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38.27KB ,
资源ID:489287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8928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2023届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2023届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1、2022年南通市通州湾中学高二语文期中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如今的网络流行语,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比如说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仅仅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让不少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近期网上热传的“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帖子中,与“蓝瘦香菇”一同入选的还有“洪荒之力”“老司机”“狗带”等。如果说“洪荒之力”还是源于现实社会中的新闻事件的话,那么其他的绝大部分都是源于网络“原生态”,而且常常具有这样的特性:突

2、然爆发、病毒式传播、寿命大多很短就如同一场流行病。网络流行语,到底是不是一种语言上的“病症”?这个话题似乎已争论多年。如果说它们都是语言的“毒瘤”,显然有一棍子打死之嫌,因为毕竟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已在口耳相传中“扶正”,得以登上大雅之堂,成为语言丰富性的有益补充,如“给力”“蛮拼的”等。但无论如何,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对于我们的一大影响是,终究患上了“语言贫乏症”。有人曾对古人的表达和我们的网络流行语做了一番对比: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

3、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习惯性地说“高富帅”“矮穷矬”,会不会也被自己表达的匮乏惊呆了?网络世界无穷尽,现代传媒的传播作用和影响不可小觑。一些网络热词之所以迅速被传播,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搬运作用。一些热衷于炒作网络热词的推手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让一些粗鄙的“网络流行语”蔓延网络。或许我们应该相信语言的“自净能力”,不用过于担心害怕,因为从古至今语言一直在融合、创新、淘汰,最终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但毕竟语言也是一种文化,对于个人来说,选择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文化内涵乃至思想深度,而聪明的人,总会在泥沙俱下的

4、“潮流”中挑选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放任自己陷入“流行”的旋涡。(选自评蓝瘦香菇流行:患上语言贫乏症,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日)材料二:2020年4月2日,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先生在上海病逝。由他创办于1995年的刊物咬文嚼字,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国人的语文生活。“咬文嚼字代表的是大家写文章时字斟句酌、严谨治学的态度。”郝铭鉴先生曾这样解释刊名的由来。今天,在我们悼念和缅怀这位一生捍卫语言纯洁的出版人之时,更要牢记他的谆谆箴言,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语言文字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须臾不可离的交际

5、工具和思维工具。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准确、生动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交流沟通情感、表达思想认识和传承文化记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如此,社会上却一直存在一些声音,认为写几个错别字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规范标点符号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词不达意、文理不通是个性时尚;甚至“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几成常态。以咬文嚼字2019年发布的“十大语文差错”为例,“主旋律”误为“主弦律”,“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不以为意”误为“不以为然”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殊不知正是这种“差不多先生”的表现,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亦体现了一些人凡事浮皮潦草、敷衍糊弄的作风。早在19

6、51年,主流媒体就曾讨论过汉语的规范使用问题,提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纠正这种现象,以建立正确地运用语言的严肃的文风”。今天来看,我们每一个人仍需要多些再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一字不肯放松,一词不肯含糊。这是对母语的敬畏,对文字的敬畏,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的敬畏。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是谨严的基础。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接受社会文化和规范,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语言文字规范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基本的表达习惯、言语技巧和思维体系,维护语言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我们社会交际的顺畅、思维逻辑的缜密以及记忆认知的进步。学好语言文字知

7、识是谨严的保障。“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标点、语音、字词、语法、修辞、逻辑、书写,每一处细节都容不得马虎大意,需要耐心细致的揣摩辨析、持之以恒的学习研究,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完善和提高。作为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语言文字才能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选自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光明日报2020年4月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网络流行语都是源于网络“原生态”,常常如同流行病一样,突然爆发、病毒式传播、

8、寿命大多很短。B.尽管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已成为语言丰富性的有益补充,但使用网络流行语终究会患上“语言贫乏症”。C.一些热衷于炒作网络热词的推手利用现代传媒的传播作用和影响,让一些粗鄙的“网络流行语”蔓延。D.语言具有“自净能力”,一直在融合、创新、淘汰、沉淀,因此我们没必要害怕而干涉网络语言流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一个人张口闭口只会使用网络语言,表达一定是匮乏的。B.相比较而言,古人的语言要比现代人的语言来得丰富多彩。C.有思想深度的人不会使用网络语言,因为它有可能影响文化。D.网络语言的流行,正是缺少了“咬文嚼字”谨严精神的表现。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材料二

9、观点的一项是(3分)A.从网络流行语中挑选一部分“扶正”,使之成为语言丰富性的有益补充,而非一棍子打死。B.在泥沙俱下的网络流行语中挑选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放任自己陷入“流行”的旋涡。C.某小学组织学生上街检查标牌、广告牌、标语等,有错别字、不合规范标点等,建议整改。D.学校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师生书法比赛,小王写了一幅楷书,又写了一幅隶书参加比赛。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述思路。(4分)5.试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方法的异同。(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父亲的河流(节选)潘新日春节返家,父亲非要坚持扛着行李到县城的车站送我。汽车开动的

10、那一刻,我推开车窗,父亲佝偻着身子,招手的姿势多像河水里摇动的芦苇,一样的白着头发,一样的依依不舍。父亲站在那儿,是那么的瘦弱,仿佛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走。父亲陪着庄稼行走,把根扎在一块块田地里,他们形影不离,一茬一茬地把命交给对方,相互之间,有多么深厚的交情,从不留私心。而我们这条会走动的根,却没有扎下去,裸根的触角留在了钢筋水泥的缝隙里。父亲站在河边,一头白发让故乡老去。他有很多需要回味的过往,那些房屋,那些树,那些故人,在与不在,都被这河水记在心里,归于大海。河流,有时候,就是一条绵长的叙事诗,好多人,好多事,都被它淘洗得干干净净。父亲站着是一棵树,躺下是一条河。四季的庄稼是他最得意的替身

11、。母亲说,他伺弄庄稼的过程,就是和庄稼沦落的过程。他这个人向来都是本本分分的,一生善良,连说话都是和风细雨的。和庄稼待惯了,他很少发怒,对谁都绝不会大声呵斥,生怕声调高了,喷出的火灼伤了别人。村里人都爱把父亲比作软性子,他那份细软,和黄河里的水一样绵延不断。纵横交错,他的每一根神经、每一根血管都会和河流交织在一起,和每一棵庄稼交织在一起,他发白的胡须,就是被风吹起的根系。人在江湖,父亲就是黄河放出的眼线,他和黄河有着共同的祖先,和黄河有着共同的谦逊和豁达。如此之后,他一辈子都在用云彩做的土话登高,所有的树都是他们竖起的大旗,所有的草都是他们织就的锦缎,所有的庄稼都是他们封出的诸侯。他们大路朝天

12、,胸怀天下,放过雨露,放过寒霜,放过冰雪。河水沿着河床慢慢走远,父亲的青春也沿着河床慢慢走远,等他白了头,他才看着远行的我们,自言自语。他是那么的恋家,对我们的离开是那么的不解和惋惜。剩下的日子里,他时常一个人在那里叹息,感叹我们一个个像鸟儿一样从他身边飞走,骂我们不该向城市投降,骂我们叛离,骂着骂着,泪水就流了下来他知道自己老了,而黄河也老了。人老了,眼窝就浅了。河老了,心思就深了。庄稼活干不动的时候,父亲的“江山”开始沦陷,沦陷为水做的河流。人,不可能永远年轻。青壮年的时候,他干起活来总是没日没夜的。这一生,他流过的汗水都可以把月色煮过来了。他从不惜力。汗水在他身上流淌,河水在土地上流淌,

13、淌着淌着,月亮就瘪了。年轻时,他喜欢到河里捉鱼,年老了,他喜欢到河里放鱼。人,只要心怀慈悲,懂得放生,他的河水就会开始恣意,情感便开始泛滥,一切都会看透的。人,又何尝不是放生的鱼呢?黄河水缓缓地流着,河底的细沙随着它的脚步行走,归入大海,沉于梦里水乡。立秋之后,岸边的树都渐渐落光了叶子,这些长在河身上的刺,在寒风里露着坚挺的骨头。父亲佝偻着身子立在风中,看着鸟儿在黄河的上空盘旋,这些黄河会飞的方言,是河水东去途中的一个小小的标注。这个时候,父亲就成了立在河边的一个大大的问号,到了这样的年龄,他一切都明白了。而黄河呢?草木荣枯之下,冰雪会封住它的口吗?一切都会付诸东流。父亲不再为粮食而操劳,他知

14、道,不久,他也会变为这里的庄稼。黄河依旧,它蜿蜒着身躯在庄稼地里蠕动,带着好几辈子人和草木的念想,在发大水的时候爆发一下,淹掉村子里所有的闲言蜚语。父亲端着碗,他在等,等待被洪水腌制过的乡音,长出菊花香,枣花秀。人老了,念旧。父亲的河流流经故乡,所到之处树木葱郁,庄稼兴旺。农田是他精心制作的封面,老坟是一个人走后为封面盖下的最后一枚印戳。河水流远了,父亲却还在村庄里流淌着,屋顶上的青瓦长满青苔,苔藓尘封了父亲逐渐衰老的记忆,墙头草青了又黄,乡下,柿子树上挂满敦厚的灯笼,一树的小可爱,一树的期待,父亲,只是其中的一盏。乡下人烟稀少,野草起了反心。该是除草的时候了,而墙头上的锄头,那把父亲用过的长

15、枪,此时,已经锈成一块烂铁,像一个豁了牙的老头,再也啃不动送到嘴边的硬骨头。当一切都柔软如水时,父亲一样留守在村子的老人们,把庭院里用旧的谚语一个个拾起来。古朴的民居,那些白门边的砖,可以封存我们童年的记忆。我们读不懂旧年的雪,也看不清秋风,那些静,不过是乡村繁华褪去之后的一层树皮,斑驳之中,漏下县志里泛黄的脚印。黄河东去,远去的身影,领走了多少用旧的黄昏。河水再次流过村庄时,好心的萤火虫实在不好意思叫上村子里的老人,父亲慢慢变成河水遗留在乡下的一棵老松,瘦骨嶙峋。河流是一个人的随笔,它时刻记载着一个村庄的历史,当它在地图上变成一条细线时,父亲,仅仅是上面用放大镜也看不见的一点小小的刻度。父亲

16、说,我等着黄河九曲十八弯,我等着一田庄稼扬花时(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表达对父亲坚守乡村的敬仰和赞颂之情,也表现出对父辈衰老的不可抗拒的无奈。B.相较于父亲在乡村的坚守,作者表达了对自己背叛乡村、移居城市的后悔和深深愧疚。C.在长年累月的农业劳动中日积月累,本分、善良的父亲磨砺出了庄稼一样温软的性格。D.文章写以父亲为代表的留守在村子、因衰老而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的平凡、孤独。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亲站着是一棵树”运用比喻修辞,父亲与树相似,都扎根乡村,随着时光流逝逐渐变得干枯、瘦骨嶙峋。B.文中第8段作

17、者连用四个“他们”,含蓄地写出以父亲为代表的故土乡村的老一辈农民辛勤付出,使村庄生生不息。C.作者写父亲年轻时捕鱼而年老时放鱼,在对比中体现出父亲参透了生命的意义,消除了人和其他生灵之间的壁垒。D.结尾的语句,使用反复的手法,强化了父亲孤独老去却仍旧坚守乡村,对故乡生命永恒、庄稼丰收的期待。8. 文末“河流是一个人的随笔,它时刻记载着一个村庄的历史”一句,道出河流对于父亲和村庄的意义,请分析这句话的具体含义。(4分)9.作者是来自西部的散文家,也钟爱诗歌,时有诗歌发表。他的散文具有诗化的特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

18、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办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

19、外,以代居间杂办及逋租。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时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过其地者,咸心惮之。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

20、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注】蠲(jun):免除织造:明代督管丝织染业的职官,常以宦官担此任。 卫所:明初的军队制度,这里指驻军。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B.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C.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D.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

21、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乘传:文中指乘坐驿车。传:驿车,传达命令的马车,也引申为官府载人的车。B.视事:观察事态发展,根据情势处理事务。C.刀笔:文中指办理公文的小官吏。D.秩满:意为官吏任期届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刚到苏州时,况钟假装对公务一窍不通,全听属下安排,群吏为所欲为,况钟于是痛下杀手。B.况钟和巡抚周忱想方设法奏请减轻苏州百姓繁重赋税,所积累的济农仓存粟每年有几十万石。C.奉使织造采办和购求花木禽鸟的太监接踵而至苏州,他们动不动便捆绑鞭打况钟手下的官吏。D.平思忠有恩于况钟,尽

22、管家境贫寒,从不因旧交情而对况钟有所求取。人们称赞他俩都是贤德之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2)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居间杂办及逋租。14.请概括况钟去世后“吏民聚哭,为立祠”的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释】范成大:南宋著名诗人,出生官宦之家,后家道中落,28岁中进士,刚入仕较顺,后受排挤。 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23、,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凄冷悲凉,一个“破”字,写窗前木芙蓉身处逆境,只得傲寒开放,透出万般无奈之情。B.三、四句写众花残落,唯有窗前一枝独秀,未作“愁红怨绿”,昭示其际遇与品行都难能可贵。C.前两句先描绘木芙蓉的艰难处境,后两句化用青女的传说,委婉地描写出自己的感奋之情。D.这首诗精于炼字,蕴含深远,诗人借咏窗前的木芙蓉花,曲折地吐露了深藏的情怀和心态。16.这首诗托物寓意,表达了诗人的难言之隐。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2)登岳

24、阳楼中“ ,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3)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明月随着潮水从海上升起、与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描写水上明月的古代诗句很多,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粽香浓、雄黄烈;插艾条、菖蒲辟邪,带铜钱、肚兜祈福端午节至今已经有2,500余年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体现着人们精神价值的认知与对自然、生命、家国情怀追求,传承千载而历久弥新,不断弘扬新的时代光芒。端午节内涵丰富,从其各种别名 。天中节、龙舟节、浴兰节、端阳节 ,岁时节点、

25、人神祭祀、祈福纳祥、家庭人伦,是构成端午文化的多重景深。“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对诗人屈原的纪念,更让这个节日有了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有人极而言之,“没有端午,何以中国”,正是因为端午富含中华文化基因,既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表达,更是中华民族 的文化财富。如今高楼大厦的生活,远离了田野山林,难以采摘艾草、菖蒲;流动时代的人们,虽能买到粽子,却少了一大家子包粽煮粽食粽的 。基于农耕文明而形成的端午节俗,该如何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场景?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管中窥豹 顾名思义 弥足珍贵 津津有味B.可见一斑 顾名思义 弥足珍贵 其乐融融C.可见一斑 穿凿附

26、会 敝帚自珍 其乐融融D.管中窥豹 穿凿附会 敝帚自珍 津津有味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端午节至今已经有2,500余年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传承千载而历久弥新,体现着人们对自然、生命、家国情怀的认知与精神价值追求,不断闪耀新的时代光芒。B.端午节至今已经有2,500余年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体现着人们精神价值追求与对自然、生命、家国情怀的认知,传承千载而历久弥新,不断闪耀新的时代光芒。C.端午节至今已经有2,500余年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体现着人们对自然、生命、家国情怀的认知与精神价值追求,传承千载而历久弥新,不断弘扬新的时代光芒。D.端午节至今已经有2,

27、500余年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传承千载而历久弥新,体现着人们对自然、生命、家国情怀的认知与精神价值追求,不断弘扬新的时代光芒。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中国是个崇美、尚美的国家,中国的审美传统源远流长、积淀深厚,中国传统美学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情感和美感之中。在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东方魅力的美,中华文化始终呈现出美的创造,彰显出美的品格。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营造,从生态环境到生活器物,从锦织霓裳到丹青书画,无论是楚汉的浪漫情怀、魏晋的人文风骨, ,都能看到艺术

28、的美感、高雅的趣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内向外,展现出中国人追求气韵与意境的文心匠意。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价值系统、审美风尚、审美观念的外在表达。(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衣尚中国这一档央视节目,作为践行“复兴中国审美”的第一步,势必会以美的姿态、美的内容和美的表达惊艳亮相。B. 作为践行“复兴中国审美”的第一步,衣尚中国这一档央视节目,势必会以美的姿态、美的表达和美的内容惊艳亮相。C.衣尚中国作为践行“复兴中国审美”第一步的这一档央视节目,势必会以美的姿态、美的内容和美的表达惊艳亮相。D. 作为践行“复兴中国审美”第一步的这一档央视节目衣尚

29、中国,势必会以美的表达、美的内容和美的姿态惊艳亮相。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2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人生忽如寄,莫辜负茶、汤和好天气。汪曾祺构成人生的,更多是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寻常烟火,平常小事。林语堂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最富创造力的壮年之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以上文字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

30、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C(A.原文说“绝大多数的网络流行语”;B.“使用网络流行语终究会患上语言贫乏症”错,原文说“过度使用”;D.“没必要害怕而干涉”错)2.A(B.“古人的语言要比现代人的语言来得丰富多彩”错C.“有思想深度的人不会使用网络语言”错D.“网络语言的流行,正是缺少了咬文嚼字谨严精神的表现”错)3.D(与“咬文嚼字”精神无关联)4.首先由郝铭鉴先生谢世事件引出要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的论点(1分

31、);接着从现实状况、重要意义、实现途径及必要性等方面运用引证和例证展开论述(2分);最后重申观点,提出希望(1分)。5.同(2分):都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异(4分):材料一还采用了对比论证,材料二还采用了引用论证。(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6.B(“后悔和深深愧疚”表述有误)7.B(“以父亲为代表的故土乡村的老一辈农民”有误,指父亲和黄河一起滋养着乡村,使故乡生生不息,写出父亲如黄河般的包容博大、豁达)8.河流和父亲以及父亲代表的农人具有相似性,河流养育庄稼从而养育农人的生命和性情,见证着农人的老去和孤独(1分),农人钟爱河流,河流是农人心灵的寄托(1分);依旧流淌的河流见

32、证着村庄繁荣兴盛的过去(1分)和人丁流失、老人独守的现状(1分)。9.意象繁复绵密:选取典型西北农村的意象,如树木、黄河、农田、鸟儿等,画面感强,内容丰富。语言形象灵动:大量使用比喻、比拟修辞,化抽象为具体形象;语言表达打破常规,如贬义词褒用等,达到陌生化效果;长短句、整散句参差错落,有节奏感、韵律美。情感真挚含蓄、意蕴深厚:有对父亲的敬重,对村庄的感恩和回望时的叹息,对留在城市的宿命般选择的慨叹;有现实城乡关系的折射和思考,也有关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内涵丰富深刻。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D11.B(视事:旧时指官吏

33、到职办公。多指政事)12.C(这是说况钟任职之前的情况)13.(1)当即下令打死几个人,斥退了所有贪婪、暴虐、昏庸、懦弱的属僚,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法行事。评分建议:“所积”“岁数”“逋租”,语句通顺,各1分。(2)所积累的救济农民和存储的粮食每年有几十万石,除用来赈济灾荒之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赋和拖欠的租赋。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14.关心百姓,奏免赋役;整顿吏治,严肃法令;兴利除害,锄豪植良;知恩图报,品德贤良。【参考译文】况钟,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宣德五年(1430),明宣宗因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称职,又正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

34、院大臣推荐属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补各府之缺。况钟因为尚书蹇(jin)义、胡濙(yng)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派遣他前往。苏州地区赋税繁多劳役沉重,豪强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号称最难治理的地方。况钟乘驿站车马来到苏州府。他开始处理事务时,群吏围立在四周请他写下判牒。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群吏大喜,说知府昏暗好欺骗。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群吏责问他们道:“前某件事应该办,你们阻止我;某件事不该办,你们强让我去做。你们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该处死。”当即下令打死几个人,斥退了所有贪婪、暴虐、昏庸、懦弱的属僚,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法行事。(况钟)于是

35、免除繁杂苛细的法令,定立教民条文,有不便于老百姓的事情,立即上书朝廷讲明。当时,多次下诏减轻苏州、松江的重赋。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所积累的救济农民和存储的粮食每年有几十万石,除用来赈济灾荒之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赋和拖欠的租赋。(他)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锄豪强,扶植良善,民间将他奉若神明。以前,太监奉使织造采办和购求花木禽鸟的接踵而至。府中僚佐以下官吏,动不动便遭他们绑打。又有卫所将士军卒,时常欺凌百姓。况钟到任后,都收敛行迹不敢再放肆。即使是上级官员和其他省的官吏经过苏州的,也都从心里对况钟有所畏惧。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

36、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有个名叫邹亮的人,献诗给况钟。况钟想要推荐他,有人写了匿名书信诋毁邹亮,况钟说道:“这是想让我更快地帮邹亮成名。”当即奏明朝廷,朝廷召授邹亮吏、刑二部司务。当初况钟为吏员时,吴江人平思忠也由吏员起家,任吏部司务,对况钟有恩。到这时候况钟多次请见,对待他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作事,说:“并非我没有仆役,这是想借此报答您。”平思忠家一向贫寒,从来没有因(和况钟有)旧交情而(对他)有所求取。人们称赞他们两人都是贤德之人。况钟曾遭母丧,府中百姓前往朝廷请求他留任,朝廷为此下诏命他戴孝起复留任。正统六年(1441),况钟任期

37、已满应当升迁,府中百姓二万余人,前往巡按御史张文昌投诉,请求让况钟继续任职。英宗下诏进况钟食正三品俸禄,仍然留任知府。次年十二月,况钟死于任上。苏州府吏民相聚哭悼,为他立祠致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A(一个“破”字,却又透出感奋。虽身处逆境,依然傲寒开放,彰显不屈精神)16.抒写诗人受人排挤,倍感宦途艰难的孤独、窘迫处境;抒写诗人流寓他乡、思乡念亲、备尝艰苦、倍感孤寂的凄婉心绪;表明诗人保持独立人格与坚贞品性,以及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1)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评分建议:每空1分。(2)吴楚

38、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评分建议:每空1分。(3)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清月近人(月黑见渔灯/月涌大江流)评分建议:每空1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18.B(管中窥豹:比喻看到的只是一部分或比喻可以从观察的部分推测到全貌。可见一斑:指可以看到事物的一部分。顾名思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穿凿附会: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津津有味: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其乐融融: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19.A(应该先谈“认知”再谈“追求”,“弘扬新的时代光芒”搭配不当

39、)20.“粽香浓、雄黄烈;插艾条、菖蒲辟邪,带铜钱、肚兜祈福”有两组对偶:“粽香浓、雄黄烈”两个主谓结构相对,其中“粽香”与“雄黄”名词相对,“浓”与“烈”形容词相对;“插艾条、菖蒲辟邪,带铜钱、肚兜祈福”中,“插”与“带”动词相对,“艾条、菖蒲”与“铜钱、肚兜”并列关系名词短语相对,动宾短语“插艾条、菖蒲”对“带铜钱、肚兜”,“辟邪”与“祈福”动宾短语相对。(4分)句子由端午的习俗组成,揭示了端午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礼赞。(1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21.A(B.“美的姿态、美的表达和美的内容”语序不当;C.“衣尚中国作为践行复兴中国审美第一步的这一档央视节目”句式冗长;D.前一半冗长;后一半语序不当)22.还是隋唐的雍容仪态、宋元的韵致风姿(原文:还是隋唐的雍容壮阔、宋元的韵外之致)四、作文(60分)23参照2021年全国新高考卷作文评分细则赋分。【写作引导】四句语录,分为两组:一、二句为一组,谈的是平淡生活、平常人生;三、四句为一组,谈人生要有所追求,有所担当。考生是选择充满烟火气的寻常人生,还是轰轰烈烈的奋斗人生,抑或是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都应肯定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