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163.50KB ,
资源ID:48796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8796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二调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命题人:占磊 审核人:占磊分值 100分 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 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反映出当时A. 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B. 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C. 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

2、权利D. 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答案】A【解析】从材料反映的王位固定在叔侄和父子之间相传,说明当时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故答案为A项。材料不能反映当时的普遍现象,BC项以偏概全,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2. 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文字的频繁使用B. 书写材料的不同C. 各国变法的实施D. “书同文”的推行【答案】A【解析】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战国时期,随着书

3、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不是主要因素。C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是秦统一后推行的。【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汉字的演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及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小切口,但需要学生有大范围的知识体系,且本题以图片的方式呈现考查了学生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本题学生易选D项,原因是受图片信息的误导和学生思维定式的局限性的影响。3.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当时的移民主要

4、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A. 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 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C. 旨在抑制土地兼并D. 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答案】B【解析】秦统一六国的兼并战争中,对一些地方的人口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4. 秦代以后,大臣给皇帝的上书大都在歌颂君主圣明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贬损自己,上书一般都以“臣等昧死”“臣诚愚鄙”等开头。这说明A. 孔孟礼的观念全面传承B. “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普遍信条C. 尊君卑臣成为官场常态D. 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答案】

5、C【解析】根据“臣等昧死”“臣诚愚鄙”可以看出皇权至尊和等级制度的严格,故答案选C。A项“全面”和B项“普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题干没有反应“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排除D。点睛:注意绝对性的词语,特别注意提示语中的“全面”、“普遍”、“完全”、“彻底”等绝对性的选项一般不选。5. 西汉后期大臣王嘉称赞道:“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东汉初年大臣朱浮也赞叹其时的做法“吏皆积久,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这主要体现了汉文帝时期A. 宗法与皇权结合促进了国力强盛B. 官僚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中央权威C. 官

6、吏任用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吏治D. 官员久任其职推动国家长治久安【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汉代政治6. 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 选官不受身份限制B. 宗法关系仍受重视C. 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 官僚政治逐步形成【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士子考试“须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到“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资格限制放宽了,说明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C正确;A不符合“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排除;B材料无法体

7、现,排除;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错误。7. 唐律疏议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从而与官吏锉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在当时很多官员看来,“廉慎”思想不仅是一种律例规范,还是一种内在自省和心性追求。这反映了A. 唐政府注重廉政的制度建设B. 儒家思想影响了唐代的廉政建设C. 唐律以提高官员素质为宗旨D. 廉政是促成唐代繁荣的主要原因【答案】A【解析】从材料“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中可以看出,唐朝形成了一套廉政建设的制度,故A项正确,B项比较片面;唐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

8、利益,故C项错误;D项错误,经济的发展是唐朝繁荣的主要原因。点睛:材料“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是解题的关键信息。8. 贞观元年,唐太宗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比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据此可知,唐太宗认为A. 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B. 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C. 中书省门下省不应互相牵制D. 三省六部制导致了亡国危机【答案】B【解析】材料只是反映了中书省、门下省之间的相互牵制的效果,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唐太宗认

9、为:朝廷本来设置中书省、门下省,以相互监督检查,中书省起草诏令制敕如有差误,则门下省当予纠驳指正,但近来有人“护己之短”,于是产生仇怨隔阂,有的为了避开私人恩怨,明知其错误也不加驳正,这说明中书、门下之间在运作时存在失误,排除C,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导致唐出现亡国的危机材料信息也不能反映,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9. 元朝历代皇帝经常征召社会上大批有名的汉儒学者进入政治上层,其中还包括最被歧视的南人儒士,但他们大多进人中央的翰林院、集贤院等无实权的机构。这表明元朝A. 政治管理实现封建化B. 表面上积极缓和民族矛盾C. 用高官厚禄笼络汉人D. 以汉儒学者牵制蒙古官员【答案】B【解析

10、】从材料反映的“征召社会上大批有名的汉儒学者进入政治上层”,但大多进入无实权的机构来看,一方面元朝政府作出信任汉人的态度,另一方面又保持戒备,表明元朝政府表面上积极缓和民族矛盾。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10. 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地区时间赴试人数分配名额录取比例平江府(苏州)庆历中200450:1绍兴二十六年200013153:1福州绍兴二十六年34006256:1淳熙十

11、年1500062242:1开禧间1800054333:1A.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B. 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C. 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D. 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需要【答案】B 11.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A. 中央以转运便监昝地方行政长官B. 政府重视完善地方军政体系C. 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D. 中央注茁对地方的财政支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政府对转运使实行监督,并不是利用转运使监督行政长官,排除

12、A 。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财政,并非军政,排除B。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中央政府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说明了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故选C。材料所述是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并非支持,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本题要认真读取材料,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对转运使进行监督”,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12. 宋史陈兢传记载:“(陈)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阖门之内,肃于公府”、“陈家财产公有,共同劳作,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朝廷表彰“义门陈氏”的主要原因是A. 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 “陈氏义门”在社会

13、上有着巨大影响C. 彰显朝廷教化百姓的功绩D. 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封建统治【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表明“义门陈氏”体现了宗法关系;“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可知,宋仁宗表彰“义门陈氏”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义门陈氏”体现的宗法关系来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题干“义门陈氏”体现的是宗法关系,没有涉及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陈氏义门”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故B项错误;朝廷教化百姓也是为了巩固统治,故C项包含在D项中,应排除故选D。13. 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

14、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A. 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 宦官与内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在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获得“票拟”职权的同时,又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这种做法是通过宦官与内阁的共同参与、互相制约来保证皇权独尊。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结论片面,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4.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

15、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D.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明代内阁的地位逐步提高,但职能并未改变依旧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明代内阁的史实。考点:明代的内阁制度点评:明代设立内阁是因为宰相制度被废除后,皇帝无法承担所有政务的处理,故设立内阁以作顾问机关,但它不是决策机构,关于

16、明代内阁的考查,高考中多侧重于与西方议会制下内阁的比较。15.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B.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 导致了地方割据D.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结合

17、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行省制度在元代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D正确。据史实,元代行省制没有导致地方割据,故A错误。元代行省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不是分封制的复辟,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元代行省制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C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16. 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出身时间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武职出身正职(人)366700000文职出身正职(人)21622575105A. 边境战乱日趋减少B. 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C. 科举取士

18、日渐盛行D. 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答案】D【解析】据材料“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可知,从宋仁宗之后,枢密院长官以文出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以文驭武方针反映在枢密院长官的人选问题上就表现为以文出身,故D项正确;北宋边境战乱一直持续,没有日趋减少,故A项错误;理学思想与以文驭武方针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科举取士从隋唐时期已经实行,且科举也有武举,这无法解释枢密院长官以文出身的问题,故C项错误。故选D。17. 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量银数单位:万两年份库存银数新收银数支出银数实存银数咸丰元年(1851)844.0962850.85

19、29956.9910737.9581咸丰二年737.9581836.18371032,6172541,5246咸丰三年541.5246475.3397847.1746169.6897A. 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B. 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C. 政府投资开办工厂D. 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答案】A【解析】从1851这个时间来看国内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个农民起义不得不支出更多的银数,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镇压农民起义而非偿还债款,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符合事实,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涉及小农经济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8.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签约谈判

20、中,清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予以接受。但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这说明清政府A. 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B. 仍然抱有天朝上国观念C. 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D. 开始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的予以接受”体现清政府主权意识淡薄,排除A。根据材料“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体现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统治集团深受天朝上国思想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清政府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的相关

21、信息,排除C。总理衙门是近代建立外交体制的表现,排除D。所以选B19.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清帝国国力强大,成为世界霸主B. 清政府对他国具有立法权、执法权C. 依法剥夺洋商在华贸易与居住权D. 严格区分鸦片走私与中英正当贸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林则徐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信中提到,英国人到中国要想长久贸易,应该遵守清朝的法律,请勿携带走私鸦片到中国,由此可见严格区分鸦片走私与中英正当贸易,故选D。清朝日趋衰落,长期闭

22、关锁国,ABC项明显不符合事实。考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鸦片战争鸦片走私20. 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A. 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B. 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C. 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D. 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到,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平行之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

23、的主要影响为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外交的变化的相关知识。属于高考备考的重点之一。中国外交近代化是指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中,一方面试图通过自身的力量赶走外国侵略者获取独立,一方面认同接受西方文明,外交上从消极排斥与抵抗、蒙昧无知中丧失主权,转变为接触与适应、尝试改变弱势处境,再到主动争取国际社会主体权资格、追求建立平等新型外交的历史演变过程。外交近代化不仅影响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还带来了全新的外交模式条约制度。条约作为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制度

24、,是国际交往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尽管本质上是一种弱肉强食的不平等关系,但其中所包含的近代性质的交往方式和原则,在中外条约关系中有所体现。二、主观题(本题分为21、22小题,其中21题12分,22题28分,共计40分)21. 请全面客观地评价科举制。【答案】(1)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2)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3)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4)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5)以严格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最求公正公平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积极

25、角度从加强中央集权、破除官场垄断局面、提高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重学风气和公平公正角度回答;消极方面可以从科举制后来演变为八股取士,扼杀了创新能力角度回答。22.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新月异,枪炮皆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申报1894年7月9日材料二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着封闭与开化两股势力,西方国家自然会更亲近日本。如果日本有最终战胜的机会,西方都应该放弃干涉的动议,然而中国

26、的最终战胜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而如果西方不立即阻止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必将是日本战败后丧失独立,继而日本也会加入中国,充满忌恨地把西方的“洋鬼佬”赶出国门。如果出于猜忌,欧洲列强不愿出兵干预,美国应该挺身而出,虽然这与美国奉行的门罗主义相违背,但事态的特珠性应该让美国考虑暂时放弃原则。为了不对全球贸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冲突必须停止。1894年8月12日英国每日新闻报(1)分析材料一、二对中日战争的形势做了怎样的预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和西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测?指出西方的预测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材料三纵观甲午战争,除却黄海上的硝烟,还有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舆论战。日本政府早在

27、对朝鲜进行战略包围的时候,就已经将舆论宣传上升为国家战略,他们秘密聘请前纽约论坛报记者豪斯作为舆论战顾问,当纽约世界报记者克里曼揭露日本旅顺大屠杀事实后,日本政府勾结华盛顿邮报、旧金山纪事、纽约时报发表有利于日本的文章,从而质疑克里曼;清朝政府和媒体却在屠杀事件中集体保持沉默。伊藤博文说,利用媒体攻势取得国民舆论的支持,就等于拿下了战争一半的胜利。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点石斋画报刊载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石版画“牙山大胜”、“倭兵无状”、“海战捷音”、“形同海盗”完全是被清军慌报军情误导,颠倒了真相,国人还一时被虚假胜利蒙蔽,在国际上成为笑谈,造成恶劣影响。摘编自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2)材料

28、三体现了清朝战败的哪些原因。材料四1898年7月16日伦敦新闻画报日本撤离威海卫,三囡子将军为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举杯(日本人撤离威海卫后仅一天,英国海军就向清朝强行租借)摘编自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材料五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路近费省,可多遣,去年近,易考察。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每仿形,事半功倍,无过于此。张之洞劝学篇1898年(3)依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以史为鉴,120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让你得到哪些认识?【答案】(1)中国实力优于日本,会取得

29、战争胜利。中国是东亚最大的国家,进行了30年的洋务运动,经济军事实力有所提高。清政府寄希望于西方大国的干预,不进行战争准备。(2)观念落后,不重视舆论的作用;漠视日本歪曲真相,失去道义支持;军队谎报军情,蒙蔽国人。(3)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政治:暴露清政府腐朽,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经济:资本输出加剧,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客观上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思想:维新变法等救亡图存思想发展;出现赴日留学热潮,有识之士积极学习,寻求救国之路。(4)认清国情,积极学习,提升国力,与时俱进,了解世界,更新观念。【解析】(1)根据“如果西方不立即阻止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必

30、将是日本战败后丧失独立,继而日本也会加入中国”得出预测;原因由“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新月异,枪炮皆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概括得出;结合材料“如果出于猜忌,欧洲列强不愿出兵干预,美国应该挺身而出,为了不对全球贸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冲突必须停止。” 联系所学知识,甲午战前清政府缺乏备战,寄希望于西方大国的干预。(2)根据“日本政府早在对朝鲜进行战略包围的时候,就已经将舆论宣传上升为国家战略”“清朝政府和媒体却在屠杀事件中集体保持沉默”“完全是被清军慌报军情误导,颠倒了真相,国人还一时被虚假胜利蒙蔽”进行概括。(3)联系所学知识,甲午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然后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回答。 (4)综合上述材料,根据清政府存在的不足,得出今天对我们的启示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