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47KB ,
资源ID:488166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8816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素养评价(三)(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素养评价(三)(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1、单元素养评价(三)(第三单元)(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1银川高二检测)下表整理自考工记中对西周城邑的记述,这表明西周()类别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卿大夫的采邑城墙面积九雉(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七雉五雉南北向道路宽度九轨(九辆车的宽度)七轨五轨A.天子严控诸侯与卿大夫B.建筑等级突出礼制观念C.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D.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西周城墙面积和南北向道路宽度体现了等级划分,突出了礼制观念,B正确;A、C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中不能体现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排除D。2.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

2、不至,是人无罪而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C.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解析】选B。商鞅这种“轻罪重刑”只是一种法律原则或者理念,与法律制度健全与否没有关系,排除A;注意理解韩非子对这一原则的评价,即轻罪重罚可以使人民安于被统治,不会发生动乱,很明显是一种对人民的法律意识的培养,B正确;分析题干,排除C、D,这两项说法本身欠妥,有绝对化倾向。3.(2021济宁高二检测)尽管董仲舒建议对其他学派加以“灭”“绝”,但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只是剥夺了其他学派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就是在官场之中,汉武帝也

3、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色彩的人物。据此可知下列关于汉武帝在治国用人方面的策略说法正确的是()A.外儒内法B.外法内儒C.博采众长D.法表儒里【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就是在官场之中,汉武帝也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色彩的人物”可知,官场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色彩的人物”被“重用”说明这些思想也很重要,即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用了董仲舒儒学中的大一统思想,同时也有效利用了对休养生息有益的道家思想和对巩固君主专制有益的法家思想,故A说法正确;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治国思想以儒家为主,是外儒内法,B、D错误;材料中强

4、调的是儒家是官场主流思想,其他学说的地位是其次,并没有体现出“博采众长”,排除C。4.(2021烟台高二检测)明律大诰规定:“有等贪婪之徒,往往不畏死罪,违旨下乡,动扰于民。今后敢有如此,许民间高年有德耆民率精壮拿赴京来。”此规定()A.使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完备了中央监察制度C.改进了地方行政体制D.有利于遏制官员的腐败行为【解析】选D。材料中“违旨”和“扰于民”信息显示, “民拿害民官吏”制度是针对一些官员的腐败行为而实行的,所以明律大诰中的规定有利于遏制官员的腐败行为,D 符合题意;A、C 与材料主题不符,材料没有体现此方面的信息; B 错误,材料虽体现了对官员的监察作用,但设立“民拿害

5、民官吏”制度并不能说明监察体系完备。5.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解析】选B。礼乐是治平的核心手段,刑政是辅佐礼乐的,排除A、C、D。6.清代法律制度是“律”“例”并行,而事实上经常起作用的是“例”,因为法律条文是简约的,不可能包罗万象,而例是具体的,可供参照,可以补律文之不足。大清律例修成,律文436条,附例1 409条。“例”不仅数量多,而且其效力与律同等。由此可知()A.“律”相对灵活并贴近和顺应社会变化B.“例

6、”体现了皇权威严和法律基本精神C.“律”给官僚们随心所欲,出入人罪开方便之门D.“律”“例”对当时社会关系起着实际的调节作用【解析】选D。清代简约的“律”和具体而丰富的“例”并行天下,效力一致等说明清代“律”“例”共同调节着社会关系,D正确;相对灵活并贴近和顺应社会变化的是“例”,A错误;“例”体现的是具体和实用的法律规范作用,B错误;“律”是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约束着官僚地主,使其不能随心所欲,C错误。7.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家法族规中多有教导族众生活态度及治家处世的规定,如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息争讼、戒赌博、诘贼盗等。这表明()A.民间力量干预国家统治B.儒家伦理占据主导地位C

7、.宗族观念有利于社会治理D.社会活动依赖血缘关系【解析】选C。世家大族在家法族规中,教导族众要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息争讼、戒赌博、诘贼盗,这表明宗族观念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故选C;干预国家统治与“教导族众生活态度及治家处世”不符,排除A;“占据主导地位”没有比较,无法体现,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活动,只是反映了家法族规的内容,排除D。【拓展延伸】中国古代士人在社会教化方面的作用(1)文化传承:中国古代士人一直以“为往圣继绝学”继往开来为自己的责任。中国文化之所以历经劫难而从未中断,同中国古代优秀士人以传道为己任的责任感是分不开的。(2)对社会的批判:中国古代优秀士人

8、从未放弃社会批判的责任,这对维护社会正义、伸张社会正气、兴利除弊.协调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都曾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能屡屡摆脱社会危机,由乱而治,这同一代代优秀士人持续的社会监督、批判是有关系的。(3)道德教化:中国古代士人在作社会批判的同时又自觉从事道德建设,承担道德教化的使命。(4)匡救社会危机:由于士人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敏锐的洞察力并熟悉历史经验,为了匡时救世、力挽狂澜,不少优秀士人甘冒杀身灭族之险,真正做到杀身成仁、以身殉道,他们的使命感.担当精神以最炽热的形式得以显现。8.(2021辽宁适应性测试)表1为古罗马时期的相关立法。表1类别内容水道立法损害水道者、偷水者等要受

9、制裁排污立法洗羊毛活动必须在城外进行下水道立法禁止邻人使用暴力阻止下水道清扫和修理医疗卫生立法赋予外国医生罗马市民权据此可知()A.罗马法注重保护公共利益B.罗马的公民权不断扩大C.罗马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强D.罗马法的法律体系完备【解析】选A。材料中不仅提到了公共设施的保护,还提到给外国医生罗马市民权,显然古罗马从整体上考虑公共利益,故A正确。材料并未显示罗马公民权的不断扩大,故B错误;环保意识只是材料中的部分内容,不能体现材料的整体思想,故C错误;材料中立法内容并不能说明罗马法的法律体系完备,故D错误。9.古代罗马的大多数法学家认为,“但凡让皇帝满意的就有法律效力”。其意是指罗马皇帝()A.对

10、罗马法发展贡献最大B.是罗马法发展的渊源C.是罗马法的具体执行者D.促使罗马法形成体系【解析】选B。“但凡让皇帝满意的就有法律效力”意味着罗马皇帝对于罗马法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换言之,罗马皇帝本身颁布的敕令法令就是法律,因此可以说罗马皇帝是罗马法的渊源,B正确;A表述绝对,排除;罗马法的具体执行者是罗马的司法官员而非罗马皇帝,排除C;罗马法体系形成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D排除。10.(2021北京高二检测)罗马法规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承担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这表明罗马法()A.

11、遵循私法至上B.重视诉讼程序C.注重诉讼诚信D.崇尚科学理性【解析】选C。材料中“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说明罗马法注重诉讼诚信,故C正确。材料说明的是罗马法注重诚信的理念,不是遵循私法至上,故A错误;诉讼程序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B错误;科学理性不符合材料中诚信的理念,故D错误。1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100年后,欧洲大陆的法国颁布了另一部文献,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欧洲。这两部法律文献分别是()A.权利法案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C.独立宣言人权宣言D.权利法案民法典【解析】选A。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

12、的是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故选A;独立宣言是美国的,排除B、C;民法典也叫拿破仑法典,是1804年颁布的,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12.1791年,美国联邦宪法第五条修正案规定,不经合法的程序,不得剥夺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即使是为公共目的取用私人财产,也应给予公正的赔偿。这一规定()A.体现了宪法至上原则B.践行了天赋人权思想C.保证了联邦制的实施D.维护了广大民众的利益【解析】选B。根据材料“不经合法的程序,不得剥夺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即使是为公共目的取用私人财产”等,可知美国注重生命权、财产权,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选B;宪法至上是指众多法律中,以宪法为原则,

13、排除A;联邦制所探讨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排除C;美国宪法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故排除D。【补偿训练】美国联邦法院法官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违反宪法,立即暂停。这一裁定反映了美国()A.联邦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B.总统不再是国家权力中心C.行政权受到司法权的制约D.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解析】选C。“美国联邦法院法官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违反宪法,立即暂停”可以看出行政权受到司法权的制约,故C正确;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司法、行政各司其职又互相制约,“联邦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表述错误,排除A;

14、美国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掌握行政大权,这一点没有改变,但他受到司法权的制约,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关系,排除D。13.宗教改革时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定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其中“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几乎成为欧洲社会各界普遍的要求。这表明宗教改革时期()A.阶级对立十分严重B.婚姻以尊重伦理为准绳C.新旧教会逐渐合流D.人性自由受到沉重打击【解析】选B。根据材料“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定缔结婚约的规则”“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可知,宗教改革时期婚姻以尊重伦理为准绳,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阶级对立和新

15、旧教会的合流,排除A、C;要求“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并不代表人性自由就受到沉重打击,排除D。故选B。14.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解析】选C。根据“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并结合“1956年”这一时间可知,此时我国的法制建设要适应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三大改造后社会矛盾变化的需要,故C正确;从材料

16、无法体现出“开始”,排除A;政权已经建立,排除B;材料与政治体制改革无关,排除D。15.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C.我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解析】选D。我国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可以表明我国的法制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因此D正确。16.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

17、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B.我国注重以德治国C.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D.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人民群众崇德向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了实处,A符合题意;B、C、D皆非最佳选项,排除。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 000

18、多条,“律令繁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

19、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8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第(2)题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答案:(1)特

20、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2)影响:“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万民法,已势在必行。米健略论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材料二1787年宪法是新大陆第一份具备高度法律意义的文件,与之相当的就是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和1787年宪法都包含了私法和公法两大门类。但是,

21、在罗马,这两大门类之间并没有清楚的区分,甚至也不存在形式上的划分,而1787年宪法则以公法和私法之间严格的内容和逻辑划分为特征和性格。使人吃惊的是,最终的局势和未来的发展表明,在罗马,私法元素具备了压倒性的地位;而在美国,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公法元素或者说宪政元素获得了这个地位。林国荣托克维尔眼中的美国1787宪法与古罗马之比较(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势在必行”。(8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两部法律对世界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的相同贡献。(6分)【解析】第(1)题关于万民法取代公民法的原因,需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来回答。从材料中,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较快

22、;公民法存在很多弊端。然后还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出现,民族矛盾尖锐;政治纠纷、经济纠纷增多。第(2)题关于他们的贡献,从材料中“公法”“私法”可得出答案。此外,还可从具体两方面入手来分析。如私法方面,都提到了私有财产方面的内容,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公法方面,都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发展,都有利于后世其他国家的法制建设。答案:(1)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私有意识加强;商品经济发展;公民法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弊端;罗马领土的扩张,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2)内容都涉及私法和公法两大类;都要求保护私有财产;都有助于限制专制;都对后世其他国家的法制建设有重大影响。19.阅读材料,

23、回答问题。(12分)材料西方文明是近代文明历史演进过程的主角,其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总结了八个西方文明的特征:宗教、语言、政教分离、法治、社会多元化、代议机构、个人主义、希腊、罗马古典遗产。鸦片战争后,中国文明与来自西方的近代文明全面接触,古老的中国开始慢慢吸收融合近代文明。其中对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是“法治”“代议机构”和“个人主义”。据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中外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解析】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中国文明与来自西方的近代文

24、明全面接触,古老的中国开始慢慢吸收融合近代文明。其中对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是法治代议机构和个人主义”可知,本题的主旨在强调西方近代文明在世界的扩展,特别是西方的资产阶级的民主、法治的理念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因此抓住这一主旨提取出相关论题。论述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化的内容,重点突出中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受西方影响的内容。如可联系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民主制度的维新运动,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也可阐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知识点。阐述时要条理清晰,史实充分。答案:论题一:西方近代法治文明的传入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法治进程。(2分)阐述:中国传统文明中只有基于人治的法制建设和制度,而无

25、基于民主的法治理念和传统。近代以来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社会契约精神和法治精神对传统的专制体制和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清末新政中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这是中国近代步入民主法治时代的形式上的标志,但由于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专制主义统治秩序,因此对民权的保障和对皇权的限制都是极为有限的。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主权在民的原则,规定了民众享有的权利,仿照西方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现代政治体制,是中国近代民主法治进程的里程碑,但由于其不符合国情,运行缺乏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最终沦为一纸空文。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时期颁布了多部宪法,尽管实践效果有限,但每届政府都不

26、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违逆民意,不得不颁行宪法为执政“依据”以顺从民意,这说明中国社会的法治精神和宪政观念在不断增强,宪法体系也在不断完善。(10分)论题二:西方代议制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2分)阐述:近代以来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发展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中国国门打开后,先后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层次的学习过程,其中制度层面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民主。早期维新思想家主张设议院、兴民权,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康梁领导的维新变法迈出了实践的第一步,解放了国人的思想。清末新政时期预备立宪,代议制民主成为立宪派的共识,但由于改革落后于革命,最终清政府未能挽救自身命运。辛亥革命

27、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资产阶级的宪法,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进程。(10分)20.法治是政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由于中西方在历史传统、文明基础、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晚清时期的国人对于源自西方的现代法治文明隔阂极深,加之当时启动变法的直接目的是尽快地在法治方面与西方列强接轨,这些决定了当时中国的法治变革是从借鉴和移植起步的。侯欣一近代中国法治变革回顾材料二由于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历史上考察是缺乏法治文化传统和法律制度背景的。因此可以说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法治建设的基础

28、是非常薄弱的,法治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和人民不畏艰辛,60年来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只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就能克服法治建设的阻碍,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亓光新中国法治建设历程(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法治变革的特点,并结合民国初年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6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治”的认识。(4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根据材料中的“加之当时启动变法的直接目的是尽快地在法治方面与西方

29、列强接轨,这些决定了当时中国的法治变革是从借鉴和移植起步的”可以看出,是与西方接轨,借鉴和移植西方成果。第二问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民国初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第(2)题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以及新时期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方面来回答。第(3)题对“法治”的认识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法治的重要性和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来回答。答案:(1)与西方接轨,借鉴和移植西方成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4分)(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新时期,依法治国,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6分)(3)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法治建设要结合现实和国情;吸取古今中外的长处;追求法治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言之有理即可)(4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