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但是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像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孔子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适;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孔子没有直接地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
2、自己为善的能力,也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的。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
3、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和孟子相去约两百年,时局已有很大变化。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这
4、已经不是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节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下列各项中关于孔孟不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给人“君子坦荡荡”的轻松愉快的悠闲感;而孟子则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给人忧虑不安的紧张感。B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
5、恶,但可以间接地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孟子则坚定地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C孔子非常尊重“礼”,“礼”大于“情”,循“礼”而行事;孟子却不然,行事完全不遵循“礼”,全凭自己的意愿。D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认为旧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希望复古;而孟子却更有“革命性”,认为必须改弦更张,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孔孟有“很多不同”的原因的一项是()A可能与两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一定的关系。B论语和孟子两部书取材记载不同。C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时局有很大的差异。D两人对“礼”的遵循不同,孟子超出了“礼”的严格规矩。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孔子在衣食方面还
6、有所挑拣,但孟子提出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却更具有平等思想,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D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并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汉服,未必可称“国服”雷颐在声势空前的“传统文化热”
7、中,消失已几百年的“汉服”也被从历史的箱箧中翻捡出来,为五彩缤纷的服装之苑增添了一个小小的“亮点”。“穿衣戴帽,各有所好”,此事本来无可厚非,然而,某些汉服爱好者、提倡者表达出来的那种“天朝上国”“华夏中心”的价值观念却不能不令人深思;而有人进一步要求将汉服定为“国服”,则期期以为不可。“衣服”本来的功能只是遮身蔽体、保暖防寒,但在历史中又演化出了政治、审美的功能。在传统社会,服饰的政治功能被突出、强化,成为统治者“治民”的重要部分。历代王朝都有车服制章服品第一类对着装等级制度的严格规定,早在周代即产生了比较完整的衣冠制度,自天子至大夫到士卿,服饰各有区别定制。至魏晋时期,王公贵族虽然“服无定
8、色”,但仍有八品以下不得着罗、纨、绮等高级丝绢织物的规定。唐代是最开放的年代,但从唐高祖李渊起就正式颁布衣服之令,对皇帝、皇后、群臣百官、命妇、士庶等等各级各等人士的衣着、色彩、佩带诸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总之,中国古代服饰的核心是等级制度,衣冠服饰是尊卑贵贱等级序列的标志,任何人都不得僭越。今天人们所推崇“汉服”,实际只是传统社会中少数“上等人”的服饰,广大“引车卖浆者流”,绝不能像孔乙己那样穿长衫,只能如阿Q那样着短装。以“夷狄”入主中原的满清王朝以血腥手段强迫汉人易服来表示对其“臣服”,服装成为对一个王朝的忠诚与叛逆问题,“穿,还是不穿”成为“生,还是死”的大问题。清王朝同时又秉承华夏“
9、衣冠之治”的传统,同时制定了种种有关穿靴、戴帽、着装、佩饰的烦琐规定,维持等级森严的统治。改革开放是思想观点大解放,也是服装大解放,人们重新拥有了穿衣戴帽的自由。然而,现在一些“汉服”的提倡者却再度将服装政治化,提出“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恢复华夏服饰,重建衣冠上国”“是我们不断在寻找的民族归属感和文明标志的符号”,并且,主张将“汉服”定为“国服”,而“国服是一个国家的外在象征和代表,就像我们的黑头发、黄皮肤一样,是我们民族的标志,国服的确立,也意味着民族自信和自尊的确立”。于是,服装问题重新上升到“爱国”“民族复兴”的道德、政治高度,在这种话语的隐喻中,不着汉服者自然居于“不爱国”、不参与“
10、民族复兴”的道德和政治劣势。而且,主张将“汉服”立为“国服”者似乎忘记了,中国还有其他五十多个民族,他们虽然人数少得多,但其权利与汉族不应当是完全平等的吗?千百年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们才逐渐摆脱了“服饰政治化”观念,服饰已成为个性表达的最好形式之一。今天,重倡汉服不应是对个性的否定。宽衣博带、长裾雅步的汉服与西装、中山装、短裙牛仔,中国其他民族服饰等各色服装纷然杂陈,供人平等选择,诚然为社会多元、进步的标志之一。(选自中国新闻周刊)4.不能说明“汉服,未必可称国服”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某些汉服爱好者、提倡者表现出来的那种“天朝上国”“华夏中心”的价值观念,令人深思。B今天人们所推崇的汉服
11、,实际只是传统社会中少数“上等人”的服饰,普通百姓与之无缘。C人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逐渐摆脱了“服饰政治化”观念,重倡汉服不应是对个性的否定。D中国还有其他五十多个民族,他们虽然人数少得多,但其权利与汉族应当是完全平等的。5.下列说法,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项的是()A在传统社会,衣服的功能不再是遮身蔽体、保暖防寒。其政治功能被突出、强化,成为统治者“治民”的重要部分。B历代王朝都有对着装等级制度的严格规定。唐代是最开放的年代,但对各级各等人士的衣着诸方面的规定也最为详细。C服装成为“革命”与“不革命”的重要标志,是历史上“服装政治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延续和具体表现。D宽衣博带、长裾雅步的汉服
12、已消失了几百年,汉服提倡者将它从历史的箱箧中翻捡出来,毫无意义和价值。6.对这篇论述文基本的行文思路,分析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针对现实提出论点从历史的角度论证提倡汉服的危害从少数民族的角度说明提倡汉服的错误总结全文B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回顾服装被政治化的历史指出称汉服为国服是服装政治化的表现进一步重申论点。C现在:有人提倡汉服过去:汉服在历史上的种种表现现在:不宜提倡汉服D正面:明确基本观点反面:汉服在历史上的种种危害正面:深化基本观点。(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史记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世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论误。项羽真正的
13、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
14、檥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猜测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流传着“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
15、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这实在是十分自然的。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关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得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有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摘自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
16、有删改)7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8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的生动描写。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檥船待的佳话。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猜测。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B项羽从嗟虞
17、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从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四)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波兹曼的诅咒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确实能够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
18、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
19、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
20、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绝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 1下列不属于波兹曼声讨电视文化的理由的一项是( )(3分)A电视直接用图像来影响观众,思考
21、会妨碍到观看的连续性,因此电视有时甚至是忌讳思考的。 B电视把人们引向了文化的反面娱乐,一旦文化变成娱乐,文化就灭亡了。 C电视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 D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并渐渐失去其原有的意义。 2对文章第五段中“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将不再是以书籍而是以电视来作为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 B电视使得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使得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 C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
22、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D到电视使一切文化变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时,一切文化的本来意义就消失殆尽了。 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波兹曼认为,电视会使我们无法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 B电视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区分是本文展开论述的基础,论述两种文化时作者通过对比突出了电视文化给人造成的不利影响。 C面对电视文化席卷天下的状况,作者通过介绍电视文化批判理论,告诫我们在享受电视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要力求防止它对人类文化的损害。 D文章开头巧借书名发出“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这一“喝问”,峭拔警心,
23、以“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结尾,巧妙点题,而“诅咒”一词更是振聋发聩。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46题。橘颂当为屈原晚年所作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很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甚至可能是他最早的作品;有的则认为作于顷襄王早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而曹大中先生则曾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
24、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看,就反映出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言有法则,行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则又认为橘颂乃屈原青少年时代所作了。而在“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句下又注曰:“屈原亦以修饰洁白之行,不容于世,将饿馁而终。”显然又把它当作屈原晚年的作品了。王逸的观点虽不确切,却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由于以往各家对橘颂创作年代的判断皆建立在自己对橘颂文义的认识上,缺乏具体、可靠的硬性证据,故楚
25、辞学家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从礼仪士冠礼之祝辞中找到外证,从而作出橘颂乃屈原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的结论。赵先生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橘颂创作过程的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橘颂尽管有这样一些与士冠辞的相似之处,可能屈原在写作橘颂时的确借鉴了士冠辞的立意和词语,或受到士冠辞潜在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表明这就一定是屈原在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因为屈原也完全可能在他晚年回顾自己生平、总结自己志行时借传统的士冠辞形式以咏橘而自我肯定、自我勉励。何况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不同,特别是从其诗句的涵义并联系屈原全部辞作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情况来看,根本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而是在
26、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一生志行的总结、肯定和自勉。4对橘颂创作时间众说纷纭,第一段提到了一些原因,下列各项中不成为原因的一项是(3分)( )A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对此认识就很模糊。B有的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期,有的认为作于顷襄王晚期,还有人认为是屈原绝笔。C屈原距今时代久远,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可靠的史料太少。D至今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或有认识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准确的地方。5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用王逸的观点是为了说明其对后世贡献之大。B关于橘颂的创作时间,作者的结论与曹大中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C赵逵夫寻找外证的研究方法是应该肯定的。D作者虽
27、不同意赵逵夫的结论,但承认橘颂确实受了士冠辞的影响。6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古代著名学者的观点也要多方分析参照,不可盲从。B在研究学术问题遇到困难时,思想方法,应该灵活。C在学术问题上有不同见解是正常的,并在发表己见时能够持之有据,言之成理。D本文在认真研究前人观点、各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肯定了“晚年”说,其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中华姓氏 古代典章制度中,对于姓氏相当重视,姓氏是家族出身与社会等级的标志。姓与氏原本是分立的两个概念,在上古时期有姓无氏,西周时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推行,为了适应宗族支系标识的需要,
28、根据宗族支系的爵位、官职、封国地望等命“氏”。就宗法的角度而言,姓为宗统,氏为分派;从社会角度看,姓氏血亲关系的标记,氏又是社会地位高低贵贱的象征。 随着宗法制的动摇、分解,宗族支派氏逐渐向姓转化,最终在秦汉时期实现了姓氏合一。秦汉以后的姓氏与先秦的姓与氏又了显著的区别,姓氏只有基本的家族出身意义,它与个人社会地位没有必然联系。封建社会实行皇权的家族垄断,但它对社会的控制是通过异姓百官层级管理实现的,与古代的宗法制度有了根本的不同。姓氏在秦汉成为一般平民的家族标记,现代中华姓氏大多定形于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由此奠定了基础。 姓氏脱离了宗法制度,成为平民出身标记,一般不再有明显的
29、高低贵贱的社会区别,但它作为宗族的标识,很难摆脱宗法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社会,姓氏是家族的徽号,人生而得姓,此后人的一生跟族姓荣辱与共。家族荣誉、家族利益在人的心目中有着突出的位置。一人成名,是一族的骄傲;一人犯奸,是一姓的耻辱。在中国姓氏文化中,族姓永远摆在第一位。在家族社会,最重的处罚就是族谱出名,将其逐出族姓。被逐出族姓的人,即使死去也回不了祖宗的坟墓。 中国古人有虚构家史的习惯。在家族政治的时代,人们参与社会活动往往不是个人的选择,其背后有相应的家族力量支撑。出身并不显赫的家族为了在社会觞争得有利位置,就他攀附圣贤,自高门第家世。古代姓氏文化重认圣贤功臣为祖的做法,对家族与社会来说有两个
30、积极作用:一是扩大了家族得范围,取得了更多得家族互助得机会,增强了社会得凝聚力。历史上得几位圣贤被众多得后世家族共同奉为祖先,这就给本来无甚瓜葛得族姓提供了联宗得机会,体现了文化得忍痛,民族文化得凝聚力由此生发。从当代海外华人得寻亲热潮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二是重视远祖得文化名位与历史声望,有助于培养家族成员得荣誉意识,提升他们得道德水平。不要辱没先人,成为一般家族得共同心理。在这种文化价值观的作用下,人们有了更强得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有利于社会得和谐与进步。从这一角度来说,攀附圣贤得文化意义远远高于其虚构历史得消极意义。7下列对中国姓氏演变过程得理解,正确得一项是A中国的姓的历史早于氏,
31、而且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中国姓氏合一始于秦汉时期。C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应该从秦汉开始。D姓氏合一之后,姓氏不再有高低贵贱的社会区别。8“封建社会实行皇权的家族垄断,但它对社会的控制是通过异姓百官层级管理实现的,与古代的宗法制度有了根本的不同。”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与真正的宗法统治是有区别的。B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本质上是“家天下”但维护统治的并不都是皇族势力。C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已经完全跳出了宗法制度的姓氏势力的影响。D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较之古代宗法制度有一定的进步。9一句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姓氏是家族出身与社会等级的标
32、志。B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对社会的稳定,文化的认同有着积极的意义。C现代中华姓氏定型于秦汉时期,之后姓氏只有基本的家族出身意义,它与个人社会地位没有必然联系。D中国古人虚构家史的习惯,是为了培养家族成员的荣誉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先秦哲学家荀子写过一篇文章,叫劝学。他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他说:“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
33、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但“全”和“粹”是相互矛盾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就似乎不应“拔萃”。又全又粹,这不是矛盾吗?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那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统一,才能谓之美,正如荀子两千年前所说的那句精辟之语。 清初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龙录里有一段很生动、很形象的说明:这全和粹、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是艺术的最高成就。他说:“钱塘洪方思,久于新城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在司寇
34、(渔洋)宅论诗,方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余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 洪方思重视“全”而忽略了“粹”,王渔洋依据他的神韵说看重一爪一鳞而忽视了“全体”;赵执信指出一鳞一爪的表现方式要能显示龙的“首尾完好”,宛然存在。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鳞一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
35、世界。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是自然主义的,也不是形式主义的。但王渔洋、赵执信都以轻视的口吻说着雕塑绘画,好像它们只是自然主义地刻画现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中国大画家所画的龙正是像赵执信所要求的,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节选自中国古代艺术中的虚与实,略有改动)10根据文意,下列对“全”和”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粹”侧重讲艺术应通过提炼,提高,集中,典型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全”侧重讲艺术应当丰富而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B“粹”,“拔萃”,文中主要是指艺术表现中的去粗存精;“全”,“全面”,主要是指艺术表现中的丰富与全面。C“全”对应于“实”,“粹”对
36、应于“虚”,彼此相互矛盾;既去粗存精,就不能“全面”,既“面面俱到”就难以“出类拔萃”。D在艺术中,“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否则就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就不能创造美好的艺术品。11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大大的误解”?根据文意,下列句子作出正确回答的一项是( )A古代那些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都是自然主义的刻画现实。B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C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D古代优秀画中的龙,虽在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1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只有既全面而丰富地、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与自然,才能称之为美。B艺术创造中如果只讲“全“而不顾”粹“,就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C在“诗如画龙”讨论中,作者否定了洪方思、王渔洋、赵执信三人的基本观点。D荀子在两千年前就明确提出过,艺术创造应当注重“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