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并众封功臣谋士,尚父被封于营丘,曰齐。据此可知,分封制A. 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B. 有助于笼络异姓权贵C. 确保西周统治长治久安D. 与宗法制度相辅相成【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西周对先代贵族进行分封,这属于统战政策,有助于笼络异姓权贵,B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2.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这些措施
2、A. 实现了秦国的国富民强B. 提高了秦国的土地生产率C. 促使自耕农的大量增加D. 导致秦国劳动力严重过剩【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体现的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制,有利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增加自耕农的数量,C正确;A属于夸大商鞅变法的作用,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3.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下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
3、局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答案】B【解析】【详解】表格显示古代地方制度一直在两级和三级行政区划之间转变,体现出古代地方新政决策的矛盾和困惑,故B正确;A中诡秘多变不符合事实;材料中体现不出行政效率的提高,故C错误;汉代初期就没有有效实现中央集权,故D错误。4. 汉、魏时,州、县两级长官权力很大,可以自行选择僚佐,隋朝确立制度,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隋朝这一举措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形成了抑制贵族的政治基础C. 强化了政府对官员的监督D. 有效解决了官员的政治腐败【答案】A【解析】【详解】隋朝规定
4、,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这一举措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A正确;这和抑制贵族的政治基础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这不是监察制度,故C错误;“有效解决了”说法错误,故D错误。5. 唐朝后期,有人提出必须由公卿子弟担任高官,因为他们“台阁仪范,班行准则,不教而自成”;明朝让进士中优秀者入翰林院观习政务,称“庶吉士”,在六部等衙门者仍称进士。这反映出A. 注重官员行政经验B. 官员文化素养提高C. 门第观念仍然流行D. 官吏来源逐渐扩大【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强调唐代认为公卿子弟自幼熟悉政务,有一定的行政经验,所以应该由他们担任高官,明
5、朝让优秀进士入翰林院学习政务,目的是让他们积累行政经验,故A项正确;有人建议公卿子弟担任高官不能证明官员文化素养提高,官吏来源扩大,B、D两项错误;明代进士中优秀者入翰林院观习政务,与门第观念无关,C选项错误。6. 英国工业革命中,进行了法制化建设,废除了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如1834年颁布济贫法修正案,维持了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1842年颁布矿井法,1844年颁布工厂法,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7年颁布十小时工作法,1848年颁布公共卫生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这些法律的颁布说明英国法制建设A. 引发英国的工业革命B. 实现了居民自治管理C. 促进了内
6、阁制度形成D. 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英国工业革命中,进行了法制化建设,废除了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工业革命中,政府废除了一部分旧法令,目的是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D项正确;材料显示的工业革命中,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居民自治,排除B项;内阁制形成于1727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 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时间阶段数量(单位)出身所在结果唐玄宗(44年间)8多科举制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代天子巡边唐肃宗唐懿宗(100年间)36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多数在
7、藩镇,不在中央形成大量强藩唐僖宗唐哀帝(34年间)67强薄霸臣推荐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藩镇之间频繁征战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A. 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B 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C. 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 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 形成大量强藩”“藩镇之间频繁征战”等信息,可以看出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A项正确;B项逻辑关系错误,应该是使相出现是藩镇割据的原因之一,排除B项;使相主要在地方,并没有涉及分割相权,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是使相导致战争不断,这样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8. 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
8、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A. 丞相权力受限更多B 政令畅通得到保证C. 六部地位显著提高D. 极权统治得到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的“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这一信息可知,丞相被废除了,而不是“丞相权力受限更多”,故可排除A;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央官制的变化,没有涉及“政令畅通得到保证”的问题,故可排除B;依据“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可知,六
9、部地位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故可排除C;材料主要反映了明初废除丞相等中央官制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君主专制,故选D。9. 大宪章规定:“不征得王国一致的同意不得征收兵役免除税或捐助”,后人将其解释成“不经过人民的同意不得征收一切税”。后来,这个原则又被引申成“代表机关(即会议)决定赋税”的原则。这种变化表明大宪章A. 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B. 对英国的历史进程影响不大C. 其本质内涵后世得以弘扬D. 确立的民主原则大于实际意义【答案】C【解析】【详解】大宪章是13世纪,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A错误;这种规定成为议会对于王权的一种制约,B错误;这种对于王权
10、的限制在以后一再发展,直至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体现其本质内涵后世得以弘扬,C项正确;应该是大宪章的实际意义大于确立的民主原则,D错误。10. 美国国会在1867年宣布,在哥伦比亚特区、未建州的联邦领土、内布拉斯加州和科罗拉多州赋予黑人选举权,遭到总统否决,但国会通过三分之二多数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权。这反映了A. 总统需要对国会负责B. 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C. 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D. 国会拥有独立立法权【答案】C【解析】【详解】题意体现了美国总统行使否决权与国会行使复议权力的相互制约,故C正确;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对宪法负责,故A错误;国会行使立法权,总统行使行政权,联邦法院行使司法权,三者相互
11、制约,故B、D错误。11. 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参议会A. 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B.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D.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边区参议会的“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措施有利于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巩固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并且边区参议会的建设经验为新中
12、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有意的借鉴,故D选项正确;直接民主指的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身份的重合,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而不通过中介和代表,材料内容“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说明参议会不是直接民主,故A选项错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9月已经建立,故B选项错误;边区参议会的成立主要是为了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巩固统一战线,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时期还没有完全实现人民的当家做主,故C选项错误。12. 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
13、案。这些措施A. 加强了君主专制B. 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C. 增加了财政收入D. 有利于培养实用人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可得出这些都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相关,因此有利于培养实用人才,D项正确;ABC项与这些措施没有直接关联,排除。13. 在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期间,清政府通过官制改革等多种方式,使地方督抚权力逐渐有所削弱。不过,清政府虽然有将新军指挥权、调遣权收归军资府和军部,但事实上两部并未能对新军进行有效的指挥和调遣。这一状况反映了A. 中国军事管理与指挥的近代化B. 清朝晚期地方离心力的加强C. 清朝中央政府的权威得到强化D. 清廷中央与地方关系复杂性【
14、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清末中央试图削弱地方的权力,但实际上却未能真正限制地方的权力,故D项正确;A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从材料可以看出,地方权力增大,而中央权威受损,排除C。14. 下表为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它反映了()时期宰相总人数进士出身人数其他出身及入仕途径唐朝(唐玄宗)347举荐、行伍、门荫五代4624吏职、幕僚、举荐、行伍、门荫等北宋7263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A. 入仕途径日趋单一B. 官吏选拔渐趋公平C. 重武轻文现象明显D. 士族阶层迅速崛起【答案】B【解析】【详解】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而成为宰相的人数在增
15、加,这反映出选官制度更加公平,故B项正确;从“其他出身及入仕途径”可得出并不单一,排除A;C项不能从材料体现出来,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士阶层,排除D。15. 唐朝时期,定期对官员实行考核,评定出等级,并当众宣读。然后给所考之官发考牒,作为其官职迁降的依据之一。此制度具有覆盖广泛、标准明确、制度严密等特点。这种制度A. 进一步削弱了相权B. 能够强化政府的效能C. 旨在防范地方叛乱D. 弥补了科举制的弊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定期对官员实行考核,评定出等级,并当众宣读”“覆盖广泛、标准明确、制度严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对官员的定期考核,有利于规范官员的执政行为,能够强化政府
16、的效能,B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对官员的考核,没有涉及削弱相权,A项错误;材料涉及定期考核的官员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与防范地方叛乱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主要弊端是考试科目主要限定在儒家经典,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材料所述对官员的考核制度不能弥补科举制的弊端,D项错误。16. 在唐代之前,监察官监督普通案件的审理,纠正冤案错案。到了唐代,监察官可以参加三司推案(即刑部侍郎、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共同审案)。这一变化的实质是A. 监察领域的不断延伸B.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C. 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D. 行政机构的不断健全【答案】B【解析】【详解】作为皇帝的
17、耳目和工具,监察官从监督普通案件的审理,纠正冤案错案,发展到有权参加中央部门联合审理重要案件,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B项正确;监察“领域”的不断延伸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C项错误;材料与“行政机构的不断健全”无关,D项错误。17. 据太祖实录记载,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员共4117人的政绩,其中擢升者435人,复职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罚者171人,免职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A. 重视对地方的掌控B.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C. 监察制度比较成熟D. 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答案】A【解析】【详
18、解】明太祖对数千名地方官员进行考核、擢升、黜降等做法,体现了明朝初年国家重视对地方的掌控,A项正确;明太祖并未扩充地方官僚队伍,没有使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B项错误;“监察制度”成熟和官员腐败情况严重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CD两项错误。18. 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A. 政府被议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B. 文官制度是英国政治民主的根本动力C. 改革目的是保证政府施政的独立性D. 责任内阁制并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答案】C【解析】【详解】
19、从材料可以看出,在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以后,19世纪中期又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排除了政党对具体行政事务的影响,保证了政府施政的独立性。故C符合题意;材料看不出政府被议会操控,故排除A;英国文官制度不是民主政治的根本动力,故排除B;材料体现不出分权制衡的特点,故排除D。故选C。19. 1854年屈维廉、诺思科特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即诺思科特一屈维廉报告),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该做法A. 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B. 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C. 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力D.
20、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1854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他们想要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而题干反映的对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建议适应了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D项正确;1852年西方国家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当时还没有出现垄断组织,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不出是否有利于稳定的经济秩序的建立,排除B项;题干看不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遇到了阻力,排除C项。故选D项。20. 19世纪上半期,美国实施的“政党分赃制导致政府官员党派化。其后,1883 年国会通过的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
21、进退,定期考核,凭业绩奖惩升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A. 党派矛盾激化B. 人治走向法治C. 政府腐败严重D. 分权制衡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实行文官制度后,政府官员不再与政党有关联,国会中的党派之争不会影响政府的运作,这是对分权制衡体系的完善,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出美国通过文官制度条例,避免了文官的党派化,党派的矛盾激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独立战争后,特别是1787年宪法颁布以后美国实现了法治,排除B;“政党分赃制”导致美国政府官员党派化严重,而非政府腐败,排除C。21. 据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05年9月,政府决定在下一年废除科举制此后,新式学堂毕业生在政府中占重要职位在学
22、堂的礼堂和课室中,都贴有雍正皇帝的圣谕广训,每月初一由大家齐声朗诵,被用作教官话的课文。以上材料说明A. 传统教育改由新式学堂负责B. 新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C. 清政府在大力推行教育改革D. 政府当局开始学习西方文化【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清政府虽然决定废除科举制,在在新式学堂中仍然存在旧式的教育内容,由此可知清政府的新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新式教育的特点,并不是强调传统教育由新式学堂负责和清政府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排除AC项;“开始学习西方文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早在1905年之前清政府就开始学习西方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22. 观察下表,20世
23、纪初期上海新式教育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上海新式教育推广状况年代小学堂中等以上学堂女学堂教会学校1900年以前371719001905年34133319061911年12016143(注:创办年代不详者除外)A. 中国废除科举制度B. 上海口岸风气首开C. 清廷大力倡办学堂D. 人们思想观念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由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上海的新式学堂在1905年后有了明显的大幅增长,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从而推动了上海新式教育的发展,A项正确;上海口岸分歧首开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这一时期新式学堂的增长主要是科举制的废除,传统教育受到影
24、响,而非清廷大力倡办学堂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这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D项。故选A项。23. 民国初,孙中山令法制局拟定出任官状纸程式任官令文官考试令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外交官及领事官考试委员官令法官考试令官职试验章程等法令,并交参议院议决。这些法令A. 预示着立法程序和环节基本完成B. 保证了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与发展C. 深受西方文官制影响而具有开创性D. 体现了建立现代文官制度的构想【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所述“法令”是孙中山为了保证民主共和政体而颁布的,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时间太短,这些法令均未能完成立法程序,但已构建起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框架,故D项正确,A项错误;B项说法绝对化,这些
25、法令并不能保证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和发展;由材料无法看出受西方文官制度影响,也无法看出这些法令的开创性,故C项错误。2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形成过程中,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据此可知A. 政府管干部是我国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B. 已经实现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C. 公务员属于国家事业编制,应依法履行公职D. 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答案】D【解析】【详解】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
26、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这意味着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D正确;共产党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是党管干部原则,排除A;我国干部管理制度尚未完善,不能认为已经实现了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排除B;公务员属于国家行政编制,排除C。25. 如表为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此表反映出( )科目 年代出身806827847874合计至至至至826846873906进士士族7212112870391寒族21184952A. 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B. 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C. 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D. 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
27、”中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登科的进士中,士族出身的人数远远高于寒族出身的人数,说明当时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B项正确;材料中的数据无法体现科举考试选拔程序是否公正,排除A项;材料中出身士族的与出身寒族的登科人数是波动的,不能体现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排除C项;仅凭材料不能体现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排除D项。故选B项。26. 罗马的民法体系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确立了个人财产所有权和签订合同的自由权,对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作出了“无比明确的规定”。据此可知,该体系A. 消除了贵族与平民间的斗争B.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 确立了近代社会的契约精神D. 化解了帝国境
28、内的民族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罗马法中确立了个人财产所有权和签订合同的自由权,对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作出了“无比明确的规定”,这都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同时减少经济活动中的纠纷,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正确;题干涉及的是经济立法相关内容,与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无关,排除A;题干涉及的是经济相关内容,而且近代契约精神不可能在古罗马确立,排除C;D表述绝对,排除。27. 新一轮疫情纾困方案立法迟迟无果,美国总统特朗普2020年8月8日签署四份行政文件,以延长部分过期的财政救助措施。但此举被认为突破了白宫的行政权限,是对国会立法和监督权的挑战。这反映了A. 总统权力至高无上
29、B. 特朗普违背了宪法的规定C. 国会处于权力中心D. 美国分权制衡体制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特朗普绕过国会,用签署行政文件的方式,延长财政救助,被认为是对国会立法和监督权的挑战,是因为国会有权对政府的财政预算和支出行使立法和监督程序,反映了美国分权制衡体制的特点,D项正确;美国宪法至上而非总统权力至高无上,A项错误;特朗普签署行政文件并未违背宪法规定,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美国国会处于权力中心,C项错误。 28.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
30、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新时期中国A. 法制建设不断完善B. 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C. 以法律作为反腐工具D.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推进以法治国的坚定决心,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法制建设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探讨的是守法而不是立法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明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排除C项。故选D项。29. 18世纪以来,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一
31、原则A. 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B. 表明国王已经失去自由权利C. 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D. 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18世纪以来”,国家政策的是非对错,与国王无关,“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故C项正确;国王不掌实权体现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A项错误;国王失去政治实权不等同于失去自由权利,故B项错误;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是国王无权做决策,不是为国王行为开脱,故D项错误【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虚君,议会至上,内阁对议会负责等。30. 1701年,
32、激进辉格党人同部分托利党议员共谋通过王位继承法,该法保证了以后的君主都必须是英国国教教徒,并谴责威廉三世不久前把官职与赏金赐予外国宠臣及未经议会同意就离开国家之类的行动。这一法案有助于( )A. 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B. 推动两党制的形成C. 行政机构掌控立法权D. 实现权力中心的转移【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王位继承法从宗教信仰、官职任免及出国访问等方面对王位继承者提出了限制,这进一步强化了议会对王权的制约,这有利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王位继承法对英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影响,B项对材料理解错误,故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议会对行政机构的限制,排除C项;光荣革命后,
33、尤其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D项对材料理解错误,故排除。31. 某文告写道:“民众自动武装起来,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民众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造民众自己的武装力量!到红军中去,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这份文告最可能是A. 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新军的宣传B.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宣传C.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D.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信息“苏维埃政权”“红军”可知,这份文告最可能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选项C正确;辛亥革命时期并没有“红军”这一称呼,排除A;北伐战争时期是国民党领导,国共合作,
34、因此不会出现“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民众自己的苏维埃政权”的口号,选项B排除;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部队称呼不是红军,选项D排除。32. 鞍山钢铁公司工人王崇伦于1953年发明了“万能工具胎”,使一台刨床能顶6台插床使用,一年完成了几年的生产任务,成为全国最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线工人,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如图中邮票图案反映的是王崇伦边使用机床边讲解时的情景。图文信息反映出( )A. 工业化建设中出现急躁冒进的倾向B. 公私合营激发工人的主人翁精神C. 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D. 人民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时期,王崇伦
35、为代表的鞍钢工人发明“万能工具胎”,积极提高生产效率,努力“走在时间前面”等,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工业化建设中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倾向,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公私合营激发了工人的主人翁精神,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后,我国才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33. 唐代的皇帝在开科诏令和策试题目中每每自谦德薄才寡,坦言施政失误,国家危难,恳请考生帮助自己。士人参加科举策试或私下模拟策试,都直言不讳地批评时弊,提出应对方案,其参政议政资格一经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便自动获得。这表明唐代A. 封建专制皇权出现弱化B. 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C. 官员文
36、化素养普遍提高D. 政治开明有利于人才选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的皇帝和士子之间形成了相对融洽的关系,才出现了皇帝下诏求策、士子以策论解决问题,这种形式上相对开明的政治氛围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皇权受到限制,A项排除;材料主旨并非科举制的地位和作用,B项排除;材料无法说明官员的文化素养得以普遍提高,C项排除。34. 1854年,由当时的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一项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由此进行的文官制度改革( )一、将政府中的行政工作分为智力工作和机械工作两大类,前者由大学生来担当,后者由低级人员来充任;二、初任
37、人员均应在年轻时通过选拔考核;三、各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并可在各部之间互相转调、提升;四、官员的提升以上级的考核报告为依据。A. 改变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B. 强化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 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控制D. 推动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文官制度改革要求分工明确,官员统一管理,这有利于官员各尽其能,促进了政府的高效运转,官职的提升以上级考核为依据,加强了管理,D项正确;英国君主立宪制并没有被改变,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对内阁制度的影响,排除B项;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C项。故选D项。35. 1901年7月,张之洞与刘
38、坤一合上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力倡教育“会同文武”,主张全国小学校“必设兵式操场”,加习“体操”。1902年,清政府颁布壬寅学制,明确规定各级学堂中“体操”均为必修科目。这些做法A. 与科举制度的废止相互配合B. 适应了救亡图存运动的需要C. 推动了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D. 对传统教育进行了价值重估【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加强,地方官僚和清政府尝试从各方面对旧制度进行变革,即开始清末新政,如各级学堂设置“体操”为必修科目等。因此这些做法适应了救亡图存运动的需要,故B正确;科举制度的废止是在1905年,故A错误;清末新政是为了遏制革命运动的
39、兴起,故C错误;材料没有对传统教育进行了价值重估的信息,故D错误。36. 近代“西艺学堂”创办时,需要教授农工商矿各门课的教习,清政府先选拔洋教员,并翻译农工商等书籍,等学生回国后辞退洋员教习,由学习本专业的留学生充任。此材料反映了留学生选官制度的作用在于A. 为辛亥革命培养革命人才B. 取代科举制成为选官制度的途径C. 担任中央政府各级行政官D. 解决了新式学堂教师紧缺的问题【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清政府先选拔洋教员,并翻译农工商等书籍,等学生回国后辞退洋员教习,由学习本专业的留学生充任”可知,“西艺学堂”创办时先选拔洋教员,后由学习本专业的留学生充任,解决了新式学堂教师紧缺的问题
40、,D正确;“西艺学堂”教授农工商矿各门课,而不是宣传“革命思想”,故A与材料无直接关系;“西艺学堂”教授农工商矿各门课,培养的经济科技人才,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留学生回国后担任“西艺学堂”的教员,C与材料无关。37. 春秋初期,各诸侯国一直沿用西周的法律。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这是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公元前513年,晋国将范宣子所制刑书“铸之于鼎”,正式公布晋国的成文法。之后各诸侯国纷纷颁布本国法律。这一现象反映出A. 各诸侯国间争霸战争频繁B. 各诸侯国中央集权的加强C. 周天子的权威得到了巩固D. 西周的礼法制度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
41、是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不在使用西周的法律,纷纷本国自己进行立法,这说明周天子式微,礼崩乐坏,D正确,C排除;材料未涉及诸侯争霸战争,A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B排除;故选D。38. 唐律对婚姻中法律关系作了明确规定,如:“同姓为婚者,徒三年”;为维护家族利益,丈夫可以以“七出”为由休妻,但妻子若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被抛弃,或者丈夫“以妻为妾者”,则要“徒三年”。这些规定旨在A. 维护宗法伦理秩序B. 改变婚姻关系现状C. 贯彻理学道德纲常D. 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规定是作为法律颁行,意在维护统治。宗法伦理中有“同姓不婚”的主张,丈夫可以凭借“七出”休妻,当
42、时在“妻子若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被抛弃,或者丈夫以妻为妾者”则要处罚丈夫,这些规定的目的在于维护宗法伦理秩序,选项A正确;规定是作为法律颁行的,因此其目的不是改变婚姻关系现状,排除B;理学出现在宋代,与题干朝代不符,排除C;儒学正统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确立,排除D。39. 1907年荷兰议会通过归化法,规定自1908年起,所有出生于爪哇的华侨,不问其现居该地或已返回中国,均为荷兰国民。针对荷兰的归化法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这一举措表明A. 传统宗法观念成为立法重要依据B. 清政府的近代法制观念逐步增强C. 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逐渐形成D.
43、 清政府注重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政府的法制观念,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A项中的“宗法观念”材料中没有体现;由“针对荷兰的归化法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可以分析出清政府的近代法制观念逐步增强,故本题答案选B项。国家观念主要确立的是主权概念,既赋予国家以人格化的权力。近代民族观念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成员。这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天朝上国”与材料无关。40. 下表中三部法律文献的制定时间文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44、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 表明我国法律体系完备B. 确立了“依法治国”理念C. 宣告人大立法工作完成D. 推动了民主法制建设【答案】D【解析】【详解】从1949年的共同纲领到1982年宪法的修改,中国在一步一步的推动民主法制的完善。故答案为D项。A项,我国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完善法律体系,排除;B项,依法治国理念应该是在1999年以后形成并写入宪法,排除;C项,人大通过宪法并不意味着立法工作完成,法律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排除。二、材料分析题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唐代时期,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凡涉及军国大事的重要
45、事宜都需要经过三省的审批,走三省的流程,即由中书省进行诏书的起草,门下省负责批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在贞观年间,唐太宗给予一些资历比较浅的官员“参知政事”的名号,给予一些资格较老的官员“平章事”或“同三品”的名号,以参与宰相事务。摘编自温帅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材料二 由于中枢缺乏协调,大量事务须由皇帝亲裁,导致政事拖延、决策失误。有鉴于此,朱元璋先后设立了四辅官、殿阁大学士辅佐决策。然终洪武一朝,设官参与决策始终是末流,并非常态。永乐时,明成祖朱棣以解缙等入值大内,预机务,作为近侍,于内廷参与决策。这一做法在仁、宣两朝逐渐成为惯例。亲近重臣加大学士街于大内当值,负责奏章的初步处理
46、,为日后内阁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正统初年,外廷委任三杨,内廷宠信王振,开始了内阁类宰相化的特殊决策模式。摘编自刘瑞华明洪武至正统中枢决策制度演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皇帝让众多官员参与宰相事务的目的,并简评唐代三省六部制。(2)根据材料二,概述明代洪武至正统年间中枢决策权的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演变的原因。【答案】(1)目的:防止宰相专权,加强皇权;集恩广益。评价:唐代三省六部在职权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形成了比较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分散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提高了办事效率;但该制度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产物。(2)演变:由皇帝独掌决策转向内阁辅佐决策,类宰
47、相化。表现:废除宰相致使中枢决策协调机制缺失;决策权过分集中导致政务处理效率降低;后来的皇帝,缺乏国政决策经验,且政事过量,皇帝个人精力有限。【解析】【详解】(1)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皇帝让众多官员参与宰相事务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宰相专权,加强皇权和集思广益。评价:可从其三省六部制的目的、特征及实质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演变:根据材料“由于中枢缺乏协调,大量事务须由皇帝亲裁”、“正统初年,外廷委任三杨,内廷宠信王振,开始了内阁类宰相化的特殊决策模式”可归纳出由皇帝独掌决策转向内阁辅佐决策,类宰相化。原因:根据材料“导致政事拖延、决策失误”可归纳出废除宰相致使中枢决策协调机制缺失;结合所
48、学知识可知,决策权过分集中导致政务处理效率降低;另外皇帝的个人因素也是当时中枢机构变革的主要因素。42. 以考试来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初沿用唐制,进士科主要以诗赋取士。宋仁宗时,范仲淹以参知政事主持改革,要求在录取进士时把策论和经学放在首位,以打破考生在试题中可以追求文辞的华丽和形势的完美,脱离为官所需的行政能力。殿试在唐代并未形成定制,也没有出现齐备的条法规范。宋太祖时殿试成为常制,加在省试之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最终使北宋形成了地方“发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为了保证科举的公正性,避免世家权贵的干扰,杜绝公荐请托之风,宋太
49、宗时又实行了“锁院”制度。宋真宗景德二年开始在殿试中实行誊录,即在收卷后,由专人誊写试卷副本,考官根据副本评阅定等。摘编自刘术永略论宋代科举制度的新变化材料二 1870年改革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和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数学和自然等11门。从内容可以看出,高级文官的考试以人文科学为主,以基础理论为主,与担任文官职务具有实际价值的社会学、公共行政学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作为选考科目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均为一般的基础知识,与担任高级文官几乎无直接关系。摘编自洪忠杰试析19世纪中叶
50、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科举制度的新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考试内容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与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对现代国家选拔人才的启示。【答案】(1)新变化:考试内容上以策论和经学代替诗赋;确立殿试制度和三级考试制;废除公荐制度,实行锁院制;完善科举程序,实行糊名法和誊录法。(2)特点:文官知识结构失衡,重文轻理;忽视科技的地位。(3)启示:人才选拔考试过程中要坚守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人才的选拔不仅要注重专业科目,而且要多方面考查;人才选拔方式的多元性和
51、创新性,要不断完善考核内容和机制。【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录取进士时把策论和经学放在首位宋太祖时殿试成为常制三级考试制度实行了“锁院”制度在殿试中实行誉录”可知,北宋时期对科举制进行改革,考试内容上以策论和经学代替诗赋;确立殿试制度和三级考试制;废除公荐制度,实行锁院制;完善科举程序,实行糊名法和誊录法等。(2)根据材料二“以人文科学为主,以基础理论为主实际价值的社会学、公共行政学不在考试范围之内选考科目的数学和自然科学与担任高级文官几乎无直接关系”从文官知识结构及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进行概括阐述。(3)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人才选拔要坚守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注重多方面考查,创新人才选拔方式,不断完善考核内容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