与权决策权【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城邦大事由公民大会讨论和决策,但如果由30人终身任职(包括两位王)的长老会议认为决议不公,则有权推翻”确立了长老会议的特权,保障了贵族权益,因此这一运行状态说明斯巴达以立法形式确立了贵族政体,故B正确;材料说明城邦最高决策权在长老会议,故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立法行政的制约平衡,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保证公民的权力,故D错误。35. “改革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统治,平民不仅无

36、权议政,而且处于为经济状况所奴役的状态,改革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议政之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在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声音”的过程中,梭伦做了哪些努力废除债务奴隶制 创立四百人议事会 实施陶片放逐法 召集五百人议事会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中保障平民议政,实现“公民的声音”的努力有: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创立四百人议事会等,故正确;实施陶片放逐法、召集五百人议事会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故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BCD错误。36. 公元前451年, 为应对平民斗争,罗马贵族和平民各5

37、人组成编订法典委员会。委员们被派赴希腊考察法制,同年归国,制定法律十表,由民众大会决议通过,次年又制定两表,作为前十表的补充,从而形成十二铜表法。这反映出希腊法对罗马法的制定产生影响 平民斗争使罗马走向法制的道路平民的权益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罗马法律充分保障了自由和人权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公元前451年, 为应对平民斗争,罗马贵族和平民各5人组成编订法典委员会。委员们被派赴希腊考察法制,同年归国,制定法律十表,由民众大会决议通过,次年又制定两表,作为前十表的补充,从而形成十二铜表法。”可知,希腊法对罗马法的制定产生影响、平民斗争使罗马走向法制的道路、平民的

38、权益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正确;据所学可知,罗马法的实质是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说法错误,故选A,B、C、D错误。37. 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物种交换中,欧洲与美洲之间交换的粮食作物有小麦 水稻 玉米 可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玉米和可可是新航路开辟后从美洲传出的,但是可可不属于粮食作物,而欧洲生产小麦,水稻较少,故欧洲与美洲之间交换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和玉米,C项正确;排除ABD项。38. 下列材料节选自一封书信,其中标注的是A. 英国B. 好望角C. 土耳其D. 古巴【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西班牙国王”“我认定自己到达中国境内”等信息可知,材料反

39、映的是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进行远洋航行,以为自己到达了东方的中国,可实际上是到达了一个新的大陆,即美洲,故是指美洲的一个地方,而D项中的古巴是属于美洲的,故D正确;ABC都不属于美洲,排除。39. 19世纪90年代,美国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经理对企业的实际控制后来导致了家族世袭管理的废弃,企业组织的金字塔尖更隆起,因为这时的企业金字塔尖上有了董事长与总经理两层结构。这种状况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 使企业管理更科学合理导致了企业所有权转移 利于大企业的跨国经营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职业经理人,它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使企业管理

40、更科学合理,利于大企业的跨国经营。职业经理人只有企业的经营权,并不会导致企业所有权转移。故正确,错误。选择B项,排除ACD项。40. 18世纪下半叶起,英国各界派出“植物猎人”,尝试将中国茶苗移种到印度,后又聘用中国茶工来优化印度茶的品种和种植方式。1888年,印度的茶叶产量达到8600万磅,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从中国的进口量。英国发展印度茶的活动A. 适应了市场不断扩大的趋势B. 改变了印度人的饮食结构C. 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D. 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尝试将中国茶苗移种到印度,后又聘用中国茶工来优化印度茶的品种和种植方式英国从印度

41、进口茶叶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从中国的进口量”结合所学可知是因为英国茶叶市场需求量大,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通过这些措施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故答案为A;根据材料“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从中国的进口量”可知茶叶不是印度人使用,B错误;中国清朝一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错误;D与材料无关,排除。41. 如图是英国发行的纪念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登基150周年纪念邮票。邮票上有维多利亚女王、其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家庭料理和“大东方号”游轮。家庭料理是帮助中产阶级妇女打理家庭生活的书籍,在当时颇受欢迎。巨型游轮“大东方号”于1859年首航,它的载客量达4000人,需要二百多名

42、烧煤工人日以继夜地工作以提供动力,被誉为“海上浮城”。据此可知“大东方号”显示出蒸汽时代的强大威力工业发展是维多利亚时代辉煌的物质条件重视家庭的观念是维多利亚文化的重要内容英国凭借广阔的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需要二百多名烧煤工人日以继夜地工作以提供动力”可知“大东方号”显示出蒸汽时代的强大威力,正确;根据轮船的出现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发展是维多利亚时代辉煌的物质条件,正确;家庭料理杂志反映了维多利亚文化中重视家庭的观念,正确;邮票内容没有反映殖民地的信息,不能说明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42. 亚欧大陆各文

43、明跨文化交流已经存在了很多世纪。但是直到16世纪和17世纪初,各个民族不仅是亚欧大陆上的各民族, 还包括东西半球的各民族才开始了较为密集而持续的互动往来。造成这历史现象的原因是A. 新航路开辟B. 文艺复兴C. 奴隶贸易D. 宗教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但是直到16世纪和17世纪初,各个民族不仅是亚欧大陆上的各民族, 还包括东西半球的各民族才开始了较为密集而持续的互动往来”并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后半期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世界联系加强了,A正确;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在西欧扩展,故与材料“但是直到16世纪和17世纪初,各个民族不仅是亚欧大陆上的各民族, 还包括东西半球的各民族才开始了

44、较为密集而持续的互动往来”无关,B错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奴隶贸易就是列强殖民扩张的罪恶表现之一,C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是新航路开辟后,D与题意不符。43. 17世纪荷兰鲱鱼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非常高,根据统计,1660年,波罗的海地区进口的鲱鱼有82%是荷兰人销售的。这说明了荷兰()A. 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B. 鲱鱼全部进行对外销售C. 对外推行自由贸易政策D. 重视拓展国外商业贸易【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17世纪荷兰鲱鱼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可以荷兰重视拓展国外商业贸易,故D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荷兰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排除A;荷

45、兰鲱鱼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并不意味着全部进行对外销售,排除B;荷兰实行的是垄断公司的贸易,不是自由贸易政策,排除C。故选D。44. 在1895年,美国制糖公司控制了全国95%的砂糖生产,在1900年,美国烟草公司控制了除雪茄以外其他烟草产品的50%90%,在1906年,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91%的石油精炼企业,摩根财团则左右了整个美国的金融市场。这一现象A. 体现了国家意志的主观要求B. 会导致生产过剩与萧条的产生C. 说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D. 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当时美国出现了垄断,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生产的过度发展最终导致了生产过剩和

46、萧条的产生,故选B项;垄断组织的出现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是国家意志的主管要求,排除A项;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美国经济发展增速的表现,排除C项;垄断组织并没有违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45. 下图是近代世界贸易图,图中箭头代表贸易路线。它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A. 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欧洲商业革命B. 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形成C. 15 19世纪贩卖黑奴的“三角贸易”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近代世界贸易图中,贸易路线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大洲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图可以用来作为研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

47、史料,D选项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商业贸易路线在规模和范围上,均不能达到图中的程度,A选项不符合题意;图中贸易路线的广泛分布与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不符,B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贸易路线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与三角贸易在欧、非、美三洲之间进行不符,C选项错误。46.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指出:“在英国工业化之初,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利条件之中,没有一个条件是绝对突出的,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下列选项中哪些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提供了巨额资本和海外市场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工人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

48、丰富的生产技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尼德兰而不是英国,错误;项的表述正确,都是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的条件,故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项。47. 某同学研究下列时间轴,对 1617 世纪中外历史发展趋势做出概括。其中概括正确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迅速发展西方国家殖民争夺日益激烈天主教势力在西欧不断加强殖民侵略开始威胁中国安全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时间轴中的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等事件可知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迅速发展和西方国家殖民争夺的日益激烈,根据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占据台湾和

49、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事件可知反映了殖民侵略对中国安全的威胁,符合题意,故选D;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思想解放,天主教势力应该是不断削弱,而非加强,故排除包含的ABC。故选D。48. 19世纪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一览表年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2050%1520%-10%184045%-12%11%185039%-15%15%187032%10%13%23%以上资料应该用来说明A. 工业革命在欧美扩展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C. 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D.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意义【答案】A【解析】【详解】据表格内容可知,美德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重逐渐增加,英法不断下降,说明更多的国家在

50、世界工业产值中占有一定比重,体现了工业革命在欧美的扩展,故选A;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B排除;CD由表格内容均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49. 1819 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指出:“如同在宇宙各个领域一样,经济领域中也存在着永恒的规律。例如供求规律、收益递减规律等。国家的功能应当减少到能够维持公共安全的最低限度上。”政府应该“维护秩序,保护财产,但决不可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与上述主张的提出相关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活动的兴起启蒙运动中主张的理性原则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时期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据“经济领域中也存在着永恒的

51、规律”可知体现了启蒙运动中主张的理性原则,据“国家的功能应当减少到能够维持公共安全的最低限度上”、“政府决不可干预经济运行过程”可知体现了工业革命期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想,符合题意,故选B;新航路开辟是在15、16世纪,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是在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与题意时间不符,不符题意,排除ACD。故选B。50. 17世纪荷兰风俗画家约翰内斯维米东创作的油画看上去仿佛反映了井然有序、克制内的地方风情,但如果你仔细观察画中的物用加拿大河狸皮制作的奢华皮帽、中国的瓷盘、秘鲁白银铸造的银币、印第安人用胭脂虫染制的红色布料就会向你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完全不同的世

52、界”能够A. 体现画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B. 反映殖民扩张给荷兰带来的财富C. 展示画家所属的印象派风格D. 折射工业革命给西欧带来的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如果你仔细观察画中的物用加拿大河狸皮制作的奢华皮帽、中国的瓷盘、秘鲁白银铸造的银币、印第安人用胭脂虫染制的红色布料就会向你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并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的荷兰是“海上的马车夫”,在世界贸易居于垄断地位,称霸海洋,从事海外殖民掠夺并给荷兰带来的巨额财富,B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约翰内斯维米东创作的油画是当时现实的反映,A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明显体现印象派风格,即注意“光”和“色”,C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

53、,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2 大题,共 50 分)51. 从战歌到国歌材料一 1935年5月,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丰子恺感叹,“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之于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军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939年前后,义勇军进行曲与保卫黄河一起在延安地区传唱,国民政府也将该歌曲编入中国抗战歌曲集。1940年,美国歌手罗伯逊翻唱义勇军进行曲,以起来为名录制唱片,宋庆龄为之撰写序言称:“中国已经从新的群众传唱运动中发现了抵抗敌人的力量源泉。”二战结束时,义勇军进行曲成为盟军胜利凯旋曲目之一。材料二 19

54、48年5、6月间,针对美国扶植日本,中国民众掀起抗议运动,为义勇军进行曲填写新词,改作反美帝扶日进行曲:“我们万众一心,反对出卖人民,前进,争取自由和平”。1948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编辑的群众歌曲选中,义勇军进行曲排在首位,一同收录的还有东方红八路军进行曲等。同月,国民政府出台“禁止广播不良歌曲”清单,义勇军进行曲名列其中。材料三 1949年7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发布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歌歌词要求如下:(1)中国特征;(2)政权特征;(3)新民主主义;(4)新中国之远景;(5)限用语体,不宜过长。该启事解释如下:“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政权特

55、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作为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奏响。义勇军进行曲为何被新中国选定为国歌?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做出历史解释。要求:从材料三对国歌歌词的五个要求中任.选.其.三.进行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义勇军进行曲符合“中国特征”的要求。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精神被激发出来。歌曲以长城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歌词“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号召国人不分地域,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抵抗

56、侵略。歌曲在世界各地传唱,并成为中国的代表曲目。义勇军进行曲符合“政权特征”的要求。这首歌曲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流传了十余年,由政协会议征集、讨论并通过,成为国歌,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体现,代表了工农群众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意愿。这说明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获得广泛认可。义勇军进行曲符合“新民主主义”的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民众支持。解放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改编为反美帝扶日进行曲,表达了人民要求民主自由的呼声。这首歌曲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充分肯定,却被国民政府列为禁歌,这体现出它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

57、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后,它提倡的团结奋斗精神也符合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义勇军进行曲符合“新中国之远景”的要求。建国之初,国家尚未完全统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不承认、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的政策。义勇军进行曲能够号召人民不忘创建新中国的艰难历程,发扬爱国精神,激发国人为捍卫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而奋斗。义勇军进行曲符合“限用语体,不宜过长”的要求。歌词采用了白话文,全文70余字,通俗易懂,社会各阶层都能传唱,收录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歌曲选中。【解析】【详解】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可从材料中什么问题选择题目要求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如选择中国特征、政权特征、新民主主义等三个词,从其创作的背景

58、入手,可概括得出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以此来说明其被定为国歌的原因。52. 英国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大事年表1765年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埃德蒙卡特菜特发明动力织机1829年乔治史蒂芬孙的机车火箭号达到时速45公里1832年选举改革把选举权扩大到下议院1833年工厂法案限制纺织厂雇佣妇女和儿童1842年煤矿法案限制煤矿雇佣妇女和儿童1836年英国工人掀起了宪章运动1851年伦敦水晶宫博览会召

59、开依据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五版)整理(1)依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材料二 丘吉尔于1948年10月9日在兰达诺保守党会上发表演说时,提出了“三环外交思想”。他说:“在这个关系到人类命运的时刻,当展望我国未来时,我感到在自由和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对于我们而言,第一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以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及其英联邦自治领在内,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同时并存,一旦它们联系在一起,就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力量的联合足以推翻它们,或敢于向它们提出挑战。”论马歇尔计划时期英美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2)请评析

60、材料二中丘吉尔提出的“三环外交思想”。(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1)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生产方式发生改变。瓦特改良蒸汽机,世界历史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飞跃。(生产力)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方式发生了改变,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世界市场)工业革命的开展,促使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获得了选举权,君主立宪制逐步完善;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进行宪章运动,努力争取民主权利;由于无产阶级的不断抗争,资产阶级也在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努力通过提供立法为妇女、儿童带来保障;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18

61、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期间的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引领者。(2)二战后,国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力量重新分化组合。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崛起并争夺世界霸权,欧洲国家控制世界事务的时代过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兴起,老殖民大国受到严重挑战。要辩证的看待三环外交。首先这一外交政策是美苏两极格局下英国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非常睿智的现实选择,有一定的必然性。二战后美国战略地位大大提高,英国将美国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没有考虑到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思想,很有可能会损害英国的国家利益。英国将和欧洲的关系放在了最后一环,导致其在欧洲联合中步伐较慢,影响了其发展。总之,丘吉尔的外交是基于自己国家利益的非常

62、睿智的外交选择,影响了二战后英国的长期外交政策。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国家利益影响外交政策。【解析】【详解】(1)从生产力而言,“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埃德蒙卡特菜特发明动力织机”,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即机器代替手工劳动,而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机器运转的动力问题,使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从世界市场来看,由材料“乔治史蒂芬孙的机车”,可知工业革命引发了交通革命,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从政治关系来看,由材料“选举改革把选举权扩大到下议院”,可得出工业革命的开展,促使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引发了1832年议会改革;由材料“英国工人掀起了宪章运动”,可得出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由材料“工厂法案限制纺织厂雇佣妇女和儿童”,可得出由于无产阶级的不断抗争,资产阶级也在不断调整生产关系;由材料“伦敦水晶宫博览会召开”,可得出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成为“世界工厂”。(2)关于丘吉尔的“三环外交思想”,要从提出的背景来看,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崛起并争夺世界霸权,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兴起,英国殖民帝国受到严重挑战。就“三环外交”的取向是基于自己国家利益的非常睿智的外交选择,但是没有考虑到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思想,而英国将和欧洲的关系放在了最后一环,不利于欧洲的联合。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