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煤炭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图,完成第13题。山西省煤炭产量2007年山西省煤产量占全国的比例1.对山西省改革开放成就贡献最大的工业部门是()A.化学工业B.机械制造工业C.冶炼工业D.采掘工业2.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产煤量占全国的1/4以上,得益于()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开采条件好,适于地下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A.B.C.D.3.山西省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采取
2、的保护环境的措施有()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治理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A.B.C.D.解析:第1题,改革开放以来,采掘工业一直是山西省重要的工业部门,很长一段时间,其产值甚至占全省财政收入的70%以上。第2题,保证煤炭产量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储量丰富;二是开采条件好,山西省的煤炭资源适于露天开采。第3题,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不属于保护环境方面的措施。答案:1.D2.A3.A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读“煤变油工艺流程图”,完成第45题。4.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区域内
3、科技力量强大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5.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解析:第4题,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启动“煤变油”工程可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第5题,从“煤变油”工艺流程图可以看出,该工艺需要大量的水,而内蒙古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答案:4.B5.C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第67题。6.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技术工业7.近年来,在
4、“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该模式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效益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A.B.C.D.解析:第6题,根据题干材料,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开发初期应以能源消费为主,适合发展高耗能工业。第7题,该地区的发展模式体现了环境保护,资源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体现出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答案:6.B7.D读“我国电力装机
5、比重图”(截止到2007年),完成第89题。8.图中显示火电比重大,反映出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是()A.以煤炭为主B.以石油、天然气为主C.结构合理D.与全世界的状况相同9.下列说法符合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的是()A.鼓励小煤窑发展,以满足发展需求B.建立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保障能源安全C.控制经济发展规模,以减轻能源供应压力D.控制煤炭生产,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解析: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故火电装机所占比重较大。我国当前能源缺口较大,应提高煤炭产量,尤其是煤炭的规模化生产;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保障能源安全;小煤窑存在乱采、乱挖、污染、浪费严重等问题,应当限制
6、其发展。答案:8.A9.B10.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对流域开发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地形起伏较大,水力资源丰富B.河道狭窄,利于筑坝C.由于地形崎岖,河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的联系作用较小D.流域内多山的地形使陆路交通不便解析: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崎岖,使陆路交通不便,河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答案:C11.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D.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解析: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充分发挥本区的水能优势和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
7、其他矿产资源。答案:C下图所示是世界著名的两条大河水系组成和流域状况,其中甲河位于南美洲,乙河位于非洲,读图完成第1213题。12.结合水系形状分析乙河流域主要位于()A.盆地地区B.平原地区C.温带草原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13.下列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河的流量比甲河丰富B.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小C.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季D.乙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甲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解析:第12题,由图示可知,乙河从四周向中间汇集,应位于盆地地区。由经纬度确认,该河为刚果河,位于刚果盆地中。第13题,甲河为亚马孙河,位于广阔的平原地区,流域面积比刚果河大
8、。两河均位于热带雨林地区,降水丰富,流域面积更大的亚马孙河水量更丰富。两河均没有明显的汛期。刚果河在盆地边缘落差较大,水力资源丰富。亚马孙河水流平稳,利于航运。答案:12.A13.D读下表和图,完成第1415题。我国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1978年55.0%19.8%4.9%15.4%4.9%2008年40.2%44.1%6.2%1.3%8.2%14.19782008年R河流域()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B.土壤层变薄C.生物多样性增加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15.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B.矿产冶炼导致
9、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解析:第14题,由表格数据可知,19782008年R河流域林地、草地面积明显扩大,耕地、荒地大幅减少,水土流失减轻,下游泥沙沉积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植被覆盖率增加,往往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第15题,露天开矿并不会引起地面沉降。黄铜矿冶炼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可回收利用废气中的硫。答案:14.C15.D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618题。16.该流域()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B.降
10、水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17.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地面沉降18.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解析:第16题,读图可知,该流域径流量、降水量、输沙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即多雨期径流量、输沙量大,因而雨水是该河的主要补给形式。径流量在春季并没有随降水量同步增加。第17题,该河输沙量较大,说明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第18题,水土流失会加大径流的季节变化,河流汛期洪峰增大;河流含沙量大,会造成水库和河道淤
11、积严重,对航运产生不利影响,也会使洪涝灾害威胁增加。答案:16.A17.B18.C(2013山东文综,12)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第1920题。ab19.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20.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分别对应的是()A.、 B.、C.、D.、 解析:第19题,在流域开发过程中,植被减少,蒸发量减少,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会减少,地表径流会增加。故选C项。第20题,该流域的三个阶段中,植被逐渐减少,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逐渐下降,在经
12、历相同的暴雨过程中,洪水汇集的时间逐渐缩短,故阶段对应曲线,阶段对应曲线,阶段对应曲线。答案:19.C20.C二、综合题(共50分)21.(13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图甲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2)图乙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5分)(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4分)解析:第(1)题,图甲中阴影区为我国能源基地,其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交通
13、条件、消费市场和地形、水源等方面。第(2)题,根据题目“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工业联系的特点可以判断出E为电力工业,F为建材工业,建材厂可以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灰等制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第(3)题,与20世纪初的鲁尔区相比较,该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答案:(1)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邻近消费区。(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
14、: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22.(14分)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新疆是中国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到2020年,新疆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结合图示分析新疆能成为我国重要能源战略基地的条件。(3分)(2)该区域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风能丰富的原因是。A地区成为风能资源相对贫乏地区的主要原因是。(4分)(3)新疆在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3分)(4)试述新疆能源资源战略基地的发展方向。(4分)解析:结合图中图例可以看出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联系所处的海陆位置和气候,晴天多
15、、光照充足,受冬季风影响大,所以太阳能和风能丰富。能源基地的建设还要联系中亚、俄罗斯等丰富的油气资源。面临的问题可从市场、交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发展方向要联系山西能源基地,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开采,深加工,加强外运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丰富,另外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十分丰富,再加上邻近中亚和俄罗斯,有利于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输入,因此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2)晴天多,光照充足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地处盆地,周围有高山阻挡,风力小(3)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外运能力不强;本地区需求量小;基础设施落后;缺少资金和技术。
16、(4)扩大开采量;将能源以煤电、煤化工等形式实现转化,然后通过输电线路或管道供应内地市场;对能源进行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23.(12分)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3分)(2)A地区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因此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为。(2分)(3)黄河流域下游的流域形态特征是,其原因是_。(2分)(4)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进行讨论。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为什么?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17、?(5分)解析:第(1)题,黄河上游水量较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第(2)题,A为河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不足,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3)题,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流域狭长。第(4)题,延长产业链,进行资源深加工,能够提高资源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答案:(1)水能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2)水源发展节水农业(3)狭长黄河下游为“地上河”(4)方案经济效益高。原因: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措施:加强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改善交通运输业;防治污染,美化环境。24.(11分)读“珠江流域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红水河
18、,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表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4分)(3)根据图示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3分)解析:第(1)题,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分析应抓住两点:一是水量,二是落差。第(2)题,河流梯级开发对发电、环境、供水、防洪等方面均有影响。第(3)题,开发利用方向应着眼于当地资源优势,如旅游资源、有色金属矿产、森林资源等进行分析。答案:(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表崎岖,河流落差大,水
19、力资源丰富。(2)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用电需求;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等。附加题(10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材料二: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径流量变化曲线降水量变化曲线(1)E河段的汛期在季,补给方式主要为。(2分)(2)简要说明G曲线较平稳的原因以及与流域防洪防汛的关系。(3分)(3)分析E、G两河段的开发利用方向,并简要
20、说明理由。(5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的自然背景、存在问题及流域的开发条件与方向。第(1)题,由经纬度可确定图中河流为莱茵河。根据E河段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可知其汛期出现在夏季,但其夏季降水较少,说明降水不是该河段的主要补给方式,根据其所处地区的海拔高度,可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其主要的补给形式。第(2)题,从径流变化曲线中可以看出,河流不同支流的汛期不同,使得下游河段的径流不致出现过大变化,有利于防洪。第(3)题,依据等高线可知,E处位于山区,水能丰富,风光优美;G处位于平原,利于航运。答案:(1)夏高山冰雪融水补给(2)由于不同的河段(或支流)形成汛期的季节不同,在季节上的交错削减了河流中下游洪水的洪峰值,使河流中下游水量较平稳,有利于防洪防汛工作。(3)E:水能、旅游。理由:位于山区,水能丰富,风光独特。G:航运。地势平坦,水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