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期中测试(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
2、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
3、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如:“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
4、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阎云翔)“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比后者大得多。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
5、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节选自中华文艺龙文化)1. 根据文意,下列有关“图腾”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曾经存在于世界上许多民族中,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B闻一多认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龙同凤一样是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C有学者认为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D龙图腾说一度成为主流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被学术界否定。【答案】D(本题着眼于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信息存在于第2、3、5段。由第5段可知龙图腾说遭到一些学者质疑并出现一些否
6、定性观点,这并不等于被学术界否定。)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句子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认为龙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龙图腾是在蛇等图腾基础上糅合而形成的。B龙图腾是建立在鱼、鳄等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渗透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C迄今为止,没有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D一些学者认为,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逐渐兼并与融合了许多其他弱小的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是出于臆想。【答案】B(本题着眼于对重要句子的理解。信息集中在第1、4、5段。第一段开头
7、原文是“龙”而不是“龙图腾”。)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句子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故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B有的学者认为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却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C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文化与社会学中的某一氏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可能是错误的。D有的专家认为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这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相悖的。【答案】C(原文第5
8、段学者们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是非常错误的。C项“可能错误的”与原文不符。)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47题。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 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
9、,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
10、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选自宋史)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11、一项是(3分)()A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 稍:稍微B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祀:祭拜C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辟:通“避”,躲避D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 意,料想【答案】A(稍:逐渐,慢慢地。)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顺张贵英勇无畏的一组是(3分)()贵先登,顺殿之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ABCD【答案】C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朝将领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
12、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B张贵率军突围时,元军“皆辟易”,只是由于叛兵的出卖,使得元军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才导致突围失败,自己被擒,被杀。C张贵突围前派遣两名士兵赴郢求援。这两名士兵,在重围中置生死于度外,成功突围,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两名士兵表现得无比英勇。D在各船中装备各种作战工具,入夜过了三刻后才启航出江,并用红灯作为信号,能看出张顺张贵在率军解救襄阳之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答案】B(除叛徒出卖之外,还有郢兵未按约到达,实力对比悬殊等因素。)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1)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5分)_(2)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
13、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5分)_【答案】(1)张顺张贵都是智勇双全,一向被将士们信任,让他们担任都统。 (2)约定的日期定好以后,张贵于是告别文焕向东而下,他检阅了自己的部下,到上船时发现自己帐前一名曾经犯了错误被鞭刑过的人逃走了。参考译文:张顺是民兵的一员部将。襄阳城被围困了五年,宋朝将领探知它的西北面有一条叫做“清泥河”的河流,发源于均州、房州,就在这个地方造了轻快小船上百艘,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宋将给出重赏来招募死士,招得三千名。招募将领,招得了张顺和张贵。人们称张顺为“矮张”,张贵则叫做“竹园张”,他
14、们都是智勇双全,一向被将士们信任,让他们担任都统。他们下令道:“这次行动不过一死罢了,如果你们有谁不是出于本心跟随,最好快点离开,不要妨碍我们的大事。”将士们人人都感到振奋。 在汉水涨水时,派出百艘战船,缓缓进入团山下。过了两天,进入高头港口,工事布置好后,在各船中装备了火枪、火炮、烧红的木炭、巨大的战斧、强劲的弓弩。在入夜过了三刻后(“漏”是古代计时之器,指报时漏斗里的滴水。“下三刻”是指古代一个时辰分为上、中、下三刻),启航出江,用红灯作为信号。张贵做先锋,张顺殿后,他们乘风破浪,迅速突破重围。到了磨洪滩以上,元军的兵船布满江面,没有突围的缝隙。众军士趁着锐气一共斩断敌人用铁索连起的杙船几
15、百艘,转战一百二十里,到黎明时分抵达了襄阳城下。襄阳城中已经很久没有救援了,听闻援军到了,士气顿时高涨百倍。到收军的时候,唯独没有看到张顺。过了几天,有一具浮尸逆流而上,身穿战甲,手拿弓箭,一直漂到浮桥下,人们一看原来是张顺,只见他身中四枪六箭,脸上满是愤怒的表情,仿佛活着一般。众将士都认为他是神,于是为他立碑安葬,并且为他立了一座庙来祭拜他。 张贵抵达襄阳后,襄阳守将吕文焕竭力留下他共同守卫襄阳。张贵凭借自己的勇猛,想要返回郢,于是招募了两名能够在水下几天不吃东西的兵士,派他们拿着用蜡包好的信到郢请求救援。元兵增加守卫更加严密了,将水路封锁了连续几十里,并布置了撒星桩,即便是鱼虾都不能度过。
16、那两人碰到撒星桩就用锯子锯断,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交付了情报,郢守将同意发兵五千驻扎在九尾洲来援助他们夹击。 约定的时期定好以后,张贵于是告别文焕向东而下,他检阅了自己的部下,到上船时发现自己帐前一名曾经犯了错误被鞭刑过的人逃走了。张贵惊呼:“我的大事要泄露了,快点行动,敌人或许还不知道。”在再不可能隐藏行踪的时候,于是开炮擂鼓开船,趁着夜色顺流而下,斩断铁锁突破重围大胆前进,敌人都惊慌躲避退去。冲出险境后,正是三更半夜,来到了小新城,元军在半路阻击,他们拼死迎战。沿岸摆着成捆的束荻草和火把,火光把天照耀得像白天一样明亮。到了勾林滩,渐渐靠近龙尾洲,远远望见军船的旗帜杂乱飘拂,军士们十分喜悦,点
17、燃流星火来示意。(龙尾洲的)军船看到火光于是向前迎来,等到接近到几乎合为一处时,才发现来的全是元兵。原来郢派出的兵前两天因为惊疑风水而退到三十里外屯兵,而元军得到那个逃走的士兵报告,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张贵战斗得已经困乏,又出乎自己意料,他的士兵几乎被杀光,他自己身中几十枪,因为体力不支被擒,最后宁死不屈而被杀害。元军于是命令四个投降的士兵将张贵的尸体抬到襄阳,在城下叫道:“你们认识矮张吗?这就是的。”守城的人都哭了,城中士气低落。吕文焕杀了那四个降兵,将张贵合葬在张顺的坟墓,立了双庙来祭拜他们。(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11分)长相思陈东甫花深深,柳阴阴。度柳
18、穿花觅信音。君心负妾心。怨鸣琴,恨孤衾。钿誓钗盟何处寻?当初谁料今。8这首词上阕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6分)_【答案】前两句以乐景衬哀情,以春天的美丽反衬女子的孤寂之感;“度柳穿花”句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女子苦等音信的焦急心情;最后一句使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呼告,抒发了女子心中的悲愤之情。9词中塑造的女主人公思想情感有什么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_【答案】女子一开始痴情期盼,想方设法寻觅归人;之后意识到自己被弃的命运,对负心人非常怨恨;最后陷入悔悟与反思之中,情感转向冷静清醒。(三)默写名句名篇(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小题)(6分)(1)榆柳荫后檐
19、,桃李罗堂前。_,_。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_,_。久在樊笼里,_。(陶渊明归园田居)(2)合抱之木,_;九层之台,_;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执手相看泪眼,_。(柳永雨霖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答案】(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复得返自然(2)生于毫末起于垒土竟无语凝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日子陈忠实两架罗筛,用木
20、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镢头一把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上游和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合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
21、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硬熊。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承认反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 他很坦率又不无迷津地悄
22、声对我说,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偏偏注意女人的腰,一定要娶一个腰好的媳妇,脸蛋嘛倒在其次,能看过去就行了。 他大声慨叹着,不无讨好女人的意思:“农村太苦太累,再好的腰都给糟践了。”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笼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担吱呀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返身回来,再装再挑。女人对我说:“他见了你话就多了。他跟我在这儿,整晌整晌不说一句话。” 太阳沉到西原头的这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这一瞬,真是奇妙无比景象绚烂的一瞬。泛着嫩黄的杨柳林带在这一瞬里染成橘红。河岸边刚刚现出绿色的草坨子也被染成橘黄色。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男女莫辨。
23、_应办了几件公务,再回到滋水河的时候,小麦已经吐穗了。 我有点急迫地赶回乡下老家来,就是想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个季节的气象。 女人正挥动铁锨朝罗网上抛掷着沙石。男人呢? “那位硬熊呢?”“没来。” 我问:“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铁锨,重重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女儿考试没考好。” “就为这事?”我也舒了一口气,“这回没考好,下回再争取考好嘛!” “这娃娃也是平时学得挺好的,考试分数也总排前头。偏偏到分班的节骨眼上,一考就考” “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啥” “你不是说他是个硬熊吗?这么一点挫折就软塌下来了?”我说。 “他高考考大学差一点点分数没上
24、成,指望娃能” “他来了!天哪!他自个儿来了” 我听见女人的抖声,也看见她随着颤颤的抖声涌出的眼泪。 我瞬即看见他正向这边的沙梁走来。 他的肩头背着罗网,扛着镢头铁锨,另一只肩头挑着担子,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吊在扁担的铁钩上。 他对我淡淡地笑笑。 他开始支撑罗网。 “天都快黑咧,你还来做啥?”她说。 “挖一担算一担嘛。”他说。 许久,他都不说话。镢头刨挖沙层在石头上撞击出刺耳的噪声,偶尔迸出一粒火星。 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大不了给女儿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喀!” 我的心里猛然一颤。 我看见女人缓缓地丢弃了铁锨。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见她双手捂住眼睛垂下头。我听见一声压
25、抑着的抽泣。我的眼睛模糊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详细描述劳作的场景并且突出描写男人、女人使用同样的镢头、铁锨、铁丝编织的铁笼、扁担,意在表明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B“我”之所以反复劝男人“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是因为他是个高中生,也因为“我”和他谈得很投机,更因为“我”有能力帮他。 C小说写男人的爷爷宁愿被杀害也不说出银圆的下落,他父亲昏死也不承认“反党”,是为了说明他的“硬”受到家族影响,与下文他的转变形成对比。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对女儿考试没考好这件事的态度可以看出,女人是一个通情达理而又乐观的人,而那个自认
26、为“硬”的男人却被打垮了。 E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夹以简洁的叙事,对话语言不仅极富个性,体现出人物性格特点,而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那位硬熊呢”等。 【答案】EC(D.“男人却被打垮了”言过其实,从下文可以看出,他只是改变了“硬”的个性。A.“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错,应该是男人与女人都承担着一样的家庭责任,承受着一样的生活煎熬。B.“我有能力帮他”文中没有依据。) (2)小说中的男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_【答案】小说中的男人是一个被生活磨掉了棱角的普通劳动者。起初,他个性鲜明,刚直硬气,情愿在家吃亏劳累也不屈从于不良业主的欺压;但女儿考试失利,女儿实现他的大学
27、梦的这根精神支柱倒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终于屈服于生活现实并产生了让女儿回家务工的想法。(3)小说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_【答案】表明时间的推移,照应前文关于“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的描写。通过对美好景物的描写,衬托主人翁与我相见后的兴奋心情。交代季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写“我”再来感受小麦吐穗扬花埋下伏笔。(4)小说结尾说“我的眼睛模糊了”,请结合全文探究“模糊”的原因。(8分)_【答案】示例:“我”为男人因为女儿考试失利就改变“硬”的个性而感动。“我”为女人听到男人的话后如此强烈的反应而惊讶。“我”为这个家庭在未来的日子找不到生活目标感到担忧。“我”为残酷的生活现
28、实磨去人们刚直个性的现象感到担忧。同情这一家人的命运。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余光中:中国文字的炼丹人1928年重阳节那天,余光中出生于南京。余光中从十二岁开始跟从父亲和舅舅学习古文。谏太宗十思疏留侯论赤壁赋阿房宫赋这些经典文章,他都特别喜欢。他觉得文字有一种力量,“我愿意跟着它走”,“我将来一定要当作家”。整个青年时代,余光中都在寻找着“精神上的家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济慈、雪莱、王尔德等都是他的“家人”。1954年,他的“精神家人”又增添了一大批。余光中与钟鼎文和邓禹平等人共创了“蓝星”诗社。他们经常聚会,讨论诗歌,勤奋创作,不是一首一
29、首地写,而是一辑一辑地写。毕业没几年,余光中被派去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那时,台湾和美国的现代化程度差别很大。余光中虽然热爱西方诗歌,但一想到美国人瞧不上台湾,心里就觉得委屈。加上那年家里也发生一些大事:母亲去世,自己同妻子新婚才两年,大女儿刚出生,还没看清孩子的脸,他就匆匆地出发了。每一个孤寂的长夜里,他都想回到台湾,回到“蓝星”诗社,和朋友们一起为中国的现代诗奋斗。1964年,三十六岁的余光中回到台湾,他质问自己,怎么都已经三十六岁了?拜伦、徐志摩,都在这一年结束生命;王勃、济慈,不到这年纪,便合上了诗集,竖起了石碑。那一年余光中唯一的儿子出生仅三天就夭折了。丧子之痛加上诗人对于“我是谁”的
30、质问,使他心力交瘁。好在美国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使他获得救赎。余光中非常喜欢美国西部的民歌,南部的蓝调以及新生事物摇滚乐。特别是摇滚乐,甚至影响了他一个时期的创作风格。他在散文集中大量介绍了摇滚乐,并将西方音乐的节奏融入诗中,借此抒发心中的很多不平。连余光中自己也没想到,他的这些诗歌被杨弦拿去谱了曲,继而引发了台湾的第一波校园民谣风潮。“给我一把吉他和一肩风里飘飘的长发”当时杨弦被余光中这些极富旋律感和节奏感的文字所打动,将江湖上等诗改编成歌曲,如今最为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的乡愁也是其中之一。1971年至1972年间,余光中在台湾写下了乡愁。他回忆说,当时二十分钟一气呵成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才思敏
31、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二十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二十多年”,后来乡愁在大陆被选入教科书,电视台也用,很多人都会背。1988年,古稀之年的余光中出版了第二卷诗集。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余光中说,“以前所想到的能入诗文的题材比较少,以前我主要写自己你不知道你是谁,你忧郁;你知道你不是谁,你幻灭;你知道你是谁,你放心。”现在,余光中已经脱离这三个情况了,写作的题材全凭缘分。2009年,导演陈怀恩接拍余光中传记纪录片逍遥游。片中除了日常工作生活状态外,导演还安排余光中带着夫人到垦丁余光中在台湾唯一写过游记的地方故地重游。余光中一路为夫人解释景物,还在海边童心大发,打起了水漂,并传授诀窍石头要扁,形
32、状要圆,出手要快,脱手要平稳而飞旋出水为鸟,入水为鱼。台南小学教科书收录了雨,落在高雄港上一诗,导演安排余光中去高雄三民小学听小学生读书。不料那天余光中的女儿遭了车祸。行程既定,余光中无法随夫人赶往医院,心情郁闷。怎料一听小学生读诗,余光中竟然又开心起来,还教他们该怎么念这首诗,拍摄完后还乐呵呵地给他们签名。最后陈怀恩就片子定名为逍遥游一事征询余光中的意见,他幽默地说:“我哪敢说同不同意?庄子同意就行了。”说到幽默,余光中自有一番论调。他认为,所谓幽默,就是不正面迎敌,绕一个弯子去排解误会与痛苦。比如看牙医这样痛苦的事情,也能被他写成诗。再比如,从“马屁诗人”到“文白之争”,李敖似乎一直在逗余
33、光中和他对骂,但余光中就是不理他,还幽默地说:“李敖天天骂我,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在余光中的经验中,幽默其实要比愤怒有用。除了写诗,翻译也是余光中近年热衷的一项工作。如今,已经八十五岁的余光中依旧笔耕不辍。他目前正在翻译济慈的诗,此时的感觉定与年轻时的不同吧。 (摘自名人传记2014年第3期,有删改)相关链接:以前写诗,他喜欢把中国文字压缩、锤扁、拉长、磨利,把它们拆开又并拢,拆来又叠去。如今他却争取写、改、誊一次完成。散文的话,每页纸最多改一两处地方。尽管外文系毕业的他用英语写论文都不成问题,但他说自己在写诗和骂人这两件需要抒发情绪的事情上,是非得用母语不可的。深入生活越多,就越需要清
34、净和一张干净的桌子。当生命走到暮年,对于“我是谁”的问题,诗人余光中早已不再质问,而是报以淡淡的微笑。(1)下面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余光中整个青年时期都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人”,屈原、李白、济慈、雪莱、钟鼎文、邓禹平等人都曾是他的精神家人,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一定的影响。B余光中到美国留学,内心非常不愿意。异地他乡的孤寂,母亲的去世,他自己新婚不久,孩子刚出世,匆匆而别让他很不舍,每晚他都盼望着能够回到台湾。C从美国回到台湾,余光中已经三十六岁,相比大器早成者,他感叹自己“老而无成”,丧子之痛加上他对于“我是谁”的质问,使他心力交瘁,对前途、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35、。D余光中在回忆乡愁创作时说,“不是因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二十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二十多年”,表达出一种对祖国的深情。E余光中重游垦丁时,一路为夫人解释景物,还像小孩子一样打起了水漂,而且还传授诀窍,这是童心未泯的表现,也是对女儿的深切怀念。【答案】AD(B.“内心非常不愿意”属无中生有。 C“对前途、生活失去信心”依据不足。 E“对女儿的深切怀念”分析不当。)(2)余光中少年立志“将来一定要当作家”,最终成为中国文字的炼丹人。请结合文本,分析促使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6分)_【答案】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余光中从小跟随父亲和舅舅学古文,李白、杜甫等人都给他一定的影响。西方现
36、代文化的影响。比如济慈、雪莱等人对他影响很大,他也曾在美国留学。勤奋的诗歌创作。青年时代和朋友创立“蓝星诗社”,不断进行诗歌创作,到晚年依然笔耕不辍。性格开朗而意志坚强。面对误会与痛苦,他幽默对待;面对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他依然坚强前行。(抓住外在影响、个人努力、性格品质三个方面分析。)(3)余光中的许多诗歌,包括为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的乡愁,被杨弦拿去谱曲并引发了台湾校园民谣风潮。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余光中诗歌能够引发民谣风潮的原因。(6分)_【答案】形式方面,融入了西方音乐节奏,极具节奏感和旋律感。内容方面,他的诗歌情感真切,内容丰富,有思念大陆之情、客居他乡的孤独,以及自己心中的不平,特别能
37、打动人。(意思对即可)(4)记录余光中日常工作、生活状态的纪录片以“逍遥游”为题。为什么说余光中是“逍遥”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_【答案】在创作中随缘。创作上已经摆脱了束缚,写作题材全凭缘分。生活上童心未泯。在故地重游中,余光中童心大发,率性而为。女儿发生车祸,他心情郁闷,但听到小学生读诗,又开心地给予指导。用幽默化解误会和痛苦。对于李敖的批评,他懂得幽默比愤怒有用。不再质疑自我,有成熟的自我认识。对于“我是谁”的问题,余光中早已不再质疑。只是报以淡淡的微笑,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写作自如,母语熟练,一气呵成。写作时争取写、改、誊一次完成,散文则修改很少。(意思对即可)五、语言文字
38、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历时一个半小时,这位公安机关最高首长心平气和,从容淡定,对记者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娓娓道来,其朴实真挚如春风化雨。B对于这10元钱的押金,也有市民不以为然。“押金而已,又不是不退,没啥大惊小怪的。或许,大家不理解的是他们为啥要采取这种形式。”市民宋女士说。C小时候被溺爱,长大后不学无术,甚至胡作非为,出生在一家珠宝世家的张某被无奈的父母扫地出门。D机关干部要走入基层,通过群众的口、群众的眼发现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工作中发现的盲点、空白点等不到位的问题要立即补敝起废,并反思自身责任。【答案】C(A项,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
39、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用于此处不合语境。B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应改为“不以为意”。D项,补敝起废:修整破旧的东西,起用废弃的东西。比喻恢复旧的制度。可改为“补偏救弊”。)1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契诃夫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另外两个是美国的欧亨利和俄国的屠格涅夫。B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C陶渊明诗文的艺术特点是平淡自然。D“初唐四杰”是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答案】A(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契诃夫、欧亨利和莫泊桑。)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0、3分)()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和谐。_,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_,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_,所以又称之为“中和”,_。_,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中”,恰当之谓也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ABCD【答案】D16根据所提供语段的意思,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一句话,要求能解释“真正的享受”,不超过30字。(5分)怎样才算真正享受人生呢?对此就不免见仁见智了。依我看,我们时代的误区之一是把消费当作享受,但其实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并不想介入高消
41、费能否促进繁荣的争论,因为那是经济学家的事,和人生哲学无关;我也无意反对汽车、别墅、高档家具、四星级饭店、KTV包房等等,只想指出这一切仅属于消费范畴,而奢华的消费并非享受的必要条件,更非充分条件。当然,消费和享受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有时两者会有重合。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走马看花式的游览景点只是旅游消费,陶然于山水之间才是大自然的真享受;用电视、报纸、书籍解闷只是文化消费,启迪心智的读书和艺术欣赏才是文化的真享受。要言之,真正的享受是_【答案】有心灵参与的,其中包含了所谓“灵魂的愉悦和升华”的因素。或:与金钱(物质)不成正比,而与审美、启迪心智等因素有关。(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
42、所给文段,找出文段中的关键信息“但是”之后的语句。其次要对找出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并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加以概括。)17根据下面示例,从所提供的词语中任选三个,各写一句话,要求句子格式及表意逻辑要同例句相同。(6分)例句:啄木鸟:虽然也凭一张嘴吃饭,但是从来不说空话。提供词语:蜘蛛、蜜蜂、蝴蝶、猫头鹰、乌鸦。_【答案】(1)蜘蛛:虽然天天在织网,可从不搞裙带关系。(2)蜜蜂:有刺不假,却从不滥用权力。(3)蝴蝶:虽然飞来飞去传粉,却去不掉拈花惹草的坏名声。(4)猫头鹰:虽是昼伏夜出,但绝不干见不得阳光的事。(5)乌鸦:虽是全身乌黑,却有一颗求真的红心。(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强调逻辑关系的转折引喻,
43、强调事物特征的类比联想即可)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问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前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这一点儿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请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指向】材料告诉我们:在物质利益面前,既要看到自己,又要看到别人
44、,更要想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民族利益。对一个人而言,大到人生,小到生活中的小事,看到自己的同时也看到别人,具有提升人生境界的积极意义。就小的方面来说,如学习书法,学习之初,多看别人的字,打好基础,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看到自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字,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成绩。因为此题是一道“关系型”的题目,应注意辩证分析,多角度考虑问题。最佳立意是既看到自己,又看到别人,放飞心灵,取长补短,提升自己,不断超越,最终实现自身的蜕变。【佳作赏读】为内心开扇小窗一间小小的房,周围厚厚的墙,中间没有任何思想,或纯洁的,或龌龊的,统统没有。或者说,那时根本没有关于纯洁、龌龊的概念,那就是初生的你心里的景象。后来
45、景象的不同不过在于你后天的装修罢了。王羲之感叹: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我想他指的那些人为自己的心房安上了一扇门。关上门,门里只有自己,或孤芳自赏,或黯然神伤:怕一打开门,所有的空间就全部给了别人。敢问:“何处是自己心灵的归宿?”那么,何不为自己的内心打开一扇小窗?心有小窗,便会有阳光进来,带上些花香或是温情,让自己不会远离社会这个大家庭。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报以赞叹或是欣赏;看到别人的缺点或是社会的污浊,我们真诚指出并给予帮助,让他人或社会更美好。心有小窗,便会有自己的思想储存,我们便有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在那里清静地审视自己。我们判断,我们挑
46、选,不断地经营自己的心灵,容许窗外的人对自己作出不论是公正或是不公正的裁判。时刻相信,不论当时人们如何评价,历史总会对我们作出最公正的评定。看到自己、看到别人,门里窗外,竟是如此的不同。心中安小窗,活出真的自己。打开内心的那扇小窗,看到别人,提高自己;帮助别人,升华自己。李煜,一个失败的君主,却也是一个成功的词人。一扇门将成功与失败的界线分得如此明了。曾几何时,雕栏玉砌,宝马香车,便爱一晌贪欢、香气满路。却不知将自己的心灵之窗打开,审视民生疾苦。偏落得旧时天上,此刻人间,空对“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绪,怅看流水、落花、春去。若后主心开小窗,心系民生,宵衣旰食,我想,李煜的形象将不再是一种有着残缺
47、的美。聚散有道,义利兼能。五星和紫荆维系他一生的光荣。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就是感动中国的慈善家霍英东。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抛却心门,守护心窗,他看到了自己,使自己从一贫如洗到家财万贯,他心房溢满的是自强;同时又看到别人,毫不吝啬自己的一切,用同情与善良使自己更加充实。也给自己内心开一扇小窗吧!看到自己的同时别忘看到别人;关注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挥洒与宁静的空间。【名师点评】本文标题运用比喻的手法,既彰显了“看到自己的同时又要看到别人”的主题,也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开篇同样设喻,道出人出生时如同一间空房子,后来的变化是由于个人发展的不同,可谓巧妙。接着引用王羲之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人应该为自己的内心打开一扇心窗。然后从人生、历史的高度重申观点,并引用李煜、霍英东反正两方面的例子来进一步论证论点。最后点题。整篇文章最突出的优点是思路清晰,内容有一定的深度,语言也有一定的文采,不足之处是个别语言略显晦涩。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