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杭州二中2005学年文科班月考测试卷(一).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787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二中2005学年文科班月考测试卷(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杭州二中2005学年文科班月考测试卷(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杭州二中2005学年文科班月考测试卷(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杭州二中2005学年文科班月考测试卷(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杭州二中2005学年文科班月考测试卷(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杭州二中2005学年文科班月考测试卷(一).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杭州二中2005学年文科班月考测试卷(一).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杭州二中2005学年文科班月考测试卷(一).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杭州二中2005学年文科班月考测试卷(一)(中国古代史先秦隋唐) 命题人:吕虹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富民强国是历史的经验,只有民富了,才能真正强国。据此回答14题:1、 战国时期,下列的诸子百家主张中,哪一项更能体现“富民”的思想核心?A、兼爱 B、非攻 C、尚贤 D、宽刑薄赋2、 秦国能统一六国是国强的结果,但统一后,没有执行富民政策,最终而亡。秦统治者违背富民政策的主要措施有徭役繁重 刑法不均 赋税沉重 焚书坑儒A、 B、 C、 D、3、 西汉和唐的统治者充分认识到了“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

2、,两代王朝建国初期分别采取了哪些富民政策?A、休养生息 广开耳目 B、力倡节俭 轻徭薄赋C、平抑物价 大兴文治 D、休养生息 利存百姓4、 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进步”最主要体现在 A税制完成统一 B放松了人身控制 C扩大了纳税面 D减轻了农民负担土地制度的变迁反映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据此回答510题:5、 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对自然的认识提高 B、封建王权强化C、土地所有制变化 D、国家政权更替6、从西周初期分封至秦统一前,一直作为诸侯国而存在者是图中的A、 B、C、 D、7、孟子告子载:“天子适

3、诸侯,曰巡狩;巡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无所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甲师移之。”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周朝的分封制B.周王朝对诸候失控C春秋时诸侯争霸 D齐桓公称霸8、春秋时期公田转化为私田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奴隶的反抗C、周天子势力衰微 D、诸侯争霸9、史载春秋战国时期:“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奴隶消极怠工 B、公田与私田的差别C、集体劳动与个体劳动的差别 D、封建制解放了生产力10、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的先后顺序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私田数量急剧增加 贵族使用新的剥削方

4、式 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A、 B、 C、 D、我国的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据此回答1115题:1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 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D、满足秦国兼并战争的需要12、造成“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历史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商鞅变法 A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D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13、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提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巩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解决人民吃饭问题维

5、护社会安定C、适应自然经济的需要,巩固统治 D、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国力14、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造成的后果中不包括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15、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最终后果是A、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繁荣 B、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导致工商业落后C、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安定 D、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请结合相关史实回答1620题:16、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在第11号墓中出土地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

6、着内容具体的田律。据此回答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 A小篆B楷书C金文D隶书17、以下诗句能反映出外来文化对我国古代建筑有重要影响的是 A、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B、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C、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8、唐骆宾王讨武氏檄:“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这从本质上反映A、武则天不得人心 B、武则天代唐建周,违背历史潮流C、武则天政敌对她进行人身攻击 D、庶族地主与土族地主的斗争 19、范缜的思想与王充相比,一个重要的发展是 A、强调自然规律,反对天降灾祸论 B、更深刻认识并阐述精神和肉体的关系C、对迷信鬼神思想进行坚

7、决的批判 D、科学地奠定了无神论思想的理论基础20、“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B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农民家庭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结合相关史实回答2125题:21秦始皇、隋炀帝在政绩方面的相似之处有 加强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 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 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工程 开创制度为后世沿用A、B、 C、D、 22. 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封建国家由分裂到完成统一 B.北方出现

8、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C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D.士族成为社会上的特殊势力23.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发展状况,总的趋势是 A、环境状况恶化 B、环境状况良好 C、环境破坏缓解 D、环境破坏加剧24、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对这段引文理解正确的是A、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B、总结了我国6世纪前南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C、含有重农抑商思想观念 D、反映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状况 25. .佛教在我国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都曾兴盛发展,其共同原因是A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寻求精神寄托 B统治者对外来宗教态度比较开明C佛教寺院在政治上、经济上

9、有很大势力 D统治者重视宗教对麻痹人民思想的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本卷共4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8分,共50分。26. 阅读材料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荀子性恶 材料三: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韩非子显学 材料四:专任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史记秦始皇本纪 回答: (1)材料一阐明的主要治世之道是什么?用引文内容回答,并指出此观点缺陷。(2分) (2)材料二体现了

10、荀子的什么思想?以材料为依据加以证明。(2分) (3)根据材料四回答,秦始皇采用了上列哪段材料中的治世主张?并引用一句相同观点的史料以证之。(4分)(4)西汉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治国之策倾向于哪一材料?结合材料阐述被选择的理由。(2分)27、唐太宗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回答:(1)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具体说明。(4分) (2)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5分) (3)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

11、史影响。(4分)图一 尼雅遗址位置图28、沙漠深处的尼雅遗址掩藏着丰富的文物,为我们研究古精绝王国和中外交往的历史留下宝贵资料。请根据下列图像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七 尼雅出土的汉简(内容为字书仓颉篇)图二 尼雅一号建筑立拄图三 柱头的雕花木斗图四司禾府印图六 尼雅遗址中枯死的桑树林图五 “五星出东方利”锦出土情景回答:(1)从行政区划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角度说明尼雅遗址的位置。(2分)(2)距今2000年至1600年前,以尼雅为中心的精绝王国堪称繁盛。请说明其繁盛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2分)(3)根据图二和图三,说明尼雅一号建筑的特点,并推断其用途。(2分)(4)根据图四、五、六、七,说

12、明当时中国内地和精绝王国的关系。(4分)29、简要分析两汉和唐朝前期出现农业生产发展、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共同原因,并结合原因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历史启示。(16分)2005学年第一学期文科班月考测试(一)答题卷(中国古代史先秦隋唐) 班级_姓名_得分_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本卷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6分,共50分。26、(1)(2)(3)(

13、4)27、(1) (2) (3)28、(1)(2) (3)(4)29、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D 2、B 3、D 4、B 5、C 6、D 7、A 8、A 9、D 10、A 11、D 12、B 13、C 14、B 15、D 16、A 17、D 18、D 19、B 20、C 21、B 22、A 23、C24、C 25、D二、 非选择题:26、(1)把“德”、“礼”看作是主要治世之道。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忽略了法治的作用。(2分)(2)体现了苟子的儒治兼用的思想。主张用“明礼”、“法政”和“刑罚”三者并用治理天下。(2分)(3)采用了材料三的主张。“知威势可以禁暴”,“以刑杀为威”

14、。(4分)(4)材料二。因为既重视思想教育,又重视法制建设。(2分)27、(1)否(不符合)。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2)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汉武帝以战争政府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3)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28、(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北。(1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端。(1分)(

15、2)这里是水源相当丰富的沙漠中的一块绿洲,处于重要商路“丝绸之路”上。(2分)(3)柱高梁粗,宏伟壮观,应当是精绝王国的王宫。(2分)(4)从图四可知,设在内地的中央政府增派官员,设机构管理这一带。从图五可知,内地的丝绸曾运往这里,并通过这里向西传去。从图六可知,这里曾有大片桑林,内地的栽桑养蚕技术曾传到这里。从图四、图五、图七可知,内地通行的汉字(隶书和篆书)传到这里,并相当流行。(4分)29、.两汉和唐朝前期都是在战乱结束,社会趋向统一安定时,社会经济才得以恢复和发展的,说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2分)两汉和唐朝前期的君主都很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

16、徭薄赋,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分别出现了“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政治局面和经济繁荣局面,说明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3分)两汉和唐朝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都与生产技术的改进有关,说明科技是生产力,先进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3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两汉和唐朝前期都注意兴修水利,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3分)两汉和唐朝前期出现“治世”,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说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2分)两汉和唐朝前期的统治者都能较好地处理好民族关系,既打败了经常侵扰中原的少数民族,又积极开展民族间的友好交往。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